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活在當下的隔離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直很居家的 妹妹
我們算是有點無預警的被通知要居家隔離14天。
原因就是我們在南京居住的那個區域,就在我們離開前有幾條街道被視為中風險地區,雖然我們的那幾條街道還是屬於低風險,但是,到了北京我們的小區,他就是堅持說我們是從中高風險回來的,因此說甚麼都要我們居家隔離14天。
但,我們收到通知的時候,其實已經回來北京4天了,然後一回到北京也馬上跑去做了核酸檢測,儘管如此,我們這個小區的政府單位還是要求我們要居家隔離。
唯一覺得慶幸的就是,隔離的日期是從我們抵達北京那天開始算起,也就是我們前面那幾天也算進去。
後來我跟我另外一個北京好友聊起這件事情,她說她有個朋友也是回來北京都9天了,也被通知需要居家隔離。
那這樣說起來,看來我們這樣的情況也應該就是現在日常風景的一種吧。
反正家裡的還有很多需要細細整理的地方,這剩下不到10天的隔離,或許就是老天替我安排的居家整理日,只是苦了喜歡出門上廁所的點點。
但慶幸的是,點點自從第一次來大陸在廈門隔離過14天,雖然她不能理解為甚麼她不能出門,但是卻也因此學會在家裡上廁所,解決了我最大的困擾。
我有時候想想,人生很多時候都不一定是能夠隨著我們自己的心意,但或許這就是一種給我們練習如何活在當下最好的時間。
在沒有太多的打擾之下,學習如何欣賞生活裡的每一個小風景,學會珍惜很多習以為常的事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北京家裡的鄰居都是在附近使館區上班的老外們,我們家對門的就是在英國大使館上班,隔壁那位則是在芬蘭大使館上班,因此社區裡面就有一個讓我很熱愛的國外超市,裡面賣的多是老外喜歡的商品,實在是非常適合我的胃。 每天晚上帶點兒去散步的時候,都會順道繞去超市逛一圈,隨手都可以挑到一些我喜歡的食物。
老吳自知不是一塊整理的料,也沒有甚麼審美觀,在這樣的事情上,最好避免跟我有正面衝突,之後也就再也沒有參與整理。這讓我非常開心。 他的不幫忙,就是我最好的幫忙。
上週六的早上7點,我們從南京出發,預計抵達北京是當天的傍晚8點。 但,我們真正實際到達的時間是周日的早上8點!!! 這漫長的24小時,是怎麼發生的? 原因很簡單,就只是單純一個檢查人員不爽。 雖然旅途間多了一個意外的插曲,但是我們一家四口很平安的抵達北京,開啟我們2022年全新生活的一頁!!!
我們本來是打算周日才要出發去北京,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想想還是提早一點出發,其實也只是提早一天罷了。 哈哈。。。 我們這次從南京搬去北京,被拆為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我們的行李,找來貨拉拉替我們處理,一共就是20個紙箱,周五就會先來搬走,然後約莫周六的中午過後會到北京。
打包。 一年之後我們又開始打包了。 搬家對我來說,一直都不陌生。 從加拿大搬去香港,再從香港搬去台灣,台灣搬去上海,上海搬回台灣,台灣搬去南京,現在則是從南京搬去北京。 打包一直都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打包的過程,好像是一種生活的回顧。 打包這一年生活中所累績的物品,似乎就是一種回顧。
今天早上9:30要參加我的一個接案的線上會議。 會議到10:30就準時結束。 接下來馬上帶點兒出門去美容 然後在寵物店附近的咖啡店坐下來,整理剛剛的開會紀錄,email給業主跟開會的老外廠商。 這樣子,一轉眼也來到中午12點。 對老吳來說,我的這些都是多餘的少女情懷。
我們北京家裡的鄰居都是在附近使館區上班的老外們,我們家對門的就是在英國大使館上班,隔壁那位則是在芬蘭大使館上班,因此社區裡面就有一個讓我很熱愛的國外超市,裡面賣的多是老外喜歡的商品,實在是非常適合我的胃。 每天晚上帶點兒去散步的時候,都會順道繞去超市逛一圈,隨手都可以挑到一些我喜歡的食物。
老吳自知不是一塊整理的料,也沒有甚麼審美觀,在這樣的事情上,最好避免跟我有正面衝突,之後也就再也沒有參與整理。這讓我非常開心。 他的不幫忙,就是我最好的幫忙。
上週六的早上7點,我們從南京出發,預計抵達北京是當天的傍晚8點。 但,我們真正實際到達的時間是周日的早上8點!!! 這漫長的24小時,是怎麼發生的? 原因很簡單,就只是單純一個檢查人員不爽。 雖然旅途間多了一個意外的插曲,但是我們一家四口很平安的抵達北京,開啟我們2022年全新生活的一頁!!!
