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幸運之子》|不論晴雨,但願不枉此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訴說逝去之人的故事,不止延續了歷史,證明了他們真實活過愛過感受過,這些事跡和情感同時也轉化爲我們的記憶和關懷,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如同《幸運之子》(The Great Believers)的作者蕾貝佳.馬凱(Rebecca Makkai),在詳實的研究與訪查之後,以這本小說重現了1980年代芝加哥同志社群的生活樣態。

80年代的他們正處於各自的黃金年華,彼此之間因著性向和社會的歧視眼光而更顯凝聚。那也是猶如世紀末黑死病的愛滋絕症在美國橫行的時期,檢討受害者的心態讓罹患愛滋的同志們受到從個人到政府更深的敵意。當生活圈的友人一個接一個因為染病而受苦,甚至死亡;對死者的哀悽懷念以及「我會不會就是下一個」的恐懼亦啃噬著生者的生命品質……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歧視和惡意,他們之間緊密的聯繫和扶持讓彼此不致淪為孤舟,即便在狂風暴雨裡上下跌宕,也能免於精神上的沈沒。看他們的互相陪伴,我們可以(再次)體會友誼的重要,更能夠看見某種堅韌的良善。雖然這是一本虛構小說,但是作者的觀點和考究的時空背景為真,許多類似的人事物甚至可能仍存在於我們身邊。

本書有兩條敘事線交錯進行,分別是1985年的芝加哥,以及2015年的巴黎;而這之間有著延續三十年的思念和遺憾。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認為人類的情緒當中最令人痛苦的是「後悔」。書中有一個重要角色菲歐娜,在80年代像個小媽媽似的照顧芝加哥男孩城的同志親友們,卻因為當年的一時情緒做了錯誤的決定,從此後悔莫及;「每個人都知道人生多短暫,可是卻沒有人談論人生多漫長」,雖然知道人生終有時,然而懷抱著悔恨度日,感覺這一路像是怎麼走,都走不完……

