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寫給Y的,像復健一樣學習與焦慮共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有沒有跟妳說過?(其實說過什麼都不太記得)真的焦慮起來,我會非常暴躁的想要毀壞所有干擾我的人或事或物,以及我自己。

如果理智上還能控制,我會盡量停住我的焦慮不安,有時也許抽菸,有時也許去電影院睡一覺,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會開始覺得不能呼吸的大口吸氣,最常做的是事瘋狂的寫字,也許還有一段時間我會沒日沒夜沒日沒夜的不睡覺一直打電動,直到兩個小時後要交稿了,理智上我會花一點點時間去工作賺錢,免得沒有錢的時候,我的焦慮會加乘,進入另一個循環。(工作對我來說是最不花時間的,我大部分時間都拿來處理焦慮了。)

我不知道妳的焦慮是打哪來?但所有太過焦慮的人,總是有過分敏銳的感知,以及怎麼也輕鬆不了的繃緊神經,就算內心多麼渴望一點安靜,身體都不由自主的會反射出那些靈敏知覺感受到的變動。

應該是去年底,到年初的一陣忙碌,我把我的腰椎坐壞了。那個大量出貨的年節,全手工的商品製作,讓我駝著背折著腰,用已經老花的雙眼在幾乎要貼到那些需要細微手工的布製品上,印製一個又一個需要精準對齊的圖樣。

已經不再年輕的身體,不斷地向我哀嚎:「站起來動一動」「你該睡覺了」「明天再做吧!」但忙不完的年節商品,可以帶來接下來三四個月的收入,說什麼也要使盡全力、火力全開的把它們一一送到客人手中。

我挺享受馬不停蹄賺錢的過程,特別是那些都是我選擇的人生,以及我喜愛的事。

身體的哀嚎沒有停止,它開始從腰椎到大腿劇烈的疼痛了起來。我以為它只要去看看醫生、推拿或針炙一下就會復原,或是像從前一樣下水游個幾天泳就會好轉,但它卻在我沒多理會依然日日弓著身體直到年假開始後,才開始感受身體的反撲。

是這樣吧!人在過度緊張的狀態中,會完全忽略自己身體的訊號,不論心理的或身體的。每回都笑著說:「人總是在放假的時候開始生病。」真的一點也沒錯!

整個年假我比年過七十的母親還要緩慢的動作,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連上車都得用一手扶著大腿挪動身體避開右側大腿劇痛的部位;每個白日醒來我都不想起身,只要腳一踏上地就會痛到無法忍受的想蹲下,怎麼都直不了身。

直到年假完後我第一時間去收假後看診的骨科打了肌肉鬆弛劑、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才又能正常的行動。

像三年前身體因為焦慮而生無法找出原因的那些病癥,無法正常行走也讓我有些沮喪。

但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真的忙碌了好幾個月,心裡渴望休息,甚至希望是一段極空白的時光,什麼也不做,想起工作二十多年,尤其是後面這十多年都像停不下來的陀螺,在李奧納多的夢裡不停打轉,我沒再像三年前繼續焦慮找不到理由的、只要放輕鬆就會好、自律神經失調帶來的胃痛、頭暈、失眠⋯⋯

我換了個方式,我決定花點時間去找出「怎麼讓它不痛」「怎麼讓它慢慢恢復」的方法。

親愛的Y,意外的發現肌肉的疼痛對於熱愛運動的我,比起自律神經壞掉而引起無盡的身體疼痛容易解決,好像面對焦慮的時候,也可以換個方式思考:

像復健一樣,必須靜下心來去感受每一個姿勢運用到哪些肌肉、韌帶?哪一個動作如果弄錯施力的方式,就會造成其他不應該施力的部位用不對的方式讓它們代償了。

心裡的焦慮其實跟肌肉疼痛一樣,都必須去找出「真正出問題」的部分在哪裡?並不是刻意尋找,但它必然會有一個位置的施力點被我們不小心扭到不對的地方,得靠復健慢慢地訓練起那些肌群,使其發生作用,讓身體的位置回到正確的施力點,尤其是在復健的過程,物理治療師總會告訴你:「你這裡太緊了!」

他們有時擠壓到痛處時也會告訴你:「這個動作在幫你放鬆筋膜。」

因為這些肌群組織帶來的疼痛不像心裡焦慮帶來的緊張總是默不作聲,它們是真的會讓你痛到無法行動自如,你也便會向那些物理治療師問些方法:「那我回去能做什麼讓它不要那麼痛嗎?」「那我可以做些什麼運動可以讓它恢復得快一點嗎?」

這是我們面對焦慮時,很少會想起能幫自己找些方法舒緩的方式,甚至沒有任何人有百分之百適合每一個人放鬆的方法。(肌群的放鬆和調整則是每個人大同小異。)因為沒有「正確」的方法,於是我們用盡了更多的力氣,使焦慮更焦慮!

