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32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5.7.31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高菴悟和尚曰:

「予初遊祖山,見佛鑒小參①,謂貪欲瞋恚過於冤賊,當以智敵之。

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

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識也,遂求掛搭②。」

《雲居實錄》

【注釋】

①小參:指寺院中不定時的說法。「參」是集眾說法之意,正式的說法稱上堂,或謂大參。小參規模較上堂為小,故曰小。此外,小參多垂說家風,故又稱為家教或家訓。據《敕修清規》卷二載,小參起初無定處,全視人數多寡,臨時在寢堂或法堂升座集眾說法。同卷「晚參」條下又將住持隨時隨處的說法稱為小參,如住持入院,或官員檀越入山,或受人特請,或為亡者開示,或四節臘時,皆可謂之小參。

① 掛搭:又稱掛單,僧人遊方行腳,入僧堂掛其所攜之衣被等於堂內之鉤,有依住叢林之意味。又住持允許行腳人依住,稱為許掛搭。《敕修百丈清規》載:「如求掛搭,參頭領眾回身,進住持前,稟云:『某等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久聞道風,特來依附,伏望慈悲收錄。』稟訖,不伺允否,即普觸禮一拜云:『謝和尚掛搭。』」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和尚說:

「我初次行腳來到祖山,剛好聽到佛鑒慧勤禪師對眾開示說:『個人如果有貪欲、瞋恚的心理,所造成的傷害比冤家盜賊還厲害,所以應當用智慧去抵敵。

人的智慧猶如井水一樣,若是長時間不用就會滯塞,滯塞了就不能流通,不流通則智慧就會被封閉了,既沒有智慧,又如何能對治得了貪欲瞋恚呢?』

我當時雖然年少,但聽到這些開示,心中也知道這位禪師一定是位善知識。因此就在這裡請求掛單,以便依止親近大師。」

raw-image

良因贊曰:

依照《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說法,選擇善知識必須認真考量十點:

1、具戒(調伏自己的煩惱);

2、定;

3、慧(調伏煩惱的智慧);

4、多聞;

5、通達空性慧;

6、功德增上(功德遠超過我們);

7、善說法;

8、具悲心;

9、精進;

10、(利益眾生)沒有疲厭。

其中又以戒、具悲心為主。

所以不能依止世俗情見,而是要以正念來判斷。

甚麼是正念?即是以上述十種條件,作為親近知識的標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8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上午,懺雲老法師請老和尚到大殿為大眾開示,老和尚到大殿後,懺雲老法師對眾人說:「你們有問題,可以請問老和尚。」 問:「如何得一心不亂?」 答:「要得到一心不亂,必先無慳貪、無掛礙、無散亂心才可,這個出家眾比較容易做得到,在家眾則種種俗務牽掛,放不下,較不易辦到,出家人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上午,懺雲老法師請老和尚到大殿為大眾開示,老和尚到大殿後,懺雲老法師對眾人說:「你們有問題,可以請問老和尚。」 問:「如何得一心不亂?」 答:「要得到一心不亂,必先無慳貪、無掛礙、無散亂心才可,這個出家眾比較容易做得到,在家眾則種種俗務牽掛,放不下,較不易辦到,出家人
Thumbnail
2016.8.9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謂湛堂曰: 「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 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者,次也。 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 若置之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對湛堂文準禪師說: 良因贊曰: 它構成一個修行人的氣度與格局。
Thumbnail
2016.8.9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謂湛堂曰: 「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 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者,次也。 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 若置之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對湛堂文準禪師說: 良因贊曰: 它構成一個修行人的氣度與格局。
Thumbnail
2015.7.31 隨筆 高菴悟和尚曰: 「予初遊祖山,見佛鑒小參①,謂貪欲瞋恚過於冤賊,當以智敵之。 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 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識也,遂求掛搭②。」 《雲居實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和尚說: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7.31 隨筆 高菴悟和尚曰: 「予初遊祖山,見佛鑒小參①,謂貪欲瞋恚過於冤賊,當以智敵之。 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 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識也,遂求掛搭②。」 《雲居實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和尚說: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5.13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昞首座曰: 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 好嗜欲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 好順從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①則嗟怨之聲作。 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 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
Thumbnail
2015.5.13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昞首座曰: 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 好嗜欲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 好順從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①則嗟怨之聲作。 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 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
Thumbnail
2015.4.11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 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與佛智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4.11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 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與佛智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1.11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更不可隨順勢力,為貪圖財利而做出有損出家人形象的事。 良因贊曰: 無量劫來煩惱如山之巨,業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Thumbnail
2014.11.11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更不可隨順勢力,為貪圖財利而做出有損出家人形象的事。 良因贊曰: 無量劫來煩惱如山之巨,業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9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演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9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演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16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舉廣道者①住五峯,輿議廣疎拙,無應世才。 逮廣住持,精以治己,寬以臨眾。未幾百廢俱舉。衲子往來競爭喧傳。 真淨聞之曰:「學者何易毀譽耶?」 予每見叢林竊議曰:「那箇長老行道安眾,那箇長老不侵用常住,與眾同甘苦。」 且不受贓、不擾民,豈分外事耶?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16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舉廣道者①住五峯,輿議廣疎拙,無應世才。 逮廣住持,精以治己,寬以臨眾。未幾百廢俱舉。衲子往來競爭喧傳。 真淨聞之曰:「學者何易毀譽耶?」 予每見叢林竊議曰:「那箇長老行道安眾,那箇長老不侵用常住,與眾同甘苦。」 且不受贓、不擾民,豈分外事耶?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6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佛鑒曰: 「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勿關心。 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 言見重則主者自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 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成。 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大小皆奮其力。 《與佛鑒書見蟾侍者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6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佛鑒曰: 「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勿關心。 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 言見重則主者自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 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成。 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大小皆奮其力。 《與佛鑒書見蟾侍者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