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三面,下面倒數第二行的地方。
請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我們前面幾堂課已經把十大願王的內容介紹完畢了,這個地方就是總結受持的利益。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以上介紹的是菩薩的「十種大願,具足圓滿。」雖然只有十個法,但這十個法就具足菩薩所有的大願。就像剛剛最下面所說的,能夠「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所有的大願總攝起來,不會外乎這十個大願的內容。
所以一切菩薩皆能夠於此十大願王「隨順」,乃至於「趣入」。「隨順」就是說,我們知道這十大願王的修行都有事、有理。比如「禮敬諸佛」──事相的修,就是我禮敬一尊佛或者禮敬十方一切諸佛;在理上觀的時候,就觀能禮、所禮性空寂──「能禮的我、所禮的佛,畢竟空寂」,然後體遍滿法界。能夠這樣的事相上修、這樣理上的修,這個叫「隨順」。
比如說你在剛開始拜佛的時候念《禮佛偈》,雖然你這個時候還沒有真正的跟第一義諦相應,但是已隨順於第一義諦了,十大願王都是這樣的道理,它有它的理觀──中道理觀的部分。剛開始你在修、在行的時候,沒有辦法完全跟理觀相應的話,那至少誦念經文或者誦《禮佛偈》等等的,你就能夠「隨順」。
「趣入」就是說你真正在修的時候,念念的跟第一義諦相應。以天台宗來講,就是觀行即位以上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即念念的跟常住無生的理相應,這個叫「趣入」。不管「隨順」也好,「趣入」也好,或多或少都能夠成就底下的三種功德:
第一個、「則能成熟一切眾生」。
所謂「成熟眾生」就是成熟眾生的善根,眾生本來過去生或者今生在他的阿賴耶識裡面曾經栽培過善根,我們必須把它催化,讓它成熟,使他善根成熟。只要善根成熟,他就能夠得到今生乃至於來世的解脫。
我們很多佛教徒都有想要度化眾生的心,比如說幫助家人、幫助親朋好友來學佛。我們要向他們説明學佛的目的,不只是讓他們吃吃素、或者放放生…這些的,只求人天福報而已;我們希望他們都能夠得到今生乃至來世的解脫。
那你要怎麼做呢?首先你自己要先隨順,乃至趣入十大願王。禮敬諸佛,要怎麼樣禮?事相上怎麼禮?怎麼樣理觀?稱讚如來怎麼修?第三的廣修供養……這些的,乃至普皆回向,怎麼修?內容了解清楚之後,自己先去學習、去修持。
在你學、修有心得、有力量之後,就能夠慢慢以十大願王的這個法,去引導家人,引導周圍的人。不是說你要度眾生,剛開始就一定要學很多無量無邊的法門,好像法身大士一樣,但是你至少要把這十大願王好好地去行持。
若剛開始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把十大願王每個法都行持的很圓滿,但你至少要先從一個點狀去深入。比如說「禮敬諸佛」,你歡喜禮拜,你就多禮拜;或「稱讚如來」,你歡喜念佛,就稱讚如來;或「廣修供養」,你喜歡修這種財供養、法供養—即財布施跟法布施,以法布施為核心,然後廣行財布施,那你就從廣修供養開始,都行;乃至有的人歡喜聽法的話,「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等等的,請善知識說法、住世,隨順而行。
自己先從這樣的單點去做,然後慢慢地在一行當中能夠具足十種行,乃至有了力量之後,就能夠漸漸地影響周圍的人,這個就是「成熟一切眾生」。所以根本還是自己要先去行持,才能夠真正的幫助眾生的善根成熟,而得到解脫。
所以這個地方所說的「成熟一切眾生」,實際上包括自己、包括他人,應該按照十大願王好好去體會體會。相信十大願王各位應該都會背: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背下來之後,要在心中常常咀嚼,就像我們靜坐的時候帶各位修觀一樣,靜坐的時候思惟觀察:禮敬諸佛的事跟理怎麼做、怎麼操作?以上是成熟眾生的善根。
第二個、「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為你能夠這樣修,就能夠圓滿自利、圓滿利他,當然也就隨順於成就無上菩提。
第三個、「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普賢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願海」,透過十大願王,能夠迅速圓滿成就,所以十大願王是迅速成佛的方法
所以「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對十大願王的道理—前面所說的應當如實了知。
以上是丁一的「正示普因」,正示普因就是說正式地顯示這十種普賢行的相狀。正示普因介紹完了。
接著請看到丁二、「顯經勝德」。
即說明能夠受持《行願品》的話有什麼樣的功德。
接著介紹戊初、「較量聞經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
此處先提到「布施」,十方無量無邊的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刹,把它全部磨為微塵,「不可說不可說」本來就是天文數字,把這些佛刹全部磨為塵,一個塵代表一個單位。這麼多單位的七寶,要供養這麼多單位的人天,乃至供養這麼多單位的諸佛,這個是比喻數量
接著是比喻時間:要經過這麼多單位的劫。各位可以想,這個時空多麼的無窮無盡,而且是相續不斷,累積的功德不可思議。經典裡面講,魔王波旬為什麼今生能夠成就第六欲天他化自在天天主的果報呢?因為他在過去生當中曾經辦了一次無遮大會。