親愛的Y,沒有工作對我來說是巨大的焦慮;處理不了的人際關係也是焦慮;無法做好任何人認為「我應該是什麼樣子」也讓我非常焦慮;所有與世界對抗、與正常異常也都是我的焦慮;那些無法辨識別人的臉、無法看懂別人的表情、被別人盯著看都會讓我焦慮;甚至誰突然在路上叫住了我、跟我大聲說話,我都會因為繃緊全身神經,而無法正常說話而感到焦慮,或者就連看了太多潛藏在文字裡的任何情緒都會讓我無法消化而焦慮起來。

但我決定像復健一樣,一點點認識身體的肌群,去認識焦慮、找出一點方法在焦慮的時候可以做點放鬆的動作,讓它們不要擰痛了自己進入了另一種永無止盡自律神經失調的境界!

親愛的Y,也沒有一定要多麼喜歡自己或愛自己那些焦慮的怪模樣。跟焦慮的人說放輕鬆都是屁話,跟努力到死的人說加油也是句蠢話,焦慮跟壞掉的肌群一樣,需要一點點復健的時間、一點點放鬆肌群的方式、一點點對「身體在哪個姿勢比較不痛」的觀察,以及正確姿勢的學習,才不會讓更多的地方去代償了過於用力的身心!

經過了整整三四個月以後,我找回了我運動的節奏,我訓練了每個物理治療師要我「練起來」的核心肌群,然後,我才能稍稍地在起床的時候,不那麼害怕腳踩地、直起身,在彎腰穿褲子不再需要單手扶著牆忍著無比的疼痛還穿不好一件簡單的褲子!

但像對抗焦慮一樣,復健身體被弄壞的地方,都是漫長的時光,沒有工作的時候,就先拿來運動吧。妳曉得的,焦慮一直都在,我們就是得在漫長的人生中,一點一點的尋找跟每一種焦慮共處的方式,如果恰好某日修復好了,就把那些焦慮丟掉!

