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呼小檔案] 有關逝者的一些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留給最愛的說話 — 遺書】

raw-image

「遺書」是多數中國人的忌諱,是當事人知自己陽壽將盡,留下的句子,大多是對親人的說話或是交待身後事。

有因為對現世厭倦、疾苦、或是要以生命控訴社會,當然也不乏因愛、恨等感情事而留下遺書然後輕生。讀者可以搜索「博愛女醫生」、「義士」、「港姐男友」、「遺書曝光」,等等......

當然,「遺書」也有令人肅然起敬的一種。將士出征,為國捐軀,大多先寫下書信,「留給這世上我最愛的人」或是在身體紋上記號,遇有不測,哪怕剩下一片肉碎或片言隻字也希望同伴能帶回故土給家人。

此外,還有一種突發、災難性的,來不及,也沒機會向親人道別,遠如911事件、南亞海嘯;近的有南丫海難、世越號事件。明知將死,沒法向至親道別,只有寫或錄下心中的說話,希望親人日後有緣知道。

「遺書」有形形色色的,最後想說的是「遺囑」又稱「平安紙」,每當城中富豪去世,都必掀起一番城中熱話。所以有遠見的,為免自己死後會被「激到彈返起身」,故在生時已揚言把財產全捐作慈善用途。

最最後一類遺書,就是「被自殺」留下來的,是企圖掩飾真相,但這一類因沒有注入任何感情,目的只是混淆視聽,所以都是欲蓋彌彰,「明眼人一睇就知」。

【過世後去哪兒?】

raw-image

香港市民過世後的殯葬儀式大致可分為火葬、土葬、海葬及撒灰到紀念花園等。

本港政府現時有6個火葬場,11個靈灰安置所,13個紀念花園,10個公眾墳場,分佈於港、九、新界及離島,而和合石墳場、長洲墳場、大澳墳場及禮智園墳場均設有棺木墓地,唯離島墳場只有原居民才可申請。

所有火葬及殮葬遺體和骨殖服務,除赤柱監獄墳場由懲教署負責外,均由食環署管理。此外,亦有私人公司提供昂貴而特別的葬禮,利用火箭把裝進骨灰的膠囊狀的容器送入太空;亦有把骨灰提煉成鑽石狀,讓後人隨身配戴。

