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五面,底下最後一行,這個地方接著談「禮敬諸佛」的這個法。前面我們有提到,所禮的境界是十方無量無邊徧塵刹的一切諸佛。
接著,壬二、講「能禮的因」。
這個「因」指的是智慧,你用什麼樣的智慧來禮拜諸佛呢?就是說隨著你的動機,你的智慧的不同,同樣的拜一拜佛,它的功德是千差萬別!像有的人拜佛,他希望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未來就只是健康、心情愉快;拜佛能夠懺悔業障的,所以希望懺悔業障就能夠懺悔業障。
但如果說你這個能禮的心,不僅是這個有相的心,而若能夠轉到無相行的心,依著無相智慧來禮拜佛的話,功德更是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地方能禮的因,能禮的智慧,就是以入於實相的智慧來禮拜諸佛。我們看到這個能禮的智慧: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普賢行願力,這個是法的力量。依著法的力量,深心信解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智慧。我們在普賢行願力的這個法上,起深心信解,以這樣的智慧來禮拜諸佛,功德無量無邊。所謂普賢行願力,它是什麼意思呢?它不只是一種很強大的願力,或者很精進地修行的行,不只是這樣子,而是普賢的智慧來行行願,所以稱為「普賢行願力」
如果說我們只是很精進地拜佛、用功、念佛等等的,它只能稱為精進,還不能稱之為普賢行願力。真正的普賢行願力是什麼呢?就是有無相的智慧配合上去的行願之力來拜佛,那才是普賢行願力。簡單的來講,就像在禮拜八十八佛的時候,我們拜下去,口念《禮佛偈》:「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頭面接足歸命禮。」其實這個就是普賢行願力,這就是以圓頓的智慧來禮拜八十八佛。或者你不是很了解這個道理,但是你在念這個文的時候,念念之間就是不斷在熏這個圓頓的種子。
我們說普賢行願力,是以普賢的智慧來修的行願,而為什麼說是圓頓的智慧呢?各位看講義第三面的第二段,在「能入」的地方,「所入」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所入的境界。能夠契入的就是普賢行願,所以依著實相智慧生起大願,然後再依著實相智慧生起大行這就是普賢行願。
我們來解釋「普賢」。普賢菩薩的這個普賢,有很深的含義在裡頭,佛菩薩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取的,而且都是以名字來描述佛菩薩的真實功德。比如說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來讚歎佛的法身無量光的智慧、無量壽的福德。「普賢」也是一樣的道理,以普賢這個法來讚歎這個菩薩。
我們看普賢,有約人來解釋以及約法來解釋。我們解釋約人就可以了,約人的解釋就是普賢菩薩的行願,依著普賢菩薩的智慧所發起的大行、大願,以實相為體的大願,再以實相為體的大行。怎麼樣以實相為體呢?底下介紹「普」跟「賢」的差別。
「普」就是德周法界;「賢」就是至順調善。德周法界就是在依止實相的智慧當中,普賢菩薩能夠興起種種萬行的莊嚴,這萬行的莊嚴功德徧滿法界。法界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普賢菩薩行菩薩道的處所。同時,在這個徧滿法界的一切處所行菩薩道──德周法界的同時,又能夠至順調善──至極隨順於實相的理,所以稱之為調善,即調柔善順。
我們說這個人的個性很調柔善順,那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講。如果這個人個性不粗暴,你說他調柔善順,那也對。若這個人個性很老實、謙虛、厚道,說他調柔善順,那也對。但是,你若是以普賢菩薩的這個普賢標準來說,賢的調柔善順是什麼呢?它是心安住在中道的智慧當中,於中道的智慧極為的調柔善順。
也就是說,他的心恒常的跟中道的智慧相應,所以稱為至順,即至極隨順。對中道的理,恆常地隨順,沒有忘失正念的時候。就像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每一個人都是可以稱之為普賢,具足普賢德啊!當然這個是位前普賢,就是還沒證得等覺之前的普賢,但是有普賢之德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都能夠至極調順於中道之理。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所以念念都與中道智慧相應而不會忘失正念。
所以為什麼行十大願王之後,最後導歸極樂世界?因為在極樂世界,乃至凡夫都是阿鞞跋致,更不用說華嚴海會的大菩薩往生之後,更是能夠迅速地滿足祂們成佛的願力,這個就是「普賢」的意思。
「普」:功德徧滿法界,清淨的功德徧滿法界;「賢」:就是因為他的心常常跟中道智慧相應,所以稱之為賢。賢的體,才能夠產生普的用,這個就是「普賢」。也就是說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夠跟中道的智慧相應,心不著空、不著有,念念都跟無生忍的智慧相應。
像我們拜佛的時候念《禮佛偈》,就是希望我們在拜佛的時候,能夠跟普賢行相應。你在念《禮佛偈》的時候,雖然你懂、或者不太懂、或者懂一點點,但是就是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慢慢的就能夠跟這個法相應。巧入無生,暗合道妙。所以在拜八十八佛的時候念《禮佛偈》,起來念《懺悔偈》,還是很好的。
我們再回到講義第五頁,最下面一行。「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深心信解什麼呢?深心信解就是普賢的境界。對普賢的這種境界起深心還有信解。信解就是:因為你依止普賢的行願,所以你深深地信解諸佛,十方塵刹諸佛如對目前,恆在你眼前。佛與佛的法身互含互攝;佛與佛的淨土也是互含互攝,所以一個微塵裡,就有一個佛淨土。
「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於一毫端現寶王刹。」
比如在佛七的時候,我們主要是禮阿彌陀佛,但是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法身當中含攝十方諸佛,以這種信心、這樣的信解來禮拜阿彌陀佛,那在禮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淨土相應,事實上也跟十方的淨土相應。為什麼呢?阿彌陀佛的淨土當中,每一個塵埃就具足一尊佛,在裡面大轉法輪,教化眾生。為什麼?
