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時無刻親近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太太今年接了教會小組組長的工作,變得很忙,每天早上要忙著傳每日禱詞到群組裡面,還要關心組員大小事,而且她還帶了兩組線上RPG(Revival Prayer Group,跟遊戲或者武器一點關係也沒有,謝謝)……,總之她事情很多,直到前幾天,她跟我抱怨她都沒時間親近神,所以要我們每晚有半小時全家人都不準打擾她,那是她個人靈修時間。

好吧,我其實也不意外會變這樣,最近她終於開始跟我講起教會裡一堆馬大的問題,我已經講很多年了,或者說,這根本是我進教會裡第一個看見的組織觀察訊號,不然我團體動力學是學假的喔!

這部份,我以前寫過一篇「研經感想:在馬大與馬利亞之外,她們的兄弟」,請大家自己看就好,我就不重複了。只能說,教會一直在逼人當馬大,然後情緒勒索說你應該學瑪利亞,但教會裡明明還有一堆拉撒路……

還好打從一開始我就只想當個快樂的瑪利亞,要知道,這代表當馬大找我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我會拒絕。

對,當瑪利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懂得拒絕,正如瑪利亞懂得拒絕馬大要求一樣。

親近神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在「在思想中遇見神」裡提過,我是透過理性思辨與邏輯來認識神的,喔!強調一下,別以為我沒受到感動,我受到的感動可強著,經由理性獲得的感動不但強度更高,而且更不可動搖,因為你在苦難裡面可能會開始質疑很多東西,但你不會去質疑1+1=2,因為那是理性得來不可動搖的結果。

如果你懷疑這種說法,推薦你看看這本「讀書心得:我如何成為基督徒:魯益師的信仰驚喜之旅 Surprised by joy : the shape of my early life」,人家可是文學大師,他的信仰過程跟我非常相似,解釋的能力更是比我高上許多,看他的信仰過程你就會知道我的意思。

但別以為我就這樣一帆風順,其實我走了好長一段路,也有過許多苦惱,只是這些苦惱如今讓我感到無比美妙,因為那叫學習歷程。

我受洗八年,認真研究聖經大概九年,但我會說靈語(方言)至少二十年,而研究宗教、哲學思想超過三十年,而且我還是自然組的學生,成績最好的科目是數學跟物理(也是愛好者,我到現在還喜歡看這兩個科目的相關書籍),然後我第一次去主日學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

在我承認我是基督徒之前,我繞了好大一圈,用盡各種方式想否定神,認為科學終將勝利(但我沒有蠢到去擁核,謝謝),我也反對神--走到這一步其實就是承認神,因為要先承認有神才能反祂。

我也厭惡各種宗教組織,總覺得這些組織裡面還不是一樣一堆爛人,但這種「還」本身也承認我對宗教組織有更高的期待(有趣的是這個反省是來自於玄奘法師的故事),顯然我是認同宗教具有神聖性的。

雖然做了很多想要逃離神的動作,但我依然是那個還沒上學就開始思考人死以後會變什麼的小男孩,對我而言人活著的意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人死了就沒了,那一切是非善惡都沒有任何價值,完全沒有。

一個還沒念小學的兒童會沉迷於這種議題,現在我覺得這是上帝的恩典。

這也是為何我無時無刻都覺得上帝與我同在的緣故,我不是說我不會做錯事,其實我一直在做錯事,我也會害怕做錯事。我也不是說我很屬靈很厲害,其實我就一個隨處可見的中年宅男而已,但不管怎樣,我都知道上帝隨時跟我在一起。

真的是隨時,因為我現在一天可能會禱告數百次,簡直是隨時隨地了。

當然,就算是這樣,我依然每天會有一段時間是靜靜跟神聊天的時候,可能是剛起床,可能是睡前。

這部份還滿有趣的,因為我發現我現在可以輕易一心二用,一邊做我自己的事情,一邊跟上帝聊天。

隨一個隨時都跟神在一起的人,這種感覺很不賴的,很推喔!

但你要如何才能親近神?

