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去過的淨土,在心中還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429 淨土


raw-image


20年前的一個週末曾在鹽寮淨土。


當時仍是青澀學生,背包上肩,搭火車轉客運打著盹,搖搖晃晃地被搖醒,在太平洋的那一側下車。砂石車在旁呼嘯而過,荒蕪大路塵土飛揚,日頭正焰喉頭乾渴,我低頭尾隨夥伴行列,失魂般踏步前行。一個右轉是一條通往草寮般矮房舍的小徑,荒煙蔓草。


行前夥伴高頭兒說,這裡沒水沒電,我們要來體驗的是「簡樸」。




二十出頭的我不懂什麼是簡樸。


我的生活單純,讀書上課寫作業,吃自助餐住頂樓加蓋小雅房,幾套襯衫牛仔褲球鞋,沒交男朋友沒有約會,錢都拿來買書和複印。我還想不到為什麼要大老遠跑去花蓮體會簡樸生活。


迎接我們的是留著鬍子的阿伯~區大哥和區太太,高頭兒是認識他們的。簡單打招呼之後不囉唆開始幹活,前往市場撿拾收市後的菜葉熟果。被丟棄的殘餘菜果比想像中好,攤販們親切向區太太打招呼,一群城市來的體驗過客同樣被歡迎著,我感受到鄉下人的善意可愛。


我猜自己是因為不擅廚藝,所以分配到打水活兒。帶著桶子走到接近海邊的淺水坑,提水搖搖晃晃回來加入炊事。勞動過後的每一口,都是滋味。


昏暗之後,我不記得還有團康活動或夜光談心。躺在地板就著衣,對人生仍有著懷疑。年輕的我不懂品味獨處孤寂,不懂在這個時刻探尋內在宇宙,只記得,房內很暗很暗,四周很靜很靜,接著海濤聲湧現,轟隆之間沈沈睡去。


被一早的金黃色喚起,打水時望向太平洋,那時的我不會知道,二十年之後,會那麼想念。



鹽寮淨土圖片,出於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

鹽寮淨土圖片,出於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



因為讀著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讀到鹽寮淨土與區紀復,記起在還沒有臉書的時代,曾去過這草寮。


同行的夥伴,現在已是台灣重要的教育領袖、知名醫生、建築師、文史工作者…,曾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今天,是否都有著能擁有一片足以安頓的淨土呢?


