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東南亞各國的電影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看的幾部東南亞電影簡介,幾乎都可以在Netflix上觀看~

1.老師也起肖(印尼)(好笑、輕鬆)
在城市混不下去的男主角回到家鄉,到父親任教的中學教書,想存錢去郵輪上工作,但是老師們的薪水卻被當地黑幫偷走,他和其他老師、學生們去把錢搶回來,也重新思考自己生活的方向。

這部我看了兩次,男主角為了在城市生活,所具備的一些生活技能(例如變魔術),意外地在保守的家鄉派上用場,他和當地人個性、待人處世上的反差製造出很多笑點。我第一次看印尼電影,電影中雖然透露小鎮的貧困,但是用幽默包裝,也有愛情、親情的感人情節,很自然流暢~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295017

2.十字路口(馬來西亞)(犯罪、沉重)
在馬來西亞的社會中,認真想辦案的新進警察,發現許多犯罪案件的背後都是有自己長官的包庇,對體制的不滿卻無力改變、只能壓抑,最後壓抑不下來便和一群移工起了衝突,擦槍走火……。

對移工議題有些了解的話,看到這部片應該會很有感觸。男主角警察對非法移工的犯罪率很不滿,男主角移工則是從印尼來到馬來西亞工作的移工(合法),但是他的老闆底下就有許多非法的羅興亞移工,其中一位因工殤意外逝世,老闆的兒子便將遺體帶到野外燒成灰,這些移工已是在家鄉生活不下去的人了,這樣看似草率的生命終結,反而是最後的尊重。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015153?source=35

3.落紅(越南)(女性、淒美)
十九世紀的越南,一位14歲的女孩小雲嫁到大戶人家,成為三姨太。在家中,她看見女性在傳統價值觀之下,必須傳宗接代、生下男生,才會被認為是有價值的。片中有許多女性 : 已生下男孩卻仍害怕自己失寵的大太太、連三胎都生出女孩的二太太、丈夫不願與自己行房而羞憤自殺的媳婦、童言童語說著自己長大要當男人的小女孩等等,導演有意無意地讓每個女性的臉龐模糊朦朧,象徵這是女性的集體經驗。

雖說是集體經驗,其實不同女性在其中還是展現出不同的順從、對抗樣貌,例如外遇的二太太,不再討好丈夫、不願再求子,與自己剪掉長髮的小女孩,看到人這樣的能動性我覺得很感動、也很真實。此外,片中特別提及,不自由的其實不只是女性,大太太的兒子無法追求真愛,亦展現出體制下男性也是受害者的現象。
https://video.friday.tw/movie/detail/35025

4.臺北星期天(菲律賓移工在臺灣)(幽默、反思)
兩位菲律賓移工到臺灣工作,有天他們看見一張廢棄的沙發,希望能搬回宿舍頂樓,下班時躺在上面吹風喝啤酒,於是便展開多舛的搬沙發旅程,途中遇到許多障礙,就像他們希望賺錢來拉近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一樣,理想給予動力,現實卻不斷消磨熱情。

太好看了吧!這部片呈現出移工在外地工作的生活情形,異鄉人短暫的情感依偎(兩個各有家庭的人在異地交往)、諸多限制的工作環境(宿舍門禁、記點)、移工的假日生活(金萬萬名店城、寄包裹回家)等等,非常寫實地拍出他們的視角。我非常喜歡單身的男主角一邊用中文跟警察說不好意思、謝謝,一邊切換塔加祿語碎念他混蛋,太好笑了!還有他們被台灣記者用英文逼問時,問對方說:「她在說英文嗎?」口音影響發音的準確,經常是他們在說中文時遇到的障礙,在這裡有角色對調的有趣對比。其實這部片的導演是馬來西亞人,到臺灣拍菲律賓移工,我猜想或許正因為不同身份才更能切換視角。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70154732?source=35

5.真情相依(菲律賓)(浪漫、愛情)
工作九年的妓女愛黛兒,遇見原本要當船員卻被騙錢,因而開始賣身賺錢的男妓蘭姆,因為處境類似而互相照顧 ; 愛黛兒一心想離開這個環境,然而蘭姆才剛開始要賺錢,兩人在關係的確認、對未來的期望上相互碰撞,最後他們會做出甚麼選擇?

