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術軼聞】這就是日本的起倒流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回來!記不記得戲怎麼演?」
「記得,吃紙嘛!(撕一小角)我吃了啊!我吃了啊!」
「想偷雞啊!這次要你吃紙而已,下次要你把框子都吃了!」

稍微把時間軸往前拉一點來到1991年,這一年周星馳的《新精武門1991》上映。劇中有致敬原版《精武門》裡踢館的橋段,飾演漢奸的張嘉年指著高大的日本人對周星馳說「這就是日本的起倒流了,為中國人爭光啊,去啊!」現在想起來,依然很有畫面感。

raw-image

關於起倒流的創立往往會提到一位明朝士人陳元贇。而這陳元贇呢,不但是明朝末年歸化日本的公安派學者,「據說」他同時也是少林寺的門人。「傳聞」陳不但將少林武學傳入日本,他還是為了招兵買馬反清復明才歸化異國的。

這種乍聽像是內容農場生產出來的爛大俗橋段,倒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今天在網路上查詢「陳元贇 柔術」等關鍵字,或多或少會看到類似的資訊。在江戶時代的《大和事始》中,「拳法」條目下是這樣記載的:「今世所謂的柔術,在武備志裡稱作拳法…..在日本流傳是源於一位名叫陳元贇的人士。陳元贇來我國居留期間居住在江戶的國正寺。同時在寺內寓居的還有福野七郎右衛門、磯目次郎左衛門、三浦與次右衛門等三名浪人。一日,陳跟三人聊到『明國有擒拿之術,我雖不懂此術,但是也常看到。』三人聽聞其術後,回去各自鑽研,最後都有所成。」[1]

三人之中,福野七郎右衛門的福野流柔術後來被改名為起倒流柔術。由於講道館柔道的技術多是以起倒流與天神真楊流為基礎,因此在許多人印象中,陳元贇也就成了今天日本柔術以及柔道的始祖,真可謂是「天下武功出少林」。

然而掌故中明明寫著陳元贇自述不懂擒拿,為何後來又有陳傳授武藝,甚或陳曾在少林習藝[2]等說法呢?另外更有趣的是,陳元贇歸化日本是江戶初期(1620年代)而日本柔術最早可追述至平安戰國時代。如竹內流、關口流、神道流等古流武術皆有柔術傳承,陳元贇如何會移後作前,成為日本柔術之祖呢?

這,要從日本武術發展的歷史說起。

戰國時代結束之後,許多武士浪人頓失生計,只好想辦法各憑武藝維生。於是,日本各地新興流派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而武術流派也從原本的「總和兵法」開始變得專業化,細分出「劍術」、「槍術」、「柔術」等。學者西山松之助有這樣的描述:「當時除了浪人以外,分散到各地(也就是各藩)的武士們也紛紛成立新的流派,他們自行任意取名,並且冠以海外舶來或神佛直傳來權威化自身」[3],陳元贇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歸化日本的。

實際上,光是陳元贇傳授「大明擒拿術」的年代筆者就看過三種說法[4],箇中奧秘只能由後人自行想像。大正時期,學者下川潮比對相關文獻的成書年代[5]、時人對陳氏的評論以及傳聞中獲授柔術的三名武士之經歷,推測「陳為柔術始祖」的說法應是當時心慕支那文化(漢文化)的文人武士附會而來。陳元贇對武術的貢獻,應是在於外來拳種的刺激與思想交流方面。

raw-image

就宣傳而言,「我教的是大明朝傳來的擒拿術」總比「我教的是以前在某某流派學到的」要來得厲害響亮,更何況陳元贇還是當時頗負聲名的文人。類似假托前人的說法實際上在日本古流武術界並不少見,例如知名的直心影流雖是江戶時期才出現的,但是流祖卻上溯至戰國時代[6]。此外依照藤田西湖的說法,實際上江戶時期也真的有柔術流派冠名為「陳元贇流」,然而其傳書所載的時間跟小松氏的考證不甚相符。[7]

關於起倒流柔術,在今天日本古武道協會網站上是這麼介紹的「起倒流是由福野七郎右衛門正勝的福田流而來…..起倒流是由同在福野門下的茨木専斎命名,寺田(寺田勘右衛門正重)則稱該流為直信流柔道……一般而言起倒流的創始由福野開始到第三代寺田的說法都有。」[8]

如此奇妙的說法自然是有故事的。福野七郎跟茨木専斎都是柳生新陰流的門人。在新陰流的《月の抄》內,分別記載有福野的良移心當流以及茨木所領悟的亂起倒流(或作起倒流亂),並有授予兩人的目錄在案。而福野的門人寺田在習得柔術後,結合自己的家傳武藝,自號為直信流柔道。

