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週練習:接納當年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接納當年的自己🟨

記得在第八週的筆記裡,我寫下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我無法回想那個階段時事件,生氣、難過的感受依然在,但我想不起那個感受的事件?"

在第九週的一開始,崇建老師馬上解答,找不到過去任何情緒事件的成因,有三個主要的因素:

1)太痛苦所以遺忘了:因為那個歷程的感受太過於痛苦,所以生命的求生本能為我們做了選擇,就忘了吧!(感受依然在,只是事件忘了)

2)童年常期處在被忽略的狀態下:因為常期被忽略,所以告訴自己要懂得堅強,孤單是不必要的,慢慢的遠離跟自己感受的連結。

3)頭腦已經變成機器人:腦是一個佷自動化的能幹者,當常久這樣子的模式,例如:我是一個勇敢的人,我必需要堅強獨立,害怕是不需要的,大腦會自動屏蔽自己的感受(害怕)。

有生命就會有感受,因為感受是生命很重要的訊息。

你愛自己嗎?

愛自己很簡單,覺察感受,願意跟這樣的感受相處,這就是一份愛。


再來說說情緒,崇建老師將情緒說得更清楚,情緒分為三個面向:

1.情緒的本身:
情緒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對錯的,情緒為我們的生命服務,負責傳遞訊息,所以情緒本身應該是被接納、被尊重的。

2.情緒的應對:
衍生的應對行為則有所影響,以生氣這個情緒來舉例,當因為生氣而對他人怒罵、打人、冷漠、忽略,這就衍生出來有問題的部分,也可以說我們表達出來的方式。

例如:喂!十點了,你怎麼還在玩電腦。(加重語氣)

客觀的事實,但內在的生氣與事實連結後,我們所帶出來的表達就變成了指責,對方就會有壓迫感,因這壓迫感而有了回應。

3.情緒的的思考:
這是影響最多,也是最有問題的地方,老師舉了一個例子,「背叛」,情緒的本身是難過、傷心,但這時候困在情緒裡,開始有了情緒腦的思考,「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才會被⋯⋯」、「我對他那麼好,他怎麼可以⋯⋯」,我們並不是專注在難過的情緒上,而是陷入了情緒的思考裡,整個人就被情緒給淹沒。

所謂接納情緒,是接納情緒的本身,我們怎麼反應、表達要注意;當我們要專注在情緒裡時,要小心不陷入情緒的思考裡,當懂得怎麼與自己的情緒在一起,就懂得怎麼跟自己連結,生命就有了力量、勇氣。

崇建老師以自己為例,在小學六年級時做了一個決定,決定不再別人面前哭,他要當一個不哭的人,不給人看到脆弱的一面,而這個決定陪伴著他到成年,許久許久,崇建老師說,有些情緒的決定是在潛意識,不被自己覺知的,特別是在童年的成長歷程裡的傷。


第9週的練習最後四分鐘,崇建老師帶領隨著音檔去找當年或最近發生很難過的事情去回溯,聽著聽著,我在辦公室裡流下眼淚,那時的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大家都上課去,唯我沒課可以靜靜的聽著音檔。

我隨著音檔跟著說:

我知道你在難過,
你是可以難過的,
如果你難過了,我也會在這裡陪你,
即使你事情沒做好、做錯了,
我也願意陪你、接納你,
你可以安心的在這裡難過。

接著我想像自己的手放在她的身上,把此刻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她。

【本週的練習】
找一個十八歲以前的事件(若沒有就最近的事情),讓自己心情進入當時的狀態,當時發生的事件,此刻重新去經驗,去感覺當時的感覺,想像自己慢慢靠近當年的自己,第一話就是,我知道你在難過,我願意接納你的難過。想像自己靠近他、接觸他。
這是與自己連結的過程,覺察自己的情緒,靠近當時自己,治癒自己的小方法。


在寫篇時,我自己又跑了一次我想靠近自己的那個事件,心裡那個激動有明顯的減少,沒有那麼難過、那麼痛了,那是一個發生在我國小階段的某一個過年,事件中受傷的不只有我,還有我最愛的手足和母親,所以我並不打算在公開的地方呈述,暫且讓我放在我自己的心裡知道就好。

冰山理論,看似很簡單,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受,最難的是怎麼接近在事件中受傷的自己,在這九週裡我慢慢的接近自己,以往找會急著把52週音檔聽完,但我決定一週一週聽,慢慢去沈澱、去感受、去接近,最後在寫成文字記錄下來。

你愛自己嗎?你願意接近自己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攝影小比的沙龍
40會員
13內容數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呢?我原來的理解是「陪伴自己」,不只是一般人會吃好、穿好、享受生活那種物質層面的愛,我以為是心靈上的陪伴,獨處的時候,看一本好書、聽一段美妙的音樂、修剪、照顧家中的植物......因此,當崇建老師提及「愛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彷彿被當頭棒喝。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呢?我原來的理解是「陪伴自己」,不只是一般人會吃好、穿好、享受生活那種物質層面的愛,我以為是心靈上的陪伴,獨處的時候,看一本好書、聽一段美妙的音樂、修剪、照顧家中的植物......因此,當崇建老師提及「愛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彷彿被當頭棒喝。
Thumbnail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過日記一陣子,長大後在無名小站、Xuite也寫了一陣子,但這類型日記都是記錄一天當中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從來沒想過把一整天的感受給記錄下來,這週崇建老師要我們去記錄一日的感受,只是記錄"感受",不做其他的動作,寫下什麼事件和那事件帶給自己的感受。 專注感受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過日記一陣子,長大後在無名小站、Xuite也寫了一陣子,但這類型日記都是記錄一天當中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從來沒想過把一整天的感受給記錄下來,這週崇建老師要我們去記錄一日的感受,只是記錄"感受",不做其他的動作,寫下什麼事件和那事件帶給自己的感受。 專注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