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提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古代的戰場是打仗,現代的戰場就是職場。在現代的職場競爭中,了解競爭對手和你的優缺點,能在職場上更有優勢。如果了解你自己而不了解對手,最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如果連你自己的特質都不了解,真的會一敗塗地。所以了解你自己是必要且持續探索的過程。
在我就讀碩專班時,有一門課是組織行為與管理。其中一堂課教導人格特質分析,而MBTI這項工具就讓我非常感興趣。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是在二次大戰時期,當時男性大多數都去參戰,女性則需要在工廠生產戰爭相關裝備,為了讓每個人找到適合的工作位置,邁爾斯和布里格斯母女參考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人格類型學說,開發了MBTI人格測試量表。它將人格特質分為16種類型,包含四個維度:精力來源、資訊收集方式、做決定方式和處事態度。每個維度都有兩個極端,這樣就得到16種人格特質。透過MBTI,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位置。
《安靜是種超能力》這本書,作者Jill提到的經歷讓我點頭如搗蒜,很有共鳴感。通常人們認為外向者在職場更有優勢,因為他們有熱情且善於溝通,但是這本書教導內向者如何善用自己的特質,發揮到最好。書中有三個觀點讓我深受啟發。
1.內向者的優勢:
內向者依靠獨處來充電,而不像外向者需要和人交流來充電。在聚餐的時候,內向者更喜歡安靜地坐在角落聆聽,甚至避免參加或是想提早離開,是角落生物的代表,而外向者可以炒熱氣氛,是點子王。溝通時,內向者更擅長傾聽,外向者則善於表達。在思考方面,內向者較傾向深入思考,外向者則偏向廣泛思考。
了解內向者的特性後,你可以開始調整。例如工作中有空檔時,感到壓力可以回到座位冷靜一下,下班後可以安排時間閱讀和練習寫作。在開會前,可以事先準備好會議的議題,並思考及分析議題的內容。在聚餐時,了解你自己不是炒熱氣氛的人,就可以選擇安靜的聆聽,適當提出問題,也幫忙夥伴倒飲料和餐點。
既然內向者不適合在閃光燈下出現,那你就做一個稱職的綠葉。就像棒球隊的捕手,他們努力接住投手投出的球,並協助指揮球場上的戰術和防守,表現出低調、謙遜和團隊合作的態度。這樣內向者也可以發揮優勢,並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2.內向者的上台報告技巧:
美國一個提供公開演講恐懼症治療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人恐懼的事情中,第一是公開演講,第二才是死亡。我記得剛開始在碩專班上台做報告時,教室的座位是階梯式,所以我可以看清楚教授和每位同學的表情。當時我非常緊張,左手拿雷射筆,右手拿麥克風,結果左手一直發抖,雷射筆的光點對不準要說明的位置,讓我真的很想用右手抓住左手,告訴它停止,可是沒有用。
所以,如果不能避免上台報告,你應該正面應對這個挑戰。當你成為主管和回學校念碩專班時,上台報告的機會變多了,內向的人是更加緊張,這時你要告訴自己,緊張是因為腎上腺釋放激素到血液,這是身體對抗壓力的自然反應,你需要持續深呼吸放鬆自己。在報告前,你要充分準備,十次不夠就準備數十次,數十次不夠就準備上百次,因為80%以上的人上台都會緊張,你只要安全下莊即可。
在職場上,你可以跟主管約定期或不定期的會面,以1對1的形式討論工作進度及計畫,無論主管是內向或外向,他們都會很樂意這樣做。這不僅能減輕緊張感,還能讓你們對議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3.內向者的領導能力:
要當一個優秀的主管,最重要的是要關注你的部屬。團隊中最好擁有各種不同特質的人才。如果無法給團隊做性向測驗,但主管平常觀察也能感受出部屬是屬於內向還是外向。如果能夠搭配不同特質的人,那是最好的,但也需要磨合,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點,例如外向者可以去爭取資源,內向者則擅長執行計畫和關注細節。
像巴菲特和比爾蓋茲都是很成功的內向領導者,內向主管有很多必殺技。他們善於設定目標,並要求團隊的適當反饋。善於團隊作戰,綜覽群書可以增加謀略,讓人們不知道他們的下一步計畫是什麼。善於進行小組或1對1的討論,並且專注聆聽他們的意見等等。
小結:
最後,MBTI只能代表當下的性格特質,會隨著人生的不同的經歷與環境而變動,並不是要二分法將人分成內向或外向而已,而是,如果你的測試是內向性格,可以嘗試稍微跨出舒適圈一小步,主動出擊,往外向性格靠攏。例如,參加實體課程或講座的時候,從周遭找到看起來與你頻率相近,並主動交談以認識新的朋友。
做完測試後,你可以幫助家人、同事和朋友也做測試,進一步查詢該人格有哪些特質,了解彼此的特質,這樣更能幫助你們更好的相處和溝通。網路上也有免費的MBTI人格測試,所以,你的MBTI性格特質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