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無還的鐵路:深澳線最末段舊線跡(海濱=濂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兩年前抽空從現今深澳線終點的八斗子車站出發(延伸閱讀:深澳線末段舊線跡踏查(八斗子=海濱)),完成了長度近4公里的舊線跡踏查後,我仍心心念念著遠在3.7公里外、名義上深澳線的終點濂洞車站!這回我再次回到濱海公路,從海濱走向比起全線更早就沒有火車的濂洞,並試圖從頭理解那段公路與鐵路的恩怨。

濂洞車站的所在位置就是今日所稱的水湳洞。海灣還有過去採金時期留下的陰陽海奇景,山坡上則有臺灣金屬鑛業公司留下壯觀的選煉廠遺跡,今日是不少網紅拍照選景的聖地。早在1933年台灣鑛業株式會社便相中了這塊金屬礦的處女地,建立的壯觀的選煉廠之外,也敷設了通往八尺門的金瓜石線鐵道作為聯外交通動線。二戰結束之後,配合北海岸一帶煤礦開採及深澳電廠開發,舊有鐵道改從今日的海科館車站附近轉向瑞芳,在1967年以深澳線之名成為臺鐵轄下支線。

濂洞車站過去是金銅礦運輸的轉運站,後方山坡上還可看見壯觀的選煉廠遺跡

濂洞車站過去是金銅礦運輸的轉運站,後方山坡上還可看見壯觀的選煉廠遺跡

深澳線不少路段緊鄰著海岸而行,導致後來要闢建道路用地不易取得。1975年作為蘇澳港到基隆聯外道路的北部濱海公路開始計畫,原本工程單位打算廢除鐵路後將其原地改建為公路,但經濟部在動工前夕建議鐵公路並存之下,遂追加1億400多萬元預算進行坡腳挖除與路面拓寬。不過用地不足的問題仍舊存在,於是在北部濱海公路5.2K至9.2K路段動工時,台鐵便配合自12月暫時停駛深澳至濂洞的客、貨運,並拆除了深澳線8K+140~8K+389.27及8K+704.99~12K+056.03路段的鐵軌。施工停運期間的客運由基隆客運公司負責,車輛不足的部分則由施工單位負責協調與補貼租車費用,交還期限在預定在1978年9月。

不過在北部濱海公路第一期工程於1979年完工之後卻仍無法通行火車,從臺鐵保存於檔案局的公文檔案中可以窺見雙方對於地形改變後造成落山風、地震、坡面壓力對橋梁的安全係數見解有所出入,臺鐵也不斷地在公文往返中討價還價。除了對安全認知沒共識之外,在公路完工後不但鐵公路兩邊的排水箱涵孔徑不一,邊坡防護不足也導致時常有崩塌土石侵入鐵路路線,軍方甚至私架電桿在鐵路上,顯示使用空間的各機關間溝通相當不足。為了加強護坡、維修損壞的15、16號橋,臺鐵甚至向工程單位開價96萬餘元進行鐵路復線工程。儘管從往來檔案中看似預算及設計圖都完備,但鐵路依然沒有恢復行駛。


不只是後人對於鐵路遲遲無法恢復營運感到好奇,臺灣省議員吳益利便曾在第七屆的臨時會中問及此事,希望海濱至濂洞能盡快恢復運行。不過當時省府交通處的答覆卻以海濱至濂洞間客運量甚微,基隆客運每20分鐘就有一班車為由,認為復軌運行仍需視市場狀況再研議。但若被另一位李儒將議員問到廢棄鐵路是否可以給公路拓寬時,省府一方面說路寬達9.5公尺已足夠,另一方面又說深澳支線仍在使用中,將視交通量成長再議。雖然從目前場長所搜尋到的檔案中無法看出鐵路復駛是否有工程問題尚待解決,但從可以議事錄看出一方面因為當地客運量不足,主事者寧願將運輸的社會責任丟包給民間業者也不敢恢復鐵路運行,另一方面臺鐵也不願意就這樣釋出路線土地使用權,這樣僵持的狀況到今天恐怕仍持續存在。在鐵道廢止多年後,這段緊鄰海岸的路線已無多少痕跡留存,只剩下路邊的一座隧道及兩座橋梁的橋墩留存,上頭架著電力管線持續發揮著這段舊線跡的剩餘價值。


參考資料

臺灣省公路局北部濱海公路工程處,《北部濱海公路工程施工報告》(1984),台大圖書館藏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檔案,《深沃支線案》檔案(檔號:A315180000M/0068/235/001),檔案管理局藏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檔案,《深澳複線》檔案(檔號:A315180000M/0069/235/001),檔案管理局藏
〈建議臺灣鐵路管理局恢復濂洞支線…〉,(1983-02-03),〈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公報〉第50卷上冊0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003-07-04EA-50-5-3-06-01868。
〈建議臺灣鐵路管理局恢復濂洞支線…〉,〈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公報〉第50卷下冊23,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003-07-02OA-50-5-4-06-05476。
〈為請政府早日拓寬北部濱海公路海…〉,(1984-01-09),〈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公報〉第52卷上冊04,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003-07-07EA-52-5-3-06-00999。
〈為請政府早日拓寬北部濱海公路海…〉,〈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公報〉第52卷上冊08,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號:003-07-04OA-52-5-4-06-02301。


