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2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raw-image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這樣的境界我們要隨學,如果懈怠心生起的時候就想一想,我們一樣隨學諸佛發菩提心,佛在因地發菩提心之後是捨無量頭目腦髓;或者像《無量壽經》裡面講: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大願,他不是發願之後就是沒事了,發願之後,經過無量億劫的生命當中不斷地行菩薩道、積功累德。在《無量壽經》裡面有作種種地描述,這個就是佛菩薩在因地的修行。

接著還有佛果上大慈大悲的功德,怎麼樣說法度眾生,甚至佛滅度之後還是不捨眾生,令全身碎為舍利子,以此舍利子讓眾生供養,使眾生能夠增福增慧,這一切我們都要隨學。以上所述是有相行

再來說無相行,就是觀察能隨學的我,所隨學的諸佛全體法界,法身交融無二無別。以這樣的智慧來常隨佛學,這就不只是前面的世俗菩提心,這個接著就是與勝義菩提心相應了。請看到常隨佛學的頌文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普隨三世諸佛的身口意及因跟果的相狀來學的目的,是為了成就大菩提來度眾生,所以頌文前面就說:隨一切如來之行隨學,然後修習普賢圓滿之行,就是以普賢菩薩的有相行、無相行來修十大願王,而修行普賢菩薩圓滿之行,還要供養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諸佛。

raw-image

所以我們隨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就是在常隨佛學,在常隨佛學當中,事實上就是對十方三世諸佛的一種法供養,前面講過的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法供養本身就是常隨佛學,其目的就是底下說的一切意樂皆圓滿

什麼是意樂呢?意樂就是動機,此處的意樂就是指成佛的動機。所以此段頌文主要意義就是:我這樣子精進地修行普賢圓滿行的目的,是為了成佛的意樂,這樣的意樂是圓滿無缺的,所以願意普隨十方三世諸佛來學,然後速得成就大菩提。以上是常隨佛學,其心量格局是廣大的。

raw-image

接著請看到癸二、「頌恒順眾生」。

我們說過恒順眾生就是迴自向他,就是把自己的善根迴轉給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前面提的常隨佛學是偏向智慧、大智,此處恒順眾生則是偏向大悲。常隨佛學是迴向菩提,恒順眾生則是迴向給眾生。

所謂恒順眾生是如何隨順呢?應該是恒順、隨順眾生的善根,而不是隨順他的習氣,也就是說菩薩先觀察眾生的善根是怎麼樣情況,因為眾生有不同的種性,煩惱各個不同,善根也各個不一樣。菩薩用智慧眼去觀察不同種性、不同善根、不同煩惱之後,再給眾生配藥來引導他,使他能夠得到解脫,不管是折服他或者令他攝受的引導,都跟他的智慧相應。

比如天台來說,應該給此眾生藏教的法、通教的法、別教的法、圓教的法,或這個時候他跟藏通別圓的空性都談不上,先給他積資懺淨,引導他懺悔業障,積集福德智慧資糧,這就是恒順眾生。

就像我們剛出家的時候,我師父老人家就強調要拜佛,他不會說:「你出家就要趕快修禪定,多閱讀經論啊!」他不是的,他要我們先懺悔業障,為什麼?因為業障不消,再怎麼累積到最後還是一樣,就像我剛剛前面講的格局,格局不打開怎麼樣還就是那個量。

我們那時候剛出家,我師父第一個強調就是懺悔業障第二個強調是什麼呢?發心為公為眾。記得有一次,我剛出家時,蓮因寺分派我工作,是整理藏經樓,我師父來到藏經樓樓上看我整理的怎麼樣,他那時候就打開《華嚴疏鈔》,我記得很清楚,師父就講:「這個太好、太好了,什麼時候我們能夠靜下來好好一起研究,那才好。」

因為我那個時候剛出家很忙,我師父也是整天忙的要死,不像齋戒會幾點上課、幾點拜佛,時間都很固定,沒這回事。蓮因寺有件事情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無常,只有無常是不改變,其他都是會改變的。當然早晚課、五堂功課不會改變,但其他都是隨時會改變的,所以這個時候整天忙,忙碌之餘又要拜佛,根本沒有時間看書、聽經、聞法。

所以我師父才感嘆:「唉!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靜下來研究。」我在旁邊講:「對啊!對啊!什麼時候不要這麼忙能夠靜下來啊?」我記得很清楚,我師父馬上把書合起來,他說:「你還要繼續做,你還要繼續培福啊!福報不夠你也看不下去,不是說你讀不下去,而是沒有辦法進入到法義當中啊!」

raw-image

所以善知識能夠知道眾生的根性,而我們根性就是淺薄,所以那個時候要做的就是懺悔業障,等到身心比較清淨了,才能多集積福德資糧,因為福者慧之基嘛!在福德比較具足之後,我到了佛學院再來學法的時候,那時候相對就容易多了。

記得到淨律學佛院的時候,一般外來的人會覺得:「佛學院好嚴啊!好辛苦!」但是對我們來說,就如魚得水,太輕鬆了。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在蓮因寺被操練過,到佛學院因為作息都正常,學院畫個大圈圈,你只要不要超過這個大圈圈,那麼每天固定兩百拜、固定念佛一千聲、五堂功課跟上、上課跟上,只要你不太離譜,不會有人管你、磨練你。

