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揣Cháu-chhōe】今仔日耍啥物?對囡仔時ê遊戲看時代ê演變(台語版)

2022/06/0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作者:林佳瑩、林紀甄、王俞雯(本篇以台語白話字書寫)
「你敢koh會記--leh阮較早做伙耍ê物件?」大漢了後恁是毋是mā定定會講起這款「想當年」ê話題?一爿和兄弟姊妹、朋友回憶彼个美好ê囡仔時,一爿想起家己chit-má已經大漢--ah?講這款囡仔時代ê話題ê時,若是有其他世代ê人tī--leh,可能會發現無仝世代ê囡仔時實在過了真無仝,本期ê走揣著欲chhōa逐家來看三个世代ê囡仔遊戲,回想過去mā siāng-sî對無仝ê遊戲看出時代ê變化。

無仝款ê遊戲體驗

就地取材!家己ê遊戲家己變

「細漢ê時陣阮lóng去竹林chhò竹仔,縛一條線就會使做釣篙tī pi仔[1]耍規晡--ah」這是一位爸爸用真美好ê口氣分享ê囡仔時代經驗,彼个時陣無親像現代凊彩lóng有人做好ê𨑨迌物仔,定定ài對環境內揣材料,才家己加工變做𨑨迌物仔。另外一个例就是牛奶粉罐做ê鼓仔燈,過年過節抑是囡仔時代ê𨑨迌時間lóng真佮意下暗ê時tī外口pha-pha走,這个時陣就ài去附近有飼紅嬰仔ê厝邊討寡牛奶粉罐仔,tī頂面鑽(chǹg)幾个空,kā蠟條插tī中央,最後kā縛tī棍仔頂一个鼓仔燈著完成--ah!受訪問ê兩位爸爸媽媽lóng有仝款用牛奶粉罐做鼓仔燈ê經驗,會使知影彼當陣是誠流行按呢做!另外一位受訪問ê媽媽分享囡仔時代去「冒險」ê經驗:「阮hit時lóng會去猶未起好ê工地探險,雖然足驚ê,毋過我猶是會tòe leh去。」tī充滿好奇ê囡仔眼內,逐个所在lóng值得和朋友來去大冒險,不管是工地抑是樹林lóng是這个道理。
Tī咱爸母彼个年代,𨑨迌ê時間定定是一群囡仔做伙耍,囡仔伴毋是厝邊著是親情(chhin-chiâⁿ),mā因為是一群人做伙耍,就算是提一條樹奶編ê索仔來耍跳索仔、tī塗跤畫幾个格仔來跳,抑是去耍漉糊糜仔[2]、灌蟋蟀仔(sih-sut-á)lóng會使耍規工袂無聊。

遊戲抐做伙ê世代

來到走揣成員和阮哥哥姊姊ê 8、90年代,tī物質上已經和爸母彼代真無仝,塑膠做ê𨑨迌物仔凊彩lóng會使提著,早頓店賣玻璃矸仔貯ê調味牛奶ê時,矸仔邊著會黏一堆無仝款ê𨑨迌物仔,親像chhi̍h兩个按鈕(àn-liú)著會使tī螢幕內耍ê水中播箍仔(pò͘-kho͘-á),彩色ê塑膠弓仔[3],koh有bat予囡仔耍kah迷迷迷ê電子雞,這款無貴koh真好提著ê𨑨迌物仔tī阮ê囡仔時代是有夠濟。毋過阮mā和阮爸母仝款有一寡就地取材ê小遊戲,親像比賽siáng先揣著四片葉仔ê鹽桑仔草[4]、弄見笑草(kiàn-siàu-chháu),無就是用紅色ê仙丹花kā一蕊一蕊編做袚鍊、手指。Tī彼个電子遊戲機拄開始發展ê時期,若是囡仔伴內有人有紅白機抑是Game Boy一定是真lá手[5],電腦mā是囡仔lóng搶欲耍,不管是遊戲網站頂ê Flash小遊戲抑是需要買光碟(kong-tia̍p)安裝ê遊戲,只要厝內有一台電腦就有耍袂了ê𨑨迌物!

