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斷式待業,韜光養晦,抑或是無所事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是自己的第一篇流水帳,不僅是希望增進自己的寫作輸出、紀錄生活,也希望能帶給有類似境遇的讀者有個方向,或是能有個陪伴。

還記得2021年離職後,半帶著悻悻然以及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回來後不到一個月,疫情也就逐漸爆發,也算是塞翁失馬。
五、六、七月,夏天的日子,邊躲著疫情,邊消極地找工作。不僅是全世界像是暫停了一樣,自己也進入了一個步調極度緩慢的模式。
還記得那時候在盤點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思考如何改進上一份工作的失誤,信誓旦旦的說,決不再發生這樣的事,於是慢慢接觸相關的生產力工具,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再來好好摸索,也決定在下一份工作時好好使用。
那待業三個月的過程中,前期都是處在放空、休息的日子,並回顧著自己當初北漂的過程與初衷,也慢慢去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大約最後一個月才開始振作丟履歷,也是因為家裡經濟狀況本來就不是太好,所以才逼迫自己好好找工作,後來還是決定留在家鄉工作,不管是因為金錢壓力,或是天氣因素,對當時,甚至是現在的我來說,都還是最合適的決定。
最後當然有順利找到工作,至少薪資、福利方面都還是算不錯的,心中也放下一塊大石頭。但在工作過程中,其實一直沒有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步調,自由、開放的作業內容,讓心態僵化的我一直無法找到平衡點,也發生不少可笑的失誤,導致自己產生更自卑的心態。不管是在心態上,工作上,好像一直都是努力在錯的方向,一直都是在符合別人的期待,從沒真心看待自己的內心。
在2022年初左右,發現公司因為短期內的營收不善,前景黯淡,老闆似乎有收攤的打算,在某天開始,不再有固定會議的存在,也不再有業務上的需求,也不意外的迎來人生第一次的被裁員。幸好,失業的權益一點都沒有少,也還能申請到政府補助過著日子。
生活又回到待業,其實自己也是受夠了,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做什麼,但一直沒有個定論,於是我開始偶而幫忙家裡的室內裝修事業,當個遞工具、搬東西的小弟,領著簡單的打工薪資;中間也去過朋友公司打工,加減補足經濟需求;另一方面也買了線上課程來充實自己,透過這樣的方式,心想也許能逐漸摸索出方向。
這樣算著也就到了最近,補助逐漸逼近結束,看著充斥免洗職缺的人力銀行,還有經歷過面試被洗臉的過程,後期開始認真丟履歷,像是發不用錢的傳單一樣。對我來說,我可以做到的就是好好準備面試做功課,唯一不同的是,我帶著「合作」的心態,與邀約面試的公司進行面談,這樣的轉換,讓我不會帶著自卑的心態顯得唯唯諾諾,也不會因為無聲卡而感到難過,也是讓我好好往前走的動力。
我也期待著後續的面談發展,我也想慢慢來分享自己的轉變與人生過程。

後記:

這兩年也觀察到社群軟體上,有部分的人在提倡心理諮商的問題,希望大家正視情緒的健康管理,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其實心裡應該是不夠健康的,我想這就是病識感(?
從小到大,一直都在追求別人的認同,或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好像也被情緒勒索習慣了,所以都沒好好珍惜自己的情緒。也許在傳統家庭就是會面對到這樣的事情,我希望這種事能在我這一代就結束,還給後代自由,互相尊重。
等有工作後,也會開始規劃自己的心理諮商,並一一分享,我也想好好治療自己的內心,希望可以好好善待自己,也有能力照顧他人。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經歷過疫情居家辦公兩年,我發現無法再適應每天8小時坐在辦公椅上的生活,沒事也要裝忙,我提了辭職,沒有騎驢找馬,就是想好好的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去年獎金花完,之後再找工作。 離職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複雜,人資躲著不見面,我一直拿不到傳簽表單,終於跟副總面談後,才放行,我那時候都覺得是「業障現前」,不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其實在這平台這麼久以來,好像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為何在這裡寫作,剛好最近陷入了創作的低潮期,剛好可以藉此來說明一下。
「它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好起來了。」坐在辦公桌前,神遊的思緒依然安排好了今日份的工作排程,對自己的紀錄差不多到一個點上了,依舊浸在無能為力的情緒海裡,無法自救。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大約是從過年那幾天開始突然萌生很多想法,心中一直有許多思緒想提筆記下,不過那時在準備到新公司任職的資料,以及預習一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系列文才拖到現在才開始寫。 先來聊點職場吧。有在follow我的人可能會知道2023年4月底我提離職了,不過離職的契機可能先回溯到2022年底。 那時外公身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經歷過疫情居家辦公兩年,我發現無法再適應每天8小時坐在辦公椅上的生活,沒事也要裝忙,我提了辭職,沒有騎驢找馬,就是想好好的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去年獎金花完,之後再找工作。 離職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複雜,人資躲著不見面,我一直拿不到傳簽表單,終於跟副總面談後,才放行,我那時候都覺得是「業障現前」,不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其實在這平台這麼久以來,好像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為何在這裡寫作,剛好最近陷入了創作的低潮期,剛好可以藉此來說明一下。
「它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好起來了。」坐在辦公桌前,神遊的思緒依然安排好了今日份的工作排程,對自己的紀錄差不多到一個點上了,依舊浸在無能為力的情緒海裡,無法自救。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大約是從過年那幾天開始突然萌生很多想法,心中一直有許多思緒想提筆記下,不過那時在準備到新公司任職的資料,以及預習一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系列文才拖到現在才開始寫。 先來聊點職場吧。有在follow我的人可能會知道2023年4月底我提離職了,不過離職的契機可能先回溯到2022年底。 那時外公身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