隨著時代傳承,傳人們或沿用良移心當流、直信流柔道的名字,或冠名起倒流柔術,各自將道統往前追溯。江戶時代承平越久,武士生存空間就越來越小,而人總是要生存的。

其實,關於古流武術的起源傳說、神秘體驗等說法,多可看作是傳法、傳承時的方便法門。太過嚴肅去考察這些論述的真假,相對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畢竟在說話當下,傳承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以前祖師可能是唬人的,但是現在教授的技術可不是唬人的。當然,由此也可看出許多流派在進行這樣的考據時,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raw-image

有意思的是,陳元贇作為柔術之祖的說法在江戶時代十分盛行,到了大正昭和時代卻漸漸不再那麼吃香。可能是巧合吧,大約也從那個時代開始,日本的民族主義跟軍國主義逐漸飛揚了起來......唉啊,「人總要生活」這句話好像在各種場合都能適用呢。

談得太嚴肅了,還是來看電影吧。《新精武門1991》裡有許多場景是致敬李小龍的《精武門》。例如,前面說的送匾額踢館的橋段,而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精武門》中每個日本人的袴都前後穿反了。此外,電影中虹口道館掛得就是「起倒流」的名字。不論是起倒流還是陳元贇,不過都只是個說法,當下管用就好,至於背後究竟有沒有真實的內涵或歷史,就不是說話者關心的事情了[9]

【日本武術軼聞】:
臉書粉專
Matters專頁

註釋:

[1] 引自《廣益俗說辨 大和事始》Pp782-783

[2] 陳元贇曾在少林習藝一事雖在網路上流傳很廣,但是少有文章能提出相關證明。目前研究陳元贇最出名的是小松源濤的《陳元贇の研究》,書中有描述陳曾在少林習武一年半後下山。小松氏自述是訪談明治時代曾在少林寺習武的日本人中島圭祥得知的。但是畢竟年代久遠,中島氏如何探訪這些歷史掌故,其中可信度仍頗費人思量。關於陳元贇較嚴謹的相關研究,多專注在陳的漢學成就,而就少林習武一事往往直接引用《陳元贇の研究》。小松氏對於陳元贇曾在少林習武一事頗有自信,其書中柔術傳授的相關論點皆以此為立基。然在書末後記小松氏也有提及,陳氏雖精通拳法,其後移居尾張藩(今名古屋)卻未對當地武術造成影響似不太合理,只能以史料尚未被發掘作解。小松氏最後也自陳,即使陳元贇果真不是拳法家也無損於他對柔術/柔道的文化交流貢獻。總之筆者至今仍未看到足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可證明陳元贇曾在少林習武。參考《陳元贇の研究》pp36-39;p355。

[3] 參見西山松之助《家元の研究》P274,中文為筆者自行翻譯。此外關於各武術流派的起源說法可參考《武術流祖錄》。

[4] 三說分別為「寬永年間」、「正保年間」、「萬治年間」。由於陳元贇為歸化人,相關紀錄較為零散,關於他東渡日本的年月等皆有爭議。基於史料比對的嚴謹,在年代上以《陳元贇の研究》提出的「寬永年間」較為可信。然而有意思的是,日本早期有以陳元贇為名的柔術流派「陳元贇流」,在該流所留存的傳書上,陳元贇東渡日本時間為「萬治年間」,比小松氏考證的拳法傳授時間晚了四十年。

[5] 小松源濤比對《旧幕引繼書目錄》的古文書後認為,陳元贇在國昌寺逗留期間為寬永二年到寬永四年間,教授拳法則在寬永三年。與下川氏所認知的正保年間相差二十年。然而下川氏並未否認陳對柔術的影響,而是強調陳在國昌寺不是傳授而是交流。並且下川氏提出扱心流的傳書佐證,陳對柔術的影響主要在「當身」、「活殺」等打擊技術方面。

[6] 直心影流早期尊戰國時代鹿島地區的「杉本備前守」為流祖。然而該流在現代實際前往鹿島考察後發現,戰國時代似並無此人相關的記載。雖然還有爭議,但目前一般認為是在傳承時筆誤,把「松本」寫成「杉本」。由此也可看出實際上這種流祖說法其實並不十分準確,主要功用還是在加強流派的權威性。可參考軽米克尊〈直心影流における流祖の名前をめぐる論争について〉

[7] 轉引自小松源濤《陳元贇の研究》p94,傳書時間一事可參考註4。筆者引此事想強調,這種冠名追溯的流祖,其宣傳意義大於真實意義。

[8] 節錄自《日本古武道協會》網站,起倒流柔術頁面。擷取日期2022/05/08。
取用網址:http://www.nihonkobudokyoukai.org/martialarts/009/