蓮因寺就不一樣,要求多多拜懺,少了不行,我師父很強調也很讚歎拜懺的人,所以就算不能拜也要拜,不然會被趕下山的,所以要拜懺多修福報。我們在家時也是懶惰,家務都不太做的,到蓮因寺怕被師父盯,怕被趕下山,每天要不斷地培福,他老人家還說:「這個心啊,要常常想為公為眾。」不只事相上做,而且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我們想一想:「我今天對常住做了多少事情,要這樣發起為公為眾的心。」

然後不但常常為公為眾,在修行上也不能落下,所以修行上不能落下,加上還要為公為眾,經過這樣磨練之後再來到佛學院佛學院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規規矩矩,那個時候就覺得輕鬆多了,所以恒順眾生是先看眾生的根性,然後給他一個適當的法藥,這就是恒順眾生的善根。

raw-image

恒順眾生也是分有相行跟無相行,有相行就是菩薩以慈悲跟智慧觀察眾生的根性,慈悲的引導他,耐心的引導他,甚至是生生世世的陪著他,因為菩薩已經了生脫死了,所以就陪著他,今生做他的父親,下輩子做他兒子,然後再做他先生,做他的太太,做他的朋友什麼的,在他旁邊一直幫助他栽培善根,一生栽培一點,慢慢陪著他,慢慢栽培善根,這個是慈悲的部分。再來就是智慧,即以智慧來觀察怎麼樣才真正對他是好的、適合他的。以上是說明有相行。

raw-image
raw-image

無相行的話,在恒順眾生的時候,觀察我也好、眾生也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上至諸佛下至地獄眾生,清淨法性無二無別,都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彼此互含互攝,並且依著見到我與一切眾生同體的法性,而發起慈悲智慧度眾生,這個心量就完全不同了,不只是一種世俗的悲憫心,憐愍心而已,而是緣著法性的理體,在這當中生起慈悲、生起智慧,來隨順眾生的善根度化眾生。我們要去體會這樣的法性,體會這樣的格局,還有這樣的智慧。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

迴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2022/09/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單單第一個開悟就很困難,就像禪宗古德說:「打個禪七,幾個月下來,這當中只要一兩個人開悟,大眾所有消耗的四事供養就消受的了。」各位要是有機會去打禪七就知道,一天五頓飯,包括正餐、小食,一天五頓,要多少人來辛辛苦苦地護持他們打禪七,一切衣食具足,他們就只是專心的參話
Thumbnail
2022/09/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單單第一個開悟就很困難,就像禪宗古德說:「打個禪七,幾個月下來,這當中只要一兩個人開悟,大眾所有消耗的四事供養就消受的了。」各位要是有機會去打禪七就知道,一天五頓飯,包括正餐、小食,一天五頓,要多少人來辛辛苦苦地護持他們打禪七,一切衣食具足,他們就只是專心的參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八面,我們看到: 丑九、「承事願」。 到十方諸佛土承事十方諸佛,來積累福慧二種資糧,這是承事願。在講此願經文之前我們也是一樣,先去觀察二種菩提心,一個是世俗菩提心,第二個是勝義菩提心。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八面,我們看到: 丑九、「承事願」。 到十方諸佛土承事十方諸佛,來積累福慧二種資糧,這是承事願。在講此願經文之前我們也是一樣,先去觀察二種菩提心,一個是世俗菩提心,第二個是勝義菩提心。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進入於今天的課程之前,大家先如理作意來做觀,我們在心中先生起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首先憶念「世俗菩提心」: 接著憶念「勝義菩提心」: 丑五、「供養願」 這是依止二種菩提心所生起的廣大願力,我們看頌文: 請看到頌文: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進入於今天的課程之前,大家先如理作意來做觀,我們在心中先生起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首先憶念「世俗菩提心」: 接著憶念「勝義菩提心」: 丑五、「供養願」 這是依止二種菩提心所生起的廣大願力,我們看頌文: 請看到頌文: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七面,中間的部分,我們接著來講: 癸二、「頌恒順眾生」。 相信我們大家都一樣,可能過去也是邪知邪見,或者罪業很重,然而菩薩不捨棄我們任何一個眾生,然後生生世世陪著我們,陪著我們、引導我們漸漸能夠出離生死。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七面,中間的部分,我們接著來講: 癸二、「頌恒順眾生」。 相信我們大家都一樣,可能過去也是邪知邪見,或者罪業很重,然而菩薩不捨棄我們任何一個眾生,然後生生世世陪著我們,陪著我們、引導我們漸漸能夠出離生死。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三面,下面倒數第二行的地方。 請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我們前面幾堂課已經把十大願王的內容介紹完畢了,這個地方就是總結受持的利益。 第一個、「則能成熟一切眾生」。 第二個、「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三面,下面倒數第二行的地方。 請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我們前面幾堂課已經把十大願王的內容介紹完畢了,這個地方就是總結受持的利益。 第一個、「則能成熟一切眾生」。 第二個、「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接著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Thumbnail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再來,在《華嚴經》裡面,包括《行願品》當中,它所發的這個菩提心,不只是世俗上所說的菩提心,也不只是說,看到菩薩種種修行的功德、莊嚴,而是入於勝義菩提心。
Thumbnail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再來,在《華嚴經》裡面,包括《行願品》當中,它所發的這個菩提心,不只是世俗上所說的菩提心,也不只是說,看到菩薩種種修行的功德、莊嚴,而是入於勝義菩提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