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事事的一年,我學到的6件小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去年我離開了從大學時期就打工的職場、離開了北部,回到了家鄉。

從大學時期就把這個打工當成正職在做,每天下課後就是上班,每次上班就是七到八小時,連續了四年。畢業後承接不同職位也是如此地過了兩年。

至於為什麼要離開這個我又愛又恨的職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一開始其實挺不習慣的,因為老家這邊的步調偏慢,雖然不是南部鄉下的那種慢,但跟北部的快速相比,還是比較習慣北部的便捷。

二來是因為主要的朋友圈都在北部,所以在老家這邊有時挺寂寞的,正巧疫情時而起時而平,更難抓準上台北跟朋友聚聚的機會。改天約吃飯這句話顯得遙遙無期。

規劃該讓自己休息一陣子,然而不知不覺地就也默默地過了一年,所以這一年堪稱「無所事事的一年」。

其實在這一年並不是什麼事都沒做,也不是沒有去工作。還是有過正職、有打工,全因自己還是閒不下來。

但是在這一年的確我做任何事情上是沒有目標的,感覺有點像是不知道做的事情意義在哪?

在這沒有目標、無所事事的一年,無論是不是職場,來來去去是家常便飯,宛如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今天一早起來想一想,啊這樣的生活差不多也滿一年了,思索著也許我該來複盤一下這一年我學到的事情。


#1 永遠別低估語言的力量

為什麼第一點就會提這個呢?

因為正當這個無所事事的一年即將結束時,我才突然想到,當初離開北部的工作時,我信誓旦旦地告訴眾人、告訴自己,「就是要休息一年」、「再怎麼樣都不會回到這個公司」。

結果你知道嗎? 我真的無所事事了一年,以及在這一年我真的有回到這個連鎖企業公司去當打工仔。

我想表達的是,話語的力量有制約性、有限制性。當你帶著情緒或是只是不經意間地習慣說出什麼話,都像是在種花、種樹一樣,把想法種植在大腦深處,差別只在之後的你有沒有發覺,你的所作所為正被自己的言語所影響。

所以要懂得覺察自己平時都跟自己說什麼?總是在說自己做不到嗎?那就可能真的做不到。

但是如果你總是告訴自己做得到,那麼你就會更勇於去嘗試,儘管不知道結果也敢於去做。

#2 堅持大於熱情與天份

在2021的秋冬時,我曾經一股腦兒地也想投入podcast的領域,但是剛開始的熱情、那種興奮感很快就消磨殆盡。

其實做任何工作好像都是一樣,一開始會覺得很新鮮,但是之後就會遇上一些些瓶頸、枯燥等著要去突破,一開始的累積階段什麼都沒有,覺得自己講得好像也沒什麼料,跟其他檯面上排行榜上前幾名的大佬們相差甚遠。

扣除掉少數真的天賦異稟的人之外,其實多數的排行榜上的人也都是從一點一滴慢慢地累積起來的。只是他們現在看起來光鮮亮麗而已,畢竟他們也努力很久有資格展現出他們光榮的那一面。

「聚沙成塔」「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些都不是口號,而是自古至今都適用的智慧、觀念。


#3 設計力

設計力跟上一段的內容應該是相呼應的,要如何堅持?就得靠設計力。好啦我承認設計力其實就是一個炫砲的詞而已,我想說的是設計、規劃能力。

當初podcast會終止的原因就是缺乏規劃,只是每天想到什麼就錄什麼,但是之後的路上一定會遇到某天真的想不出東西,或是因為什麼事情而耽擱了製作的行程,然後就整個節目更新塞車,再來就是從塞車到停滯。

為什麼要這個設計力呢?因為我們可以構思、排程,就算哪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卡住了,至少我們也有預備的檔案或是內容可以上傳,來維持整個系統的運作流暢。

