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讀書筆記】你說世界是什麼形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張讓《如果有人問世界是什麼形狀》共鳴讀書筆記 + Hyread Gaze X 電子書閱讀器
張讓《如果有人問世界是什麼形狀》(九歌,2018)

「如果有人問世界是什麼形狀」

好奇特的書名,充分引起我的好奇,是作家張讓的手記書。喜歡張讓的文字,行筆簡單卻內容飽滿、意味深長,很能引人反思。手記文體對她來說是類似拍照的「純粹敘述」,很當下,很即興,比散文還要零碎支離,卻很能捕捉時間逝去的動感狀態,是她認為最真實記錄生活種種感興的方式。
這本書談的是閱讀體驗,特別是「重讀」。
生命中,你可曾擁有足以一再重讀也不會厭倦的一本書嗎?如果有,那是幸福的。我敢說你一定會是個熱愛世界、熱愛生活與熱愛自我的人。
我羨慕張讓,她在追逐新書也同時回頭讀老書。整本書,都在談她心愛的作家和心愛的書,而且,由衷的說:「這是多麼愉快的事,更何況,可以重讀,一次又一次。」
我邊讀邊記錄下她論及的愛書與作家:
  • 南.薛帕德(Nan Shepard) 《活生生的山》
  • 裴娜樂琵.費茲傑羅(Penelope Fitzgerald)《藍花》
  •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過於喧囂的孤獨》
  • 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
  • 戴森《宇宙波瀾》
  • 琦君
  • 《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
爬了張讓(原名盧慧貞)的生平經歷,她長年旅居美國,可以在中英文的閱讀世界裡自在遨遊(是 2013諾貝爾文學獎 艾莉絲.孟若 多本著作的中文譯者),一再重讀,從中細細品味,進入這些心愛作家的文字深處 ,與之俯仰起坐,難怪即使是零散至極的簡潔手記文,都如此美善。
張讓《如果有人問世界是什麼形狀》目次頁與簡筆速繪

「重讀」的奧義

從她的敘述中,我體會到「重讀」的奧義:
找到心愛的書去重讀,可以開啟更深層的領會。第一次閱讀,總在作者行文脈絡中躊躇摸索前行,倘若有機會多次翻閱,重讀字裡行間,才足以讓文字與自己開始展開對話,真正進入自我覺察與辯證的境地,和內在產生深刻連結。
張讓說,重讀需要的是時間,是心境。
確實,連讀新書的時間都沒有了,哪有閒工夫回頭重讀舊書!但是,是否,連讀新書的心態,也只是滿足於把書讀完罷了,就覺得自己比沒讀之前長進不少?看來,讀書的重點並不是只是把文字重頭到尾看進眼底,要將之讀上心坎,非得要特別作工,至少要知道,自己為何而讀~
我自己是「共鳴讀書法」的踐行者,常常有機會帶領夥伴用「快翻略讀」的方式閱讀,因此,許多人誤會「共鳴讀書」的竅門在於短時間消化一本書,而認為節奏緊湊的速讀捷徑,吸收淺薄同時難以取徑。但是,其實此法重點應劃在「共鳴」兩字,而非速讀。略讀法的前提是「多次翻閱」,更重要的是有明確的「目標導向」,因此在略讀其間發現書籍文字與己身目標的頻率共振之處,觸發對自我情境的映照和共鳴,為那閱讀目的或問題產生新的覺察與洞見,這是從「作者觀點」往「讀者觀點」移動的有效策略。
因此,如果時間允許,心境也允許,我更喜歡慢慢閱覽、細細重讀。在字裡行間空白處,留存閱讀當下的悸動,在筆記表格裡,擷取深切有感的字句,親手謄寫保留下來,悉心組織與連結整本書籍有感之處,咀嚼消化,轉化為自我觀點,成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如此,即便時間流逝,那被寫下來的經驗與感動,將以鮮活顯化之姿被保留下來,只要召喚便可調動於眼前,不至於在模糊記憶中晃蕩散去。
張讓《如果有人問世界是什麼形狀》與隨手筆記

周遊眾書的樂趣

張讓也常常同時閱讀好幾本書:「每天來回看這三本似乎迥異卻隱約相呼應的書,重溫周遊眾書的樂趣,無巧不巧,都觸及什麼......」
這個經驗我體會深刻。我喜歡和朋友們在不彼此說好的情況下,帶著自己想讀的書一起共鳴閱讀,不稱之為讀書會,反而叫這樣聚會為「共鳴讀書小聚」。人數四、五人,選書自己來,初翻也罷、重讀亦可,線上可行、實體更好,整體歷程費時大約三小時。
共鳴讀書小聚
一見面先花十分鐘提取封面封底目錄的關鍵訊息,彼此分享選書動機、閱讀目的與書籍概要,接著開始一起快翻略讀個幾輪,提取共鳴有感之處,再彼此分享互相回饋。神奇的是,在同一個場域共讀這些內容不同的書籍,無巧不巧,大家的頻率便會漸漸振盪到相互呼應的某個核心觀點,夥伴之間彼此心領神會、欣悅無比。

