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919int003/
2017年8月1日歐洲爆發毒雞蛋問題,當時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奧地利、義大利、盧森堡、波蘭等24個歐洲國家紛紛淪陷,就連遠在亞洲的香港、南韓也遭到波及。
而毒雞蛋事件主要肇因於荷蘭養雞場使用芬普尼清潔雞棚,以撲殺一種名為「紅鳥蟎」的寄生蟲,卻因此導致雞蛋遭芬普尼汙染,數以百萬計的雞蛋被下令禁售,或從各國紛紛被下架,食安問題已是全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即使毒雞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時間一久,人們選擇食物的習慣便又回復老樣子,購買時優先考量的依舊是食物的口味、價格,就連營養都未必是首選,更別說要研究食物的安全性了,而食品的加工技術和添加物等一般人不太了解的專業問題,更是少人注意。
食品加工是讓食物或原料經額外的處理程序,變成一種新形式的食品,目的原是為了提高食品風味、增加營養成分、延長保存期限等,也是避免食物腐壞、變質的必要過程,未必對人體有害。
然而隨著食品加工技術逐漸發達,有些業者開始使用效果快、成本低的化學添加物,以不法添加物或不純、缺乏營養的食品謀取利益,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食物時,不能只重視食物口味,還要計較食物的新鮮與營養程度,留意加工食品和添加物是否適量安全,才能遠離食安問題,愈吃愈健康。
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0327
為國民健康把關的澳洲食品安全系統
你知道澳洲與紐西蘭有一套聯合的食品安全系統嗎?兩國在1995年曾簽立協議,於2002年成立紐澳食品標準FSANZ(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正式啟動此聯合食品安全系統,主要包括:制定食品政策、建立食品標準、執行食品標準與執法。
FSANZ是一個獨立的法定機關,它採納了其他政府單位及社會各界的建議與意見,制定了食品標準規範,包括:原料、加工輔助品、染色劑、添加物、維他命及礦物質。
例如乳品、肉品和飲料的成分,以及新科技如新式食品,都有法定的標準可循。食品中若含基因改良作物或動物,也必須先通過FSANZ的核准。另外,已包裝及未包裝食品的標籤,包括強制警語或勸導標籤,也都在FSANZ的管轄範圍內。
食品標準由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執行,執行單位要定期檢查食品是否符合法規,民眾若發現食品有問題,可與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健康部門聯絡。進口食品則由農業部把關,進行檢查及抽樣。進口食品除了要符合進口食品法規外,也要符合食品標準規範。
圖片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fashion/20190819002538-263904?chdtv
不確定食品是否安全時,該如何是好?
雖然有FSANZ把關,但還是有看不出食物是否安全的時候,例如已通過檢驗的食品,其添加物在不同期間產生了新毒性,而消費者並不知情;或原本合法的添加物,在重新評估後卻被禁用,但原先含有該添加物的食品已流入市場,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我們該如何正確選擇食物呢?
其實若能遵循以下幾項重點,就能減少吃到問題食物的機會:
1.挑選食品時,須仔細查看其外觀,該食品若標示不明確、保存期限過長、價格過於低廉,或食品本身顏色過於鮮豔、風味不自然等,都可能含有過多的添加物,應避免選購這類食品。
2.選購食物時,盡量以天然的食品為主;若你要買的是非天然食品,就得仔細檢查商品的食品標示,若發現它的成分含有色素、防腐劑,或有較多額外的添加物,就盡量少買,最好多挑選生產過程透明、經產銷管理、通過食品標準規範或其他食品認證的產品,安全健康才能有保障。
3.烹調食物之前,除了基本的洗淨之外,也可先用清水浸泡,或加以汆燙,以減少添加物的含量。
4.平時應多食用清淡、天然的食物,因為一般口味較重的食品,其食品添加劑通常也比較多。或日常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利用蔬果中的植化素、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幫助身體進行新陳代謝。
5.水分能促進人體循環代謝功能,因此平時要多喝水、常補充水分,以幫助身體排除殘留體內的有害物質。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