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越戲免費授課,新住民們找到相知好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陶卉在雲水戲劇工作坊劉飛雲(阿招)團長的支持下,在永和開班授課,如今已辦了9期,每一期都有二十多名的學生。陶卉也會帶著學生登臺表演、驗收成果,讓參加的學生從越劇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

圖文提供=新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一般性補助計畫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3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閱讀

raw-image

週二傍晚6點,永和一處戲劇工作坊裡的門鈴不斷響起,陶卉一邊忙著教唱、指導學生身段,一邊忙著應門。就這樣一直到7點多鐘,還是有人陸續抵達。「沒辦法呀,很多人都是下了班趕過來,很難準時,沒關係的。」她早已習慣這種一直被打斷的教學模式。

急匆匆進門的學生則是熟門熟路地將身上大包、小包的放置妥當,立刻換上鞋、水袖,加入練習,看得出來每一位都不是初學者。被稱為班長的小鳳說,她跟著人稱「陶子老師」的陶卉上課已3年了,只要不停課,她每週二都報到,從不缺席。

2021 年的課程因疫情延後,一開課,陶子老師的學生們幾乎是迫不急待地來上課。住在桃園楊梅,罹患了乳腺癌的小琦也如此。這些學生們有的是永和在地社區居民,有的則是從中國大陸嫁到臺灣的新住民,包括陶卉。

raw-image

臺灣媳婦在《一鳴驚人》拿下銀獎

出身貴州梨園世家,父親在京劇團、母親在越劇團擔任要角,陶卉16歲就考進貴陽越劇團,19歲參加中國大陸全國首屆越劇電視大獎賽,獲得丑角金獎,20歲到上海靜安越劇團8年,也多次獲獎。從小浸淫在戲劇的世界,發展順遂的陶卉,2001年因緣份遠嫁臺灣,原本以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未料才嫁來5年,先生就因腦中風臥床。無所依靠的陶卉不得不放棄心愛的越劇,一肩扛起家計。

「媽媽每次來臺灣探望就哭,覺得我浪費了天賦,也心疼我辛苦工作養家。」陶卉說,期間不是沒想過要回家鄉,可總覺得是自己選擇嫁來臺灣,女兒也在臺灣出生,最終還是待了下來。靠著做資源回收,咬牙拚了11年!一直到2015年,陶卉的生命再度出現轉折,因為在貴陽的母親,鼓勵她報名參賽中國中央電視臺的《一鳴驚人》節目。

「不要丟下妳身上僅有的魅力!」母親的這句話,讓陶卉終於重拾戲服,以「臺灣媳婦」的身份再度粉墨登場,結果在《一鳴驚人》節目中一舉拿下銀獎! 2016年再參加南京戲曲節目《梨園漫步》舉辦的全球網友戲迷大賽,也得到銀獎肯定。「有位臺灣媳婦很會唱越劇」的消息開始在網路上流傳,有人循線問了陶卉願不願意開班授徒。

當時她很懷疑,會有人感興趣嗎?結果授課消息一公布,24小時內就有31人報名,大幅超出額定的25名學生!同年度,陶卉在雲水戲劇工作坊劉飛雲( 阿招) 團長的支持下,開始在永和開班授課,她很感謝阿招團長多年來無償提供場地,如今已辦了9期,每一期都有二十多名的學生。陶卉也會帶著學生登臺表演、驗收成果,讓參加的學生從越劇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

raw-image

每週二晚上免費授課,提供新住民交流

對戲劇懷有無比熱情的阿招團長說,學歌仔戲10年,越劇也學了8年,甚至在陶卉的母親來臺時,還受過她的指導,所以很樂意協助陶卉成立越劇班,為推廣戲劇多盡一份心。2018年陶卉再成立新住民越劇班,每週二晚上免費授課,阿招團長也相當支持。每一期的成果發表會,更是親力親為幫學生上妝、著裝、配置燈光、音響等,傾全力協助。

之所以願意免費授課,陶卉坦言,自己是過來人,深知在臺灣沒有親友的孤單,而且早年遠嫁臺灣的新住民,多數人經濟條件並不好,所以希望藉由越劇的學習,讓新住民有交流的地方,從認識越劇、學習越劇,藉由越劇相互扶持,精神也有所依託。辛苦十多年的陶卉,也終於蛻變為「陶子老師」,找回自信與快樂。

「我不想給自己戴上推廣戲曲文化的高帽子,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要讓新住民日子過得健康、開心。」陶卉說。但更深層的想法是,這群新住民老了怎麼辦?可能會思鄉、會抑鬱,有共同背景的一群人在一起學習,可以抒發心情,彼此協助。

raw-image

雖說是免費的新住民研習班,陶卉收學生的標準其實並不嚴。班上就曾有原住民也報名上課,外省第二代更多。祖籍浙江,定居永和,已七十多歲的李姐,因為退休沒事上了本土班後,又報名參加新住民研習班,希望每週上兩堂課。還有位協助陶卉指導學生花旦身段的王文燕老師,也是移居臺灣的外省二代,原本自身就有京劇及越劇底子,又報名陶卉本土班的課程精進所學,如今也熱心免費地教導新住民。