書寫日常、書寫感動

張讓畢竟是作家,一再重讀、一再反思,總是回歸到寫作者的角度。她自剖年輕時總渴望展現自己的高度,期許自己寫出光燦鋒芒的大道理大格局。但是隨著閱歷增長,對大姿態大手筆漸漸失去興趣,現在更喜歡品味平凡,探求純真無華的平常事物。我想,不只是寫作,要讓生活過得舒坦,看待事物確實必須如她所言,一來心境要對,二來要有適切的角度。
心境是要「忠於自我」的,而「適切的角度」往往來自樸實平凡的日常,那開啟全身感知的浸潤時刻或觸動情境,如:獨處步行、自然山色、花草樹木、季節更替、閒話家常......
真正好的文字是沒有身段沒有腔的」,現在的我,也愈來愈能體會這樣的況味。可愛可親,便可重讀,一次又一次。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奇怪的書名來自卡爾維諾〈來自隱晦〉:
「如果那時有人問我世界是什麼形狀,我會說是斜坡......」
斜坡啊,真好。如果是斜坡,我才不要勉力抗拒重心,妄想著企圖讓自己站得直挺挺。不如就順勢而滑過,斜坡陡,享受快感,斜坡緩,張望美景。
你說,你的世界是什麼形狀?
142會員
105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媽媽使用說明書》共讀心得「#不管是電腦還是電視都有使用方法 。 一旦用錯方法就無法開機,胡亂操作的話,甚至還會故障。 和媽媽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avatar
莉娜家的書房
2024-03-12
閱讀心得 書名:<<更快樂>> 此書為哈佛大學塔爾·班夏哈正向心理學教授所寫,在哈佛大學上課人數高達哈佛學生總數的1/4,被譽為一堂改變人生的課。班夏哈教授認為正向心理學有助於我們提升自我認同與主觀幸福感,更是啟動韌性的根源。當面臨意外與苦厄,快樂學能幫助我們具備更好的承接應變能力。
Thumbnail
avatar
陳湘瑤
2023-11-07
公開說明書案例解讀_6654天正國際今天想跟大家來分享公開說明書的部分怎麼樣去學習查看,哪些是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資訊可以截取下來的,今天會有比較完整的說明,這是研究一間公司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因為畢竟裡面的資料是公司花了五百萬承銷費用請承銷商所撰寫出來的,而裡面的資料也大都是公司提供的,所以也才比較有機會瞭解到公司經營的各個面向。
Thumbnail
avatar
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
2023-09-13
【書選閱讀#075】工作美學:向國際名廚學習工作美學;閱讀後覺察到的兩個共鳴、三個自我提醒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書。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和你分享這本書在說什麼?我從書中獲得的兩個共鳴與三個自我提醒是什麼?以及閱讀後的啟發:人生是個無限賽局,別讓規則限制了你的想像。
Thumbnail
avatar
劉奕酉
2023-09-03
【閱讀_迪士尼夢想之書】你比你想像中更勇敢,比你看起來更強大,也比你以為的更聰明【迪士尼夢想之書】 中英雙語,典藏語錄書 ◎ 美國迪士尼公司 #書摘 「你比你想像中更勇敢,比你看起來更強大,也比你以為的更聰明。」(You are braver than you believe, stronger than you seem, and smarter than you think
Thumbnail
avatar
默默
2023-06-28
世界讀書日,願與愛書的你共同成長有書相伴,世界變得大不相同。 巴菲特最崇拜的合夥人查理·芒格曾說:"在我的一生中,沒有一個聰明人不經常讀書,一個都沒有。"“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都很愛學習,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吧
Thumbnail
avatar
蕭 遙
2022-04-23
「這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主觀想像」-《 你的右手有蜂蜜香 》 讀書筆記這世上的一切都是主觀想像,鳩子小姐曾和雨子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不論是雨子對小棕熊的愛、鳩子小姐對鴿子的愛,抑或是父親砂村賢朗對植物的愛,也許都是一樣的。 誰不是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之中,沒有了執迷和相信,人生還剩下什麼。
Thumbnail
avatar
陳筱亭
2022-04-08
讀書筆記|當你開始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時,生命早就已與過往不同了《風沙星辰》《風沙星辰》(Wind, Sand and Stars)出版於一九三九年,是《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的自傳散文集,以細膩感性的文字刻劃他擔任法國航空郵政公司飛行員於歐洲、非洲與南美出任務,在撒哈拉沙漠墜機、與死神擦身而過等生命經歷。 出版社:二魚文化 幾顆星星:★★★★☆
Thumbnail
avatar
Gin C.
2022-02-02
「如果你明天就要走了要跟我說什麼?」「說再見啊。」──《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讀書筆記『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avatar
堡壘文化
2021-12-30
這世界很煩 但你要很可愛(下) |讀書筆記橫掃各大書籍排行榜的「毒雞湯」 看完上篇,有感受到他們文詞犀利度和辛辣嗎?直白的表達方式,是否刺傷那幼小心靈,但又不可否認這現實的是如此的殘忍,我們之所以不滿,所以恐懼,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是因為我們不敢付出時間和精力,去交換那個最好的結果,然後就變成看起來有福氣,最終還是過得沒福氣的人。 自我
Thumbnail
avatar
曼條思尼の理財人生
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