梭羅說:「簡樸,簡樸,還是簡樸!」


現在的我,慢慢體會著二十年前的況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nna Sun 藝起來共鳴
155會員
112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2025/04/13
活用AI提升效率,從記錄日常開始!本文以畢業畫冊序言撰寫為例,分享如何善用AI,避免產出制式化文字。透過建立個人知識系統,找到AI工具的最佳「支點」,讓AI成為你的高效槓桿,達成個人IPO(輸入、過程、輸出)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4/13
活用AI提升效率,從記錄日常開始!本文以畢業畫冊序言撰寫為例,分享如何善用AI,避免產出制式化文字。透過建立個人知識系統,找到AI工具的最佳「支點」,讓AI成為你的高效槓桿,達成個人IPO(輸入、過程、輸出)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3/30
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幸福,體會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溫情互動,珍惜點滴,並期許自己成為散播幸福的人。在AI浪潮下,提倡慢活,擁抱素樸與人性。
Thumbnail
2025/03/30
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幸福,體會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溫情互動,珍惜點滴,並期許自己成為散播幸福的人。在AI浪潮下,提倡慢活,擁抱素樸與人性。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晨起儀式、間歇式日記、時間箱、AI輔助復盤、Notion週復盤等方法,提升效率、激發靈感,並萃取生活智慧,打造個人價值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晨起儀式、間歇式日記、時間箱、AI輔助復盤、Notion週復盤等方法,提升效率、激發靈感,並萃取生活智慧,打造個人價值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我最愛的一方水土,生於斯長於斯,東南西北中,空間軌跡未必真能留下什麼,記憶裡的還能記得多少...
Thumbnail
台灣,我最愛的一方水土,生於斯長於斯,東南西北中,空間軌跡未必真能留下什麼,記憶裡的還能記得多少...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我是在新營出生的,而所有的記憶是從八斗子開始。 在國小三年級之前,我住在北台灣的一個美麗小城鎮,基隆八斗子。家父當時是在八斗子的火力發電廠工作,我們家分配到一棟日式宿舍,屋瓦、木造的外觀都像極了傳統的日本房舍。 八斗子是一個多雨的城鎮,我家緊挨著小山坡而建,是天橋上來之後一
Thumbnail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我是在新營出生的,而所有的記憶是從八斗子開始。 在國小三年級之前,我住在北台灣的一個美麗小城鎮,基隆八斗子。家父當時是在八斗子的火力發電廠工作,我們家分配到一棟日式宿舍,屋瓦、木造的外觀都像極了傳統的日本房舍。 八斗子是一個多雨的城鎮,我家緊挨著小山坡而建,是天橋上來之後一
Thumbnail
★住在有蝨子、沒冷氣,一天100多臺幣的青旅,但我卻很開心,沒有啥憂慮的。因為我很期待人生接下來的旅程。
Thumbnail
★住在有蝨子、沒冷氣,一天100多臺幣的青旅,但我卻很開心,沒有啥憂慮的。因為我很期待人生接下來的旅程。
Thumbnail
寫在前面: 看到Angela在馬特市的徵文活動,讓我聯想到顏回,還有流浪漢,也許他們才是真正的環保人士(?),畢竟他們因經濟的問題,對物質的慾望就相對低一點,進而轉向內心的冥想或者異想,在某方來說,我和他們挺相似的。 自己從小生長在鄉村,在讀幼兒園時,是住在村裡老舊的三合院內,因為在村莊大廟的旁邊,
Thumbnail
寫在前面: 看到Angela在馬特市的徵文活動,讓我聯想到顏回,還有流浪漢,也許他們才是真正的環保人士(?),畢竟他們因經濟的問題,對物質的慾望就相對低一點,進而轉向內心的冥想或者異想,在某方來說,我和他們挺相似的。 自己從小生長在鄉村,在讀幼兒園時,是住在村裡老舊的三合院內,因為在村莊大廟的旁邊,
Thumbnail
20年前的一個週末曾在鹽寮淨土。 當時仍是青澀學生,背包上肩,搭火車轉客運打著盹,搖搖晃晃地被搖醒,在太平洋的那一側下車。砂石車在旁呼嘯而過,荒蕪大路塵土飛揚,日頭正焰喉頭乾渴,我低頭尾隨夥伴行列,失魂般踏步前行。一個右轉是一條通往草寮般矮房舍的小徑,荒煙蔓草。
Thumbnail
20年前的一個週末曾在鹽寮淨土。 當時仍是青澀學生,背包上肩,搭火車轉客運打著盹,搖搖晃晃地被搖醒,在太平洋的那一側下車。砂石車在旁呼嘯而過,荒蕪大路塵土飛揚,日頭正焰喉頭乾渴,我低頭尾隨夥伴行列,失魂般踏步前行。一個右轉是一條通往草寮般矮房舍的小徑,荒煙蔓草。
Thumbnail
總結東部生活,談一些告別。
Thumbnail
總結東部生活,談一些告別。
Thumbnail
我常覺得生活太過實際,常有索然寡味之感;太過浪漫又常流於飄忽無憑。 也許是海的呼喚或是自己思思念念所致,空出幾日,拿起車鑰匙一開就是六個小時多,些微疲倦的身體在這後山得到舒緩。
Thumbnail
我常覺得生活太過實際,常有索然寡味之感;太過浪漫又常流於飄忽無憑。 也許是海的呼喚或是自己思思念念所致,空出幾日,拿起車鑰匙一開就是六個小時多,些微疲倦的身體在這後山得到舒緩。
Thumbnail
曾經熟悉的景致,此刻湧起的陌生感也許來自於視角的不同。長成後的身高,讓曾經困在上面下不來的樹不過是棵普通的樹,那座大到他們以為是海的池塘,也只是座普通的池塘。   她恍然發覺,原來成長會讓一切縮得這麼小,像是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後再往回望,又像是從很高很高的地方俯瞰下來,連記憶都染上一層矇矓。
Thumbnail
曾經熟悉的景致,此刻湧起的陌生感也許來自於視角的不同。長成後的身高,讓曾經困在上面下不來的樹不過是棵普通的樹,那座大到他們以為是海的池塘,也只是座普通的池塘。   她恍然發覺,原來成長會讓一切縮得這麼小,像是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後再往回望,又像是從很高很高的地方俯瞰下來,連記憶都染上一層矇矓。
Thumbnail
當一個人回復一個人的生活 步調就是如此上演著 我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 再來就是去中興修法 在假日睡到自然醒 爸爸總會替我備好早餐 放在電鍋裡保溫 我能做的就是為家人 泡上一杯咖啡 每次拿給奶奶 她總會說 那安呢苦(台語) 但是她還是會很開心的喝完 尤其是泡拿鐵的時候 覺得人生總要有個寄託
Thumbnail
當一個人回復一個人的生活 步調就是如此上演著 我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 再來就是去中興修法 在假日睡到自然醒 爸爸總會替我備好早餐 放在電鍋裡保溫 我能做的就是為家人 泡上一杯咖啡 每次拿給奶奶 她總會說 那安呢苦(台語) 但是她還是會很開心的喝完 尤其是泡拿鐵的時候 覺得人生總要有個寄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