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這樣就好的極減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多年來心理學實驗就一再證明,過多的選項反而會讓我們的滿意度下降,而不是更快樂。何況現在消費者還沒有想到的要求,就已經被過度滿足,就像一個早已吃飽的人,還要強迫他吃完桌上的菜餚,我想,即便眼前是山珍海味,也會只想吐吧?
這幾年隨著「斷捨離」的流行,企業似乎也在思考「極簡」的力量,從賈伯斯蘋果手機極簡卻又顯得高貴的外型,強調減法哲學的「極減力」的思考,也是時勢所趨吧!
尤其在這個過剩的社會,什麼東西都過剩,都太多了,訊息太多,商品太多,功能太多,全世界所有企業,還有透過社交平台裡無數的人,都想吸引你的注意力,愈多元的意思也就是愈複雜,我們的大腦與心神早已乘載不了這麼多擺在你眼前—「任君選擇」的無數可能性。
多年來心理學實驗就一再證明,過多的選項反而會讓我們的滿意度下降,而不是更快樂。何況現在消費者還沒有想到的要求,就已經被過度滿足,就像一個早已吃飽的人,還要強迫他吃完桌上的菜餚,我想,即便眼前是山珍海味,也會只想吐吧?
非常多年來我們已知道,任何電子產品雖然擁有十種、二十種,甚至三十種不同的使用功能,但是我們常用的,會用的,就是主要那一、二項用途。在這社群分享的時代,比起功能繁複、品項眾多的加法企業,用極簡且目標明確的減法企業,反而容易獲得消費者的好口碑,因為簡單且明確,容易被語言或文字描述,也容易被記住,更重要的,容易輕輕鬆鬆的透過社群平台分享與介紹給其他人,相反的,一個太複雜,太難被具體描述的產品,也很難被人分享與推廣。
因此,新的行銷概念也已經不再是「多了這個很棒」而是「這樣就好」,不附加太多複雜的機能,只留下最基本的功能,突顯商品的本質。
「極簡力」這本書裡介紹了二個很有趣的例子。
一個是鶴岡市立加茂水族館。這是一個小型的水族館,場地小經費有限,無法展示品類完整的水生動植物,於是這個水族館選擇就只單單展示水母這項目,其他水族館必備的什麼海豚、企鵝或者漂亮鮮豔的熱帶魚,通通沒有,整個水族館就只有水母,各式各樣的水母。
其實水母壽命不長,平均頂多才四、五個月,如何繁殖也是門學問,但是當克服技術瓶頸後,整個水族館到處都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水母,優雅的飄浮在水槽裡,很具療癒的效果,因此就一炮而紅,而周邊商品也帶來更多的收益。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間兩人專用旅館「時之宿•堇」,顧客只限定為夫婦、朋友、情侶,成年的親子……等組合,不接受單身以及三位以上的客人,連二對夫妻一起來也不行,而且這個旅館總共只有十個房間,一天最多只能接受二十位旅客。
更特別的是,房間沒有電視與時鐘,旅館也不需要留什麼會議室或宴客廳等公共空間,也沒有唱卡拉OK休閒娛樂的設備,整個旅館只有蟲鳴鳥叫、風聲與流水聲,充分展現寂靜的價值,溫泉浴池裡也沒有嘈雜擾攘的聊天或嬉鬧聲。
對於旅館來說,因為客層明確,所以省去許多設備與業務,整個營運成本可以大幅下降,而服務人員也能夠全心全意就兩人組的房客特性來設想,服務品質因此大幅提升,顧客滿意度當然也增加。
當然,也有人會想,假如極減是當下潮流,那麼為什麼企業一直往集團化發展,透過併購或不斷增資而長成超級巨獸?
