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介紹了薑科植物,它們是「隱藏在土裡的食材」,本文中繼續介紹幾種也是要掘地才會露面的食材,番薯、馬鈴薯、芋頭與蘿蔔。番薯和馬鈴薯都是放久了長出芽來,而芋頭則是大芋頭旁邊附帶的小芋頭,放久了也長出芽來,姑且把它們種種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蘿蔔是從種子開始種植,它們有不同的成長過程,茲分享如下。
在進入種植過程之前,先釐清這四種植物的食用部分是甚麼部位。番薯和蘿蔔是「塊根」,而馬鈴薯和芋頭是「塊莖」。塊莖及塊根均為植物為了要貯藏營養素,將其部分器官的構造加以膨大,而形成的貯藏器。貯藏器中貯藏的營養素,為植物下一個生長季度時,提供了營養及能量讓植物能重新生長,更可用於無性生殖。以番薯和馬鈴薯為例,為什麼說番薯的薯塊是根而馬鈴薯的薯塊是莖? 我們可以用植物的根與莖的特徵來區別。
種植馬鈴薯時會生成一些在地下橫走的莖,橫走莖長到一定的時候,頂端就膨大起來形成了塊狀形狀。仔細檢查一下馬鈴薯塊,發現它的表皮上有許多小孔,孔裏有芽,孔邊上有一道像眉的痕跡,孔和這道痕跡很像眼睛,因此植物學上稱為芽眼,芽眼在馬鈴薯塊上是按螺旋次序排列的,芽眼裹的芽,可以長出枝葉來,而那眉毛般的痕跡是葉子留下的殘痕。這些現象,就是一般植物莖的特徵。另外,番薯的薯塊是由主根上長出的側根和不定根膨大而形成的,番薯塊雖也能長芽,但是芽的位置沒有一定的排列順序稱為不定芽,而且沒有像馬鈴薯的薯塊那種葉子的痕跡,強烈地顯示出了根的特點。
一般來說,番薯的品種可分為兩大類:吃葉的部分和吃塊根(即常見的番薯)。所有番薯的葉都可食用,也都會長塊根;通常會長番薯的番薯葉,因為葉子不大口感也較老,大多數不會採來吃,多用為飼養動物用。而食用的番薯葉,葉子較大且嫩口感較佳,一般稱為地瓜葉,因為與前者是不同的品種,它的塊根長不大。關於地瓜葉的論述,且聽下回分解。
番薯(英語:Sweet potato)亦稱地瓜,為旋花科番薯屬的一種常見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所以它的花和同屬於旋花科的牽牛花很相似。馴化番薯的考古證據可上溯至少5000年前,產地於中美洲或是南美洲,番薯目前已經被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因為是外來種,所以名稱前面加一個「番」字。番薯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吸收到達人體內會轉化為維生素A,對人體免疫系統和至關重要,而且也可以保持眼睛健康。番薯含有眾多膳食纖維,能增強腸道蠕動防止便秘;但是含有一種氧化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裡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番薯吃得多了,會使人腹脹、打嗝、放屁等副作用。地瓜皮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多酚,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預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人建議番薯應連皮吃。
在台灣常見的蕃薯品種有: 台農57號的黃地瓜、台農66號的紅皮紅肉以及台農73號的紫心地瓜最為常見。這三種地瓜在熱量上、營養方面的差異不是很大。大都以口感來決定其適用性,像台農57號的黃地瓜外觀為黃皮黃肉,口感佳,適用:蒸、煮、烤或烘焙製作。紅皮紅肉的台農66號,甜度最高,適用於中西式糕餅點心製作。台農73號的紫心地瓜外皮和果肉都呈現鮮豔紫色,又叫芋仔番薯,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纖維,多用來食品加工、添色用,口感、風味不若以上品種佳,較有咬勁,適合料理:磨成泥,製成煎餅、地瓜泥,常用來當作食品加工原料。
地瓜放久了或保存不良就會發芽,發芽的地瓜不會產生毒素,照樣可食,只是風味較差了一些。發了芽的地瓜,我總會留幾顆放在水盆裡讓它繼續生長,當作室內裝飾還不錯看。等到地瓜藤枝葉滿盆了,地瓜變的乾扁了,就將它種到土裡孕育下一代。
