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週練習:身體感受覺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週一開頭,阿建老師說了這句話,12週的學習,不長也不短,歷經了三個月,總會在情緒來過之後有一種懊惱,怎麼沒有覺察到?有覺察卻又被情緒操控自己的心,似乎“成果”不佳,阿建老師仿佛已經都知道學員們每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在一開始就點醒了心裡有疑惑的我。

常常練習覺察感受,但,不是練習很久就不會出現任何情緒,而是我們能更清楚”“安定去接近我們的感受。

阿建老師提到,思緒安定來自於常常練習覺察感受,練習不是為了消除感受,是能讓我們像跟感受玩捉迷藏一樣,去發現躲在哪裡的感受,達到一種“喔!原來你在(感受)在這呀!”的客觀態度。

感受是一個訊息,保護我們的訊息,憤怒因為我們要保護自己,要對抗外面的世界、焦慮和害怕因為要提醒自己小心一點難過流眼淚有助於排毒,因為別人看見了,會安慰你,會給你一個擁抱,溫暖就會從心裡升起。

如果我們不去照顧我們的感受,那我們的思考會伴隨著感受升起,不斷地糾纏交疊,產生一個新的思考,而這個思考就會帶來新的複雜、不安的感受,感受跟念頭互相影響混雜不清,是不是有可能創造人的狀態糾纏、紛亂?

阿建老師提到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我好奇的去查了一下這位仁波切,原來他從小患有恐慌症,但是他卻是有使以來獲得最高快樂腦波的人,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變化呢?因為他做了很多的自我覺察,他們觀察到,在他感到恐懼時,他的腦波也會有恐懼的反應,只是他比一般人更快回到正常的腦波狀態,這又是為什麼呢?阿建老師列出了三個主要原因:

  1. 他很敏感
  2. 他會覺察
  3. 他懂得如何應對和照顧他對恐懼的情緒

最後一點,我覺得是很大的關鍵,因為懂得如何應對和照顧,才不至於讓情緒和念頭互相影響而混雜不清。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教授在腦神經做了許多研究,大腦裡的皮質醇受來自環境給予的應對,適當是有助我們身體做出相對應,但長期過量分泌皮質醇,會造成人體對此激素的反應疲乏,就變成了毒性壓力,過動與不專注力與皮質醇分泌有關,也說明了覺察和照顧自己的感受有多麼重要。

情緒最重要的是"真實"的面對,而不是把它消除掉,所以,情緒

  1. 騷擾的頻率會減少
  2. 影響的時間會減小
  3. 影響的深刻會縮短

阿建老師再次強調,覺察感受不是從此遇到不舒服的感受就消除掉,而是透過覺察和6A可以讓情緒在我們內在流動,這流動是有益於身體,因為當情緒不流動,就像水管被堵塞流往別地方,情緒不被照顧就會與我們的心念糾纏,混亂我們的念頭,產生新的感受和念頭。

在音檔裡,阿建老師說了一個馬來西亞的媽媽與她兒子的真實故事,這孩子是位自閉症的孩子,不會自理、不會到廁所大小號、一有情緒就用力撞頭,媽媽曾在車子上對著沒有口語能力並且不斷撞前擋玻璃窗的孩子大哭並且用力掐著他的脖子,直到孩子奄奄一息,媽媽才回神,回到家將孩子交給母親,自己跑去外面痛哭一場。

後來母親改變了方式,媽媽運用好奇來與孩子對話,幫助、訓練孩子辨識情緒,通往更好的狀態,這孩子不但會表達,還能分辨情緒,媽媽的努力讓人感動,也證明了也許這是先天帶來,但後天的應對可以幫助孩子漸漸打開內在的心情,雖然他們對情緒是不敏感,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覺察來讓孩子打開內在的情緒。

raw-image

知道自己有情緒,情緒從何而來,自己似乎能較過去更快知道,只是覺察自己有情緒時,還是會被情緒凌駕之上而失去了捉迷藏的樂趣。

5月3日至5月9日,孩子學校改為在家線上課程,這七天孩子在家哭的次數不少,大人的咆哮次數也不少,有時是我有時是先生,就好比昨天孩子還在那裡整理他的書房,眼看已經十點了卻似乎都沒打算要睡覺,在等待的過程,我已從九點開始有感受到自己情緒上不佳,生氣孩子還不去睡,我在電腦前剪輯著影片,孩子下樓要我去看他準備的驚喜,我請他等一下,他大吼著要我現在馬上上去,那個瞬間,我生氣了,我也吼回去了,於是我決定下樓喝水,但我們也在一樓大吼著,後來喝了水上樓看了他的驚喜,也對於剛才母子二人的情緒狀態聊了一下。

