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書】MBTI 之 ISFJ 內向人的碎碎念

2022/05/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大學起就一直對心理學很有興趣。我認為心理學可以直指內心,更能幫助總是慢別人兩倍速的自己,去逐漸適應這個永遠追不上的,快速滾動著的世界(即使我現在仍然處於缺乏潤滑,仍然滾不動的狀態)。
  MBTI 16型人格測試一直都很廣為流傳。網路上有許多免費版本,專業版本需要有證照的施測師個別測試,但費用相當淌血......。我個人認為,若只是要確定自己大致的個性傾向,免費版已經相當夠用。雖然不同時期作測試,可能會因為你的職業、心情、生活事件,而讓某個特質出現些微變化,導致你的MBTI代碼出現微小更動,但只要你是個鐵錚錚的正常人,你生命的主旨呈現絕對不會差異太大。(我從年輕測到老去都是穩穩的ISFJ......)
  先說明一點,『ISFJ 』的 『I』指的是外向/內向傾向。以我為例,我曾經在某個群組談論我工作的學習經歷,某位同事傳訊息說她覺得她的經歷與遭遇與我如出一轍,想問我克服工作挫折的過程。我除了分享我活下來的血淚史之外,也請她做了MBTI 測試,因為聽起來她就是擁有內向I。
  後來,她告訴我,她的內向 I 有70以上的分數。話不多說,我的內向 I 都有95分以上的水準 ! (總之就是純到不行的ISFJ)
  再追加說明,大多數人對內向的誤解,是認為內向者害羞不敢面對人群;其實正確的說法是,內向者對於立即性的資訊,無法馬上精準處理(白話解釋:我們是接不到快速球的),我們的苦惱的軸心不是「人」,而是「資訊」。

  那為什麼演講的場合,我們明明擁有發球權,卻往往怯於發言?

  因為對我們而言,人=資訊量,即使在社交場合只是坐著聆聽,都是乘載各種資訊的個體,這對我們來說會消耗意志力,使腦內運轉超過負載,這跟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有些關聯。

  那為何又有許多內向者在許多演講場合看起來如魚得水?

  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建立足量的資料庫,並且已接受與學習良好的社交技巧後,我們可以調適與切割自我與社交的界線,這會讓我們在社交活動裡,看起來無異於一般人。所以內向者並非不能做好外向事,相反地,外向者也可以樂於從事靜態的工作。
如果你也是:
1.無法對外界瞬間變動作立即出反應(包含見面談話及打電話),需要一些消化評估時間(所以常被誤解反應慢、動作慢、行事不積極)。
2.對於資訊量龐大的社交聚會感到精神被快速消耗
3.喜歡SOP,認為建立資料庫是安全感來源(內向人往往內建圖書館資訊系統
4.習慣提早到場準備,不習慣隨遇而安且戰且走的處事態度
5.對於他人隱性的需求隨時觀察並處理,但不會張揚
6.雖然不熱衷社交,卻靠著高度觀察與理解力,在有意願的前提下,也能建立良好(至少是正常)的社交
7.短期記憶能力弱(譬如有一定程度的路痴臉盲),但只要建立長期記憶,就會永誌不忘(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將資料庫粘著成長期記憶)。
8.不厭惡社交,只是需要一段完全無打擾的靜態時間恢復耗損的精力
9.比起外向人,內向人更拙於言語(因為不擅長即時對話反應),但可以藉由建立語言資料庫改善它。但請絕對記得,文字表達處理方面才是我們的強項
若以上敘述你大致符合,你可能是內向I系列的一員(含淚握手~~~)。
在此推薦一個我最近蠻喜愛的頻道
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xWn4BFabw


  Sherry雪力(中文名:夏瑄澧)是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碩士,同時擁有MBTI 施測師及講師認證。但我推薦她的原因,是她能精準但是深入淺出地對各種特質作剖析,而非圍繞一堆專業艱澀的術語。對於生活上有點卡住,又苦惱於抓不出自己卡在哪裡的人,又或者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或是想搞懂身邊人接近哪個類型的人,可以看看她的分析,也許對自己、或者對親人、伴侶、甚至孩子的教育會有一些實質的幫助。

最後補充:
  如果你覺得你有這些特質,但傾向更嚴重或有一些差異,(譬如有社交恐懼、有建立資料庫的能力卻不善運用),也有可能你有合併其他特質(譬如自閉光譜系等等),這些可能需要去諮詢更專業的心理師才會知道,畢竟這些測驗與分析,只是協助你釐清你在生命中可以努力的一個大方向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會員
23內容數
年已不惑的單身女子,繭居生活中的思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