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降職》不应被遗忘的“努力”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周末花了一天的时间在b站把《集体降职》这部电视剧看完了。

这部电视剧简单来说就是日本三友银行为了削减成本,决定关闭一批支行,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来替代银行职员,在这个背景下,哪些被划入死亡名单的支行都被安排了高到无法达成的半年营业指标,男主(片冈洋-福山雅治饰演)为了不让自己所在的支行被停业关闭,打鸡血的努力完成这个无法完成的半年业绩指标的故事...

这片子传承了一贯的日剧的热血风格,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有亮点,但我想从这部剧的设定以及这部剧想传达的一些社会价值观来聊聊他。

昭和荣光-努力就有奇迹

日本在二战投降之后,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

1955年—1960年间平均成长率达到10%。

1964年举办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览会

到了19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最庞大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经济体。

这些都标志着其重建的成功,日本经历了所谓的「经济奇迹」。

到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夕,日本仍然是以终身雇佣为主,人们对企业有着很高的忠诚度,加班和集体意识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东西,那个时代,努力就是主旋律。

但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整个社会的基调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正如剧集的第二集桑拿房的对话那样:

“听说现在不能对别人说再努力一把这样的话”
“什么?努力不对吗?”
“不能说再努力一把”
“努力就有奇迹之类的话,我已经说了25年了”
“果然我们这代人,只要努力就行了吧?”
“毕竟我们是昭和男儿,加油啊加油”

raw-image

我以前在日企上班的时候,也曾经问过我的日本同事,我说为什么你们总是加班?结果我的同事给我的答案是:”我们喜欢加班“,他特意用了”like“。

正如在前面说的那样,昭和这代人经历了日本经济腾飞,他们眼看着日本经济从萧条到繁荣,而这正是日本这个国家给他们的努力带来的正反馈,所以他们坚信努力就会产生奇迹,努力是这一代人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新时代的问号-努力真的可以带来奇迹吗?

1989 年日本将年号由『昭和』改为『平成』,紧接着就迎来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暴跌引发了长达近 30 年的经济停滞。

而在平成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批日本年轻人,经历了经济停滞,又赶上了 90 年代数字技术革命,2000 年以后互联网大潮,新的技术和信息对他们的职业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去年有一部日剧《我要准时下班》已经反映出日本新一代年轻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他们觉得工作不在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比工作更重要。

正如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描述的变化那样,当今的日本人已经从对物质的追求转变为更多的对精神内在的追求,物质欲望极低,极简主义、个性化开始慢慢的融入到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工作似乎不在是大家追求的唯一目标,大家看起来好像都不再那么努力工作了,这种状态在第一集就借阿平的嘴说了出来:

”大家还是觉得前大昭和的总行安然无恙,没有人想努力上进“

这句话折射了经历时代变迁之后,日本年轻人的职场观的转变。

早在2005年的时候,日本野村研究院进行了一次调查,主持本次调查对象涉及1000名事先被指定的公司的年轻雇员,调查结果显示,在二三十岁的日本年轻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表示自己在从事现有工作时感到毫无动力可言,而宣称一有机会就打算辞职的人则占到了一半。

约有50万日本青年既不就业,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或培训,他们被称为“NEETS”一族(啃老族),而不停跳槽的“自由人”的数量亦呈不断上升之势,传统的日本职场观念已经被瓦解,年轻人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不断的降低。

而剧集也用某种象征性来暗示这种时代变化,片冈去的是莆田支行,莆田支行的前身是大昭和银行总部,后来大昭和银行和三友银行并购之后,这家银行改名叫莆田支行。

这个设定的象征性再明显不过了,暗示人们已经开始慢慢的遗忘了那个全民努力的时代—昭和,而银行的合并则暗示着那个年代已经被取代,一去不复返。

紧接着剧集提出的命题是:时代被取代是历史的进程,但时代精神应该被取代吗?