所謂「無遮大會」就是說供養衣服、飲食、財物等等,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貧窮人……所有的人都可以一起來接受供養,這叫無遮大會。有點像現在辦的齋僧,只是說它的量更廣,一切在家人,尤其貧苦的人也都能夠來。魔王波旬就是過去生當中辦一次無遮大會,感召到今生六欲天他化自在天王果報。
各位可以想:一點小小的無遮大會就有這麼殊勝的福德力了,若以這樣不可思議數量的七寶來供養不可思議的諸佛乃至眾生,然後時間經過不可思議的劫數,這個福德真的是只有唯佛能知啊!
請看底下的比較:
「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比如我們經過這五、六天的聽法,聽聞十大願王的這個法,或者我們每天早課的時候都會唸十大願王,「一經於耳」—當然所謂「一經於耳」也不只是聽過去就左耳進右耳出了,就是「經於耳而且入於心」的話,所得到的功德,比起前面講的無量的布施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就是指前面的功德,那應該是講福德,是很殊勝的;但是比起十大願王「一經於耳」的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這真的是不可思議,唯佛方能證知。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我們從理論上可以「比量」:因為十大願王是稱合自性的,而前面的布施再怎麼樣廣大,它畢竟是有量的。故以普賢行願力的智慧來修十大願王的話,它是稱合自性,而自性本具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遠遠超過直接長時間布施的福德。
讀誦就是「一經於耳」,能夠聽聞十大願王,能夠觸動我們的善根,將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或者福德開發出來。自性本具的那個量,當然是遠遠超過前面所說的有限量的布施。這是就理論上我們去這樣思惟,就會相信:佛陀講法確實沒有誇大,因為一個是稱合自性的,另一個是有相的。
自性本具的福德是無量無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寅四、「結示令知」。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接著請看到庚十、「釋普皆迴向」。 接著是癸二、「發心代苦」。 接著請看到辛三、「總結」。 接著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徵釋」。 徵釋就是透過問答來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我們行菩薩道必須要這麼做?不做不可以嗎?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接著底下「正合法」。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一面的上面,我們接著來談第八個, 庚八:「釋常隨佛學」 「常隨佛學」的意思是說,我們一切的身口意三業都要隨佛之行而行,佛陀的口業怎麼說?佛陀的身業是什麼樣的威儀?還有佛陀的意業是怎麼樣觀察?這都是我們應當要隨學的部分。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再看到壬三、「喜二乘善」。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有人說:「我修大乘的,我看不起二乘的人,阿羅漢沒什麼、辟支佛沒什麼。」千萬別這麼想,這些二乘的人也是很尊貴的,他們也是世間的聖人啊! 再看到壬四、「喜菩薩善」。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寅四、「結示令知」。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接著請看到庚十、「釋普皆迴向」。 接著是癸二、「發心代苦」。 接著請看到辛三、「總結」。 接著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徵釋」。 徵釋就是透過問答來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我們行菩薩道必須要這麼做?不做不可以嗎?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接著底下「正合法」。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一面的上面,我們接著來談第八個, 庚八:「釋常隨佛學」 「常隨佛學」的意思是說,我們一切的身口意三業都要隨佛之行而行,佛陀的口業怎麼說?佛陀的身業是什麼樣的威儀?還有佛陀的意業是怎麼樣觀察?這都是我們應當要隨學的部分。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再看到壬三、「喜二乘善」。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有人說:「我修大乘的,我看不起二乘的人,阿羅漢沒什麼、辟支佛沒什麼。」千萬別這麼想,這些二乘的人也是很尊貴的,他們也是世間的聖人啊! 再看到壬四、「喜菩薩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