因為佛與佛的淨土都是互含互攝,依正二報都是互含互攝,所以我們在禮拜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的時候,或者觀想、讚歎依正二報的時候,事實上我們知道,同時含攝十方諸佛的依正二報。以這樣子的智慧來禮拜,來禮敬諸佛,這個就可以稱之為普賢行願力。所以「如對目前」,想像十方諸佛如在眼前,這個是能禮的因的智慧。
再看到,壬三、「能禮的相狀」。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約著這個因,這個智慧所生的相,其相狀是什麼呢?我們在禮佛的時候,是以清淨的身語意業。而清淨有淺跟深的不同說法,淺的話,就是不要躁動。比如說清淨的身業,拜佛的時候要專心,不要拜著拜著,突然想到「肚子餓了,去吃兩塊餅」,不要這樣子,拜佛就專心的禮拜。
或者拜佛,拜拜覺得腰好酸、背好痛,然後就想休息一下,緩一緩再拜,不要這樣,身不亂走(身業),拜佛時候的「語業」就是專心稱念佛號,也不跟人家散心雜話。
那麼「意業」的清淨,若講淺的意業清淨,就是說你的心不要打妄想,至少減少妄想。比如說,你念《禮佛偈》、念《懺悔偈》、或者專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比如說我們來到大殿,我們中間、左邊、右邊都有放西方三聖,供養西方三聖的畫像,就是要讓大家來緣的。
你在禮拜的時候,要看一看前面的西方三聖,還要心想:「我們是真正的在禮拜西方三聖,不只是畫像,三聖就顯現在我們眼前。」因為我們相信「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我們相信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的法身都是徧滿的,所以不只是個畫像,若你看它是真實的西方三聖時,你的妄想就會少很多。
相反的,你要是看到這個畫像,認為「西方三聖」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那麼遠,那你妄想就會很多。所以意業,就是說眼根,眼睛緣著這個佛像的時候,你要想「如對目前」,佛是在眼前的,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在眼前,接受我們的禮拜。這個就是清淨,就淺的事相上來說,就是沒有躁動、沒有妄想的意思
就深的來說,清淨是什麼呢?深的來說,清淨就是前面講的,你入於這樣的智慧,就像我們在拜佛的時候,能禮所禮性空寂,在拜佛當中有空、假、中三觀同時現前,這個時候跟中道智慧相應,就是清淨,這個是更深層次的。
當然你的基礎就是,來到佛堂如對佛天,虔誠恭敬地禮拜,以清淨的身語意業常修禮敬。「禮敬」就是包括身體的禮拜,內心的恭敬有空就多拜佛,那沒有空呢?看到佛像也要有恭敬的心,這個就是常修禮敬。
拜佛的功德非常非常多,能夠歡喜、生善、破惡、入理。能夠讓我們生起歡喜心。拜佛的時候身心調暢、氣就通了,本來氣不通,拜佛能夠讓身心調暢起歡喜義。可以生善修歸依,破惡懺悔業障,進一步契入佛法的甚深義理。拜佛之後,拜佛的功德可以得到世間福報,這個身相的端正,美好的音聲,很大的福報!未來投生做人天的時候,出生是尊貴的種性乃至於生天。這是《阿含經》裡面講禮佛的五種功德,這是人天的功德。
乃至在拜佛當中,能夠透過拜佛修歸依。比如說我們禮拜阿彌陀佛為什麼要拜阿彌陀佛?除了懺悔之外,再來一個重要的就是修歸依。就是說,我們要生起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的心,這個對於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來說,很重要!對阿彌陀佛要通身靠倒,就像一個快要溺死的人一樣,他在水裡面抓到一根浮木、一個浮木板,他一定是抓得緊緊的,通身靠倒的抓住。不會說這個浮木看起來不錯,但可能還有更大、更好的吧!我先放過,待會再選看看有沒有更大更好的。
我們佛教徒就是這樣子,好像來到菜市場挑蘿蔔、挑白菜一樣,看一下還有沒有更好更具威德、更殊勝的法門,我還要等一等、再看一看。等到白首,頭髮都白了,還是等不到。所以說要通身靠倒,我們在禮拜的時候,生善就是修歸依,對阿彌陀佛透過禮拜的這種姿式、這種動作來修歸依,這是歡喜生善。
破惡──拜佛的時候能懺悔業障,這是最直接的破惡。所以在拜佛的時候,事實上也是具足懺悔業障,破惡。入理──你在拜佛的時候,從有相行轉到無相行。就像我們剛剛前面講的,你念《禮佛偈》,從有相轉到無相;然後,漸漸地能夠跟中道的理相應。
所以拜佛的話,可以具足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悉檀的利益,那是很殊勝的。不說別的,單說歡喜義,大家都希望身體健康,但是大家都不愛動,要活就是要動啊!要活動啊!你若不動,又想活得很愉快,那是不容易的。所以,其實拜佛就是最好的運動,最好的瑜伽動作,是最好的運動。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身心清明。不管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容易成就。好,拜佛的功德很多啦!有機會我們再跟各位深談,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拜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十大願王,有十條的內容。