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新冠肺炎出現已經兩年多,
一開始病毒侵略性強且對它的不了解,
於是心理產生了恐懼與不知所措,
同時也關注不同專家的看法,
有一派靈性修練者要我們回頭來看顧自己內心,
有一派人說這是靈魂的集體意識,
主流醫學科學製造出了預防疫苗與治療藥物,
自然醫學專家提議大家提升自我免疫力,
傳統中醫會隨證用藥;
對於一個喜歡中醫與自然療法且尊重心靈的中年婦人,
過去這兩年半來的故事是,
盡量減少與人的交流與自身的移動,
盡力保持每天睡眠跟飲食品質,
也會每天追蹤不同專家的疫情解析,
所以對於世界大國的疫情狀況有一些了解,
這樣的基礎知識讓我在這一次台灣面臨與病毒共存的必然經歷,
心沒有恐懼但行為是謹慎小心的;
現在的我幾乎是在家活動,
外出走路運動時不戴口罩,
但會帶著口罩以防需要跟人對話時可以保護彼此,
我沒有排隊去買快篩,
家裡有兩年前根據新冠肺炎的症狀準備的中藥,
還有一些家備感冒中藥,
是一種萬一出現了症狀第一時間不會慌了手腳的餘裕;
其實我的篤定來自於,
我的生活單純自律及一日一餐輕斷食,
如果輕斷食真的能讓細胞活化,
那就算是不小心染疫也是輕症,
我的單純社交已經減少了染疫的風險,
連這樣也躲不掉那就是我該面對的考驗;
講到底我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
而是家人的健康,
把自己照顧好也是一種資源,
可以在家人有需要時幫上忙.
這兩年世界有了很大的改變,
這兩年對地球也產生了很多負擔,
包含那些因為防疫而增加出來的醫療用品,
還有居家照顧的外食包裝;
過了兩年多我還是沒搞清楚這次的真正功課,
宇宙是要我們學會什麼?!
不同的專家說的不一樣的故事,
每一個人也活出不同的劇碼,
我個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自我對話;
我的理解是外面有一股病毒海嘯侵襲,
我就備好物資躲在安全的空間等待風暴過境,
做好保護自己不造成其他人的負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3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悅讀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0808 7/18開始一日一餐, 今天滿三星期了! 更以往練習新飲食法一樣, 因為是看了很多資料跟心得分享, 所以信心十足! 實行起來也就沒有困難跟障礙, 過去三星期, 經歷了三天的市區小旅行, 也就是成功的結合外食的一日一餐; 也經歷了一次海鮮百匯大餐, 以往吃百匯食本來就是一天一餐,
2019/08/08 花了兩天追完日劇3年A班! 開始推薦給牧童時是根據網友介紹, 然後牧童看完還留下感動的眼淚, 並強力要求我一定要看! 結果村婦不敵"春夜"的浪漫年主角誘惑, 彎道先看了春夜! 在快速趕工看3年A班, 真的很熱血感人! 接下來要看的是當初跟3年A邊一起入袋的韓劇2013學校!
2019/07/18開始一日一餐的原由; 平常都是一日兩餐6/18, 星期二因為帶點心回來給牧童吃, 陪著吃了一頓, 也就是星期二是9/15, 於是星期三就到下午四點才吃一餐, 今天下午2點吃飯, 如果今天可以熬到明天中午, 那表示我可以進入一天一餐的實驗! 其實, 就算練習很久的飲食實驗,
營造一段精心時刻有利經營關係, 當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一句話時, 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被3C產品綁架的關係不限於兩性, 還有朋友與親子之間的互動, 彼此手中的智慧型手機也分散了注意力, 又大部分的人在工作課餘躲進網路世界散心, 好像也不能苛責這樣的行為, 我的個人時間能夠自由使用3C,
家裡幾乎不會有廚餘, 就是不會有過剩或不吃丟掉的食物! 盡量將可以食用的食物吃光是農家子地的本色! 好幾年去吃百匯自助餐都會將進食寶度控制好, 不像年輕時吃到飽等於吃到撐死! 總覺得將喜歡吃的食物吃進肚子, 體會用餐的愉快與滿足, 然後在最美的時候停下筷子, 讓這份美好成為期待! 心生不捨;
如果一直控制自己不買想要的東西算是一種吝嗇行為嗎? 乍看到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也愣了一會兒! 只買需要的東西,有錯嗎?! 如果能讓自己的物欲滿足於需要的線上, 而不會一直徘迴在想要的懸崖, 長久以往可以換到身心的自由, 那就算在別人眼中是吝嗇, 我也不以為意!! 只買需要不買想要的一年,
2019/0808 7/18開始一日一餐, 今天滿三星期了! 更以往練習新飲食法一樣, 因為是看了很多資料跟心得分享, 所以信心十足! 實行起來也就沒有困難跟障礙, 過去三星期, 經歷了三天的市區小旅行, 也就是成功的結合外食的一日一餐; 也經歷了一次海鮮百匯大餐, 以往吃百匯食本來就是一天一餐,
2019/08/08 花了兩天追完日劇3年A班! 開始推薦給牧童時是根據網友介紹, 然後牧童看完還留下感動的眼淚, 並強力要求我一定要看! 結果村婦不敵"春夜"的浪漫年主角誘惑, 彎道先看了春夜! 在快速趕工看3年A班, 真的很熱血感人! 接下來要看的是當初跟3年A邊一起入袋的韓劇2013學校!
2019/07/18開始一日一餐的原由; 平常都是一日兩餐6/18, 星期二因為帶點心回來給牧童吃, 陪著吃了一頓, 也就是星期二是9/15, 於是星期三就到下午四點才吃一餐, 今天下午2點吃飯, 如果今天可以熬到明天中午, 那表示我可以進入一天一餐的實驗! 其實, 就算練習很久的飲食實驗,
營造一段精心時刻有利經營關係, 當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一句話時, 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被3C產品綁架的關係不限於兩性, 還有朋友與親子之間的互動, 彼此手中的智慧型手機也分散了注意力, 又大部分的人在工作課餘躲進網路世界散心, 好像也不能苛責這樣的行為, 我的個人時間能夠自由使用3C,
家裡幾乎不會有廚餘, 就是不會有過剩或不吃丟掉的食物! 盡量將可以食用的食物吃光是農家子地的本色! 好幾年去吃百匯自助餐都會將進食寶度控制好, 不像年輕時吃到飽等於吃到撐死! 總覺得將喜歡吃的食物吃進肚子, 體會用餐的愉快與滿足, 然後在最美的時候停下筷子, 讓這份美好成為期待! 心生不捨;
如果一直控制自己不買想要的東西算是一種吝嗇行為嗎? 乍看到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也愣了一會兒! 只買需要的東西,有錯嗎?! 如果能讓自己的物欲滿足於需要的線上, 而不會一直徘迴在想要的懸崖, 長久以往可以換到身心的自由, 那就算在別人眼中是吝嗇, 我也不以為意!! 只買需要不買想要的一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