剧集给了答案,后面的剧情发展就是男主打鸡血一样的工作状态,最终感染了团队的所有人,大家竟然完成了不可能目标的99%,这已经是奇迹了,但因为没有达到100%,最终支行不得不被关闭。

一直到这里,电视剧想传达的中心思想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努力可以带来奇迹,哪些本应该被裁掉的人,因为在抵达死亡线前做了最后的挣扎,他们即使关闭了银行,但最终却依然能以银行人的身份继续工作下去。

这种价值观在整部剧里被无限的放大,男主无数次的说再努力一把,在努力一把,有点大力出奇迹的意思。

但我不得不说的是,这是电视剧,我还是要问一个重要的问题:光靠努力真的就能创造奇迹吗?

努力很重要,社会意义更重要~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

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的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

男主在某个节点开始,开始发掘努力之外的东西。

最后男主把努力的意义,总结为一句话——“一切为了客户”。

其实仔细观察的话,前6集都是在让男主发掘自己努力的意义,后4集是男主的价值观和横田价值观的碰撞。

不得不说,横田才是这部剧里面最tm努力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当大家都还在迷茫的时候,他的思路无比清晰—-他要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银行系统,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而男主和横田的冲突,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帮助满足客户需求” 和 “个人利益最大化”,两种目标的冲突,横田其实不是坏人,从利益角度讲,他看到了技术革命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也想要努力的把三友银行做到世界第一,只是他的操作手段是大家不能接受的,甚至不惜犯罪来达成目标。

巴尔扎克说过:每一笔巨大的财富后面,都隐藏着罪恶,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今年来日本开始拍摄了不少职场类的题材,日剧的惯常风格就是通过电视剧来批判一些社会现象,这部《集体降职》也不例外,也许面对当前的职场情况,导演希望通过这样的电视剧去唤起哪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美好时光。