將地瓜藤截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的節數約7 ~8節,具6 ~7 枚葉片,然後選擇生長機能旺盛、健壯、節間短、莖粗大、長度約30 公分左右的藤為薯苗。我園子的土壤偏砂質,所以採用斜植法以提高薯苗成活率。插植密度,株距大約25 公分。我種植植物採用自然生態方法,肥料大都採用殘枝落葉落果等製成的堆肥,這部分留到之後再分享。
接這就放任讓它自己成長,有時雜草太多了就除除草,把蕃薯藤往上撥,避免氣根深入土壤裡面長小地瓜。種植後3個月開始收成,困擾的是有很多的裂果,原因還有待查明,還好是把裂開部分削除後,依然很可口。
總共收成了兩麻布袋的番薯,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有一部分送人當鄰長之外,上百條的地瓜等待消化。網路上建議可以煮番薯、烤番薯、蜜番薯、番薯乾、地瓜球、地瓜酥等等的吃法。於是有空閒時就來弄番薯料理,從最簡單的蒸番薯開始、煮了番薯飯、蜜地瓜、到番薯粉圓等等都嘗試過了,後來老婆說 : 下次種少一點。
地瓜料理 : 蒸番薯,番薯飯,蜜地瓜,番薯粉圓,烤番薯片。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秘魯與玻利維亞境內的安地斯山脈,屬茄科茄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部分是其塊莖,馬鈴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西班牙人在1537年征服印加帝國後,在1570年將馬鈴薯帶回西班牙,一開始也不太敢食用這種從地下挖出來的食物,但發現馬鈴薯開出的花非常漂亮,還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便把馬鈴薯當做了一種珍貴的奇花異草,種植在了宮廷花園裡。在1650年傳至愛爾蘭,當時的愛爾蘭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馬鈴薯成為了唯一的糧食。18 世紀初,在德國與波蘭地區也開始種植,歷經了一個世紀,馬鈴薯的食用性才漸漸被歐洲人接受,之後馬鈴薯被引種到印度、爪哇和蘇門答臘,再傳到中國和日本。現在是歐美地區許多國家的主食,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馬鈴薯在17世紀由荷蘭人傳入臺灣,馬鈴薯在臺灣的專業栽培約於1914年開始。
有一次煮咖哩時,有一顆馬鈴薯不知滾到何處去了,等到找到時已經長滿了芽。依照種番薯的往例,先讓他的芽成長當盆栽,觀賞一陣子之後把它種到土裡,但是感覺上,覺得馬鈴薯的芽沒有番薯的芽漂亮,決定把它種到土裡去了。
前面談過,馬鈴薯是塊莖,生長點是在芽眼,所以依照芽眼把它大卸八塊分別種到土裡去了,居然長得很茂盛,到了秋末植株枯萎了之後,竟然掘出了不少馬鈴薯。
馬鈴薯植株會自然產生多種配糖生物鹼,遍布馬鈴薯植株的各個部分,其中最主要是α-茄鹼與α-卡茄鹼。本來馬鈴薯塊莖中配糖生物鹼的含量很低,而且集中在薯皮下1.5毫米薄薄的一層,削了皮才食用時,可以完全避免配糖生物鹼。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配糖生物鹼的含量會急遽的增加,而且分布不在僅限於表皮上。第一種是大家所熟知的,馬鈴薯塊莖發芽時,配糖生物鹼的含量會增加,其中以芽、皮和芽眼周圍的含量最高。另外,馬鈴薯塊莖受到長時間光照,會產生葉綠素使得表皮呈綠色,此現象稱為"綠變",配糖生物鹼和葉綠素是同時產生的,因此表皮變綠亦代表了配糖生物鹼的含量有所增加。此外,塊莖受損後亦會大量合成配糖生物鹼。而且配糖生物鹼不會因烹煮加熱而分解,所以馬鈴薯遇到以上情況,盡量避免食用。
攝入過量的配糖生物鹼對人體有害。急性症狀一般於食用後30分鐘至12小時內出現,包括噁心、嘔吐、胃痙攣、腹痛和腹瀉;嚴重者更會出現多項神經系統病徵。不過,因食用含過量配糖生物鹼的馬鈴薯而致命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時的馬鈴薯味道會變苦,難以下嚥。
在我收成的馬鈴薯中,竟然有幾顆本來就是綠色的,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疏於照顧,像培土不足,或者因為下雨表土流失所致,所以把它們留下當種苗用。至於其它正常的馬鈴薯,配合著上一篇所述收成的薑黃,加上洋蔥、胡蘿蔔,用糖、鹽、胡椒、八角粉及肉桂葉調味,居然料理出獨一無二的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