我很喜歡這部片,男女主角的個性設定讓互動很有火花,女主角的工作如何影響她對感情的態度,也透過很深刻的臺詞傳達了出來。雖然工作環境充滿危險,但是男主角的單純與善良,讓女主角重新獲得勇氣、重新感受到愛。我看到一篇評論說這是愛能戰勝一切的老套概念,但是沒辦法,我就是吃這套,好好看~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210763?source=35

-----------------------------

後記 : 有次看見一間印尼店的招牌寫著中文的「東南亞雜貨店」,下面的印尼文卻寫'Toko Indo'(印尼店),我忽然意識到,臺灣社會習慣用「東南亞」統稱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十一個不同的國家,對他們自己而言,印尼就是印尼、越南就是越南,「東南亞」一詞似乎簡化了太多事物。因此我期許自己去個別了解更多這些國家的文化內涵,而電影即是好途徑,希望大家一起來探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亞熱帶的熊的沙龍
21會員
51內容數
四大主題 : 東南亞移民工在臺灣的生活、馬祖西莒打工換宿小故事、讀書分享、設計最適合自己的職涯的實驗故事
2024/12/04
下課時看到阿公阿嬤接到他後安心的表情,我忽然想到:「啊!他們也是第一次當阿公阿嬤呀!」這本書的最後也說道同樣的概念「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爸媽,小孩零歲,爸媽也是零歲」,其實大人會不知所措也很合理,大家都是一起在學習的,大人與小孩都是。
Thumbnail
2024/12/04
下課時看到阿公阿嬤接到他後安心的表情,我忽然想到:「啊!他們也是第一次當阿公阿嬤呀!」這本書的最後也說道同樣的概念「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爸媽,小孩零歲,爸媽也是零歲」,其實大人會不知所措也很合理,大家都是一起在學習的,大人與小孩都是。
Thumbnail
2024/11/25
小朋友無論年紀多小,都有自己的感受,在無法清楚表達的情況下,自己和大人雙方想必都很難受,尤其是在對話中不論如何嘗試都只得到「不要」否定詞,那樣的挫折、無力感即便是一旁的我也強烈地感受到了。
Thumbnail
2024/11/25
小朋友無論年紀多小,都有自己的感受,在無法清楚表達的情況下,自己和大人雙方想必都很難受,尤其是在對話中不論如何嘗試都只得到「不要」否定詞,那樣的挫折、無力感即便是一旁的我也強烈地感受到了。
Thumbnail
2024/05/18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2024/05/18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移工阿姨Siti從2001年就來臺灣工作,以前還有每三年就要回國的規定,陸陸續續在臺灣工作10多年了,明年如果護照不能延長就會回到印尼。她來的時候身邊還沒什麼朋友來臺灣工作,反而是她後來推薦自己的大姊、二姊也來工作。在這之前她在新加坡工作過2年,使用的語言是馬來語和英語,她現在還聽得懂但不太會講。在
Thumbnail
移工阿姨Siti從2001年就來臺灣工作,以前還有每三年就要回國的規定,陸陸續續在臺灣工作10多年了,明年如果護照不能延長就會回到印尼。她來的時候身邊還沒什麼朋友來臺灣工作,反而是她後來推薦自己的大姊、二姊也來工作。在這之前她在新加坡工作過2年,使用的語言是馬來語和英語,她現在還聽得懂但不太會講。在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從90年代新住民家庭開展的故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文慧,隔著話筒向遠方的家人報平安,「媽媽啊,我很好,他們也對我很好。」話像是對親人說的,也像是對自己說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從90年代新住民家庭開展的故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文慧,隔著話筒向遠方的家人報平安,「媽媽啊,我很好,他們也對我很好。」話像是對親人說的,也像是對自己說的。
Thumbnail
有次看見一間印尼店的招牌寫著中文的「東南亞雜貨店」,下面的印尼文卻寫'Toko Indo'(印尼店),我忽然意識到,臺灣社會習慣用「東南亞」統稱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十一個不同的國家,對他們自己而言,印尼就是印尼、越南就是越南,「東南亞」一詞似乎簡化了太多事物。
Thumbnail