才不會因為卡關、倦怠等等的狀況影響內容的產出。

不需要總是天馬行空,給自己框架並且把框架填滿,我想這樣的道理就像是企劃一樣。

#4 不斷地學習

一個空鍋是端不出好料理的,就像是內涵一樣。

如果沒有去看看世界、去接觸各式各樣的想法、或是去進修等等,那麼你的炒菜鍋永遠就是那幾樣料,變不出新花樣。

學習就像是為你的冰箱、廚房添購新的食材、調料、器具等等,一開始不需要擔心如何變出新花樣,時間一到自然美味上桌。

有輸入才有輸出。


#5 勇氣是…

勇氣不是在舒適圈以內還坦然自若覺得自己很厲害,而是踏出舒適圈後儘管感覺到害怕,卻仍能戰戰兢兢地完成使命。

#6 慢下來才能聽見心裡的聲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當你一直講話時,你是聽不到別人的聲音時,除非對方的聲音真的很大聲,或是一些行為舉止打斷你的說話。

同理,當我們一直說話或是步調很快的時候,你的注意力都會是在外界,因為要快速就必須要同時留意並吸收外界的資訊並切做出回應,這時候真的沒時間去往內看。

所以當我們能夠慢下來時尤其是能夠獨處更好,一切外界的資訊都停止運作了,自然而然心裡的聲音就會被聽到。

而就是這樣的時候我們能夠更理解自己真實的模樣。


#結語

這六件事情,是我在這一年中學到的,可能之前就學過了,但是經過這一年之後,我更明白這些課程的重要。

也許在接下來這一年,我還是會重蹈覆徹,但是寫下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未來某些時刻回來翻看提醒自己。