這就是一個標準認知問題,首先,古時候的人要如何親近神?對,他們可能要去某些特殊地點,例如山上、洞穴、大樹下之類有的沒的地方,一些我們視為是「自然奇觀」的地方,一種本能帶來宗教神聖感的地方。

別跟我說你沒這種感覺,如果你到某個沒人的地方,但你說話的音量突然自動變小聲,大概就是這種場合……我是說,連去傳說中的鬼屋你也會這樣,因為你感覺這地方有「超自然的東西」。

當然,逐漸這種場所有了人造版本,例如祭壇、神殿、廟宇,甚至你家的祖先牌位,只是人造版本不管多漂亮,那種敬畏的感覺還是弱了些,但總歸是個讓人親近神的地方。

但耶穌為我們贖罪以後,一切都改觀了,因為親近神再度成為隨時隨地的事情。

其實以諾早讓我們知道與神同行是可能的,雖然我們還沒到那種程度,也能理解上帝並不會拒絕跟我們在一起,只有我們才會拒絕上帝。

也因為這樣,幾年前我開始嘗試,不再只在特定時刻正經八百的禱告,而是變成隨時禱告,變得像在聊天,哪怕只是問上帝這樣好不好,還是那樣比較好?比方說我正在思考小說劇情的時候,正如很久以前我開始自發性說靈語的那時(但那時我不知道這是說靈語,所以別再說靈語可以學了,那是恩賜,聖經裡一直強調那是恩賜)。

