開球的救命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業餘球友都會遇到一個狀況;就是開球會突然失焦或鬼打牆。本來好好的開球,但突然會一直偏或打不直了。這個狀況會讓自己很挫折,也不知如何是好。當然你無法在球場上調整或找問題,只能先用球道木或鐵桿打上球道再說。這也是我今天想要來聊的主題:開球的救命桿!救命桿,就是可能讓你狀況不好也可以打,不會讓問題持續發生。
鐵桿我就不去討論,因為要解決問題不大。準度失靈,多半是在長桿,比如開球,球道木這類要遠距離的桿子。這些桿子的操控本來就不容易,加上下場打球不像在練習場,你可以一個桿子一直打下去,才能抓問題。在球場,打完一個桿子就要換不同桿子來接。如果你的長桿不行,就會像掉入輪迴裡出不來。只能去補球區打下一桿。
而為什麼我說鐵桿比較少這類問題,因為你練習多,球桿也比較短,動作發生問題,桿子比較可以讓你掌握。Hybrid或許是大家的救命桿,但不見得距離效果好。而長的桿子如球道木和driver,不是你想找回來就可以回來這樣簡單。所以我才會認為一般業餘球友最好球袋裡有一支長桿的救命桿。這樣當你進入鬼打牆時,還可以有一支桿子可以讓你駕馭和打回球道。
這桿子的核心就是要;好打、好控、高容錯!而這和你現在的木桿有什麼差別?就在你可以用鐵桿打法去發揮。當然如果你的動作穩定,這桿子特性可以著重在高容錯和好控上。那我自己的木桿本來就好打、高容錯了,為什麼還要一支一樣的桿子?你確定你目前的桿子是好控、好打和高容錯嗎?那是你個人的認知,不見得是符合這些特性的桿子。
我們先來說好控;你的鐵桿好控,還是木桿好控?答案就好像我問你1+1等於多少一樣,侮辱你的智商。所以好控的首要條件就是,長度!你的開球木桿是多長?45“,46”,還是45.5“ 就是因為這樣的長度,就是打不好,才會突然來個阿茲罕默症。所以救命桿如果你的長度,讓你無法用鐵桿打法發揮,就不能說是易打和好控。
再說另一個核心要素;高容錯!你一定也會說,我的桿子容錯很高了。失擊傷害是可以掌握,錯,如果可以掌握那為什麼還會一直偏或出界去?我想你的鐵桿應該不會像木桿那樣高的失誤率吧。高容錯的關鍵在你的失擊,桿子還是盡可能的把球給留在場內裡。這樣你還有機會保住你的成果。所以你的木桿有這樣的容錯能力嗎?
木桿的容錯不是只有桿頭說是高容錯就會讓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更關鍵的地方在桿身上!因為越長的桿子,桿身本身的容錯不好或是規格不對,都會讓你打起來瞻前顧後、小心為營。所以當你要設定你的救命桿,桿頭本身容錯就要高外,桿身也要選相對高容錯,而桿身的高容錯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硬度要硬一點或材質強度要高(和你目前用的硬度)。
桿身扭矩也要低一些。原因在於讓這些規格比你目前用的桿身要再進一級。你的打法可以像你的鐵桿一樣,桿子會反應更明確,把動作失誤的側旋和倒旋壓到最低。再配合上面第一點:長度,把長度設定和三木或5木的長度。這樣可以讓你在開球台或球道上,就算你的動作被鬼附身,也可以把球給放在球場裡。
那我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桿子?當然有啊,應該說我自己手邊的桿子基本在長度上就比一般市售的桿子要短多了。多半在44.5”,還有近2年的driver都設定44“。所以用起來,基本沒有問題,會打歪,不是桿子問題,也不是動作問題,都是自己瞄的方向和站的位置出問題。就算動作有早經,桿子的側旋壓制力都是滿格,不至於會出界。就是長草或樹林。
結論是,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和桿子設定邏輯。一般球友可以把救命桿設定更為接近鐵桿特性。這樣可以讓你在一直開出界狀況下,有一個續命的機會。尤其你和朋友有抓球、小賭,這樣的桿子是不可以少。因為這一洞可能會讓你風雲變色,輸到脫褲子。所以把你的桿子設定功能明確和任務導向,這樣你的表現就可以維持正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目前的木桿桿頭和桿身設計上,材質的強度要比以前要猛多了。好處是擊球的倒旋量比10年前的木桿要低300~600rpm。對於球速上也比以前要更快、更殺!也就是對於球的能量轉移上要好提不少了。所以飛行距離不見得會比較遠,但滾動性要更好了。就我個人的使用近5年來的桿身經驗,效能上、倒旋量、都要更好。
握把對於大家來說是絕對重要的一個產品和零件。但多數人都對這個零件有錯誤或小看它的重要性。我只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知道握把在你的地位?你上次換握把是什麼時候?或是你有換過握把嗎?換握把基本是個人對球桿維護一個基本任務。換的時間依據你使用的頻率來決定。沒有標準!