睡前三件事完成後,我下樓跟先生說,我剛剛生氣不是真的生氣他晚睡,我發現我自己的情緒是,“我九點就開始等你要睡,你也不跟我說你幾點要睡,我等了十多分決定不等,要先忙我的工作邊等,結果等到十點多,你下樓一句要我上樓,我就要上樓,都沒有想到我已經等了一個小時。我覺得我不被重視。

對呀!剛剛就是那個感覺,表面看起來我好像在生氣小孩晚睡,其實深一層是我被不重視的感覺,但其實孩子不重視嗎?並沒有,因為我有看他在整理房間、在折衣服,而且他也已經刷好牙、整理好一切才下樓要我上樓的,那我那個不被重視的感覺來自哪裡呢?

在寫這篇時,我再好好的感受了一下,也完成阿建老師要我們進行這週的功課,剩下最後的情緒感是委屈,對,是委屈,那委屈的感覺來自過往人生歷程中,過於討好別人、太過度把自己放在最後,所以當孩來叫我時,那個過去情境下的情緒被勾起來,我對他發怒了。

所以,孩子也感受到委屈,他也生氣了。

看似孩子的問題,但其實是自己沒有覺察那個感受,那曾經累積的感受與念頭混在一起,變成了新的感受,新的念頭,繼續讓自己和別人受傷,這是一個突破,自己的突破,找到這委屈後的事件,走進告訴當年的自己,也抱抱自己,告訴自己,妳難為了、受委屈了,儘管如此妳還是很努力照顧好身邊每一個人。