是的,那就是我開始在網路上寫靈修與研經感想之前,而我開始這樣做以後,就一直被聖靈催促要寫下來,也就是各位看到的這些文章。

當然,我還是會做正經八百的禱告,兩者並沒有衝突。

但不要以為只有禱告的時候上帝才在你身邊啊!要知道,不管你過得好還是不好,喜樂還是悲傷,祂都一樣在你身邊。

要一直記得這件事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6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間又再次回到認識夥伴的初期,那時候的我想著要更好的接近人,瞭解大家的想法,於是我隨意的到了一個街站,那是一個類似於基督教的組織,耶和華見證人,嗯,為何說類似,因為實際上差別還是蠻大的,他們更為相信死後的天堂,能夠滿足現有的慾望。 當然這樣的理念和我的差距是極大的,但抱著好奇的心,我還是約了他們每週
Thumbnail
時間又再次回到認識夥伴的初期,那時候的我想著要更好的接近人,瞭解大家的想法,於是我隨意的到了一個街站,那是一個類似於基督教的組織,耶和華見證人,嗯,為何說類似,因為實際上差別還是蠻大的,他們更為相信死後的天堂,能夠滿足現有的慾望。 當然這樣的理念和我的差距是極大的,但抱著好奇的心,我還是約了他們每週
Thumbnail
我的經驗 再次強調,這是我的經驗,對我而言真實,對各位並不見得是,我只能說我自己查考過,我的體驗的確如此,但這種非常私人的體驗,註定也只能解釋到這種程度,因此我並不是想要說服大家我體驗的是絕對的,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遇到了,或許可以自己找找答案。 遇見神 我們可以在各種見證當中看見人家是在哪種情況下遇
Thumbnail
我的經驗 再次強調,這是我的經驗,對我而言真實,對各位並不見得是,我只能說我自己查考過,我的體驗的確如此,但這種非常私人的體驗,註定也只能解釋到這種程度,因此我並不是想要說服大家我體驗的是絕對的,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遇到了,或許可以自己找找答案。 遇見神 我們可以在各種見證當中看見人家是在哪種情況下遇
Thumbnail
我從5歲被送去和祖母同住後,就開始跟著祖母上教堂。所以我從小是聽著聖經故事長大的。到了高中更是住在教會,接受教會的訓練。除了星期日帶小朋友的主日學,偶而也會在平時的聚會中講一些小題目。那時侯我可以說是教會堅定的支持者。 出社會後我和教會就漸行漸遠了。多次嘗試回去,但不行就是不行。主要的原因就是,
Thumbnail
我從5歲被送去和祖母同住後,就開始跟著祖母上教堂。所以我從小是聽著聖經故事長大的。到了高中更是住在教會,接受教會的訓練。除了星期日帶小朋友的主日學,偶而也會在平時的聚會中講一些小題目。那時侯我可以說是教會堅定的支持者。 出社會後我和教會就漸行漸遠了。多次嘗試回去,但不行就是不行。主要的原因就是,
Thumbnail
「謝謝大家的歡迎,很高興有機會加入大家行列,希望藉由這個聚會讓我更認識神」MJ開始學習用基督徒的話說話,雖然覺得很怪,但他認為這麼做才能幫助自己快速融入大家。方才加入信仰小組的MJ,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跟著師母讀起「決志禱告文」,讀完後他的大腦思緒混亂到近乎空白了。
Thumbnail
「謝謝大家的歡迎,很高興有機會加入大家行列,希望藉由這個聚會讓我更認識神」MJ開始學習用基督徒的話說話,雖然覺得很怪,但他認為這麼做才能幫助自己快速融入大家。方才加入信仰小組的MJ,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跟著師母讀起「決志禱告文」,讀完後他的大腦思緒混亂到近乎空白了。
Thumbnail
針對神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也說明了為何一神教才是唯一合邏輯的解釋,以及無神論、多神論的部份錯誤(只是部份,他們錯的東西可多著)。 過去幾十年我這樣一路走來,從尋找神、遠離神、反對神到降伏於神,這條路徑雖然彎彎曲曲的,其實大多是在我腦中運作而已,因為我是透過思想遇見神的。 永遠不嫌多。 今天問題是:
Thumbnail
針對神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也說明了為何一神教才是唯一合邏輯的解釋,以及無神論、多神論的部份錯誤(只是部份,他們錯的東西可多著)。 過去幾十年我這樣一路走來,從尋找神、遠離神、反對神到降伏於神,這條路徑雖然彎彎曲曲的,其實大多是在我腦中運作而已,因為我是透過思想遇見神的。 永遠不嫌多。 今天問題是:
Thumbnail
好吧,我其實也不意外會變這樣,最近她終於開始跟我講起教會裡一堆馬大的問題,我已經講很多年了,或者說,這根本是我進教會裡第一個看見的組織觀察訊號,不然我團體動力學是學假的喔! 還好打從一開始我就只想當個快樂的瑪利亞,要知道,這代表當馬大找我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我會拒絕。 但你要如何才能親近神?
Thumbnail
好吧,我其實也不意外會變這樣,最近她終於開始跟我講起教會裡一堆馬大的問題,我已經講很多年了,或者說,這根本是我進教會裡第一個看見的組織觀察訊號,不然我團體動力學是學假的喔! 還好打從一開始我就只想當個快樂的瑪利亞,要知道,這代表當馬大找我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我會拒絕。 但你要如何才能親近神?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對基督徒而言是非常熟悉的情節,內容是這樣的: 耶穌和門徒繼續他們的旅程,來到一個村莊。那裏有一個名叫馬大的女人,接待耶穌到她家裏。馬大有一個妹妹叫馬利亞。馬利亞來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道。可是馬大因為要做的事情多,心裏忙亂,就上前說:「主啊,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做這許多事,你不介意嗎?請
Thumbnail
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對基督徒而言是非常熟悉的情節,內容是這樣的: 耶穌和門徒繼續他們的旅程,來到一個村莊。那裏有一個名叫馬大的女人,接待耶穌到她家裏。馬大有一個妹妹叫馬利亞。馬利亞來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道。可是馬大因為要做的事情多,心裏忙亂,就上前說:「主啊,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做這許多事,你不介意嗎?請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老家,我看著父親每天都會先在門口拜天跟門神,再轉身進屋給家裡客廳的神佛及歷代祖先牌位上香,逢年過節就會供奉佳餚先祭拜神佛祖先牌位之後,才輪到我們《人》可以吃。偶爾父親會叫我去拜,我只好被迫去上香,並不是不信有神,而是從小我就很直覺的認為神在心中。 當時我非常納悶為甚麼大人都在拜這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老家,我看著父親每天都會先在門口拜天跟門神,再轉身進屋給家裡客廳的神佛及歷代祖先牌位上香,逢年過節就會供奉佳餚先祭拜神佛祖先牌位之後,才輪到我們《人》可以吃。偶爾父親會叫我去拜,我只好被迫去上香,並不是不信有神,而是從小我就很直覺的認為神在心中。 當時我非常納悶為甚麼大人都在拜這
Thumbnail
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祂一一稱其名。 最近常常會有很多很多感覺,關於宗教上的感覺倒是不深,反而是一種叫做信仰,以前我最喜歡跟外國人討論的話題就是宗教(religion)還有信仰(faith)。如果信仰的話,就是自己對神心裡有一定的尊敬;可是宗教的話,就是很單純的那種,我相信,姑且就這樣吧。
Thumbnail
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祂一一稱其名。 最近常常會有很多很多感覺,關於宗教上的感覺倒是不深,反而是一種叫做信仰,以前我最喜歡跟外國人討論的話題就是宗教(religion)還有信仰(faith)。如果信仰的話,就是自己對神心裡有一定的尊敬;可是宗教的話,就是很單純的那種,我相信,姑且就這樣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