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已讀安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Day 16) 2022 05/28
續昨日,阿嬤和爺爺結婚後,在內員山五十七醫院附近的民家租了間小房子,阿嬤由於身體不好,一直懷不上身孕,就有隣居跟阿嬤說,不如先抱個女孩子來養,或許還可以「招弟」,就這樣,大姑姑來到了我們家,這件事也不是什麼秘密,你們也都已經知道,那時為了養大大姑姑,買克寧奶粉給她喝,阿嬤說,克寧奶粉一罐要三、四十塊錢,爺爺的薪水買個一、兩罐奶粉就幾乎空了,幸好阿嬤的陪嫁尚有一些金戒指和金項鍊,結果都變賣掉了。自抱來大姑姑後,沒有多久,阿嬤就懷上了我,而爺爺也調往中壢的關路闕,我就是在關路闕出生的。有一張老照片,是在關路闕照的,照片中爺爺抱著大姑姑,阿嬤抱著我,看起來我好像還只有不到七、八個月的樣子,照片中阿嬤真的好瘦。大概在我兩、三歲時,爺爺終於分配到位於龍崗的中正一村的眷舍,我最初的記憶也開始於此。今天要檢查一下洗臉枱下滲水的問題,還要去領藥,就只能短短地跟你們講一些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純青K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Day 3) 2022 5/15
(Day 3) 2022 5/15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阿琴,是從我小嬰兒時抱緊緊,到蹦跳四歲時追在我身後餵飯的阿嬤,重男輕女,凶巴巴的他,自從遇到了我,變成我孫女什麼都好的傻瓜阿嬤。我們的緣分,從他為了我撐過日夜顛倒的三個月,一點一滴加深對彼此的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每次見阿嬤,我幾乎都會環著她的肩,叫她一聲阿嬤。 一開始其實有點不習慣,我出生的家庭滿保守,長大之後很少會有親密的肢體動作,連愛幾乎都不會說出口。記憶中最後一次抱著媽媽大概是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沒睡飽,閉著眼睛站在床上,媽媽會把我抱到廁所門口,讓我去刷牙洗臉,這個習慣持續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分享小時候大舅的故事,還有母親兒時溺水、母舅幫外婆找女婿。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春節的家庭聯歡晚會上,透過小佩爺爺自己的學習成長+主動道歉=帶動小佩老爸良性的回應,也在不經意之間,完成二代之間關係的修復⋯,值得許多現在情感陷阱裡面的人們,終其一生的深思+守護+應用喔!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阿琴,是從我小嬰兒時抱緊緊,到蹦跳四歲時追在我身後餵飯的阿嬤,重男輕女,凶巴巴的他,自從遇到了我,變成我孫女什麼都好的傻瓜阿嬤。我們的緣分,從他為了我撐過日夜顛倒的三個月,一點一滴加深對彼此的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每次見阿嬤,我幾乎都會環著她的肩,叫她一聲阿嬤。 一開始其實有點不習慣,我出生的家庭滿保守,長大之後很少會有親密的肢體動作,連愛幾乎都不會說出口。記憶中最後一次抱著媽媽大概是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沒睡飽,閉著眼睛站在床上,媽媽會把我抱到廁所門口,讓我去刷牙洗臉,這個習慣持續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分享小時候大舅的故事,還有母親兒時溺水、母舅幫外婆找女婿。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春節的家庭聯歡晚會上,透過小佩爺爺自己的學習成長+主動道歉=帶動小佩老爸良性的回應,也在不經意之間,完成二代之間關係的修復⋯,值得許多現在情感陷阱裡面的人們,終其一生的深思+守護+應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