有次看見一間印尼店的招牌寫著中文的「東南亞雜貨店」,下面的印尼文卻寫'Toko Indo'(印尼店),我忽然意識到,臺灣社會習慣用「東南亞」統稱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十一個不同的國家,對他們自己而言,印尼就是印尼、越南就是越南,「東南亞」一詞似乎簡化了太多事物。
Thumbnail
我後來反思道,我的問話方式本來就是以臺灣人、甚至比較菁英的角度出發,詢問了「法律面」的問題(因為我想到這與政府對移工的最低基本薪資保障有關),然而對移工來說,加薪可能只是需要雇主的行動,與法律無涉。
Thumbnail
我後來反思道,我的問話方式本來就是以臺灣人、甚至比較菁英的角度出發,詢問了「法律面」的問題(因為我想到這與政府對移工的最低基本薪資保障有關),然而對移工來說,加薪可能只是需要雇主的行動,與法律無涉。
Thumbnail
從二十活到四十,面對取捨這一題,歲月的獠牙磨人,手中握有的籌碼已寥寥無幾,失了扭轉乾坤的鬥志,沒了一敗塗地的膽識,便滯留在一片困窘、難堪的狀況中,所幸身旁還有好友相伴,刁牌仔,講幹話——這是屬於這片土地獨特風景的一隅。
Thumbnail
從二十活到四十,面對取捨這一題,歲月的獠牙磨人,手中握有的籌碼已寥寥無幾,失了扭轉乾坤的鬥志,沒了一敗塗地的膽識,便滯留在一片困窘、難堪的狀況中,所幸身旁還有好友相伴,刁牌仔,講幹話——這是屬於這片土地獨特風景的一隅。
Thumbnail
可能我本身很喜歡看跟社會議題有關係的電影,這是因為當你不了解一個國家的時候,透過看跟社會議題有關係的電影,你可以更理解你身處的社會裏,有著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存在,而這部電影其實也很貼近在台灣的我們,推薦給大家都去看,別忘了回來跟我分享你的感想.
Thumbnail
可能我本身很喜歡看跟社會議題有關係的電影,這是因為當你不了解一個國家的時候,透過看跟社會議題有關係的電影,你可以更理解你身處的社會裏,有著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存在,而這部電影其實也很貼近在台灣的我們,推薦給大家都去看,別忘了回來跟我分享你的感想.
Thumbnail
 這個寒假有很多很棒的第一次體驗,某個星期天,一年沒見的朋友開著載他朋友來接我,我們要去中山北路的菲律賓街和北車北平西路的印尼街逛逛吃飯,接著去他的朋友家錄Podcast。 朋友和我的新朋友的節目是【城市駐言】,用聊天的方式講述各自對城市不同角落的記憶。 而我要講的是移工的主題。
Thumbnail
 這個寒假有很多很棒的第一次體驗,某個星期天,一年沒見的朋友開著載他朋友來接我,我們要去中山北路的菲律賓街和北車北平西路的印尼街逛逛吃飯,接著去他的朋友家錄Podcast。 朋友和我的新朋友的節目是【城市駐言】,用聊天的方式講述各自對城市不同角落的記憶。 而我要講的是移工的主題。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從不缺歧視,新住民的畢業典禮,媽媽在台上開心拍照領畢業證書,爸爸坐在台下,小孩呢?開始快樂的奔跑,二三十個一起尖叫吶喊,很瘋狂的那種,一旁的台灣人紛紛搖頭說:"只有娶外籍配偶的孩子才會這樣",我說了,這世界上從不缺歧視。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從不缺歧視,新住民的畢業典禮,媽媽在台上開心拍照領畢業證書,爸爸坐在台下,小孩呢?開始快樂的奔跑,二三十個一起尖叫吶喊,很瘋狂的那種,一旁的台灣人紛紛搖頭說:"只有娶外籍配偶的孩子才會這樣",我說了,這世界上從不缺歧視。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了第三回,上一次用這樣的篇幅寫感覺還不錯,雖然又短又淺的這樣寫北影一開始有點不安,不過現在也放寬心了,這次看了很不印度的《印度小情歌》、取材特殊的《救命大作戰》、節奏很慢的《湯屋裡我記得》、有點平庸的《震向性教育》,當然總算看了麥克李的《彼得盧:人民之聲》,大場面調度真是一流。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了第三回,上一次用這樣的篇幅寫感覺還不錯,雖然又短又淺的這樣寫北影一開始有點不安,不過現在也放寬心了,這次看了很不印度的《印度小情歌》、取材特殊的《救命大作戰》、節奏很慢的《湯屋裡我記得》、有點平庸的《震向性教育》,當然總算看了麥克李的《彼得盧:人民之聲》,大場面調度真是一流。  
Thumbnail
「第一廣場小書攤」的志工除了每週日擺攤借書給移工朋友之外,還舉辦導覽活動,帶領臺灣人用新的眼光探索第一廣場。多年沒來,我發現移工和新住民在這打造了一個虛擬故鄉。 盼了又盼,發薪日後的第一個週末,他們興
Thumbnail
「第一廣場小書攤」的志工除了每週日擺攤借書給移工朋友之外,還舉辦導覽活動,帶領臺灣人用新的眼光探索第一廣場。多年沒來,我發現移工和新住民在這打造了一個虛擬故鄉。 盼了又盼,發薪日後的第一個週末,他們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