【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 ♪ 快樂葬禮】

raw-image

死亡與悲傷一向都是不可分割,凡事總有例外,遠在非洲的加納就有一個號稱世上最快樂的葬禮習俗。

因為這個非洲西部小國相信死者的靈魂經歷輪迴後會在另一個世界以與現世一樣的方式繼續生活,死亡只是過渡,而棺材是要令逝者記住他們的身份。

所以加納人雖然會因親人離世而傷感,但並不會很悲傷,反而會視葬禮為一個慶典,不惜花費積蓄在棺材及喪葬風格上搞氣氛慰藉死者和親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Full 拉呼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2022/06/03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2022/06/03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2022/06/03
相信大家比較熟悉的麻將牌種是台灣牌(港式台灣牌)及廣東牌(香港牌),但日本麻雀則已衝破其國內1億多人口,甚至踏上國際的舞台,成為一種備有數學邏輯及完善分析的競技項目。同是麻雀,我們與它的距離到底是甚麼?
Thumbnail
2022/06/03
相信大家比較熟悉的麻將牌種是台灣牌(港式台灣牌)及廣東牌(香港牌),但日本麻雀則已衝破其國內1億多人口,甚至踏上國際的舞台,成為一種備有數學邏輯及完善分析的競技項目。同是麻雀,我們與它的距離到底是甚麼?
Thumbnail
2022/06/03
【九龍皇帝-曾灶財】 天生你是個不屈不撓的男子 不需修飾的面孔都不錯 ——《命運是你家》Beyond 與筆者年紀相仿的香港人,相信對曾灶財「九龍皇帝」並不陌生,他身分證上的姓名是「曾財」,在碼頭、電箱、大廈玻璃外墻等地方毛筆題字,得以聞名。 滿街都是他的廣告——渠王 【香港招牌字之李漢港楷】
Thumbnail
2022/06/03
【九龍皇帝-曾灶財】 天生你是個不屈不撓的男子 不需修飾的面孔都不錯 ——《命運是你家》Beyond 與筆者年紀相仿的香港人,相信對曾灶財「九龍皇帝」並不陌生,他身分證上的姓名是「曾財」,在碼頭、電箱、大廈玻璃外墻等地方毛筆題字,得以聞名。 滿街都是他的廣告——渠王 【香港招牌字之李漢港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昨天又不經意發現一位朋友的死訊,她應該不到40歲,有兩個小孩,是因為臉書上一篇幾年前的回顧,我才發現很久沒有問候他近況,沒想到點進她的FB後竟然是一張亡故的遺照在祭壇上,我不知道我們算不算是朋友,我竟然連死訊都毫無所知。她離開這個世界已經一年多了,而我卻不知不覺....
Thumbnail
昨天又不經意發現一位朋友的死訊,她應該不到40歲,有兩個小孩,是因為臉書上一篇幾年前的回顧,我才發現很久沒有問候他近況,沒想到點進她的FB後竟然是一張亡故的遺照在祭壇上,我不知道我們算不算是朋友,我竟然連死訊都毫無所知。她離開這個世界已經一年多了,而我卻不知不覺....
Thumbnail
「遺書」是多數中國人的忌諱,是當事人知自己陽壽將盡,留下的句子,大多是對親人的說話或是交待身後事。 有因為對現世厭倦、疾苦、或是要以生命控訴社會,當然也不乏因愛、恨等感情事而留下遺書然後輕生。讀者可以搜索「博愛女醫生」、「義士」、「港姐男友」、「遺書曝光」,等等......
Thumbnail
「遺書」是多數中國人的忌諱,是當事人知自己陽壽將盡,留下的句子,大多是對親人的說話或是交待身後事。 有因為對現世厭倦、疾苦、或是要以生命控訴社會,當然也不乏因愛、恨等感情事而留下遺書然後輕生。讀者可以搜索「博愛女醫生」、「義士」、「港姐男友」、「遺書曝光」,等等......
Thumbnail
《墓地》-馮驥才 看來這雕刻家像死者的朋友一樣了解他。 「所有的事我都快樂,包括這一次。」 「我是個酒鬼,現在才真醉了。」 「忘掉這個人的過失,記著他的好處。」 「你不認識我,我從未成功過;我的朋友都牢記我,凡事我都認真地做過。」 當然,凡是對死的寄語,都是對生存世界的追求。
Thumbnail
《墓地》-馮驥才 看來這雕刻家像死者的朋友一樣了解他。 「所有的事我都快樂,包括這一次。」 「我是個酒鬼,現在才真醉了。」 「忘掉這個人的過失,記著他的好處。」 「你不認識我,我從未成功過;我的朋友都牢記我,凡事我都認真地做過。」 當然,凡是對死的寄語,都是對生存世界的追求。
Thumbnail
大家有經歷過直系血親離世的經驗嗎? 需要處理哪些事情? 有想過自己的後事如何處理嗎?
Thumbnail
大家有經歷過直系血親離世的經驗嗎? 需要處理哪些事情? 有想過自己的後事如何處理嗎?
Thumbnail
植葬、火化、要不要法會、大體捐贈、放棄急救、甚至器官捐贈不能捐哪裡?等我問了,我才知道同為家人,想法真的好不一樣。若趁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問,到時候真的只能「問天」了。「好,那告別式的音樂就鐵達尼號囉」「不要不要不要」「你看吧 ,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XD」
Thumbnail
植葬、火化、要不要法會、大體捐贈、放棄急救、甚至器官捐贈不能捐哪裡?等我問了,我才知道同為家人,想法真的好不一樣。若趁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問,到時候真的只能「問天」了。「好,那告別式的音樂就鐵達尼號囉」「不要不要不要」「你看吧 ,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XD」
Thumbnail
  配合著清明連假,這篇文章來的真是巧,連假的第一天早上台灣就發生了重大的事故,真的是讓人非常痛心以及不捨,願所有人都平安。   在台灣社會裡,我們總是鮮少談起死亡,甚至我們的體制教育內,根本沒有提起或是草草了事,這似乎是一種常態,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課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單趟旅行
Thumbnail
  配合著清明連假,這篇文章來的真是巧,連假的第一天早上台灣就發生了重大的事故,真的是讓人非常痛心以及不捨,願所有人都平安。   在台灣社會裡,我們總是鮮少談起死亡,甚至我們的體制教育內,根本沒有提起或是草草了事,這似乎是一種常態,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課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單趟旅行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你有立遺囑嗎?如果沒有,為什麽?是不想談論跟死亡有關的事嗎? 有人看到這個標題應該會皺眉頭,然後說「怎麽講這種不吉利的事。」似乎我們的思想中,死就是不好的東西,不要去碰,也不要去談。老人說:「死亡勿視,死亡勿聽,死亡勿言」。只要不接觸跟死亡的相關的東西或話題,死亡就不會找上門。這是我們凡人的想法,
Thumbnail
你有立遺囑嗎?如果沒有,為什麽?是不想談論跟死亡有關的事嗎? 有人看到這個標題應該會皺眉頭,然後說「怎麽講這種不吉利的事。」似乎我們的思想中,死就是不好的東西,不要去碰,也不要去談。老人說:「死亡勿視,死亡勿聽,死亡勿言」。只要不接觸跟死亡的相關的東西或話題,死亡就不會找上門。這是我們凡人的想法,
Thumbnail
在還沒進棺材前,看著桌上的小棺材藝品,一方面以「升官發財」來激勵自己,一方面又以「萬事皆空」來提醒自己,如此進退皆宜,得失俱佳,也是不錯的安排。而人類學家坎伯看到載著棺材的靈車直接開到他和新婚妻子的身前時,他握著妻子的手,說:「這預示著我們會永遠相愛,直到老死。」那就更有創意,也更值得推廣了。
Thumbnail
在還沒進棺材前,看著桌上的小棺材藝品,一方面以「升官發財」來激勵自己,一方面又以「萬事皆空」來提醒自己,如此進退皆宜,得失俱佳,也是不錯的安排。而人類學家坎伯看到載著棺材的靈車直接開到他和新婚妻子的身前時,他握著妻子的手,說:「這預示著我們會永遠相愛,直到老死。」那就更有創意,也更值得推廣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