我們看到附表二,附表二把十大願王大概做個簡單的分別。 「十大願王」大綱,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積集順緣資糧。「順」就是修道的順緣,也就是生善。 禮敬諸佛是身跟意業,稱讚如來是口業,合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對佛的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先看到序分的部分,分為兩段: 乙一、結前廣偈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看到這裡,就是說在這個《行願品》之前,普賢菩薩以種種的微妙言辭,來讚歎佛陀的殊勝功德,這個是「稱讚如來勝功德已」。 接著看 乙二、結說不盡 再來,看到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就像我們再拿做夢來作譬喻好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時候,你常常讀誦經典、拜佛、念佛、思惟佛法,在三寶當中不斷地去熏習,你晚上就可能夢到三寶的境界。 然後,這是經的題目,再回到第一頁,我們看這個經題的下面: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再來,在《華嚴經》裡面,包括《行願品》當中,它所發的這個菩提心,不只是世俗上所說的菩提心,也不只是說,看到菩薩種種修行的功德、莊嚴,而是入於勝義菩提心。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十大願王,有十條的內容。我們看到附表二,附表二把十大願王大概做個簡單的分別。 「十大願王」大綱,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積集順緣資糧。「順」就是修道的順緣,也就是生善。 禮敬諸佛是身跟意業,稱讚如來是口業,合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對佛的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先看到序分的部分,分為兩段: 乙一、結前廣偈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看到這裡,就是說在這個《行願品》之前,普賢菩薩以種種的微妙言辭,來讚歎佛陀的殊勝功德,這個是「稱讚如來勝功德已」。 接著看 乙二、結說不盡 再來,看到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就像我們再拿做夢來作譬喻好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時候,你常常讀誦經典、拜佛、念佛、思惟佛法,在三寶當中不斷地去熏習,你晚上就可能夢到三寶的境界。 然後,這是經的題目,再回到第一頁,我們看這個經題的下面: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再來,在《華嚴經》裡面,包括《行願品》當中,它所發的這個菩提心,不只是世俗上所說的菩提心,也不只是說,看到菩薩種種修行的功德、莊嚴,而是入於勝義菩提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Thumbnail
真正的普度普施,什麼叫「普度」?一切皆度。像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請僧團(顯教、密教的僧眾)來做超薦,還請喇嘛,超薦力量很大,尤其「主法的人」特別重要!主法的法師或上師如果有證量,可以瞬間將這些鬼道的幽冥眾生,攝集進入大寧靜、大安樂的狀態
Thumbnail
「無有分別心」,這就是普賢行,諸大菩薩還有分別心,普賢菩薩沒有分別心。極樂菩薩供養、讚歎諸佛功德的時候,心中絕對不起此優彼劣的分別心,他們用的是清淨平等心。所以讚佛功德最要緊的就是沒有分別心。
Thumbnail
普賢菩薩聖誕及藏曆苦行月,所造任何善業與惡業,皆自輾轉增盛為1000倍。觀音山敬邀您把握殊勝難得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Thumbnail
真正的普度普施,什麼叫「普度」?一切皆度。像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請僧團(顯教、密教的僧眾)來做超薦,還請喇嘛,超薦力量很大,尤其「主法的人」特別重要!主法的法師或上師如果有證量,可以瞬間將這些鬼道的幽冥眾生,攝集進入大寧靜、大安樂的狀態
Thumbnail
「無有分別心」,這就是普賢行,諸大菩薩還有分別心,普賢菩薩沒有分別心。極樂菩薩供養、讚歎諸佛功德的時候,心中絕對不起此優彼劣的分別心,他們用的是清淨平等心。所以讚佛功德最要緊的就是沒有分別心。
Thumbnail
普賢菩薩聖誕及藏曆苦行月,所造任何善業與惡業,皆自輾轉增盛為1000倍。觀音山敬邀您把握殊勝難得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