希望在妳每一個年歲,都能拋掉一點點青年、中年時的焦慮,在每新的歲數來齡時,都能比前一年更自在。

祝福妳。

20220517。有雨的高雄。雨也是會影響情緒的一種。

圖:20170909王品吃吃,Canon EOSM3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8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4K會員
914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Thumbnail
2025/03/20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Thumbnail
2025/03/16
如果不跑影片處理、太多的修圖功能(Lightroom很耗能),mini就很夠用了,怕跑不動的話,記憶體多加一點是可以用很久的。
Thumbnail
2025/03/16
如果不跑影片處理、太多的修圖功能(Lightroom很耗能),mini就很夠用了,怕跑不動的話,記憶體多加一點是可以用很久的。
Thumbnail
2024/12/27
這一年是非常溫暖的一年,在心裡感到萬分溫暖的一年!無論如何,感謝與我相伴的,網路上的朋友、工作上的戰友。
Thumbnail
2024/12/27
這一年是非常溫暖的一年,在心裡感到萬分溫暖的一年!無論如何,感謝與我相伴的,網路上的朋友、工作上的戰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次感到焦慮是什麼時候?待業的那段期間?還是被工作追著跑的昨日?又或是覺得自己輸給別人的那一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都能逃脫焦慮的綑綁,倘若無法做到,那我們就和它和平共處吧。
Thumbnail
上次感到焦慮是什麼時候?待業的那段期間?還是被工作追著跑的昨日?又或是覺得自己輸給別人的那一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都能逃脫焦慮的綑綁,倘若無法做到,那我們就和它和平共處吧。
Thumbnail
早上被會計單位退件,請款單據有些缺漏。我去找承辦人員,請教該怎修改。承辦人員埋頭於滿桌子的文件,對我突如其來的詢問,指著單據空白處不耐煩的說,「你這要有合約計價,去找會的人教你!」 事後同事說,會計單位的同仁,常講話很兇、很不客氣。我笑了笑,表示可以理解他們的忙碌與紛亂。
Thumbnail
早上被會計單位退件,請款單據有些缺漏。我去找承辦人員,請教該怎修改。承辦人員埋頭於滿桌子的文件,對我突如其來的詢問,指著單據空白處不耐煩的說,「你這要有合約計價,去找會的人教你!」 事後同事說,會計單位的同仁,常講話很兇、很不客氣。我笑了笑,表示可以理解他們的忙碌與紛亂。
Thumbnail
上課前只想好要講的3點是:前2天心情沈重;昨天在新店運動30分鐘,很舒服;身體痛,除了以前太勞累之外,是因為壓抑的關係,壓得很深很堅固。 就這樣,不用那麼認真,放輕鬆一點。這週沒什麼事,有的事不用說,不用花腦筋想要說什麼?短短地說完,聽聽其他人的發言,再想想有沒什麼要說的? 一、前天心情沈重 沒什麼
Thumbnail
上課前只想好要講的3點是:前2天心情沈重;昨天在新店運動30分鐘,很舒服;身體痛,除了以前太勞累之外,是因為壓抑的關係,壓得很深很堅固。 就這樣,不用那麼認真,放輕鬆一點。這週沒什麼事,有的事不用說,不用花腦筋想要說什麼?短短地說完,聽聽其他人的發言,再想想有沒什麼要說的? 一、前天心情沈重 沒什麼
Thumbnail
也沒有一定要多麼喜歡自己或愛自己那些焦慮的怪模樣。跟焦慮的人說放輕鬆都是屁話,跟努力到死的人說加油也是句蠢話,焦慮跟壞掉的肌群一樣,需要一點點復健的時間、一點點放鬆肌群的方式、一點點對「身體在哪個姿勢比較不痛」的觀察,以及正確姿勢的學習,才不會讓更多的地方去代償了過於用力的身心!
Thumbnail
也沒有一定要多麼喜歡自己或愛自己那些焦慮的怪模樣。跟焦慮的人說放輕鬆都是屁話,跟努力到死的人說加油也是句蠢話,焦慮跟壞掉的肌群一樣,需要一點點復健的時間、一點點放鬆肌群的方式、一點點對「身體在哪個姿勢比較不痛」的觀察,以及正確姿勢的學習,才不會讓更多的地方去代償了過於用力的身心!
Thumbnail
很多人聽完我的演講或看完我的文章,往往都認為我是很正向的人。但我其實也多次分享過,其實我也一直都不是一個很正向的人。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起起伏伏,有高有低,每個人都一定會遇到痛苦的時刻,讓自己感到很脆弱,無助跟焦慮,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每個人都要學著跟自己的軟弱共存。
Thumbnail
很多人聽完我的演講或看完我的文章,往往都認為我是很正向的人。但我其實也多次分享過,其實我也一直都不是一個很正向的人。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起起伏伏,有高有低,每個人都一定會遇到痛苦的時刻,讓自己感到很脆弱,無助跟焦慮,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每個人都要學著跟自己的軟弱共存。
Thumbnail
實際走一遭,就會發現,沒什麼厲害的,也是磕磕絆絆,在夾縫中求生存。
Thumbnail
實際走一遭,就會發現,沒什麼厲害的,也是磕磕絆絆,在夾縫中求生存。
Thumbnail
某一天剛起床不久,我便感覺到渾身不對勁。坐立不安,胸悶背痛,做什麼都不對。進退不得的感覺讓我更加煩躁、憤怒、焦慮、無力,身體因此更是緊繃疼痛,在嘗試釋放法、清理、深呼吸後仍無效,想著反正什麼也不能做、做不出,我乾脆躺到地板上當個自暴自棄ㄉ耍廢無賴。 躺平的我,覺察清空了思緒後,開始探索為什麼身體痠痛
Thumbnail
某一天剛起床不久,我便感覺到渾身不對勁。坐立不安,胸悶背痛,做什麼都不對。進退不得的感覺讓我更加煩躁、憤怒、焦慮、無力,身體因此更是緊繃疼痛,在嘗試釋放法、清理、深呼吸後仍無效,想著反正什麼也不能做、做不出,我乾脆躺到地板上當個自暴自棄ㄉ耍廢無賴。 躺平的我,覺察清空了思緒後,開始探索為什麼身體痠痛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真正意識到自己心中有許多錯綜復雜的焦慮時,大概是我23歲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的我,短短畢業不到半年就換到第三份工作,在那之前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我大概都只撐了一個半月,也許是不喜歡當時的工作環境,又或者無法適應整個不友善的就業環境。
Thumbnail
真正意識到自己心中有許多錯綜復雜的焦慮時,大概是我23歲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的我,短短畢業不到半年就換到第三份工作,在那之前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我大概都只撐了一個半月,也許是不喜歡當時的工作環境,又或者無法適應整個不友善的就業環境。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