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所擁有的,只是平凡的文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久以前,曾有個人喜歡我。問他為何喜歡我?他說:「我覺得你很有才華,我喜歡你的文字。」
我聽了很驚訝。才華和文字,都不是我覺得我擁有的東西。但我卻從此記得這件事了,原來有人會因爲我的文字而喜歡我啊。
但可能是因為一直看著很多人的文字,看過很多真正會寫的人,我不屬於那一類,我這麼認為。但後來發現,這可能也是我的誤解。比如,我寫出了一本書。有一個朋友說:「哇~你獨立完成這本書?也太強了吧~」
原來,能獨立寫完這些東西是一件厲害的事。可是,我只是試圖把我腦子裡、心裡的東西整理出來而已。文字並不華美,只是清楚。原來,這樣也可以叫做「會寫」。
於是我才逐漸理解這件事,原來,我是一個會寫的人。
可能,我是一個樸質無華的人,一如我平凡的外貌。可我腦裡,我的心靈裡的確是有點東西的。當我嘗試訴說,可以化為文字把它流動出來,這就可以算是「會寫」了。
原來,並不需要特別華美的文字、不需要得到什麼文學獎,只要能清楚地用文字將我們的內在傳遞出來,就好了。倘若內在豐美,文字自然有力量。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昨天在和阿冠討論,一個讀寫教育機構會有他自己的核心目標。比如有個厲害的讀寫教育機構,他們的目標就是幫孩子建築舞台,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文字舞台,因此可以成為這些孩子的寫作動力。後來,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幫孩子們出版作品。他們花了很久的時間去經營,也做得越來越好,我們看得都很佩服。然而我問阿冠:「你的期待是什麼?」
阿冠說:「其實我的想像比較是一個家,一個安穩、充滿力量的地方。當大家需要時就可以來這邊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得到後就可以離開,把他從這裡得到的東西帶著走,變成一輩子陪伴自己的好工具,這樣就好。」
嗯,我的想像也是這樣,而非舞台。所以那些文字不需要端得上檯面,供人欣賞。只要能從自己出發,是一個可以釐清自我,與世界對話、溝通的工具就好。或許不那麼美,但很真誠。
其實,文字的樣貌本就很多元,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上台表演。善於閱讀的我,本就習慣在台下當觀眾。而且,總得有很多人在台下當觀眾,那些演出才有意義。除了培養更多懂得欣賞、樂於觀賞的觀眾們,孩子也能在自己的生活裡好好演出,這樣就行。就算不登上舞台,知道如何詮釋好自己生活中的角色也是件重要的事,一如文字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可以更生活化。倘若我是擁有這種文字力量的人,這樣也很好。
我想我們可以擁有這種魔力,或許不是一種美學,而是傳遞更單純的力量,從我這裡,到你那裡。這就是我想給孩子的,也想給很多很多人的。
不會是那麼專業的表演學校,可能只是一間平凡的學校,裡頭存在很多平凡人,但是他們也可以挖掘到自己擁有的力量,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沒有也無所謂,因為他們願意這麼平凡而認真地活著,看著他人用心演出時能給予真切的掌聲,然後深深地覺得,能在這個位置上觀賞這些精采的演出也很好。
就算不在舞台上,姿勢並不那麼華美,但平凡自有平凡的動人。
一如我這些平凡的文字,也很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虹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樣的困境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閱讀」這件事就是這樣,不管你習得再多再好的解題技巧,沒有平時的閱讀習慣做基底,任憑你閱讀理解能力再好,你終究會在某個地方卡住、過不去,就像平時沒打好基本功,再怎麼有天賦也練不好上乘功夫。
今年過年,我帶孩子去一個朋友家採番茄。 朋友的爸爸租了一小塊地,去年開始種番茄,但收成不是太好,之後不太想種,老友便很開心地接手開始種番茄。 於是我又不禁想到,那要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是否也需要擁有好的閱讀土壤呢?
什麼是「素養」? 怎樣算是「素養導向的教學」?
母親節到了,學校裡的課程總是會帶著孩子們製作母親節卡片,讓孩子寫些東西給媽媽。不能免俗,我也收過好幾張。然而在這種卡片中,心意和美勞往往是重點,文字上只要加個「母親節快樂」就可以了,那麼,如果能帶領孩子寫出一段細膩、有趣或溫暖的文字,這樣的母親節卡片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意義?
身為一個資深老師,我很清楚要讓孩子們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動機未必天生具備(例如強迫他們學習他們本來就特別沒興趣的東西時),或者無法持續到讓他們真正完成一項好的學習,那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誘發或維持住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呢?
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這樣的困境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閱讀」這件事就是這樣,不管你習得再多再好的解題技巧,沒有平時的閱讀習慣做基底,任憑你閱讀理解能力再好,你終究會在某個地方卡住、過不去,就像平時沒打好基本功,再怎麼有天賦也練不好上乘功夫。
今年過年,我帶孩子去一個朋友家採番茄。 朋友的爸爸租了一小塊地,去年開始種番茄,但收成不是太好,之後不太想種,老友便很開心地接手開始種番茄。 於是我又不禁想到,那要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是否也需要擁有好的閱讀土壤呢?
什麼是「素養」? 怎樣算是「素養導向的教學」?
母親節到了,學校裡的課程總是會帶著孩子們製作母親節卡片,讓孩子寫些東西給媽媽。不能免俗,我也收過好幾張。然而在這種卡片中,心意和美勞往往是重點,文字上只要加個「母親節快樂」就可以了,那麼,如果能帶領孩子寫出一段細膩、有趣或溫暖的文字,這樣的母親節卡片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意義?
身為一個資深老師,我很清楚要讓孩子們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動機未必天生具備(例如強迫他們學習他們本來就特別沒興趣的東西時),或者無法持續到讓他們真正完成一項好的學習,那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誘發或維持住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呢?
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給一些沒有想法,或是有想法但不會表達的人一些寫作上的建議,在寫作與創作這條路上並不容易,但還是可以透過練習來調整,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討厭或放棄寫作。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文筆好的定義?》 我覺得文筆好是能以文字去傳達心裡的感覺或想法,舉凡共感能力強、擅於思考、喜歡文字的人,都有寫作天賦,但不練習與多寫,寫作的敏銳度和手感也會慢慢消失,相對沒有天賦的人也可以透過深入覺察和大量閱讀,變成文筆很好的人。 對我來說,動情的文、傳輸知識想法的,都是好文字!也是我在寫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文字是充滿情感和力量的,就如同言語一樣。」不論你怎麼掩飾,你的文字都會傳達你內心的情感。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份期望「期望自己能夠為別人帶來些什麼;或是為自己帶來些什麼。」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給一些沒有想法,或是有想法但不會表達的人一些寫作上的建議,在寫作與創作這條路上並不容易,但還是可以透過練習來調整,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討厭或放棄寫作。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文筆好的定義?》 我覺得文筆好是能以文字去傳達心裡的感覺或想法,舉凡共感能力強、擅於思考、喜歡文字的人,都有寫作天賦,但不練習與多寫,寫作的敏銳度和手感也會慢慢消失,相對沒有天賦的人也可以透過深入覺察和大量閱讀,變成文筆很好的人。 對我來說,動情的文、傳輸知識想法的,都是好文字!也是我在寫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文字是充滿情感和力量的,就如同言語一樣。」不論你怎麼掩飾,你的文字都會傳達你內心的情感。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份期望「期望自己能夠為別人帶來些什麼;或是為自己帶來些什麼。」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