沒錯,在全球化時代,大者恆大是個定律,但是集團變大後是朝多角化發展,也就是創造出多種品牌,而每個品牌還是漸漸朝向「極減」來突顯特色。
其實簡單不只是一個時代的風格,而是我們的人性,我們需要把握最核心的東西,去除旁枝末節,然後放大再放大,才能在這個過剩的時代被看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猶太教的經典塔木德裡就有個問題:「假如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是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前幾天新北市立圖書館五股分館重新開幕,侯友宜市長也特定撥空出席。或許這個分館主題定位為樂活與自然,剛好也是我近年關注的主題,所以我也應邀擔任開館第一場的演講–活得興高采烈。 想不到勇於任事積極又認真的李主任真的向文化局爭取到改建的經費,經過近幾年的修繕,總算在昨天以全新的面目提供市民使用。
2020年疫情初起,然後2021年,再到2022年,疫情仍持續,加上戰爭,通貨膨脹,壞消息接二連三,最近稍稍讓人開心的事,是皇冠雜誌的邀稿。 寫文章或出書,在我來說已經成為日常,前些年最多的時候甚至同時在十四個實體的報章雜誌有專欄,但是皇冠的邀稿意義不太一樣。 輕輕的走在地球上―皇冠雜誌地球日邀稿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威廉戴蒙長期在最頂尖的大學任教,他觀察到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學經歷都非常優秀,卻大多數缺乏方向感,不想下定決心去做任何事,隨之而來的是高度焦慮與憂鬱。 他把學生分為四類、數量大致也都各占四分之一,分別是疏離者、空想者、半吊子,與有目的感的一群。
雖然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是個舉世罕有的高山島,國土面積七成是山地,而三千公尺以上的有268座,我們離海面很近,但卻又住在山邊山腳下,我們不只是海洋國家,更是山的子民,我們可能是既樂山又樂海的民族。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猶太教的經典塔木德裡就有個問題:「假如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是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前幾天新北市立圖書館五股分館重新開幕,侯友宜市長也特定撥空出席。或許這個分館主題定位為樂活與自然,剛好也是我近年關注的主題,所以我也應邀擔任開館第一場的演講–活得興高采烈。 想不到勇於任事積極又認真的李主任真的向文化局爭取到改建的經費,經過近幾年的修繕,總算在昨天以全新的面目提供市民使用。
2020年疫情初起,然後2021年,再到2022年,疫情仍持續,加上戰爭,通貨膨脹,壞消息接二連三,最近稍稍讓人開心的事,是皇冠雜誌的邀稿。 寫文章或出書,在我來說已經成為日常,前些年最多的時候甚至同時在十四個實體的報章雜誌有專欄,但是皇冠的邀稿意義不太一樣。 輕輕的走在地球上―皇冠雜誌地球日邀稿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威廉戴蒙長期在最頂尖的大學任教,他觀察到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學經歷都非常優秀,卻大多數缺乏方向感,不想下定決心去做任何事,隨之而來的是高度焦慮與憂鬱。 他把學生分為四類、數量大致也都各占四分之一,分別是疏離者、空想者、半吊子,與有目的感的一群。
雖然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是個舉世罕有的高山島,國土面積七成是山地,而三千公尺以上的有268座,我們離海面很近,但卻又住在山邊山腳下,我們不只是海洋國家,更是山的子民,我們可能是既樂山又樂海的民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不論「斷捨離」、「極簡主義」或是「簡單生活」...,都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節奏,朝著嚮往的、自在的生活前進。從物品減量、收納技巧到選物指引等,學習真誠地面對自己,更了解自己所重視的,空間裡擁有的是怦然心動的、必須的物品,創造讓自己更自在的「簡單生活」。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極簡生活從這幾年開始被各種推崇,也許是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人覺得不是只能一直的追求各種"擁有",而存在太多的"不必要"也是造成生活困擾的一種原因,除了外在物質的形式捨棄外,人際關係上也是需要被去蕪存菁的整理。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依照極簡生活的大方向,是有可能實現即使在都市地區生活,依然可以達到長壽且健康的目標。因為已經透過日綜的好吃驚系列觀察到長者的生活方式,所以可以理解到一些達到長壽且健康的因素是什麼,然後在現在就可以這樣去執行,也就可以增加達成目標的機率。人喜歡囤積東西,是因為怕是
Thumbnail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是一本探討極簡生活的書籍,作者澀谷直人以五十篇短文,分述少物帶來的居住、物品到身心、人際關係等多個層面自由。極簡生活是一種精準地掌握自身需求的生活模式,重點放在自我需求的滿足上。這本書藉由分享自己的生活,鼓勵讀者思考並尋找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達到內心豐富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幾年前從物品的極簡開始,體驗到減法生活、日常留白的美好。所以除了物品與空間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能更近一步地減少不必要的事物。 如果你是:感覺快被各種活動、要求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嚮往簡單生活的人,不只在物品上極簡,對於事情也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的人。那麼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不論「斷捨離」、「極簡主義」或是「簡單生活」...,都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節奏,朝著嚮往的、自在的生活前進。從物品減量、收納技巧到選物指引等,學習真誠地面對自己,更了解自己所重視的,空間裡擁有的是怦然心動的、必須的物品,創造讓自己更自在的「簡單生活」。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極簡生活從這幾年開始被各種推崇,也許是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人覺得不是只能一直的追求各種"擁有",而存在太多的"不必要"也是造成生活困擾的一種原因,除了外在物質的形式捨棄外,人際關係上也是需要被去蕪存菁的整理。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依照極簡生活的大方向,是有可能實現即使在都市地區生活,依然可以達到長壽且健康的目標。因為已經透過日綜的好吃驚系列觀察到長者的生活方式,所以可以理解到一些達到長壽且健康的因素是什麼,然後在現在就可以這樣去執行,也就可以增加達成目標的機率。人喜歡囤積東西,是因為怕是
Thumbnail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是一本探討極簡生活的書籍,作者澀谷直人以五十篇短文,分述少物帶來的居住、物品到身心、人際關係等多個層面自由。極簡生活是一種精準地掌握自身需求的生活模式,重點放在自我需求的滿足上。這本書藉由分享自己的生活,鼓勵讀者思考並尋找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達到內心豐富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幾年前從物品的極簡開始,體驗到減法生活、日常留白的美好。所以除了物品與空間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能更近一步地減少不必要的事物。 如果你是:感覺快被各種活動、要求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嚮往簡單生活的人,不只在物品上極簡,對於事情也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的人。那麼推薦你閱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