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被設定的角色,是愛自己的開始】by娥 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妳的角色是被設定及期待時,妳能有勇氣說NO嗎?
當我對於我的角色也有期望時,我就覺得「被勒索了」。
當”設定+期待+完美主義”>>全攬著時我的內在叛逆和理智在打架,於是我的精神及身體出現了狀況。
我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族,我有二位妹妹和一位弟弟(長子又是長孫),我們應該是很受阿公阿嬤的重視才對,事與願違因我爸爸早逝且又加上阿嬤最疼愛小叔家(有三位堂弟),堅強的母親一手養大我們四位讓我們受高等教育,母親的堅強裏有不認輸的個性,她曾說:「我不相信我的子女會輸給全是生男丁的小叔。」這個不認輸的能量我內攝了,我是長女必須分擔媽媽的壓力,從讀書到就業我的成績及表現讓親人看見及肯定,加上我認為女性的成就是可以超越男性,在工作上我是拼命的。
結婚後跟公婆住,傳統的觀念壓在我身上,生了二位女兒後先生希望我當全職媽媽把家裡和小孩照顧好,我全職媽媽只當了三年,我還是回職場繼續當職業婦女這樣子我才有自己的時間和金錢,為了不讓先生失望回到家我盡量做好我認為的角色~媳婦本份,很多家事我都親力親為搞得假日無法好好休息。當好媽媽陪伴小孩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當好太太有時候有情緒我內吞壓抑。我對於我認定的角色很努力地去生活。
當身體出現了**”精神分裂”和”睡眠障礙”及”腰酸背痛”**的情況時,我才警覺我還要這樣子繼續過生活嗎?這是我要的幸福嗎?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結婚嗎?
就在警覺不對時同事帶我參加了心理學讀書會,遇見了恩師療癒過往種種的傷痕及心碎。
禪卡不是我接觸心理癒療的第一步卻是重要的一步,在癒療過程中慢慢學習放下,不執著不著相,癒療過程中學習覺知及時時覺察。
在靈性癒療及禪卡的引導下我明白我有各種角色身分但不是角色扮演,在該在的身分時我就用愛去擔任這一身分(例如:我是女人我用苦力和成就來證明身為女人不是無用,我没有愛我自己及陰柔面;當職業媽媽是我的選凙,但對子女的愛有補償及愧疚,忘記母愛是無私的;想要當好老婆的當下就放棄了原本笑起來很美的我,我没有選擇和另一半溝通及相信先生和我是彼此相愛及包容的。),我不完美然而我用愛去完整每一身分及階段。

生活裏我對人事物有了情緒、困擾或困惑時會抽【禪卡】讓自己去洞察問題卡在那裏,現在又有【力量卡】更有助於自己能量快速的翻轉。
《意識》卡讓我跳出角色的設定,我是愛每一身分,不是在證明。
《蛻變》卡上的"蛻變為溫暖的日光",就是我現在的寫照。
.............................................................

以上是芙愛占心學院學員, 整理了自己的生命體悟,
書寫投稿【我的故事,我的力量】芙愛力量卡的徵文活動
如果對你也有所觸動, 歡迎你一起踏上自我整理的學習之路

我是芙愛占心學院的子玲老師, 見證與陪伴 6000多人的學習與蛻變 !
……………………………..

芙愛占心學院 公益陪伴社團
芙愛陪伴 點亮你心中的光

芙愛占心學院 經典課程
【禪卡覺知班】
覺知帶你開啟智慧,智慧開啟人生新篇章

【芙愛力量套卡】
每天抽一張卡, 以卡調心,喚醒力量

【成為有力量的自己-7天喚醒力量之旅!999元】
音頻課,以聲療心.
直播課,整頓梳心.
雙卡解析,亂中明心.
喚醒桌遊,遊戲中遇見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子玲老師以禪卡占心,陪伴6000人以上,梳理內心打結的心線. 將人們容易遇見生活中的困境, 分為三個系列專題 - 1. 家庭關係的大小麻煩(伴侶/親子/夫妻) 2. 自我實現的打怪故事(夢想/職涯) 3. 身心靈療癒小書店 (好書推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8年前生了一場病, 讓她陷入母親罹癌的恐懼黑洞. 如何自覺, 脫離黑洞, 找回當下的力量. 這個故事, 觸動人心.
面對水虎年的能量,你的「運勢」如何呢 ? 今年是你的 顯化年 ? 佈局年 ? 機會年 ? 我們又該有什麼樣的「策略」,來因應呢 ? 子玲老師為 格友們來場水虎年大眾占心吧 ! 不只〔預測〕,更給各位實質的〔心靈策略〕
8年前生了一場病, 讓她陷入母親罹癌的恐懼黑洞. 如何自覺, 脫離黑洞, 找回當下的力量. 這個故事, 觸動人心.
面對水虎年的能量,你的「運勢」如何呢 ? 今年是你的 顯化年 ? 佈局年 ? 機會年 ? 我們又該有什麼樣的「策略」,來因應呢 ? 子玲老師為 格友們來場水虎年大眾占心吧 ! 不只〔預測〕,更給各位實質的〔心靈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面對困境與困難,而是他人的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這種情況尤其在較為親密的相處關係及利害衝突中尤其尖銳。 婚姻,親情,友誼,職場合作伙伴,甚至社交軟體,個人特質明顯如軟弱,強勢,角色處於付出一方,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的對象。 得到好處的一方,往往不自覺為了自己的利益,用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面對困境與困難,而是他人的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這種情況尤其在較為親密的相處關係及利害衝突中尤其尖銳。 婚姻,親情,友誼,職場合作伙伴,甚至社交軟體,個人特質明顯如軟弱,強勢,角色處於付出一方,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的對象。 得到好處的一方,往往不自覺為了自己的利益,用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