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魚可以不只是雜魚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你有多久沒有懷抱夢想,向骨感的現實低下了頭?或許會有人說:「生活都過不下去了你跟我談夢想,雜魚翻身還是雜魚啊!」。我承認,這很現實,我自己也因為工作、家庭等現實的因素,無法毫無顧忌地去逐夢,直到今年開始重拾書本,開始閱讀…

最近正在拜讀著名的《刻意練習》,書中有句話讓我心中重新有了一點光:

刻意練習適合任何懷抱夢想的人

或許我們以前都誤會逐夢的方式了,雜魚沒有特別去做出什麼改變,那就還是一條雜魚;但如果我刻意地去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情,我們是不是就離夢想又更進一步了?

隨波逐流當然會離夢想越來越遠,要對目標專注以及走出目前舒適圈,一步一步透過刻意的作為與練習,建立前往夢想的道路,你我都不在只是雜魚而已!

《刻意練習》真的是一本不錯的書,我也正在刻意練習閱讀與寫作的能力。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想改變自己目前生活困境的你,一起重拾夢想吧!

raw-image

#讀書筆記 #心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肥龍的生活沙龍
58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肥龍的生活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6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2024/03/26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2024/03/24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Thumbnail
2024/03/24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Thumbnail
2024/03/23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2024/03/23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覺得透過隨筆、寫日記的方式來簡單、沒有負擔的紀錄閱讀過的書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因為作為一位很需要寫的人,首先必須得先重「量」而不重質。
Thumbnail
我覺得透過隨筆、寫日記的方式來簡單、沒有負擔的紀錄閱讀過的書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因為作為一位很需要寫的人,首先必須得先重「量」而不重質。
Thumbnail
每天,翻開小立方塊的書本,像落入一座競賽型游泳池。順著翻頁的速度遊,進了軌道就不再中途停止,水與我消融在夏日的清涼中。闔起書本上岸,呆望這連一個磚頭都不到的體積,如何建築出一個理性與感性的世界。猶如書中所描述的,文字的奧妙,符號的演變,早在我們需要前就已經存在。那麼,我們的思想,是串聯點滴匯聚的話語
Thumbnail
每天,翻開小立方塊的書本,像落入一座競賽型游泳池。順著翻頁的速度遊,進了軌道就不再中途停止,水與我消融在夏日的清涼中。闔起書本上岸,呆望這連一個磚頭都不到的體積,如何建築出一個理性與感性的世界。猶如書中所描述的,文字的奧妙,符號的演變,早在我們需要前就已經存在。那麼,我們的思想,是串聯點滴匯聚的話語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懷抱夢想,向骨感的現實低下了頭?或許會有人說:「生活都過不下去了你跟我談夢想,雜魚翻身還是雜魚啊!」。我承認,這很現實,我自己也因為工作、家庭等現實的因素,無法毫無顧忌地去逐夢,直到今年開始重拾書本,開始閱讀… 最近正在拜讀著名的《刻意練習》,書中有句話讓我心中重新有了一點光: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懷抱夢想,向骨感的現實低下了頭?或許會有人說:「生活都過不下去了你跟我談夢想,雜魚翻身還是雜魚啊!」。我承認,這很現實,我自己也因為工作、家庭等現實的因素,無法毫無顧忌地去逐夢,直到今年開始重拾書本,開始閱讀… 最近正在拜讀著名的《刻意練習》,書中有句話讓我心中重新有了一點光:
Thumbnail