我到很多不同地區和國家打過球。我喜歡去打不同球場的挑戰和樂趣。因為到過不同球場,也感受到不同國家對高爾夫的服務是有差別。這當中也包含你的球具、配件這些產品的差異性。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討論和分享的重點。而我自己喜歡什麼呢?當然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是最好的高爾夫。這樣打好、打壞都是自己。這才是高爾夫!
用好球桿,一定會把桿套套上。保護好桿頭,避免桿子碰撞和磨損。球袋裡最好要放一支牙刷,用來清潔桿面,尤其是桿面凹槽位置。這是非常重要。因為不管木桿、鐵桿、挖起桿和推桿,如果有凹槽設計,往往用布是很難可以擦到凹槽裡。所以我一定會對桿面凹槽清潔。當然在練習場我是一支桿子打完才會擦拭、清潔保養。
打高爾夫的裝備太多了,你也買不完。球桿就不說了,配件就是因人而異。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可能都知道但卻不太重視。要不就覺得有就好。對於有2件裝備我個人是認為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和球桿、球一樣。買的好、買的對,讓你打起球來像開外掛。
chien,Peargolf網站, 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目前的木桿桿頭和桿身設計上,材質的強度要比以前要猛多了。好處是擊球的倒旋量比10年前的木桿要低300~600rpm。對於球速上也比以前要更快、更殺!也就是對於球的能量轉移上要好提不少了。所以飛行距離不見得會比較遠,但滾動性要更好了。就我個人的使用近5年來的桿身經驗,效能上、倒旋量、都要更好。
握把對於大家來說是絕對重要的一個產品和零件。但多數人都對這個零件有錯誤或小看它的重要性。我只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知道握把在你的地位?你上次換握把是什麼時候?或是你有換過握把嗎?換握把基本是個人對球桿維護一個基本任務。換的時間依據你使用的頻率來決定。沒有標準!
我到很多不同地區和國家打過球。我喜歡去打不同球場的挑戰和樂趣。因為到過不同球場,也感受到不同國家對高爾夫的服務是有差別。這當中也包含你的球具、配件這些產品的差異性。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討論和分享的重點。而我自己喜歡什麼呢?當然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是最好的高爾夫。這樣打好、打壞都是自己。這才是高爾夫!
用好球桿,一定會把桿套套上。保護好桿頭,避免桿子碰撞和磨損。球袋裡最好要放一支牙刷,用來清潔桿面,尤其是桿面凹槽位置。這是非常重要。因為不管木桿、鐵桿、挖起桿和推桿,如果有凹槽設計,往往用布是很難可以擦到凹槽裡。所以我一定會對桿面凹槽清潔。當然在練習場我是一支桿子打完才會擦拭、清潔保養。
打高爾夫的裝備太多了,你也買不完。球桿就不說了,配件就是因人而異。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可能都知道但卻不太重視。要不就覺得有就好。對於有2件裝備我個人是認為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和球桿、球一樣。買的好、買的對,讓你打起球來像開外掛。
chien,Peargolf網站, 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四 弓具的狀況對射箭的影響非常大,每次使用前和後都應該妥善檢查。
關於我們 在現代社會,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棒球作為一項受歡迎的運動,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和選手。然而,隨著對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擁有一個安全且高品質的訓練環境變得至關重要。 在我們這裡,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考量。我們深知在運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此我們不僅仔細設計了訓練場
Thumbnail
2024/03/30 斷頭樹沒有支點可以丟,而且長的一團亂非常茂密,非常難投擲豆袋,不小心豆袋就會卡在樹上。 這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繞住主幹的上方固定點,一個是投擲過最上方的基部固定點,但對於斷頭樹來說還是很難進行最上方徒長枝的修剪。 雖然我們知道斷頭修剪不好,但往往因為修剪預算不足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誤) 武器的形制構造會直接影響到使用方式。 例如日本刀的刀身較為細長,刀柄則是由目貫固定在刀身上。 如此結構,在使用上自然不能像拿鐵棒般甩動揮舞。 有時,武器形制也會跟流派風格或地區流行有關。 江戶時,津輕一帶流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四 弓具的狀況對射箭的影響非常大,每次使用前和後都應該妥善檢查。
關於我們 在現代社會,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棒球作為一項受歡迎的運動,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和選手。然而,隨著對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擁有一個安全且高品質的訓練環境變得至關重要。 在我們這裡,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考量。我們深知在運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此我們不僅仔細設計了訓練場
Thumbnail
2024/03/30 斷頭樹沒有支點可以丟,而且長的一團亂非常茂密,非常難投擲豆袋,不小心豆袋就會卡在樹上。 這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繞住主幹的上方固定點,一個是投擲過最上方的基部固定點,但對於斷頭樹來說還是很難進行最上方徒長枝的修剪。 雖然我們知道斷頭修剪不好,但往往因為修剪預算不足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誤) 武器的形制構造會直接影響到使用方式。 例如日本刀的刀身較為細長,刀柄則是由目貫固定在刀身上。 如此結構,在使用上自然不能像拿鐵棒般甩動揮舞。 有時,武器形制也會跟流派風格或地區流行有關。 江戶時,津輕一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