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等待而非自我折磨,希望妳能看到
  筆者沒有特別強烈宗教信仰,為了某位在我人生中非常重要,但卻不再有聯繫的人,而決定寫下這些文字,希望某天妳會看到。
  妳是否在等待那個帶妳去修行的人?
  妳是否知道妳的人生已停滯不前?
  網路上的資訊豐富多元,可以藉由關鍵字輕易的得到想獲得的資訊,相同的連不該相信的資訊一併也會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推背圖」、「聖人」、「燒餅歌」、「劉伯溫」等等,出來很多預言、解釋等各種言論,人通常會在不自覺中,將自己的期待輸入腦內,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內容,但網路上的文章內容都是正確的嗎?就像出版的書籍內容就一定是正確的?是否有想過編輯這些資訊的人背景是什麼?現在這個時代每人都能當作家,甚至媒體/網路影響力大於實際的能力,我們該學習如何判斷這些資訊的真假,預言等未能立即求證的資訊,可以放在心裡,而非影響到日常生活,時間會帶給我們解答,處於末法時代的我們更該小心謹慎。
  聖人會出現嗎?誰是聖人?他/她在哪?何時來解救我們?以上筆者沒有在尋找、期待,筆者也不否定可能真有此人存在,比起預言、期待,筆者保持著每個人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人,好的面向我們學習,壞的面向我們借鏡,生活就是修行,或許筆者比較能接受人人都是聖人的說法,這一生我們持續修行到結束的那天,我們該做的就是認真生活,保持善念,讓善循環去影響自己以及身邊的人。
  當人對自我的修行程度感到滿足,甚至向外要求、將人修行境界做程度劃分時,境界低的該聽從高的?當有這種念頭產生時是該感到危險,將人做劃分不該是我們的功課,修行其中也在於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行為、念頭,當執著自認為對的事到鑽牛角尖甚至折磨自己讓自己痛苦,雖然對的事不會變錯的,但也沒辦法讓周遭的人認同及願意依照對的方式處理,這時並不是堅持對錯的問題,而是方法的問題,而自己所堅持的做法是滿足自己的成分比較多?還是真的只能這樣做,「善與惡」、「對與錯」一體兩面,堅持的做法而造下惡緣,甚至自己產生不適當的言詞時,這樣就沒有造業嗎?筆者認為這是可以去思考的。 
  人本能會想遠離痛苦的事物,當周遭的人因為所謂高標準要求感到痛苦,甚至不被理解時,無法相處一個個遠離,保持距離是一個方法,但如何達到良好的互動是一個課題,相處不是一種達到某種標準,而是取得平衡,人是群聚動物,除非能自給自足,否則很難不靠任何人的幫助生活著,把自己隔離起來,不會是好過的一件事,沒有人可以說話會瘋掉,而能幫助自己的只有自己了。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2024/05/17 我開始好奇我的過去世修行到什麼程度? 雖然我知道沒修好,不然我也不會在這裡😂 因為我的狀況目前有點跳級⋯⋯完全不符合循序漸進的邏輯,因為有一個大重點,我沒有保持固定的精進用功,沒有定課,那如果我有定課用功是不是可以縮短再縮短五年🤔? 不能以年齡來看,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有時我會想 這世界還缺少什麼 我在尋覓的過程中 焦急緊張興奮的這些情緒才未停止過 我認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一份勇氣 我更認為人生這條路是門自我修行課 需要不斷精進與修改 才能更上一層樓 在所有從我人生階段經過的過客中 我看過不少各種不同的面孔與個性 他們有些人只是匆匆與我談天幾句 便從此與我擦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前言 你相信鬼神嗎?你相信前世今生嗎?你知道什麼是靈修人嗎?到圖書館借書,看到此書好像有所感就借了,回來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雖然作者言之鑿鑿,但因內容未經驗證,無法斷其真偽,因此存之不論。然而其內容則平實無華,將修行與鬼神,靈界做出區隔,而歸諸於修練此生的這顆內心。並認為修行之後,內心更加安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2024/05/17 我開始好奇我的過去世修行到什麼程度? 雖然我知道沒修好,不然我也不會在這裡😂 因為我的狀況目前有點跳級⋯⋯完全不符合循序漸進的邏輯,因為有一個大重點,我沒有保持固定的精進用功,沒有定課,那如果我有定課用功是不是可以縮短再縮短五年🤔? 不能以年齡來看,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有時我會想 這世界還缺少什麼 我在尋覓的過程中 焦急緊張興奮的這些情緒才未停止過 我認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一份勇氣 我更認為人生這條路是門自我修行課 需要不斷精進與修改 才能更上一層樓 在所有從我人生階段經過的過客中 我看過不少各種不同的面孔與個性 他們有些人只是匆匆與我談天幾句 便從此與我擦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前言 你相信鬼神嗎?你相信前世今生嗎?你知道什麼是靈修人嗎?到圖書館借書,看到此書好像有所感就借了,回來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雖然作者言之鑿鑿,但因內容未經驗證,無法斷其真偽,因此存之不論。然而其內容則平實無華,將修行與鬼神,靈界做出區隔,而歸諸於修練此生的這顆內心。並認為修行之後,內心更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