如果閱讀和寫字都是我們放不下的,何不一起讓它們變得更好!
Thumbnail
如果閱讀和寫字都是我們放不下的,何不一起讓它們變得更好!
Thumbnail
我昨天晚上看了本2018年出版的書,知識變現:微夢想、微行動、微習慣,開啟你的斜槓人生。 裡面寫了這樣一句話 真正改變你的事情,生活從不提前告知,給自己行動的力量。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甚麼不勞而獲的事情。 但,不管如何,你如果想要過你想要的生活,就要拿出行動。
Thumbnail
我昨天晚上看了本2018年出版的書,知識變現:微夢想、微行動、微習慣,開啟你的斜槓人生。 裡面寫了這樣一句話 真正改變你的事情,生活從不提前告知,給自己行動的力量。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甚麼不勞而獲的事情。 但,不管如何,你如果想要過你想要的生活,就要拿出行動。
Thumbnail
  有的時候,閱讀會攜帶著我們,到不斷延展、愈趨遼闊,像是動態的前行著,有點像幻想、通靈或是夢見,夢見什麼都不足為奇,不足為現下生活產生負面。意識可以更遼闊,生活,可不可更遼闊,我想這有著關聯,意識到浪漫、非自身經驗和新的思辨,驅動物質的因子已然成形,做出選擇的主體其主觀的完整,也許當做出更趨近生命
Thumbnail
  有的時候,閱讀會攜帶著我們,到不斷延展、愈趨遼闊,像是動態的前行著,有點像幻想、通靈或是夢見,夢見什麼都不足為奇,不足為現下生活產生負面。意識可以更遼闊,生活,可不可更遼闊,我想這有著關聯,意識到浪漫、非自身經驗和新的思辨,驅動物質的因子已然成形,做出選擇的主體其主觀的完整,也許當做出更趨近生命
Thumbnail
因為想要增進寫作的能力,陸陸續續看了不少跟寫作相關的書籍,例如:自由書寫術、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精準寫作、大人的11堂寫作課等等,但是書看完了,書是書,我是我。書裡面介紹好多實用的寫作心法跟技巧,卻總是提不起勁來練習,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書籍介紹 這本書與其說是
Thumbnail
因為想要增進寫作的能力,陸陸續續看了不少跟寫作相關的書籍,例如:自由書寫術、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精準寫作、大人的11堂寫作課等等,但是書看完了,書是書,我是我。書裡面介紹好多實用的寫作心法跟技巧,卻總是提不起勁來練習,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書籍介紹 這本書與其說是
Thumbnail
我們現在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資訊量已經凌駕書籍許多,但是有些優質的內容必須從書中才能獲取得到,而閱讀一本書對有些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本篇嘗試用最簡潔的康乃爾筆記來介紹《刻意練習》這本書的精華。
Thumbnail
我們現在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資訊量已經凌駕書籍許多,但是有些優質的內容必須從書中才能獲取得到,而閱讀一本書對有些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本篇嘗試用最簡潔的康乃爾筆記來介紹《刻意練習》這本書的精華。
Thumbnail
週期性的習性,會起起伏伏有著類似波浪般的潮汐現象。例如有一段時間熱愛紙本閱讀,久了之後忽然發現又有哪類新的科技被發表了,例如:RSS閱讀風行之期,於是轉而天天打開電腦、手機,用心維護著訂閱列表,做好仔細的分門別類,每天用心把所有「未讀」都消滅成「已讀」,感覺像是打怪取得成就一般。但持續幾個月後,又忍
Thumbnail
週期性的習性,會起起伏伏有著類似波浪般的潮汐現象。例如有一段時間熱愛紙本閱讀,久了之後忽然發現又有哪類新的科技被發表了,例如:RSS閱讀風行之期,於是轉而天天打開電腦、手機,用心維護著訂閱列表,做好仔細的分門別類,每天用心把所有「未讀」都消滅成「已讀」,感覺像是打怪取得成就一般。但持續幾個月後,又忍
Thumbnail
有鑑於2019年的閱讀過於零散破碎,東讀一本西讀一本,結果年底回顧時驚覺真正讀完且整理消化完整的書沒幾本,記憶也都很模糊。待讀書籍越堆越多……
Thumbnail
有鑑於2019年的閱讀過於零散破碎,東讀一本西讀一本,結果年底回顧時驚覺真正讀完且整理消化完整的書沒幾本,記憶也都很模糊。待讀書籍越堆越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