3C遊戲與升級ê𨑨迌物仔

最後阮觀察著差不多tī 2010年出世ê囡仔,in大多數對3C產品lóng真熟手,除了早期就有ê電腦和遊戲機,隨著手機仔和平板普及,手機仔遊戲mā變做囡仔𨑨迌時間ê第一選擇。除了電子產品以外,chit-má mā出現真濟強調有教育意義ê益智(ek-tì)𨑨迌物,這類𨑨迌物仔通常有真濟耍法,無就是牽涉著基礎ê科學原理,囡仔leh耍ê時陣毋但有koh較大ê自由度,siāng-sî會使一爿耍一爿學,mā因為這類𨑨迌物仔ê難度較懸,一開始通常需要家長陪伴囡仔耍,會使增加囡仔和爸母做伙𨑨迌ê時間。

是啥物予囡仔時ê𨑨迌物仔產生改變?

透過頭前ê小故事會當發現,囡仔ê𨑨迌物仔tī無仝時代有真明顯ê差別,是啥物原因予囡仔ê消遣活動產生改變leh?紲落來阮著對生產技術、生活型態、教育方式三个角度,來觀察有可能影響著囡仔𨑨迌物仔ê原因。

愈來愈發達ê生產技術

Tī工業技術拄開始起步ê年代,台灣生產𨑨迌物仔ê產業猶未形成,囡仔大部分是對自然當中取材,抑是利用厝裡ê物件做成𨑨迌物仔。進入工業化ê時代了後,台灣變做生產𨑨迌物仔ê王國,塑膠、白鐵仔做ê𨑨迌物仔開始tī市場頂懸流通,koh和彼時流行ê卡通結合,譬如:無敵鐵金剛、科學小飛俠、小叮噹等,推出真濟相關ê產品,是囡仔時代內底真重要ê部分。到科技快速發展ê時代,各種電子產品舊換新,對紅白機、怪獸對打機、寵物電子雞,到需要接映像管螢幕ê電腦,koh到chit-má逐家lóng有ê手機仔、平板,生產技術愈來愈精密(cheng-bi̍t),予囡仔有koh較濟選擇。毋但按呢,網際網路kah人工智慧mā進入囡仔ê生活,囡仔siâng-sî有實體kah譀仿[6]ê𨑨迌物仔,mā因為真方便就會當透過網路得到資訊,家長koh較需要為囡仔注意,篩選(thai-soán)適合囡仔使用ê網路資源。

個人化ê生活型態

早期農業社會為著提懸人力資源,每一戶人家lóng飼真濟囡仔,囡仔ê生活有真濟時間是leh 鬥相共做厝裡ê農事,家長為著飼家mā無偌濟時間來陪伴囡仔,所以tī鬥做穡以外ê時間會使看著厝邊隔壁ê囡仔耍作伙,彼時是以群體ê活動為主,並且需要較闊ê戶外空間才會當進行,譬如:跳格仔、跳樹奶索仔。
Tóe著少囝化ê現象,每一个家庭內底ê囡仔愈來愈少,原本會當tī囡仔時代接觸著真濟厝邊隔壁ê仝輩,soah落來chhun家己ê兄弟姊妹,甚至有真濟囡仔是厝裡ê孤囝,koh加上生活環境愈來愈都市化,獨立ê住宅、公寓愈來愈濟,會當和仝輩相處ê機會真少,囡仔時ê消遣活動mā因為按呢愈來愈個人化,無需要一大陣囡仔做伙耍,𨑨迌ê所在對戶外移到室內(sek-lāi),就算家己一个人mā會使耍kah真歡喜。

注重多元發展ê教育方式

就像前一段所講--ê,tī農、工業為主ê時期,大部分家庭ê經濟狀況無啥好,家長為著欲賺錢飼家,較無夠時間和心力去關心囡仔ê教育。來到科技社會了後,除了各種現代思想進入人ê生活當中,家長mā有較濟時間關心囡仔學習ê狀況,koh加上彼時家長對囡仔讀冊得到學歷ê期待,楊淑珠、蔡佳燕tī 2010 ê研究內底講著:「至於民國83年起一連串的教改措施,其中多元入學方案目的在打破一試定終身的聯考壓力,只不過多元入學的結果,孩子需要更多才多藝,無疑地是將升學壓力向下延伸至國小學童身上,因此,孩子下課後的時間就是到補習班、才藝班或安親班,孩子的生活早就被補習及才藝填滿,兒童遊戲的時間相對壓縮了。」[7]
時代繼續發展,「升學」漸漸毋是chit-má囡仔唯一ê方向,少年一輩ê家長koh較注重囡仔ê多元發展,除了予囡仔koh較濟試看覓ê機會,𨑨迌物仔mā兼顧娛樂性和教育意義,譬如人際關係、邏輯思考、創意發展等,強調對𨑨迌物仔內底提早學著適應社會ê能力。

