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對文字有不一樣的感覺。
以前唸文學作品會因為讀不懂而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否理解力比不上別人,為何別人說的「經典」我卻讀不下去。昨天逛誠品,翻閱《湖濱散記》新譯本、海明威的散文、洛夫的詩集,突然發現這樣的焦慮消失了。
作者當然知道自己在寫的是什麼(先不討論潛意識層面的發聲);讀者只能投射自己進入那些文字中,閱讀時的感受、突觸的神經電流存在讀者的內在。單一讀者所體會到的那些無以名狀,又不是另一位讀者能體會或感知到的,彷彿作品是鏡子,照出讀者各自獨特的思維脈絡與詮釋。
其實沒在讀
受過太多選擇題、有標準答案的訓練,限制了我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想像。我讀著文字,卻也沒讀著文字。這是什麼意思呢?
沒讀著文字,是腦袋中不斷思索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中心思想(主旨),重點在哪一句/哪一段,嘗試用圖釘把作品當作標本,好好地固定在木板上。不管閱讀的感受是什麼,速讀式、強迫症似地逼迫自己要從頭讀到尾,三個小時完食。
讀著文字,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保持呼吸,一次用一句甚至是以兩三個字為單位閱讀,感知自己的內在因為這些文字而激起了什麼樣的漣漪,波浪太大時,把書放下,拿一張紙寫下所感。一本書可以讀好幾周、數個月、一年、重讀數十次。
什麼是好的文字?
馬來西亞作家/繪者馬尼尼為,文字很有個人特色與文學性,文字是她表達的工具。詩人會在乎詩句對於讀者來說是否夠淺顯易懂嗎?
什麼是好的文字?什麼是不好的文字?
作者想表達的什麼在發酵,在底層翻攪,想被吐出來。那些來自無形領域的,被抓住一條線頭,然後抽出來、排列,一筆一筆具象化、定義。在文字背後,有多少抓不住、無法被收攏的什麼,還在飄蕩中,在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