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沒有人知道那我們還存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次看完電影都話癆的我,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想了好久,沈默好久,不知道該說什麼,該想什麼。

整個故事的原型絕對是百分之百的不幸(日本社會事件),可是是枝裕和不這麼做,他不走拆解體制、不歸屬責任,只是用小孩的認知慢慢的走向衰敗,衰敗之中有單純的快樂,在只有今天沒有明天的日子裡,快樂或衰敗都很脆弱,但也都不太重要。

明明是不幸的故事,但我總覺得不該隨便同情他們,因為這樣褻瀆了孩子們的努力。在電影裡只有為數不多的俯角鏡頭,偶爾才提醒我孩子是那麼幼小,大部分時候,他們生活,跟一般人一樣,再不幸的際遇每天執行都會變成日常。

指甲上殘餘的指甲油,植物發芽又死亡,展示了時間流動,我特別喜歡京子(長女)手上殘餘的指甲油這個暗喻,那是計算母親離開的刻度,也可以是從母親那裡繼承了責任,母親離開後長女就是這個家中的母親了,剝落的指甲油可以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大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7
有時候我覺得胸口有一個黑洞,它正在塌陷,邊緣無止盡的剝落、墜落,在黑洞裡扭曲,被擠壓,粉碎。 說不上來的空虛感圍繞我,曾經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我,擁有好奇心、衝動、三分鐘熱度的我,現在只是躺在床上,拿起書來看卻不真的閱讀,看著字腦子卻在想其他事。也不算想著其他事,就是純粹感受的空洞。
2022/06/07
有時候我覺得胸口有一個黑洞,它正在塌陷,邊緣無止盡的剝落、墜落,在黑洞裡扭曲,被擠壓,粉碎。 說不上來的空虛感圍繞我,曾經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我,擁有好奇心、衝動、三分鐘熱度的我,現在只是躺在床上,拿起書來看卻不真的閱讀,看著字腦子卻在想其他事。也不算想著其他事,就是純粹感受的空洞。
2022/05/14
從《淑女鳥》的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到《媽的多重宇宙》裡秀蓮在這個宇宙中把自己活成了最無用的版本,A24似乎不打算停止繼續向觀眾丟出這些人生大哉問。
2022/05/14
從《淑女鳥》的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到《媽的多重宇宙》裡秀蓮在這個宇宙中把自己活成了最無用的版本,A24似乎不打算停止繼續向觀眾丟出這些人生大哉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行李箱/列車,是移動不安的冷冽,孩子是讓我們穩定寄託的溫暖。影片中,畫面經常是兩者一起出現,從一開始溫暖躲在冷冽裡(小雪、茂躲在行李箱裡),最後溫暖依然在冷冽裡(明、坐在電車裡),但最後的溫暖創造了有著窗戶的空間,亦有了陪伴,雖然是在傷痛之後。 當然中間也曾在尋找母親出現,從那時候,列車逐漸取代..
Thumbnail
行李箱/列車,是移動不安的冷冽,孩子是讓我們穩定寄託的溫暖。影片中,畫面經常是兩者一起出現,從一開始溫暖躲在冷冽裡(小雪、茂躲在行李箱裡),最後溫暖依然在冷冽裡(明、坐在電車裡),但最後的溫暖創造了有著窗戶的空間,亦有了陪伴,雖然是在傷痛之後。 當然中間也曾在尋找母親出現,從那時候,列車逐漸取代..
Thumbnail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Thumbnail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Thumbnail
為了景框之外的故事,《我們的藍調時光》的台詞有時很長,輕描淡寫講述某段沉重往事,有時很短,人物之間深層的愛恨纏繞、滄桑世故全數藏於其中。悲劇往往是「對」與「對」之間的衝突,失望和傷害可能因愛而生,你我看著,同時得以理解互不相讓的原因,讀懂彼此傷害的理由,接受情有可原的遺憾。
Thumbnail
為了景框之外的故事,《我們的藍調時光》的台詞有時很長,輕描淡寫講述某段沉重往事,有時很短,人物之間深層的愛恨纏繞、滄桑世故全數藏於其中。悲劇往往是「對」與「對」之間的衝突,失望和傷害可能因愛而生,你我看著,同時得以理解互不相讓的原因,讀懂彼此傷害的理由,接受情有可原的遺憾。
Thumbnail
改編自真實案件的 #是枝裕和 經典電影,失能的家庭裡活下去才是真的! 被遺棄/沒報戶口的小孩子們如何在都市裡生活,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他們彷彿是隱形人, 他們的無助讓人心疼。 被迫長大的孩子,四個孩子經歷了不該是他們年紀的生離死別。
Thumbnail