探訪時間:2023.9.
完稿時間:2023.11.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avatar-img
44會員
182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聯絡瑞芳與八斗子的深澳線鐵道是北臺灣相當有名的臨海鐵道,不過這條路線通車時的起點和終點既不是瑞芳,也不是八斗子,反而是現今稱呼為水湳洞的濂洞,以及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2021年剛好來自小笠原群島的火山浮石抵達臺灣,趁著來海邊撿石頭,我這次從八斗子開始,一路踏查至1989年一度停駛的終點海濱站。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基隆是台灣對外貿易相當重要的港口,在日本時代的建設中走向現代化,歷經近五十年的擴張才逐漸站穩台灣的玄關地位。除了能夠讓大型船隻停泊的碼頭,與此搭配的便是與貫通全島的縱貫線相連的臨港鐵道,有效率地將貨物在海陸之間轉運。接著跟著場長從基隆車站向北走,尋找這段臨港鐵道最後的遺跡吧。
位於苗栗與臺中交界的舊山線保留了臺灣縱貫線鐵道通車以來的史蹟,沿線隧道與橋梁相間,美麗的風景也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打卡。呈現弓弦狀的大安溪橋是其中頗為知名的古蹟,但你知道這座看似屹立百年的橋樑居然在剛通車三年時就被洪水沖斷。難道這座橋是俗稱的豆腐渣工程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聯絡瑞芳與八斗子的深澳線鐵道是北臺灣相當有名的臨海鐵道,不過這條路線通車時的起點和終點既不是瑞芳,也不是八斗子,反而是現今稱呼為水湳洞的濂洞,以及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2021年剛好來自小笠原群島的火山浮石抵達臺灣,趁著來海邊撿石頭,我這次從八斗子開始,一路踏查至1989年一度停駛的終點海濱站。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基隆是台灣對外貿易相當重要的港口,在日本時代的建設中走向現代化,歷經近五十年的擴張才逐漸站穩台灣的玄關地位。除了能夠讓大型船隻停泊的碼頭,與此搭配的便是與貫通全島的縱貫線相連的臨港鐵道,有效率地將貨物在海陸之間轉運。接著跟著場長從基隆車站向北走,尋找這段臨港鐵道最後的遺跡吧。
位於苗栗與臺中交界的舊山線保留了臺灣縱貫線鐵道通車以來的史蹟,沿線隧道與橋梁相間,美麗的風景也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打卡。呈現弓弦狀的大安溪橋是其中頗為知名的古蹟,但你知道這座看似屹立百年的橋樑居然在剛通車三年時就被洪水沖斷。難道這座橋是俗稱的豆腐渣工程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踏春行旅要到高雄旗津享用新鮮海產或欣賞海岸公園景致,除了搭乘渡輪,最方便的,莫過於自行開車或騎機車通過高雄過港隧道前往。這座臺灣唯一的海底隧道,除了是促進地方觀光的交通亮點,更是我國工程建設的重大成就。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同瞭解過港隧道的建設歷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
放假不想出遠門的朋友,可以考慮搭乘大眾運輸找個近一個的地點來趟一日遊,這時候基隆就是你不錯的選擇,只要搭乘台灣好行T99濱海奇基線,就可以跟著公車站牌玩一天,一起跟著海編去玩吧! 仙洞巖佛手洞站 仙洞巖及佛手洞,長年受海水侵蝕的海蝕洞形成特殊洞穴景觀,當地居民在洞中供奉神像,數百年歷史堆疊下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之前要去白沙屯拱天宮路過這裡,好多人好多車,一直好奇這裡有什麼。趁著今日非假日過來看看,一看頗為驚奇。「後龍過港隧道」---這個隧道很特別,有一個名稱為「彩虹燈光步道」,整理得很不錯。 . 這裡有三個隧道,分別是編號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據稱是日治時代興建的舊海線火車隧道。火車隧道內壁全以紅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踏春行旅要到高雄旗津享用新鮮海產或欣賞海岸公園景致,除了搭乘渡輪,最方便的,莫過於自行開車或騎機車通過高雄過港隧道前往。這座臺灣唯一的海底隧道,除了是促進地方觀光的交通亮點,更是我國工程建設的重大成就。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同瞭解過港隧道的建設歷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
放假不想出遠門的朋友,可以考慮搭乘大眾運輸找個近一個的地點來趟一日遊,這時候基隆就是你不錯的選擇,只要搭乘台灣好行T99濱海奇基線,就可以跟著公車站牌玩一天,一起跟著海編去玩吧! 仙洞巖佛手洞站 仙洞巖及佛手洞,長年受海水侵蝕的海蝕洞形成特殊洞穴景觀,當地居民在洞中供奉神像,數百年歷史堆疊下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之前要去白沙屯拱天宮路過這裡,好多人好多車,一直好奇這裡有什麼。趁著今日非假日過來看看,一看頗為驚奇。「後龍過港隧道」---這個隧道很特別,有一個名稱為「彩虹燈光步道」,整理得很不錯。 . 這裡有三個隧道,分別是編號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據稱是日治時代興建的舊海線火車隧道。火車隧道內壁全以紅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