自我療癒,每一個人成長過程多多少少有傷,而能重新去靠近事件和感受,這歷程就變成了養份。

💟💟💟
謝謝一字一句閱讀完畢的您、感恩給我回饋的您,願小比的這系列圖卡也能為您的內在帶來不一樣的情感流動,我們都是如此認真的學習者。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oma Prem-avatar-img
2022/06/08
小比在探索自己與孩子互動過程的內在感受,非常細膩,也觸動我。自己就是那個願意無條件關心自己的感受、接納自己的狀態,愛自己的人,覺得踏實且溫暖。
女攝影小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10
謝謝妳的回饋,會踏上薩提爾的學習,主因來自己與孩子互動時,常會發現對他某些事件發火,但知道自己不是發火孩子,卻做出對孩子生氣的行為,所以想探究為什麼,也想讓孩子從小能學會觀照自己
avatar-img
女攝影小比的沙龍
41會員
13內容數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07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時代的改變,許多家庭結構也不同,有些是父兼母職、有些是阿公阿嬤擔任母親的角色、有些是老師擔任、有些是寄養家庭、有些是阿姨姑姑嬸嬸......,不論母親這個角色有誰擔任,都別忘了在這個時刻,不要害羞的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愛喔!
Thumbnail
2022/05/07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時代的改變,許多家庭結構也不同,有些是父兼母職、有些是阿公阿嬤擔任母親的角色、有些是老師擔任、有些是寄養家庭、有些是阿姨姑姑嬸嬸......,不論母親這個角色有誰擔任,都別忘了在這個時刻,不要害羞的表達自己的感謝與愛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不談,就不會有情緒嗎?事實上,有越來越多心理學家證實,隱忍和壓抑下來的情緒,最後會反應到各種身心症狀上,不去面對,情緒並不會消失不見。然而,因為缺少情緒教育,也使人對於情緒該如何好好表達感到陌生,進而因為不良的情緒表達行為而使人受傷,也讓人害怕情緒。 但,情緒就只是情緒,一個能量,一個訊息。
Thumbnail
不談,就不會有情緒嗎?事實上,有越來越多心理學家證實,隱忍和壓抑下來的情緒,最後會反應到各種身心症狀上,不去面對,情緒並不會消失不見。然而,因為缺少情緒教育,也使人對於情緒該如何好好表達感到陌生,進而因為不良的情緒表達行為而使人受傷,也讓人害怕情緒。 但,情緒就只是情緒,一個能量,一個訊息。
Thumbnail
感覺是一切虛幻事件的核心。它從未確立過任何事情,但又和任何事情息息相關。情緒是埋在所有真實上面的塵土,不把它們清理乾淨,真相就無從裸露。——畢淑敏 緣起 每天我們生活中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情,不管是好的壞的開心的悲傷的,都會讓我們有所感覺,這些主觀的經驗我們通稱為情緒。在這篇文章我將會介紹情緒是什麼?
Thumbnail
感覺是一切虛幻事件的核心。它從未確立過任何事情,但又和任何事情息息相關。情緒是埋在所有真實上面的塵土,不把它們清理乾淨,真相就無從裸露。——畢淑敏 緣起 每天我們生活中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情,不管是好的壞的開心的悲傷的,都會讓我們有所感覺,這些主觀的經驗我們通稱為情緒。在這篇文章我將會介紹情緒是什麼?
Thumbnail
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過日記一陣子,長大後在無名小站、Xuite也寫了一陣子,但這類型日記都是記錄一天當中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從來沒想過把一整天的感受給記錄下來,這週崇建老師要我們去記錄一日的感受,只是記錄"感受",不做其他的動作,寫下什麼事件和那事件帶給自己的感受。 專注感受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過日記一陣子,長大後在無名小站、Xuite也寫了一陣子,但這類型日記都是記錄一天當中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從來沒想過把一整天的感受給記錄下來,這週崇建老師要我們去記錄一日的感受,只是記錄"感受",不做其他的動作,寫下什麼事件和那事件帶給自己的感受。 專注感受
Thumbnail
🟨接納當年的自己🟨 有生命就會有感受,因為感受是生命很重要的訊息。 你愛自己嗎?你願意接近自己嗎?
Thumbnail
🟨接納當年的自己🟨 有生命就會有感受,因為感受是生命很重要的訊息。 你愛自己嗎?你願意接近自己嗎?
Thumbnail
【講座】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主講人】胡展誥  好喜歡今天的課程,更多的學習跟認識。而且非常淺顯易懂。很喜歡當中老師帶的深呼吸的部分,這讓身體更容易覺察跟放鬆。也更能敏銳的感受身體的感覺。 以下課程摘要: ■讓情緒流動 情緒無關對與錯: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我們怎麼解讀這件事的觀點,而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講座】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主講人】胡展誥  好喜歡今天的課程,更多的學習跟認識。而且非常淺顯易懂。很喜歡當中老師帶的深呼吸的部分,這讓身體更容易覺察跟放鬆。也更能敏銳的感受身體的感覺。 以下課程摘要: ■讓情緒流動 情緒無關對與錯: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我們怎麼解讀這件事的觀點,而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一直以來,情緒對我們來說總是一個很深的學習領域,一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為何要有情緒?常常有人在苦惱的時候,會說出: “如果不要有這情緒就好了!” 我也是好想不要有情緒喔!不過,今天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之後,我對情緒就更喜愛了!原來,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去看待他。 以下摘錄課程內容: #情緒
Thumbnail
一直以來,情緒對我們來說總是一個很深的學習領域,一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為何要有情緒?常常有人在苦惱的時候,會說出: “如果不要有這情緒就好了!” 我也是好想不要有情緒喔!不過,今天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之後,我對情緒就更喜愛了!原來,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去看待他。 以下摘錄課程內容: #情緒
Thumbnail
■非常敏感,風吹草動都會神經過敏;容易害羞;畏於講話;■一直處在警戒的狀態中,其實內心是嚮往安詳的;■外在是恐懼的樣子,其實內在有巨大的勇氣。
Thumbnail
■非常敏感,風吹草動都會神經過敏;容易害羞;畏於講話;■一直處在警戒的狀態中,其實內心是嚮往安詳的;■外在是恐懼的樣子,其實內在有巨大的勇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