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週練習:覺知當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疫情的升溫,工作方式改變,孩子回到家中進行線上課程,而先生的公司也擔憂員工決定讓員工都在家上班,我也因為學校這三週改為線上課而居家上課。卻也打亂了自己更新一週一練習:冰山理論的時程,感到十分的焦慮與沮喪,而這情緒也夾帶著念頭偷偷的影響著我,第二週的居家,家中氣氛非常不好,孩子常常輪流被我與先生斥責,孩子生氣、哭,大人生氣、怒吼。

這時驚覺有些天數沒有好好靜心,原來靜心不是讓心清靜,而是練習去辨識自己的身心狀態,從表象的狀態去慢慢靠近更深的一層,去看到感受的感受、觀點、期望;靜心是讓自己可以好好感謝自己、愛惜自己、肯定自己的努力。

昨日先生輪值要返回公司,家中只剩下我與孩子,利用中間空檔時間再把第十四週聽一次,覺知當下,阿建老師要我們刻意練習去述說一個事件,在這個事件裡辨識出三種不同情緒並且在述說裡說出來,在說的過程遇到情緒字詞時,刻意的去停留感受那個情緒,為什麼要刻意的做這樣子的練習呢?

覺知當下

在第十三週的運用靜心,擴大對感受的覺察,要我們練習去看見更細微的情緒,而這週是要我們能再去辨情緒和念頭。

覺察到懊惱,那懊惱的背後有沒有念頭呢?感受與念頭所交疊出來正影響內在狀態,如果能覺察就能安頓他們,引導身體裡的內在走向一個更好的程序,就會愈來愈明白,自己是自己的主宰,這就是生而自由的人。

覺知自己的感受然後安頓他們,並不容易甚至有些困難,那我們還要做嗎?那麼困難,阿建老師都花了多少年才明白,我們哪有阿建老師厲害呀!

當然,在這學習的過程並不會讓自己不生氣、不焦慮、不沮喪、不氣餒、不厭煩,不會讓自己只有光亮沒有黑暗,而是學習的過程能慢慢去欣賞光亮的自己同時也能接納黑暗的自己。

覺察各種自己的狀態,就是在當下的第一步,我們就活在此刻,也就是正面的意涵。

能夠處於當下,不會被隱藏的情緒影響了我們的思考、語言、行動,我們覺知更強,在與別人說話的時候,就更有機會使得對方處於當下。

當我們能安頓自己,在我們遇到煩悶的學生、生氣的客人、不安的伴侶、緊張焦慮的父母,我們就有機會不受他們影響,更有機會幫助他們回到當下。
頭腦偷偷隱藏在潛在處影響著我們的思考。(唉~好累喔!我就是沒辦法好好靜坐著),因為身心狀態不斷在釋放和接收訊息,我們整體生命,用行動在回應世界。我們能不累嗎?因為我們應接不暇,就忽略了當下,無法知道我們當下正在享受愛。

阿建老師舉了一個很貼切的例子,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我們原本不中立的批判應對方式會因此改變,應對方式會加入了感受跟關愛,應對方式可能從「你整天就只知道打電腦,還會做什麼?」變成了「孩子你的電腦時間打太久了,媽媽很關心,媽媽很愛你。」

當我聽到阿建老師說的這段話時,其實震撼到我,過去我們都知道人終有死亡的一天,但總覺得那是很遙遠的事情,知道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但我們卻不曾好好的靜下來感受當下自己的身心感受,最常聽到就是別人跟自己說,你感覺今天心情不太好,會急於否認,沒有呀!哪有。但事實上有沒有呢?其實內在有很多情緒,身體是很誠實會完整的呈現的。

raw-image

星期三晚上,孩子終於完成了作業,在他完成所有功課前時有詢問我可以開一下電腦嗎?他想要看一下Scratch。我允諾他在某一個時間點前完成就可以,而他非常努力的在貼近時間點完成了,所以他下樓來到我工作室時,他用吼叫的方式告訴我,他寫完了,接著躺地上唉叫,累死了。

當下我感受到他的憤怒和我自己生氣了,我有些許刻意的壓住生氣,我生氣了,但我選擇與孩子好好對話,在與孩子好好說話前,我覺察到自己有情緒而且不安頓這情緒,等一下我會超級大爆炸,這是我不想要的,所以,我打開我的OneNote建立了一個心情事件簿,我描述事件,寫下我的感受、想法、期待,然後我打開了羅寶鴻的靜心十五分鐘練習,要孩子背對著我聽,我知道他聽不下去,因為他正在情緒浪頭上,我也是,所以我必需趕緊找到另一個連結,讓大腦的迴路不要走向過往的狀態,我請他先聽著,喬治從原本生氣的狀態變成了哭泣,哭著問何時結束靜心,我為我倆彼此爭取了五分鐘的空間。

五分鐘後,我覺察自己可以較好好的跟他對話了,我再次核對他的情緒來源,原來他寫完功課看到時間那麼晚,然後也覺察到自己很累是需要去休息了,但心裡又很想要開電腦玩Scratch,下樓後看到媽媽也正忙著工作,原來心裡面的期待是可以跟媽媽一起坐下來寫程式,但看到媽媽在忙,知道會被拒絕,因為之前就算媽媽沒在忙工作也拒絕,現在媽媽忙工作更會拒絕,因此覺得生氣、沮喪、難過、不耐煩。

