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坑 — 賞心悅目的繪本
要我歸類的話,這本書會被我歸類在繪本,收錄的植物介紹內容是挺充實的,不過手繪插畫更有看頭,而且小孩子也可以一邊看著圖片,一邊學習我們生活周遭植物的"來頭",可說是大人小孩都適合的圖畫故事書。
精美的插圖光看就賞心悅目,比起照片更獨具特色,別有一番風味。再搭配每個植物的歷史、外觀、"人們對它做了什麼事”還有最重要的"拿它做了什麼",透過這些我們平常不知道的"小知識",來補足知識層面,讓我們對身旁的這些"小花小草"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更仔細看這些"活生生"的植物,一窺究竟植物的迷人之處。
那些常聽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植物們
本書採用"各大洲”環繞世界的方式,從南歐出發一直到北美,介紹那些原生於該處令人驚奇的各種植物。
還有你想的沒錯,此書就是參考"環遊世界八十天"這本小說的路線,從歐洲一路往東,比菲利斯·福格去了更多地方,多了非洲、大洋洲等地區,透過植物來環遊世界。
這邊用插圖簡單介紹這本書比較有趣的幾種植物,有些常吃卻沒看過"活生生"的樣子,有些聽過卻"不知道長怎樣",有的更是不知道我們"吸進去"的東西原本長怎樣。
選擇的這三者"都是茄科”的植物,與常見的番茄、茄子、辣椒都是近親。
分別是: 薯條…,抱歉,太餓不小心講錯了,應該說馬鈴薯才對;風茄雖然不常見,但有看過哈利波特的應該都對"拔出來會尖叫令人發狂致死"的那株曼德拉草很有印象;菸草就更不用說了,癮君子手上的那根就是用這種植物的葉子加工而成的。
總結反思 — 多認識身邊的植物
你知道嗎? 其實馬鈴薯與番茄是近親,而且一開始引進時,人們還不敢吃它,因為怕它有毒。結果之後被大眾所接受,成為平民的主食之一,還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當時愛爾蘭大舉種植馬鈴薯作為最主要的糧食,大約4成的住民依賴這種作物過活(只能吃它度日),結果一場馬鈴薯間的大傳染病讓這些馬鈴薯"死光光",導致大規模歉收,造成數百萬靠此維生的人因此無以為繼,是歷史上最嚴重的饑荒之一。
許多難民因此逃離尋求出路,進而促使改變了愛爾蘭的社會經濟結構,對該國家的影響可見一班,成也馬鈴薯,敗也馬鈴薯。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像是常見的"香蕉”,其實都是來自同一株香蕉,透過分枝的方式"複製"出來的,就像是複製貼上那樣,一整片香蕉園都是"同一個香蕉的複製體”,所以一旦染上了傳染病之後,"全部"的香蕉基本上是無一倖免,再短時間內就會通通死光,甚至不只是這片香蕉園,其他地方種的香蕉也可能染上同樣的病而難逃一劫。
其實香蕉已經面臨滅絕的危機,當初大米七香蕉就是染上了黃葉病而瀕臨絕種,現在的香芽蕉則是可以抵抗黃葉病的品種,取代大米七成為最主流的品種,市面上幾乎都是這種香蕉。
但危機仍然沒有解除,單一品種大規模種植的風險仍然存在,只要哪天出現某種致命的疾病感染了現在我們吃的這種香蕉,歷史仍然會重演。
從馬鈴薯與香蕉的故事告訴我們,生物多樣性相當重要,只依賴少數植物的單一品種作為經濟作物相當危險,不只是傳染病而以,人類的開發、極端氣候、…等,都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消滅某種我們賴以為生的作物,下次可能是我們吃的小麥、玉米或是大豆,這些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糧食,只要任何一種"出事了",都可能成為下一個"愛爾蘭的馬鈴薯”。
維持作物、生物的多樣性,這不只是因為"無私",除了生態保育與植物共存這種看起來很高尚的理由,其實更自私一點,更多的是與我們人類的未來生存息息相關,我們是為了"自己"好好活下來而保護這些植物。
小小遺憾
僅僅是個人的小建議,我認為標題應該翻成”用八十種植物環遊世界"比較正確,雖然"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比較接近"環遊世界八十天”,更朗朗上口,但其實光看標題猜不太到書中的內容。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