加油努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drian Wang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Adrian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1
之前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就像梭羅在他的經典《瓦爾登湖》開篇就說到的那樣,「如果你生活得足夠誠懇,那麽你一定生活在遙遠的地方」 當然我今天推薦的並不是《瓦爾登湖》,而是《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剛好作者也是《瓦爾登湖》的讀者。
Thumbnail
2022/05/11
之前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就像梭羅在他的經典《瓦爾登湖》開篇就說到的那樣,「如果你生活得足夠誠懇,那麽你一定生活在遙遠的地方」 當然我今天推薦的並不是《瓦爾登湖》,而是《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剛好作者也是《瓦爾登湖》的讀者。
Thumbnail
2022/05/10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当别人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脱口而出类似下面这样的答案; ”我的目标是挣够100万“ ”我今天的目标是把这个作业写完“ 乍一看,好像目标蛮明确的呢,很具体,但如果我告诉你类似上面这样的目标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目标呢? 1.将结果当成目标,100万是结果。
Thumbnail
2022/05/10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当别人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脱口而出类似下面这样的答案; ”我的目标是挣够100万“ ”我今天的目标是把这个作业写完“ 乍一看,好像目标蛮明确的呢,很具体,但如果我告诉你类似上面这样的目标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目标呢? 1.将结果当成目标,100万是结果。
Thumbnail
2022/05/09
在我们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时间管理绝对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但在我以前的认知当中,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把事情排列好,然后再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这也使得我一度把时间管理做成了事件管理,但慢慢的我才意识到: 时间管理 ≠ 事件/任务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时间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Thumbnail
2022/05/09
在我们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时间管理绝对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但在我以前的认知当中,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把事情排列好,然后再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这也使得我一度把时间管理做成了事件管理,但慢慢的我才意识到: 时间管理 ≠ 事件/任务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时间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80~90年代的歌曲 電影 連續劇總是讓人回味 那年代資訊少 生活單純 知足的人比現在多 還有當時亞洲四小龍 台灣 韓國 香港 新加坡經濟正在起飛,只要你有夢肯努力都有機會發財 當時的生活節奏不像現在要很多資訊才能賺錢 80年代計程車 廚師都非常好賺所以當時有句話"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
Thumbnail
為什麼80~90年代的歌曲 電影 連續劇總是讓人回味 那年代資訊少 生活單純 知足的人比現在多 還有當時亞洲四小龍 台灣 韓國 香港 新加坡經濟正在起飛,只要你有夢肯努力都有機會發財 當時的生活節奏不像現在要很多資訊才能賺錢 80年代計程車 廚師都非常好賺所以當時有句話"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
Thumbnail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由吉高由里子與向井里等人主演,明面上似乎是講述日本高壓下有些反人性的職場文化,側面卻著重描寫了工作對於各個世代各自代表的意義。 ✍️EP.1【工作是什麼?】 ✍️EP.2【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EP.3【日本男性的悲哀】 ✍️EP.4【生活不等於工作,但工作需要等於生活】
Thumbnail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由吉高由里子與向井里等人主演,明面上似乎是講述日本高壓下有些反人性的職場文化,側面卻著重描寫了工作對於各個世代各自代表的意義。 ✍️EP.1【工作是什麼?】 ✍️EP.2【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EP.3【日本男性的悲哀】 ✍️EP.4【生活不等於工作,但工作需要等於生活】
Thumbnail
猶如 Covid-19 來勢洶洶,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最終任職的公司也遭逢變故!年過五十人生階段的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之外,也告訴自己向「茶葉蛋」看齊,蛋殼表面紋路多越好,有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Thumbnail
猶如 Covid-19 來勢洶洶,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最終任職的公司也遭逢變故!年過五十人生階段的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之外,也告訴自己向「茶葉蛋」看齊,蛋殼表面紋路多越好,有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Thumbnail
周末花了一天的时间在b站把《集体降职》这部电视剧看完了。 这片子传承了一贯的日剧的热血风格,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有亮点,但我想从这部剧的设定以及这部剧想传达的一些社会价值观来聊聊他。 昭和荣光-努力就有奇迹 日本在二战投降之后,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 1955年—1960年间平均成长率达到10%。
Thumbnail
周末花了一天的时间在b站把《集体降职》这部电视剧看完了。 这片子传承了一贯的日剧的热血风格,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有亮点,但我想从这部剧的设定以及这部剧想传达的一些社会价值观来聊聊他。 昭和荣光-努力就有奇迹 日本在二战投降之后,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 1955年—1960年间平均成长率达到10%。
Thumbnail
在走過了青壯年期之後的某一天,不管或早或晚,總有一天你會突然從睡覺中嚇醒,然後焦慮或沮喪地發現,日子怎麼一天重覆一天,工作職位也顯然升遷無望,「難道,我就這樣過一生嗎?」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腦海後,也許從此糾纏著自己,失去熱情與活力,久而久之,覺得生活了無生趣。
Thumbnail
在走過了青壯年期之後的某一天,不管或早或晚,總有一天你會突然從睡覺中嚇醒,然後焦慮或沮喪地發現,日子怎麼一天重覆一天,工作職位也顯然升遷無望,「難道,我就這樣過一生嗎?」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腦海後,也許從此糾纏著自己,失去熱情與活力,久而久之,覺得生活了無生趣。
Thumbnail
最近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投資風潮,從台股、美股、ETF、懶人投資術、小資族也能理財…等等,在這個風氣下也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高度開槓桿、違約交割、投資詐騙,甚至是跨國飆股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不過,這些現象都必須建立在每個月有盈餘的狀態,哪怕是一千多塊,也還是代表自己掌控著的生存權。
Thumbnail
最近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投資風潮,從台股、美股、ETF、懶人投資術、小資族也能理財…等等,在這個風氣下也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高度開槓桿、違約交割、投資詐騙,甚至是跨國飆股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不過,這些現象都必須建立在每個月有盈餘的狀態,哪怕是一千多塊,也還是代表自己掌控著的生存權。
Thumbnail
圖片來源:日劇月薪嬌妻(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 接觸日文多年,見證台灣社會氛圍從日本就是比較好,到其實日本不如你想像。隨著哈日風潮退去,加上觀光留學及赴日工作的機會大增,讓大家看到了更深層一點的日本。網路上一搜尋,就可以輕易找到許多分享日本見聞的文章,其中以爆料類型的內容近年來最容易引起網友關注。
Thumbnail
圖片來源:日劇月薪嬌妻(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 接觸日文多年,見證台灣社會氛圍從日本就是比較好,到其實日本不如你想像。隨著哈日風潮退去,加上觀光留學及赴日工作的機會大增,讓大家看到了更深層一點的日本。網路上一搜尋,就可以輕易找到許多分享日本見聞的文章,其中以爆料類型的內容近年來最容易引起網友關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