人和世界ê距離koh遠koh近

對手工遊戲到如今ê電子遊戲,阮會使發現因為習慣ê遊戲媒材無仝,囡仔熟識世界ê方式mā會無仝,予in 大漢ê過程kah囡仔時ê回憶有無仝ê特色。
Tī六、七年級受訪者ê記持當中,細漢時ê遊戲基本lóng是行出去外口kah其他囡仔互動,這kah古早人ê生活型態有相干。古早ê社會型態是較開放ê庄跤,厝邊隔壁ê感情lóng誠好,成做一个協同ê社區,囡仔也會互相熟識耍鬥陣,加上當時社會經濟條件較欠缺,lóng予囡仔ê遊戲媒材kah生活環境較倚近大自然,除了會使親身體驗真正ê人事物,也會使對當中學著怎樣適應大漢了後ê團體生活。
Chit-má因為快速都市化以及小家庭ê出現,大多數ê人tòa tī較封閉ê樓仔厝,搪著厝邊ê機會誠少,tī電梯內底拄著可能mā袂講話。楊淑珠、蔡佳燕ê研究當中講著,因為都市生活安全上ê考量、遊戲產品ê創新,kah戶外空間ê壓縮,囡仔𨑨迌ê環境轉移到室內,koh加上chit-má生囡仔ê人愈來愈少,予囡仔ê遊戲型態漸漸轉變做一个人耍ê遊戲。毋過,雖然tī都市較無法度親近大自然,mā欠缺kah仝輩鬥陣ê機會,但是因為發達ê網路kah電子遊戲,予現代ê囡仔拍破過去空間造成ê限制,會使透過科技產品學著愈濟ê智識,mā會當透過網際網路接觸著愈濟款ê人事物。

Kā恁細漢ê記持揣轉來

近來,有真濟「回憶殺」陸陸續續出現,遮个「回憶殺」lóng予人想起過去美好ê細漢時,抑是tng青春ê少年時期。其實tī無仝ê時代脈絡之下,囡仔時ê回憶會有無仝ê特色,譬如講2000年左右出世ê少年人差不多lóng知道ê「蕃薯藤」,就是tī網路拄欲行向流行ê年代,為著推廣囡仔ê網路教育所創辦ê入口網站,這mā予「蕃薯寶寶」成做彼个時代囡仔ê共同回憶。隨時代ê發展,社會型態tī leh改變,當初為著網路教育ê「蕃薯藤」因為網路普遍漸漸行入歷史,了後功能愈濟款、愈方便ê Google、Yahoo等大型搜尋引擎是較符合需求ê存在,成為現代人ê共同記持。
囡仔遊戲ê發展袂輸台灣社會ê縮影,文化tòe著時代ê推進產生改變,有--ê留tī記持內底,有--ê繼續留落來,成做後一个世代ê經典。囡仔時代ê遊戲所chah來ê美好回憶是無法度放袂記--ê,佗一个時期ê遊戲lóng有伊存在ê意義,這个意義隨在囡仔家己去解釋。過去ê遊戲並無pháng–khì,in tī leh記持ê邊仔角,等恁去kā in koh再抾起來、創造!

[1]pi仔:池塘。
[2]漉糊糜仔:lo̍k-kô͘-moâi-á,爛泥巴。
[3]弓仔:keng-á,彈簧。
[4]鹽桑仔草:iâm-sng-á-chháu,酢醬草。
[5]lá手:指物品很炫、搶手。
[6]譀仿:hàm-hóng,虛擬。
[7]楊淑朱、蔡佳燕,〈戰後台灣社會生態對兒童遊戲的影響〉,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第5期,2010,頁146。

相關文章

紀甄
紀甄
用文字記錄所見所聞、書寫心中所想,相信文字能轉化為一股小小的力量,在讀者和自己心中留下思考的軌跡,對我們身處的時代與環境有更多的關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