“Embrace the glorious mess that you are.” – Elizabeth Gilbert
「擁抱此刻,那輝煌而雜亂不堪的你。」-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原文同步刊登於部落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瑞克許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身為一個塔羅占卜師,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學習過程以及占卜經驗。
瑞克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3
2022.5.13 本日靈感: 人際關係經營不好,就有煩惱;經營得好,幸福到老。
Thumbnail
2022/05/13
2022.5.13 本日靈感: 人際關係經營不好,就有煩惱;經營得好,幸福到老。
Thumbnail
2022/05/13
畢竟心理學家阿德勒也說了:「所有的煩惱,皆來自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經營不好,就有煩惱;經營得好,幸福到老。
Thumbnail
2022/05/13
畢竟心理學家阿德勒也說了:「所有的煩惱,皆來自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經營不好,就有煩惱;經營得好,幸福到老。
Thumbnail
2022/05/12
2022.5.12 本日靈感: 你是在逃避還是耐心等待?
Thumbnail
2022/05/12
2022.5.12 本日靈感: 你是在逃避還是耐心等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個我從未公開提起過的故事,但我想這次是時候可以來講講這件事情了。
Thumbnail
有一個我從未公開提起過的故事,但我想這次是時候可以來講講這件事情了。
Thumbnail
每一年的新開始,你會幫自己訂年度目標嗎?還是拿前一年的繼續努力?🤩 ​ 2023年已過了一季,我來分享一下有點廢的成績好了~🤪 ​ ✨工作:去年10月中從服務了2年8個月的職場離職後,目前仍持續努力中,努力的重點是「找到跟自己至少8成合得來的職場」🧐 ​ 一天工作至少8小時,要付出時間、心力、
Thumbnail
每一年的新開始,你會幫自己訂年度目標嗎?還是拿前一年的繼續努力?🤩 ​ 2023年已過了一季,我來分享一下有點廢的成績好了~🤪 ​ ✨工作:去年10月中從服務了2年8個月的職場離職後,目前仍持續努力中,努力的重點是「找到跟自己至少8成合得來的職場」🧐 ​ 一天工作至少8小時,要付出時間、心力、
Thumbnail
初入社會的這一年半,我深刻體會到,所謂人生意義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試、闖、跌出來的。有人說初生之犢不畏虎、年輕還有本錢衝撞,但我的理解是,累積工作經驗是認識自己的途徑之一,剛畢業的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能耐,也還不確定自己的底線在哪,最有用的價值大概就是新鮮的肝和滿腔熱血了吧(?)。
Thumbnail
初入社會的這一年半,我深刻體會到,所謂人生意義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試、闖、跌出來的。有人說初生之犢不畏虎、年輕還有本錢衝撞,但我的理解是,累積工作經驗是認識自己的途徑之一,剛畢業的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能耐,也還不確定自己的底線在哪,最有用的價值大概就是新鮮的肝和滿腔熱血了吧(?)。
Thumbnail
下第一筆的時間是十二月三號的早上,對今年的感想……老實說不知道怎麼開始這篇回顧,動盪的今年發生太多事情……離職放假、認識新妹、建立關係、開放式關係、上班、分手、離職、重新開始放假……完成一個閉鎖循環呢,有趣。 該怎麼定義我的2022,說來複雜,還是簡單呢?老實說毫無頭緒,以一般上班族的角度來看,可能
Thumbnail
下第一筆的時間是十二月三號的早上,對今年的感想……老實說不知道怎麼開始這篇回顧,動盪的今年發生太多事情……離職放假、認識新妹、建立關係、開放式關係、上班、分手、離職、重新開始放假……完成一個閉鎖循環呢,有趣。 該怎麼定義我的2022,說來複雜,還是簡單呢?老實說毫無頭緒,以一般上班族的角度來看,可能
Thumbnail
這篇是自己的第一篇流水帳,不僅是希望增進自己的寫作輸出、紀錄生活,也希望能帶給有類似境遇的讀者有個方向,或是能有個陪伴。 還記得2021年離職後,半帶著悻悻然以及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回來後不到一個月,疫情也就逐漸爆發,也算是塞翁失馬。 五、六、七月,夏天的日子,邊躲著疫情,邊消極地找工作。不僅是全世
Thumbnail
這篇是自己的第一篇流水帳,不僅是希望增進自己的寫作輸出、紀錄生活,也希望能帶給有類似境遇的讀者有個方向,或是能有個陪伴。 還記得2021年離職後,半帶著悻悻然以及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回來後不到一個月,疫情也就逐漸爆發,也算是塞翁失馬。 五、六、七月,夏天的日子,邊躲著疫情,邊消極地找工作。不僅是全世
Thumbnail
去年我離開了從大學時期就打工的職場、離開了北部,回到了家鄉。 從大學時期就把這個打工當成正職在做,每天下課後就是上班,每次上班就是七到八小時,連續了四年。畢業後承接不同職位也是如此地過了兩年。 至於為什麼要離開這個我又愛又恨的職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Thumbnail
去年我離開了從大學時期就打工的職場、離開了北部,回到了家鄉。 從大學時期就把這個打工當成正職在做,每天下課後就是上班,每次上班就是七到八小時,連續了四年。畢業後承接不同職位也是如此地過了兩年。 至於為什麼要離開這個我又愛又恨的職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Thumbnail
2021年的12月1日,今天是無業身分的第一天。其實,關於「非自願性離職」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約莫一週半了,但,至今仍無法完全消化完畢被資遣的情緒。 昨天,是在前公司的最後一天,而其實早在三天前,就已經把辦公室的個人物品都打包好,收拾乾淨;因為,不希望最後一天是狼狽離開,而是兩袖清風、瀟灑離去。 還是
Thumbnail
2021年的12月1日,今天是無業身分的第一天。其實,關於「非自願性離職」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約莫一週半了,但,至今仍無法完全消化完畢被資遣的情緒。 昨天,是在前公司的最後一天,而其實早在三天前,就已經把辦公室的個人物品都打包好,收拾乾淨;因為,不希望最後一天是狼狽離開,而是兩袖清風、瀟灑離去。 還是
Thumbnail
九月底離開公司至今11月已經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雖說住在外地不免會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與之相對我多了很多時間去面對與經營自己,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面對著離開辦公室但又不想太無意義的過日子,或許可以參考看看我這個月的一些小目標與心得。
Thumbnail
九月底離開公司至今11月已經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雖說住在外地不免會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與之相對我多了很多時間去面對與經營自己,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面對著離開辦公室但又不想太無意義的過日子,或許可以參考看看我這個月的一些小目標與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