我們本來是打算周日才要出發去北京,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想想還是提早一點出發,其實也只是提早一天罷了。 哈哈。。。 我們這次從南京搬去北京,被拆為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我們的行李,找來貨拉拉替我們處理,一共就是20個紙箱,周五就會先來搬走,然後約莫周六的中午過後會到北京。
打包。 一年之後我們又開始打包了。 搬家對我來說,一直都不陌生。 從加拿大搬去香港,再從香港搬去台灣,台灣搬去上海,上海搬回台灣,台灣搬去南京,現在則是從南京搬去北京。 打包一直都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打包的過程,好像是一種生活的回顧。 打包這一年生活中所累績的物品,似乎就是一種回顧。
今天早上9:30要參加我的一個接案的線上會議。 會議到10:30就準時結束。 接下來馬上帶點兒出門去美容 然後在寵物店附近的咖啡店坐下來,整理剛剛的開會紀錄,email給業主跟開會的老外廠商。 這樣子,一轉眼也來到中午12點。 對老吳來說,我的這些都是多餘的少女情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話說早一、兩年疫情期間封關,被迫囚在香港的居民會訂遠離自己區的酒店,看到和居住不一樣的環境當作去了旅行。我就一直不解這種行徑,因為性價比低之餘好像沒有什麼必要有自己家不回又要住酒店。倒不如等到疫情過後再到外地旅遊,酒店錢應該也比物價高昂的香港便宜。但本月初我訂了自己區的酒店入住四晚,今天就寫一下這個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Thumbnail
旅行中體驗小套房的居住感受,讓我發覺原來很有安全感。藉此機會紀錄小空間的特色與功能。對於未來設計服務前的同理瞭解也是極好的經驗。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跟上次來這間hostel一樣,在進房間前,用文字對自己說說話吧。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人生階段,倒數第二次,每週留宿台北一晚,住在hostel裡。 本來開始時很有意識的事情,隨著時間變多次,成為了習慣,還是會失去了意識,就像是以前剛開始時,從偶爾留宿到每週留宿,或者說,每週上台北上課的行程,也漸漸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從前,每當回到台中,回到只屬於我的地方,回到那個無人干涉,無論壓力欣喜都只屬於我自己的天地裡,我就會開始覺得關於老家的記憶變得不真實,好像在這裡的生活,都不屬於我的現實。 但現在,當回到老家的一切日常,可能都會隨著媽媽有三、四個月不能走路的意外而產生改變時,我卻又好捨不得那些已經不由我作主的逝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話說早一、兩年疫情期間封關,被迫囚在香港的居民會訂遠離自己區的酒店,看到和居住不一樣的環境當作去了旅行。我就一直不解這種行徑,因為性價比低之餘好像沒有什麼必要有自己家不回又要住酒店。倒不如等到疫情過後再到外地旅遊,酒店錢應該也比物價高昂的香港便宜。但本月初我訂了自己區的酒店入住四晚,今天就寫一下這個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Thumbnail
旅行中體驗小套房的居住感受,讓我發覺原來很有安全感。藉此機會紀錄小空間的特色與功能。對於未來設計服務前的同理瞭解也是極好的經驗。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跟上次來這間hostel一樣,在進房間前,用文字對自己說說話吧。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人生階段,倒數第二次,每週留宿台北一晚,住在hostel裡。 本來開始時很有意識的事情,隨著時間變多次,成為了習慣,還是會失去了意識,就像是以前剛開始時,從偶爾留宿到每週留宿,或者說,每週上台北上課的行程,也漸漸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從前,每當回到台中,回到只屬於我的地方,回到那個無人干涉,無論壓力欣喜都只屬於我自己的天地裡,我就會開始覺得關於老家的記憶變得不真實,好像在這裡的生活,都不屬於我的現實。 但現在,當回到老家的一切日常,可能都會隨著媽媽有三、四個月不能走路的意外而產生改變時,我卻又好捨不得那些已經不由我作主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