小說最後收束在一個經由藝術凝練的時刻。如同作者蕾貝佳.馬凱以這本書完成了80年代芝加哥男孩城的生活切片;但願那些倖存者和無法留下的都能覺得不枉此生。


歡迎光臨靜靜的生活臉書粉絲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的生活的沙龍
12會員
24內容數
閱讀書籍後的日常分享。
2022/06/15
小說《內景唐人街》是台裔作家游朝凱榮獲 202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最佳小說的作品。這本書從流行文化探入,講美國的亞裔(主講華裔,主角父母來自台灣)移民和種族議題,書寫直接,觀察透徹,說理清晰又不會流於說教。
Thumbnail
2022/06/15
小說《內景唐人街》是台裔作家游朝凱榮獲 202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最佳小說的作品。這本書從流行文化探入,講美國的亞裔(主講華裔,主角父母來自台灣)移民和種族議題,書寫直接,觀察透徹,說理清晰又不會流於說教。
Thumbnail
2021/09/21
日本社會學家岸政彥的散文集《片斷人間》有個稍長的書名副標「貓、酒店公關與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關於孤獨與相遇的社會學」。他喜歡那些無法透過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去分析和解釋的事物,那些無法放進社會學論文和報告的觀察與體悟;於是集結、出版了這本精巧的小書。
Thumbnail
2021/09/21
日本社會學家岸政彥的散文集《片斷人間》有個稍長的書名副標「貓、酒店公關與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關於孤獨與相遇的社會學」。他喜歡那些無法透過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去分析和解釋的事物,那些無法放進社會學論文和報告的觀察與體悟;於是集結、出版了這本精巧的小書。
Thumbnail
2021/06/02
獨裁者們的造神運動無論再怎麼成功,他們終究無法讓自己不吃不喝也能過活,如同真神那般。
Thumbnail
2021/06/02
獨裁者們的造神運動無論再怎麼成功,他們終究無法讓自己不吃不喝也能過活,如同真神那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明日明日又明日》正是一段由不完美的人們(你或許還會對他們氣得牙癢癢)所走出的不完美故事。 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Thumbnail
《明日明日又明日》正是一段由不完美的人們(你或許還會對他們氣得牙癢癢)所走出的不完美故事。 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Thumbnail
由柳原漢雅所著的小說作品《渺小一生》,以四個大學好友的友情為主軸,談的卻不僅僅是友誼、成長,同時也包含了心理與童年陰影等。其中不乏幸福,但苦痛卻往往與之如影隨形,而哀傷的本質外,卻也總是能夠看見人與人交往間,最珍貴的溫暖。 總是與悲痛相伴的幸福 虐心卻也感動人心
Thumbnail
由柳原漢雅所著的小說作品《渺小一生》,以四個大學好友的友情為主軸,談的卻不僅僅是友誼、成長,同時也包含了心理與童年陰影等。其中不乏幸福,但苦痛卻往往與之如影隨形,而哀傷的本質外,卻也總是能夠看見人與人交往間,最珍貴的溫暖。 總是與悲痛相伴的幸福 虐心卻也感動人心
Thumbnail
《幸運之子》的作者蕾貝佳.馬凱,在詳實的研究與訪查之後,以這本小說重現了1980年代芝加哥同志社群的生活樣態,訴說逝去之人的故事。
Thumbnail
《幸運之子》的作者蕾貝佳.馬凱,在詳實的研究與訪查之後,以這本小說重現了1980年代芝加哥同志社群的生活樣態,訴說逝去之人的故事。
Thumbnail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Thumbnail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Thumbnail
作者:瑪莉蓮.亞隆 原文作者:Marilyn Yalom 譯者: 劉卉立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2/03/10 🌷🌷 「我認為,我在二戰結束許多年後提筆寫作這本書,是出於一種虧欠感,我終其一生都欠那些代替我受苦的千百萬人。…… 🌷🌷
Thumbnail
作者:瑪莉蓮.亞隆 原文作者:Marilyn Yalom 譯者: 劉卉立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2/03/10 🌷🌷 「我認為,我在二戰結束許多年後提筆寫作這本書,是出於一種虧欠感,我終其一生都欠那些代替我受苦的千百萬人。…… 🌷🌷
Thumbnail
想不起來為什麼選了這本小說,約莫是全中運前,從圖書館找出來的書,打發了往返花蓮的交通時間。主題很沉重,以為是親愛的安德烈(誤)風格的書,結果完全不是!談災難和倖存,或許在疫病年終,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生路,也特別艱難、特別讓人覺得揪心。
Thumbnail
想不起來為什麼選了這本小說,約莫是全中運前,從圖書館找出來的書,打發了往返花蓮的交通時間。主題很沉重,以為是親愛的安德烈(誤)風格的書,結果完全不是!談災難和倖存,或許在疫病年終,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生路,也特別艱難、特別讓人覺得揪心。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孤獨是社會所賦予人的縮影,任憑誰都想逃離。這本書融合了親情、愛情、友情等人生都會面臨到的情感狀態的書,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書名「奇蹟晚餐」其實別具意義。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孤獨是社會所賦予人的縮影,任憑誰都想逃離。這本書融合了親情、愛情、友情等人生都會面臨到的情感狀態的書,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書名「奇蹟晚餐」其實別具意義。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成長的傷痛都是必須經過淬煉的過程,而覺得都是過去罷了;卻忘了對那時的我們而言,看似渺小的陰影其實和現在自己所承受的一樣沉重。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成長的傷痛都是必須經過淬煉的過程,而覺得都是過去罷了;卻忘了對那時的我們而言,看似渺小的陰影其實和現在自己所承受的一樣沉重。
Thumbnail
美國影集《命運寫手》是一部日常與黑色幽默集結的每集約十分鐘左右的小品影劇,故事敘述患有輕度腦性痲痹的男同志萊恩與母親長年住在一起,某天他決定改變自己的人生,開始放手一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成了網路撰寫熱門文章公司當實習生,卻引發一連串無法預知的日常效應。
Thumbnail
美國影集《命運寫手》是一部日常與黑色幽默集結的每集約十分鐘左右的小品影劇,故事敘述患有輕度腦性痲痹的男同志萊恩與母親長年住在一起,某天他決定改變自己的人生,開始放手一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成了網路撰寫熱門文章公司當實習生,卻引發一連串無法預知的日常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