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作品(摘自蔣勳:寂寞沙洲冷 【2016 博群大講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蘇軾作品(摘自蔣勳:寂寞沙洲冷 【2016 博群大講堂】)

蝶戀花·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邁.蘇迨.蘇過.蘇遯)



水調歌頭 北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蘇軾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17.30)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1.20.43)
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22.54)

定風波·三月七日(宋代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擄)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寒食帖〉原文︰

其一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與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其二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元豐三年1090年貶黃州

初居定惠院
經營東坡

建雪堂
卜算子
定風坡
臨江仙

寒食帖
赤壁賦
念奴嬌
元豐七年1084離開黃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9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安咕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1
二句2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3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這兩句詩,一念誦出來就忍不住流下了兩行熱淚。如果這樣的詩還得不到知音賞識,那我只好歸隱故鄉深山,臥於秋風之中,從此不再寫詩了。 賈島這種苦吟精神,顯示出他對自己作品的重視,也啟示後人,若想有所成就,不付出代價是得不到的。
2022/05/01
二句2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3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這兩句詩,一念誦出來就忍不住流下了兩行熱淚。如果這樣的詩還得不到知音賞識,那我只好歸隱故鄉深山,臥於秋風之中,從此不再寫詩了。 賈島這種苦吟精神,顯示出他對自己作品的重視,也啟示後人,若想有所成就,不付出代價是得不到的。
2022/05/01
萬里路長在,六年身始歸。所經多舊館,大半主人非。 (五言絕句) 跋涉萬里,看到從前走過的商山道仍然存在,經過六年,我才歸來。所經過的雖然也都是以前住過的旅館,但多數的旅館主人卻早已換了人。 憶昨徵還日,三人歸路同。此生都是夢,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燭過風。唯殘樂天在,頭白向江東。
2022/05/01
萬里路長在,六年身始歸。所經多舊館,大半主人非。 (五言絕句) 跋涉萬里,看到從前走過的商山道仍然存在,經過六年,我才歸來。所經過的雖然也都是以前住過的旅館,但多數的旅館主人卻早已換了人。 憶昨徵還日,三人歸路同。此生都是夢,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燭過風。唯殘樂天在,頭白向江東。
2022/04/24
五、古典詩詞十一首 085〈歸園田居〉 陶潛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2022/04/24
五、古典詩詞十一首 085〈歸園田居〉 陶潛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
Thumbnail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頂上大幕黑 沉重又低垂 上弦和遠星 終也是微微 坐擁山懷抱 行經路盤旋 此時風乍起 晨日忽在前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海貶到黃州一地(今湖北黃岡)。初到黃州人生地不熟,就住在當地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一處。既被貶官,有志難申,平時也就無所事事,只好選擇在不遠處開墾荒地,
Thumbnail
頂上大幕黑 沉重又低垂 上弦和遠星 終也是微微 坐擁山懷抱 行經路盤旋 此時風乍起 晨日忽在前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海貶到黃州一地(今湖北黃岡)。初到黃州人生地不熟,就住在當地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一處。既被貶官,有志難申,平時也就無所事事,只好選擇在不遠處開墾荒地,
Thumbnail
晚芳幾逝清秋霞,暮枝迎晚鴉,小几石亭試新茶,獨吟天淨沙。 雁侶散,雲天沈,風華盡處深,夢蝶尚醒有清心,尋幽落楓林。 2006,秋,於木柵貓空作。
Thumbnail
晚芳幾逝清秋霞,暮枝迎晚鴉,小几石亭試新茶,獨吟天淨沙。 雁侶散,雲天沈,風華盡處深,夢蝶尚醒有清心,尋幽落楓林。 2006,秋,於木柵貓空作。
Thumbnail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簡介: 張繼,字懿孫,南陽(今屬河南)人,生年已不可考,終年大約在西元779年,他是唐、天寶年間的進士,歷任洪州鹽鐵判官、檢校祠部員外郎等職務。張繼爲人極富氣節,不事權貴也不懼權貴,常遊歷會稽、吳中、蘇州等地。 譯文: 注釋:
Thumbnail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簡介: 張繼,字懿孫,南陽(今屬河南)人,生年已不可考,終年大約在西元779年,他是唐、天寶年間的進士,歷任洪州鹽鐵判官、檢校祠部員外郎等職務。張繼爲人極富氣節,不事權貴也不懼權貴,常遊歷會稽、吳中、蘇州等地。 譯文: 注釋:
Thumbnail
其一 半千眼界獨䦨珊,劫後荒天不世泉。 無花歲月空靜好,痴筆唯鍾清涼山。
Thumbnail
其一 半千眼界獨䦨珊,劫後荒天不世泉。 無花歲月空靜好,痴筆唯鍾清涼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