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書|被留下來的意義?《幸運之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初看書名《幸運之子》我以為講的是倖存的人如何在浩劫中重生,在時間長流中尋回自我的故事,其實完全不然,這本直近末尾才知道角色們的遭遇。
故事用了雙敘事線並行,分別是1980年代的芝加哥,青春氣盛的男孩城卻飽受愛滋病侵襲,染上病便是死刑,主角耶爾身邊好友一個個失去性命;與2015年的巴黎,有臉書、隨便一個轉角咖啡廳便是電影拍攝場景,卻在此時遭遇震驚世界的恐怖攻擊。
看似毫無交集的敘事線所遭遇的危機,卻不是講述人生苦短,必須及時行樂等價值觀,而是在這橫跨超過30年的時間中,體會到人生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漫長。也忍不住反向思考,究竟在這些浩劫下所謂「幸運」,是先走一步的人,還是活著,卻被留下來的人?
蕾貝佳‧馬凱|《幸運之子》



未知的恐懼

小說的開場就是喪禮,在參加者們的對話中發現正有一場未知,卻輕易奪人性命的愛滋病悄悄蔓延。老實說我對這個背景描繪是陌生的,我知道愛滋病直至今日仍帶走相當多人的性命,卻不知道在上個世紀末,不但堪稱是絕對死神,得病的人也是「人體骨牌」,大家排排站,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排好等著倒下的一個,甚至連帶嚴重標籤化了同志族群。
「愛滋本身感覺就像一場審判。...好像錯在我們是同性戀,錯不錯在你做過幾次。如果你自以為不會染病而中鏢,錯就錯在你太狂妄,如果你自知可能染病卻不在乎,錯就錯在你多恨自己。」

然而即便是陌生的愛滋病歷史,往上拉到人類面對未知疾病的恐懼,並不會隨著邁入21世紀而有所改變。2020年開始的一系列怪象,與直至今日面臨的疫情,我們也很容易先進行審判周遭人。
而當自己真正經歷了,會發現糾正別人始終最簡單。我們永遠不要只用自己的濾鏡去放大別人的痛苦。

活下來的意義?

我心疼的不只是親自送走一個個摯友、同時也要面對得病恐懼的耶爾,還有從小在這堆哥兒們之間長大,到2015年只剩孓然一身的菲歐娜。反覆咀嚼他們的心境,心疼的不只是他們的遭遇,更是耶爾與菲歐娜都很不能夠愛自己的表現。看著他們刻意去比較現實與過往的創痛,能活到最後真的是幸運的人嗎?

或許倖存後所背負的罪惡感壓垮他們,但當他們聽著諾拉的故事——這位二戰時與許多知名藝術家交流,成為模特兒,最後卻只剩下自己坐在輪椅上敘說他們的故事——時,那專注聆聽的神情,還有只想把諾拉回憶裡最珍藏的藝術家畫作,傳達給眾人知道,而不管這藝術家是不是足夠有名。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而最近除了閱讀故事,更讓我想探究的便是每位作者的寫作動機,書末附上蕾貝佳.馬凱的訪談,補足了我好奇為何她想要寫出以芝加哥為背景的愛滋疫情小說,以及身為順性別異性戀女性,為什麼反倒探究LGBT族群,是否合適講出這個故事。


身在角色背景裡的錯覺

對我來說意義更非凡的地方在一個小細節,小說中菲歐娜2015年冬天來到巴黎時,遇到了恐怖攻擊。而那時候的我在德國,甚至規劃了聖誕假期要去巴黎一趟。
攻擊發生時台灣根本還沒有消息,連歐洲境內也很混亂,不只法國各地多起餘波的攻擊出現,德國境內也有許多未經證實,但多處都發現炸彈的新聞(最近的一顆在我隔壁城市)。當時全靠志工營的朋友們得到第一手消息,我往前翻7年前的聊天紀錄,居然都還留著當時跟友人的焦急對話,而小說中的對話與巴黎當下的混亂處境,完全跟對話不謀而合。看到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彷彿有一種身在角色背景裡的錯覺。
如果連這樣的小細節都如此真實,更遑論是作者蕾貝佳.馬凱耗時四年所調研的1980芝加哥,那黃金盛世卻被病毒摧毀的年代呢?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昔非比,葛拉威爾要問的不是你在這些既定條件下究竟要怎麼選邊站,而是深度探討已有這樣的歷史借鏡,身處在更好的科技環境下,我們所秉持的最高道德是否能不被忽視或被移用他處?
這本書談的不是我們能夠如何拯救樹木。 這本書談的是樹木如何可能拯救我們。 看著蘇珊的人生,彷彿也像看著一株幼苗如何生長成對於人類生態有所保護的巨木,而她將記憶傳承,也如老樹傳遞訊息給周遭幼苗。正如她所言:「森林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其實跟人類並無不同。」
我真的非常喜歡跟書有關的書!舉凡場景發生在圖書館、書店,透過紙頁穿梭時間與人生,或看著作家侃侃而談自己對書的態度,甚至自己來做書?!都忍不住想買回來看。 選在世界閱讀日這天,替大家選了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書中書」做特輯。只要是跟「書」有關的各類文本,按照主題性來做分類,來找找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吧~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東野圭吾掀開屏幕,盡可能地將社會上不會重視的細節,也極有可能在定案後無人追究正當性的案件化作故事,如同作家吳曉樂在序言中提到,這樣的題材即是「現實愛能莫助,創作綽綽有餘」,也讓故事一再提醒我們單單一個判決並無法解決所有事情,更多是留下來的人們生命中的空缺。 延伸補充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今昔非比,葛拉威爾要問的不是你在這些既定條件下究竟要怎麼選邊站,而是深度探討已有這樣的歷史借鏡,身處在更好的科技環境下,我們所秉持的最高道德是否能不被忽視或被移用他處?
這本書談的不是我們能夠如何拯救樹木。 這本書談的是樹木如何可能拯救我們。 看著蘇珊的人生,彷彿也像看著一株幼苗如何生長成對於人類生態有所保護的巨木,而她將記憶傳承,也如老樹傳遞訊息給周遭幼苗。正如她所言:「森林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其實跟人類並無不同。」
我真的非常喜歡跟書有關的書!舉凡場景發生在圖書館、書店,透過紙頁穿梭時間與人生,或看著作家侃侃而談自己對書的態度,甚至自己來做書?!都忍不住想買回來看。 選在世界閱讀日這天,替大家選了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書中書」做特輯。只要是跟「書」有關的各類文本,按照主題性來做分類,來找找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吧~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東野圭吾掀開屏幕,盡可能地將社會上不會重視的細節,也極有可能在定案後無人追究正當性的案件化作故事,如同作家吳曉樂在序言中提到,這樣的題材即是「現實愛能莫助,創作綽綽有餘」,也讓故事一再提醒我們單單一個判決並無法解決所有事情,更多是留下來的人們生命中的空缺。 延伸補充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今天這個故事堪比《漢娜的遺言》,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白人女孩被黑人男孩強暴,最後有個不相關的人被關了11年的故事,我發誓這不是《野東西》那部電影。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今天這個故事堪比《漢娜的遺言》,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白人女孩被黑人男孩強暴,最後有個不相關的人被關了11年的故事,我發誓這不是《野東西》那部電影。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