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訴說逝去之人的故事,不止延續了歷史,證明了他們真實活過愛過感受過,這些事跡和情感同時也轉化爲我們的記憶和關懷,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如同《幸運之子》(The Great Believers)的作者蕾貝佳.馬凱(Rebecca Makkai),在詳實的研究與訪查之後,以這本小說重現了1980年代芝加哥同志社群的生活樣態。
80年代的他們正處於各自的黃金年華,彼此之間因著性向和社會的歧視眼光而更顯凝聚。那也是猶如世紀末黑死病的愛滋絕症在美國橫行的時期,檢討受害者的心態讓罹患愛滋的同志們受到從個人到政府更深的敵意。當生活圈的友人一個接一個因為染病而受苦,甚至死亡;對死者的哀悽懷念以及「我會不會就是下一個」的恐懼亦啃噬著生者的生命品質……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歧視和惡意,他們之間緊密的聯繫和扶持讓彼此不致淪為孤舟,即便在狂風暴雨裡上下跌宕,也能免於精神上的沈沒。看他們的互相陪伴,我們可以(再次)體會友誼的重要,更能夠看見某種堅韌的良善。雖然這是一本虛構小說,但是作者的觀點和考究的時空背景為真,許多類似的人事物甚至可能仍存在於我們身邊。
本書有兩條敘事線交錯進行,分別是1985年的芝加哥,以及2015年的巴黎;而這之間有著延續三十年的思念和遺憾。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認為人類的情緒當中最令人痛苦的是「後悔」。書中有一個重要角色菲歐娜,在80年代像個小媽媽似的照顧芝加哥男孩城的同志親友們,卻因為當年的一時情緒做了錯誤的決定,從此後悔莫及;「每個人都知道人生多短暫,可是卻沒有人談論人生多漫長」,雖然知道人生終有時,然而懷抱著悔恨度日,感覺這一路像是怎麼走,都走不完……
小說最後收束在一個經由藝術凝練的時刻。如同作者蕾貝佳.馬凱以這本書完成了80年代芝加哥男孩城的生活切片;但願那些倖存者和無法留下的都能覺得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