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說他跟你同校、同類,就會影響你的決定與行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64年3月13日凌晨,28歲的姬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在紐約皇后區邱園奧斯汀街公寓樓外遇害身亡,兩周後,《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當時有38名目擊者知道發生了殺人事件,但置若罔聞,均未報警或趕去救助。
上面這段敘述取自維基百科。多年後,有人揭發,《紐約時報》記者沒有翔實查證,實際上旁觀的目擊者並沒有38人這麼多。不過,這新聞事件還是引發心理學界許多研究,想瞭解為什麼人們會成為旁觀者?
圖片取自Canva
想關的解釋非常多,也多少有些道理。後來,有學者認為,旁觀者裡面有沒有「同類」的人,「同類」的人有沒有先出聲或有動作,對一個人是否採取行動的決策有很大影響。
甚至,這個人只是宣稱跟你「同類」,其實你不認識他,就已經對你有影響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0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5K會員
397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