課程的休息時段,只見學生們拿出麻糬、芒果乾小心地分享。「陶子老師不收費嘛,帶點吃的也算是聊表心意。」大夥兒說,因為疫情關係,大家才刻意節制,過去每個人可是會輪流帶上一大堆好吃的東西,一起大快朵頤。

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透過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社區營造一般性補助計畫,辦理本期學習的劇目《送王郎》成果發表會,雖只能在平日上課的工作坊舉行,但學生們依然慎重其事地早早就到工作坊準備梳化,絲毫無損即將粉墨登場的興奮之情。

儘管,演出時因疫情未開放觀眾入內,而沒有熱烈的掌聲,但每位學生依然開心地拍照、留影,還有人直嚷著:「這輩子從來沒上過妝,沒想到有一天也能畫得美美的。」成果發表會從預計的1個小時,延長到2個多小時,無人喊累,而且大夥兒早已訂好「謝師宴」要好好感謝陶子老師及阿招團長。透過越劇的學習、社區的凝聚與不同族群的互動交流,這群人已成了相知好友,發展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好。

《新北市文化》第43期

《新北市文化》第43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新北市文化》季刊官方網站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北市文化季刊的沙龍
91會員
111內容數
2025/02/06
汐止不僅是迅速集聚島內移民與城市化的縮影,小城歷史猶如《百年孤寂》中魔幻寫實篇章,承載政權更迭、產業變遷與家族興衰的交織記憶。一幢幢百年古厝,如同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成為歲月的見證,繁華與衰落交錯成詩,故事如煙霧般飄散,卻又透過一次次水患,深深嵌入每一寸泥土中,訴說著隱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瑰麗與夢想。
Thumbnail
2025/02/06
汐止不僅是迅速集聚島內移民與城市化的縮影,小城歷史猶如《百年孤寂》中魔幻寫實篇章,承載政權更迭、產業變遷與家族興衰的交織記憶。一幢幢百年古厝,如同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成為歲月的見證,繁華與衰落交錯成詩,故事如煙霧般飄散,卻又透過一次次水患,深深嵌入每一寸泥土中,訴說著隱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瑰麗與夢想。
Thumbnail
2024/11/07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社區,是臺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居住人口不到50人,近年卻因土地開發案議題,意外闖入大眾視野。憑著獨特的人文底蘊、漁港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刺激觀光人潮前來朝聖,也吸引更多文史工作者匯聚於此,帶領在地居民與外地人從日常中欣賞不一樣的漁村文化。
Thumbnail
2024/11/07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社區,是臺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居住人口不到50人,近年卻因土地開發案議題,意外闖入大眾視野。憑著獨特的人文底蘊、漁港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刺激觀光人潮前來朝聖,也吸引更多文史工作者匯聚於此,帶領在地居民與外地人從日常中欣賞不一樣的漁村文化。
Thumbnail
2024/08/12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2024/08/12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彭蒙惠博士是臺灣著名的英語老師,她放棄了紐約的全額獎學金,毅然決然地選擇宣教之路,並最終定居臺灣。她在花蓮深入瞭解和學習原住民文化,並利用廣播推廣英語教育,影響了整整幾代臺灣人。雖然她為了臺灣割捨了自己的家庭和愛情,但她用自己的奉獻和愛心,成為眾人心中的永恆母親。
Thumbnail
彭蒙惠博士是臺灣著名的英語老師,她放棄了紐約的全額獎學金,毅然決然地選擇宣教之路,並最終定居臺灣。她在花蓮深入瞭解和學習原住民文化,並利用廣播推廣英語教育,影響了整整幾代臺灣人。雖然她為了臺灣割捨了自己的家庭和愛情,但她用自己的奉獻和愛心,成為眾人心中的永恆母親。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大部分聽眾朋友可能離高中都很遠了,臺灣規模最大、歷史也最久的青少年戲劇交流平臺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青藝盟)主辦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到今年是第24屆了,對臺灣的高中生,尤其是戲劇社或喜愛戲劇的學生來說,這是個蠻重要的活動。今天與我們聊花樣的有青藝盟的團長賴亮嘉
Thumbnail
大部分聽眾朋友可能離高中都很遠了,臺灣規模最大、歷史也最久的青少年戲劇交流平臺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青藝盟)主辦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到今年是第24屆了,對臺灣的高中生,尤其是戲劇社或喜愛戲劇的學生來說,這是個蠻重要的活動。今天與我們聊花樣的有青藝盟的團長賴亮嘉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視訊內,真誠的笑容,聲音頓挫有致,答覆條理分明,時不搭配手勢,她是演員、老師,更是領導者,她是「唯,劇場」團長暨藝術總監──張庭溦。 2023年,「唯,劇場」籌辦《轉身轉生¬_菜市場藝術節》,與台中在地劇團合作,一同於新民街、第四市場進行演出,引發熱烈迴響。然而,這是一個即將被拆的市場。
Thumbnail
視訊內,真誠的笑容,聲音頓挫有致,答覆條理分明,時不搭配手勢,她是演員、老師,更是領導者,她是「唯,劇場」團長暨藝術總監──張庭溦。 2023年,「唯,劇場」籌辦《轉身轉生¬_菜市場藝術節》,與台中在地劇團合作,一同於新民街、第四市場進行演出,引發熱烈迴響。然而,這是一個即將被拆的市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