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5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7/29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raw-image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良因曰:

知識不夠,自惶惑不安而多慮。

只有充實學問,或請教多聞之士,以免多慮不安。

道德不足,必因他人不服而多怒。

只有反求諸己,或親近有德之人,以免多怒招怨。

他人不信,多言何益,但善護口業吧!

道德、學問、語言,體現出一個人的底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13/11/2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先哲云: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限受用。」 良因曰: 能夠覺察他人之偽或受到他人之欺,而不動聲色,能吃點小虧者, 須有如日遍照的智慧,及大地慈育萬物之心者,方能致此。 能藉此積資懺淨,自然也就有無限受用了。
Thumbnail
2013/11/2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先哲云: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限受用。」 良因曰: 能夠覺察他人之偽或受到他人之欺,而不動聲色,能吃點小虧者, 須有如日遍照的智慧,及大地慈育萬物之心者,方能致此。 能藉此積資懺淨,自然也就有無限受用了。
Thumbnail
2013/11/2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損陰騭處。」 「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怒則言難入也。 善化人者,心誠色溫,氣和辭婉; 容其所不及,而諒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體其所不欲; 隨事講說,隨時開導。 人非木石,未有不長進者。 良因曰:
Thumbnail
2013/11/2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損陰騭處。」 「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怒則言難入也。 善化人者,心誠色溫,氣和辭婉; 容其所不及,而諒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體其所不欲; 隨事講說,隨時開導。 人非木石,未有不長進者。 良因曰:
Thumbnail
2013/11/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良因曰: 莫要輕信一面之詞,而隨便評論,以免被他人誤導,或者利用, 這來自定慧的功夫。 激勵他人改過向善時,內心真誠的關懷多呢? 還是厭惡嫌棄的心理多呢? 如果負面情緒多,還是先看好自己的心吧!
Thumbnail
2013/11/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良因曰: 莫要輕信一面之詞,而隨便評論,以免被他人誤導,或者利用, 這來自定慧的功夫。 激勵他人改過向善時,內心真誠的關懷多呢? 還是厭惡嫌棄的心理多呢? 如果負面情緒多,還是先看好自己的心吧!
Thumbnail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良因曰: 無事之時,要多積功累德,切忌苟且偷安。 因為懈怠不僅事情足以敗,心中也會因此失去堪能性, 則事敗心亂是必然的結果。 平時若能精進不懈,遇事自是不亂。
Thumbnail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良因曰: 無事之時,要多積功累德,切忌苟且偷安。 因為懈怠不僅事情足以敗,心中也會因此失去堪能性, 則事敗心亂是必然的結果。 平時若能精進不懈,遇事自是不亂。
Thumbnail
2013/9/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良因曰: 道者,眾生天真自性,人人本具。 只因迷於真性,故必須以智慧開顯之。 故德者,智慧力也。 於一切逆境中,能安住不動, 智慧則如焠火之鋼,精煉璀璨,故其德乃大。 當智慧不斷開發,法喜陣陣充滿之際,
Thumbnail
2013/9/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良因曰: 道者,眾生天真自性,人人本具。 只因迷於真性,故必須以智慧開顯之。 故德者,智慧力也。 於一切逆境中,能安住不動, 智慧則如焠火之鋼,精煉璀璨,故其德乃大。 當智慧不斷開發,法喜陣陣充滿之際,
Thumbnail
2013/7/29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良因曰: 知識不夠,自惶惑不安而多慮。 只有充實學問,或請教多聞之士,以免多慮不安。 道德不足,必因他人不服而多怒。 只有反求諸己,或親近有德之人,以免多怒招怨。 他人不信,多言何益,但善護口業吧!
Thumbnail
2013/7/29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良因曰: 知識不夠,自惶惑不安而多慮。 只有充實學問,或請教多聞之士,以免多慮不安。 道德不足,必因他人不服而多怒。 只有反求諸己,或親近有德之人,以免多怒招怨。 他人不信,多言何益,但善護口業吧!
Thumbnail
2013/7/2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瞋心,非靠強壓,而必須以止、觀的力量化解。 若是用止,則迅速轉念;或默念佛號;或深呼吸,藉氣調心。 若用觀破,則作因緣、慈悲、空觀等對治。 不論甚麼方法,在於平常的練習, 以及綿密觀照,自我審查的能力。
Thumbnail
2013/7/2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瞋心,非靠強壓,而必須以止、觀的力量化解。 若是用止,則迅速轉念;或默念佛號;或深呼吸,藉氣調心。 若用觀破,則作因緣、慈悲、空觀等對治。 不論甚麼方法,在於平常的練習, 以及綿密觀照,自我審查的能力。
Thumbnail
2013/5/2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良因曰: 因為尊重自靈,所以能攝護自心,積極地斷惡修善。 反之,不知自重者,則身心粗躁, 又不知反省,只是怨天尤人,這樣必招屈辱! 所言畏者,是對因果、輿論戒慎恐懼的態度。
Thumbnail
2013/5/2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良因曰: 因為尊重自靈,所以能攝護自心,積極地斷惡修善。 反之,不知自重者,則身心粗躁, 又不知反省,只是怨天尤人,這樣必招屈辱! 所言畏者,是對因果、輿論戒慎恐懼的態度。
Thumbnail
2013/3/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良因曰: 每個人都有根深蒂固的習氣,真正修行人對此,唯有念茲在茲; 只有失去慚愧心時,才會誇耀己德,詆毀人失。 《遺教經》:「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Thumbnail
2013/3/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良因曰: 每個人都有根深蒂固的習氣,真正修行人對此,唯有念茲在茲; 只有失去慚愧心時,才會誇耀己德,詆毀人失。 《遺教經》:「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Thumbnail
《格言別錄》002 2013/2/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 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 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良因曰: 過去師長告誡:「縱有解行功夫,但性格不行,就是不行!」 因為「解行」不就是為了修正習氣,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Thumbnail
《格言別錄》002 2013/2/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 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 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良因曰: 過去師長告誡:「縱有解行功夫,但性格不行,就是不行!」 因為「解行」不就是為了修正習氣,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