[9] 對於陳元贇為柔術/柔道始祖的說法日本早期也不一定全盤接受,但是作為一個論題被正式探討似是在明治後才有的。例如文中提到下川潮的著述,另外內田良平的《柔道》以及日詰忠明《關口流柔術自在 : 極意詳解》都有提出反論。而到了近代,類似爭端則在武術界持續。以時間先後而言陳並非柔術始祖一事應無可議,然而其對日本武術的貢獻跟他本人是否會武術在日本武術圈仍有爭議。另外在中文文獻中,如註2所說學術論文因主題重點的限制,在說法上多接受小松源濤的說法。而以中文google搜尋「陳元贇」則會出現許多內容農場的文章,標題之聳動可謂奇觀,茲選列如下:〈日本柔道源出少林,鼻祖乃是一位天馬行空的中國絕世高人〉、〈明末清初文武雙全的奇才,被尊為柔術之父〉、〈世界上最厲害的格鬥術是一明朝人發明的〉等,讀者如不怕傷眼,可細細體會箇中奧秘(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曼青的沙龍
26會員
42內容數
筆者閒暇之餘喜歡擊劍。在道場習練久了也對相關的歷史有了一些認識跟研究。 這一系列的文章是筆者蒐集統整過後的一些掌故軼聞。 姑且從觀察所見寫出搏君一笑。
陸曼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4
只可惜師兄沒有隨身攜帶籠手的習慣(誤)。
Thumbnail
2024/07/24
只可惜師兄沒有隨身攜帶籠手的習慣(誤)。
Thumbnail
2024/07/16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2024/07/16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2024/06/08
只能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慎選轉職職業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2024/06/08
只能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慎選轉職職業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 溫縣陳家溝的名言,村內大小都會練拳。 誕生緣由: 陳王庭家從山西遷居到河南,是明朝末年的將領,對官府感到失望後,便回家做農夫,閒暇之余嘗試自創武術。 發揚: 現在:
Thumbnail
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 溫縣陳家溝的名言,村內大小都會練拳。 誕生緣由: 陳王庭家從山西遷居到河南,是明朝末年的將領,對官府感到失望後,便回家做農夫,閒暇之余嘗試自創武術。 發揚: 現在:
Thumbnail
從清末的武術小說開始,我們就已經看到一系列有關南少林武術的相關小說及故事,無論是真是假,我們或已經能夠看出南少林的重要性,它對嶺南文化、福建文化及台灣文化的重要影響仍然存在於各層面的傳統文化中。
Thumbnail
從清末的武術小說開始,我們就已經看到一系列有關南少林武術的相關小說及故事,無論是真是假,我們或已經能夠看出南少林的重要性,它對嶺南文化、福建文化及台灣文化的重要影響仍然存在於各層面的傳統文化中。
Thumbnail
如果你看得懂趨勢,就知道房價即將要崩跌了……但崩跌谷底出現時,你要勇於出手。 不要再當「房奴」~你上了政府、財團、媒體的當。 全世界房地產狂飆的資金根源是QE,QE結束轉為QT,沒有持續狂飆的基礎了;台商是兩岸資金的橋樑,中國房地產價格牽動了比價效應,反應的不是房地產本身價值。 機緣到了再出手
Thumbnail
如果你看得懂趨勢,就知道房價即將要崩跌了……但崩跌谷底出現時,你要勇於出手。 不要再當「房奴」~你上了政府、財團、媒體的當。 全世界房地產狂飆的資金根源是QE,QE結束轉為QT,沒有持續狂飆的基礎了;台商是兩岸資金的橋樑,中國房地產價格牽動了比價效應,反應的不是房地產本身價值。 機緣到了再出手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人能夠享有「戰神」的美名? 會打仗,打得好,打得漂亮的人,很多。大家多半也有自己的渾號。 兵聖孫武。 殺神白起。 霸王項羽。 兵仙韓信。 日本人認可呂布,不過一般中國文化下的群眾,是不太能接受呂布的。 但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也有一個被公認可以角逐戰神稱號的南人。 陳慶之。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人能夠享有「戰神」的美名? 會打仗,打得好,打得漂亮的人,很多。大家多半也有自己的渾號。 兵聖孫武。 殺神白起。 霸王項羽。 兵仙韓信。 日本人認可呂布,不過一般中國文化下的群眾,是不太能接受呂布的。 但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也有一個被公認可以角逐戰神稱號的南人。 陳慶之。
Thumbnail
「這就是日本的起倒流了,為中國人爭光啊,去啊!」
Thumbnail
「這就是日本的起倒流了,為中國人爭光啊,去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