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1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因受信施及千餘緡,遂遣人陰計在城諸寺僧數,

皆密送錢,同日為眾檀設齋,其即預辭範公。

是日侵早發船,逮天明眾知已去,有追至常州而得見者,受法利而回。

觀此老一舉,使姑蘇道俗悉起信心,增深道種,此所謂轉為攝化之方。

與夫竊法位,苟利養,為一身之謀者,實天壤也。

《與德和尚書》

【注釋】

①琅琊和尚:北宋滁州琅琊山慧覺廣照禪師。西洛人,名慧覺。弱冠時,父為衡陽太守,因疾而歿于任地,師扶靈柩自衡陽歸洛,過澧州藥山古寺,宛若宿居於此,遂緣此出家。複游方參學,得法於汾陽善昭禪師,後住滁州琅玡山,大振臨濟宗風,世稱「琅玡慧覺」。

②范希文:即范仲淹(諡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慶歷年間任參知政事。在他所寫的《岳陽樓記》中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流頌千古。體現出他悲天憫人的情懷和抱負。曾問道于琅琊和尚,琅琊和尚因而過訪之。有《贈琅琊覺禪師偈》曰:「連朝共話釋疑團,豈謂浮生半日閑,直欲與師閑到老,盡取識性入玄關。」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說:近世作長老的人,常涉及二種因緣。然而每見許些人由於智慧見識不高明,被這兩種境風所觸動,便喪失了自己一向持法的身分。

一是遇到不如意的逆緣,所接觸的多是衰風,令人產生煩惱氣憤。二是遇到稱心如意的順緣,所接觸的多是利風,令人產生貪愛喜悅之情。

既然被這衰、利兩種境風所觸動,必致喜怒之氣交攻於心,鬱勃之色浮于面,得意時則興致勃勃,失意時則鬱鬱寡歡。這種小家子的氣度,勢利眼的作風,未免取辱法門,而被賢人達士所譏誚。

惟有大智慧的人,遇到這兩種境緣時,能夠巧妙地轉化為攝受眾生的方便,並以這種美德去引導後來的學者。

如琅琊慧覺和尚往蘇州看望范希文,得受信心施主的供養共有一千餘串錢。琅琊和尚派侍僧暗中查訪蘇州城內各寺院的僧人數目,把千餘串錢悉數分送給各寺,並吩咐各寺主同日為施主設齋祈福。他自己卻提前向范希文辭行。至設齋日淩晨,和尚即令開船,等到天亮,眾人才知道琅琊和尚已經離開蘇州了。

有人企慕心切,一直追至常州才得見和尚,蒙師開示,獲得法益才回。看到此老這一番舉動,使蘇州道俗二眾同發信心,增深道種。

這就是上面所說的轉為攝化眾生的方便。較之那些私竊法位、苟求利養,只為自己一身謀算的人,實有天壤之別。

raw-image

良因贊曰:

真正的禪者,觀外境之生滅、垢淨、增減,皆不離自性所顯,

有何可愛可取,可惡可捨呢?

因此面對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時如如不動,如雁過寒潭,雁去影不留。

唯有長時間深入實修者,方真能自在無礙;

倘若只是略懂皮毛便自以為足,而不肯下死功夫,

遇到境界依然苦惱萬端時,又何需怨天尤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 士大夫學此道,多求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及乎緩緩地跟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無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吞熱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麤,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聖嚴法師:  這段話指出有些知識份子傾向於急著得到結果,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 士大夫學此道,多求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及乎緩緩地跟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無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吞熱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麤,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聖嚴法師:  這段話指出有些知識份子傾向於急著得到結果,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