改編自真實案件的 #是枝裕和 經典電影,失能的家庭裡活下去才是真的! 被遺棄/沒報戶口的小孩子們如何在都市裡生活,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他們彷彿是隱形人, 他們的無助讓人心疼。 被迫長大的孩子,四個孩子經歷了不該是他們年紀的生離死別。
Thumbnail
我想我應該是中了看是枝裕和影片的毒?不然怎麼就這麼不自覺地看了四部了呢?最近看完的是他當年在坎城影展中獲得最佳導演,登上國際舞台的代表作《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這部影片的發想,來自於發生於東京都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一個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女子,帶著四個父不祥的非婚生子女,搬到一個 勉強能擠得下四個人
Thumbnail
我想我應該是中了看是枝裕和影片的毒?不然怎麼就這麼不自覺地看了四部了呢?最近看完的是他當年在坎城影展中獲得最佳導演,登上國際舞台的代表作《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這部影片的發想,來自於發生於東京都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一個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女子,帶著四個父不祥的非婚生子女,搬到一個 勉強能擠得下四個人
Thumbnail
無論美好與殘破,都一如往常無聲地流轉,這是人的生命難以承受之靜默。然而同時我們卻也不能否認,在各自的不被知曉之間,確實「有些什麼」被經過著,這亦是人的生命難以承受之喧囂。
Thumbnail
無論美好與殘破,都一如往常無聲地流轉,這是人的生命難以承受之靜默。然而同時我們卻也不能否認,在各自的不被知曉之間,確實「有些什麼」被經過著,這亦是人的生命難以承受之喧囂。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沒看過幾部是枝裕和的作品,那讀這本書肯定會失去許多樂趣(我看的他都沒提到啊…)。而作為影迷,則完全沒有藉口錯過這本書。 關於日常、人生際遇、家庭關係的個人經驗,對於創作、媒體、社會和電影產業的看法。由於是許多篇散文集結而成,不太容易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部份串聯起來,無論如何就寫寫看吧XD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沒看過幾部是枝裕和的作品,那讀這本書肯定會失去許多樂趣(我看的他都沒提到啊…)。而作為影迷,則完全沒有藉口錯過這本書。 關於日常、人生際遇、家庭關係的個人經驗,對於創作、媒體、社會和電影產業的看法。由於是許多篇散文集結而成,不太容易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部份串聯起來,無論如何就寫寫看吧XD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裡,我們看到的家人,真的是我們以為的他嗎?還是,只是冰山一角,他所顯露的他?在生命裡,看似已經復原的傷,是真的已經康復,還是只是刻意遺忘?會不會,這些刻意遺忘的傷,只是潛藏的火藥,在某個無法預期的火花裡,將自己炸個粉碎?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裡,我們看到的家人,真的是我們以為的他嗎?還是,只是冰山一角,他所顯露的他?在生命裡,看似已經復原的傷,是真的已經康復,還是只是刻意遺忘?會不會,這些刻意遺忘的傷,只是潛藏的火藥,在某個無法預期的火花裡,將自己炸個粉碎?
Thumbnail
越快樂的畫面越殘忍。他們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用盡全力活下去,沒有做錯事,心更是良善的。他們真心對待他人,卻只有少數人用一樣的好回應他們,他們正要開始相信世界很不錯,世界就隨即辜負他們。
Thumbnail
越快樂的畫面越殘忍。他們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用盡全力活下去,沒有做錯事,心更是良善的。他們真心對待他人,卻只有少數人用一樣的好回應他們,他們正要開始相信世界很不錯,世界就隨即辜負他們。
Thumbnail
我猜,導演想說的是:並不會因為是家人,所以相知相惜、無話不談,或相互撫慰;很多時候,正因為是家人,所以彼此拖累、互相傷害,正因為是家人,一出言便擊中軟肋,令對方心底微微滲血,正因為是家人,所以有些話,千萬不能託付,只得拼命埋藏。
Thumbnail
我猜,導演想說的是:並不會因為是家人,所以相知相惜、無話不談,或相互撫慰;很多時候,正因為是家人,所以彼此拖累、互相傷害,正因為是家人,一出言便擊中軟肋,令對方心底微微滲血,正因為是家人,所以有些話,千萬不能託付,只得拼命埋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