在核對完了他的情緒後,透過說出來,喬治回到那個當下去感受情緒,慢慢的說出來他內心的感受還有想法與他的期待,我們都變得平靜,而我也受到他的感受,我抱抱他告訴他,期待是可以說出來的,就算被拒絕也不要怕而不說,我們都需要一起學習更了解自己的感受、想法、期待。

最後我告訴喬治:「謝謝你告訴媽媽你的感受還有期待,謝謝你願意讓我知道。」

睡前喬治抱抱我說:「媽媽,真的很對不起,我對你發脾氣。」

「媽媽知道你為什麼會有那樣子的行為了,那你自己也知道了,對嗎?下次我們可以說出生氣的事件,換用更適當的行為來表示生氣,好嗎?」


情緒詞語說出來

學習更多的情緒詞語是有助於我們覺知自己感受時,有更清楚的分辨,這件事情我在自己也在喬治身上看到一點點的成果,在我撰寫這篇文章時,我聽到線上課程中喬治被老師點名了,接著他被處罰了。

走出去的當下,我知道是因為他在英文課時還開著Jamboard,在那個當下我有建議他三次關掉Jamborad,因為班導師會看到你們還在那裡,但喬治選擇不關,原因是因為他不想讓同學竄改他的圈詞賓果,但班導師並不知道此事,而喬治也可以選擇先專心的上完英文課再處理Jamborad的事件,但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

被處罰的當下,我閉上我的嘴看著他,也調整了我的表情,當然是心裡想法也調整,去掉那個,「你看我跟你說,你不聽吧!」的想法。

喬治看著我說:「好委屈喔!又不是我開始的,為什麼我要被罰。」

他用“委屈”二個字,讓我感到欣慰,他可以很明確的分別,他感到委屈難過,所以他沒有咆哮、憤怒,而是能很清楚知道他“委屈”,以往他總是用咆哮、憤怒,所以看到明明是受委屈了,但他是生氣、憤怒的吼叫不讓眼淚掉下來。

這次,他在被處罰的當下紅了眼眶,關掉鏡頭轉向我告我他感到委屈,我問他要不要抱抱安慰,他搖搖他,而我也選擇安靜的坐在一邊,後來喬治問我:「我可以下線嗎?我覺得很委屈,不想再上課了。」

我知道他因為哭紅著眼再加上被當著全班處罰,心裡滿滿的委屈和懊悔還有生氣,這時他若需要的是安靜的陪伴,我就在一邊陪著不說話,以往我會好急著要他情緒恢復,但這段時間練習讓我知道,讓情緒跑一下是必要的,那是紮實的感受,我們急著蓋掉就是在否定感受呀!

下課前,喬治因為堅持著上課也有參與課程,後來老師獎勵他有動腦在思考,所以讓他處罰少了一佰字,他終於破渧為笑。

提高自己的覺知能力,能讓我們清楚辨識當下,才有機會去安頓,引導身心往更好的程序走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攝影小比的沙龍
41會員
13內容數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2022/05/07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時代的改變,許多家庭結構也不同,有些是父兼母職、有些是阿公阿嬤擔任母親的角色、有些是老師擔任、有些是寄養家庭、有些是阿姨姑姑嬸嬸......,不論母親這個角色有誰擔任,都別忘了在這個時刻,不要害羞的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愛喔!
Thumbnail
2022/05/07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時代的改變,許多家庭結構也不同,有些是父兼母職、有些是阿公阿嬤擔任母親的角色、有些是老師擔任、有些是寄養家庭、有些是阿姨姑姑嬸嬸......,不論母親這個角色有誰擔任,都別忘了在這個時刻,不要害羞的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愛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呢?我原來的理解是「陪伴自己」,不只是一般人會吃好、穿好、享受生活那種物質層面的愛,我以為是心靈上的陪伴,獨處的時候,看一本好書、聽一段美妙的音樂、修剪、照顧家中的植物......因此,當崇建老師提及「愛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彷彿被當頭棒喝。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呢?我原來的理解是「陪伴自己」,不只是一般人會吃好、穿好、享受生活那種物質層面的愛,我以為是心靈上的陪伴,獨處的時候,看一本好書、聽一段美妙的音樂、修剪、照顧家中的植物......因此,當崇建老師提及「愛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彷彿被當頭棒喝。
Thumbnail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這會是一個系列,在這個聊天室中,我會跟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對話來更加貼近自己和完整自己的感受,有興趣的你歡迎持續追蹤。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情緒/感受對話了呢?其實情緒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這會是一個系列,在這個聊天室中,我會跟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對話來更加貼近自己和完整自己的感受,有興趣的你歡迎持續追蹤。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情緒/感受對話了呢?其實情緒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過日記一陣子,長大後在無名小站、Xuite也寫了一陣子,但這類型日記都是記錄一天當中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從來沒想過把一整天的感受給記錄下來,這週崇建老師要我們去記錄一日的感受,只是記錄"感受",不做其他的動作,寫下什麼事件和那事件帶給自己的感受。 專注感受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過日記一陣子,長大後在無名小站、Xuite也寫了一陣子,但這類型日記都是記錄一天當中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從來沒想過把一整天的感受給記錄下來,這週崇建老師要我們去記錄一日的感受,只是記錄"感受",不做其他的動作,寫下什麼事件和那事件帶給自己的感受。 專注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