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班族如何面對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好課推薦!跟著台大醫生吳沛燊,用 15 個學習法則來應付快速變化的職場新任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近期收到天下雜誌的課程推薦邀約,課程名稱是〈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

這堂課的講師–吳沛燊非常厲害,他…同時是

  • 復健科醫生
  • 資料科學家
  • 天下文化的 Data Team 主管 並在 Facebook 上每 2–3 天就分享自己的所學,輸入與輸出的能力非常驚人!

會接下這個推薦邀約,一來想要幫高手推薦好課、二來是看到他的學習技術也是受到美國暢銷作家 Tiago Forte 的「C.O.D.E」知識提煉法啟發!

遇到了學習上的同好,我興奮、毫不猶豫地按下了「回覆」的按鈕,告訴聯絡窗口:這個推薦邀請,我接下了!

但「學習的技術」非常廣泛,這堂課到底在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呢?答案是:不確定性。

我們這一代的人真的太辛苦了…

每一天一打開手機,就有核彈級的資訊量蜂湧而至。這些資訊讓工作變得極度不穩定,我們無法再像過去我們的父/母輩一樣,長時間守著同樣的職位、同樣的工作內容、同樣的職涯路徑。

我相信你在職場上一定碰過這樣的困難:做事和思考沒有穩定的框架,當職位調動、新任務降臨,要花大把時間摸索、大把的精力試錯。

因此我們要問:

在現在變化如此快速的職場環境中,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我想你也猜到了,就是「學習力」。

「蛤,又是在講學習的課程?」我知道你心中在 murmur 和我當初看到課綱時相同的心聲。

但是看完課程後,我完全改觀了。

這堂課真正的價值,其實是:

看一位醫生/主管/數據工程師,從 3 種不同的角度切入、用紮實的實戰經驗告訴你:「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學習方法,到底如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與生活當中。」

既然是掛名宣傳,我當然要自己看完一遍、親自驗證課程品質後後再寫推薦文。課程的大綱和特色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講講自己在這 2 小時的課程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有 3 個啟發令我印象深刻:

  • 學習要有效,重點是創造連結
  • 替資料做分類,是為了產生行動
  • 有效的學習配速,是調配專注與休息的時間,不是要學習的內容

啟發 1:學習要有效,重點是創造連結

所謂的連結,指的是「讓資訊跟自己產生關聯」。

例如

  • 跟生活有關: 這個知識,能如何改善我的生活?
  • 跟經驗有關: 這個知識,我有曾經經歷過嗎?
  • 跟目的有關: 這個知識,我可以用在哪裡?

但是要如何讓資訊與自己產生連結呢?

實際上是有技巧的。課程中的一項技巧讓我印象深刻-PAP (Problem-Assessment-Plan) 紀錄法。

PAP 是一種紀錄框架,主要被用在醫生寫病歷的場景中。分別是

  • Problem: 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 assessment: 對目前這個問題的判斷(暫時性的答案或資訊)
  • Plan: 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以講師吳沛燊的案例為例:

  • Problem: 想學習個人理財,但發現市面上的學派太多,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 Assessment: 從讀一本巴菲特的著作開始,學習到「效率市場假說」的觀念
  • Plan: 增強運用,將自己的股票/債券的持有比例調整為 6:4

從「問題」出發,就能果斷地決定眼前的資訊是否和我有關聯。

啟發 2:替資料做分類,是為了產生行動

所有對資料分類的行為,都是為了要產出特定的成果。

例如在醫院的急診分類中,是用

  • 輕症 > 可以回家
  • 中症 > 必須治療
  • 重症 > 留院觀察

而不是用受傷的種類來分類。例如

  • 骨折急診
  • 感冒急診
  • 中風急診 這對我有如當頭棒喝。

當我們在整理筆記、對資料作分類時,必須要先思考:「我想要產生什麼行動?」

啟發 3:有效的學習配速,是調配專注與休息的時間,不是要學習的內容

不要去分配自己學習的內容,這樣帶來很大的壓力。

這立刻讓我警覺:在使用「番茄鐘」時,不是非得設定 25 分鐘專注、5 分鐘休息,我們有調整「番茄鐘」長度的權力。

  • 如果專注力只能撐 10 分鐘,那就先用 10 分鐘呀!等到能撐久一點再設定到 25 分鐘
  • 例如精神比較好、或需要長一點的時間專注,就讀 50 分鐘並休息 10 分鐘。

原來這樣使用「番茄鐘」更有效。

花 2 小時的時間,打好你在職場上應對快速變化任務的能力

快速複習我從講師吳沛燊身上得到的啟發

  • 啟發 1: 學習要有效,重點是創造連結
  • 啟發 2: 替資料做分類,是為了產生行動
  • 啟發 3: 有效的學習配速,是調配專注與休息的時間,不是要學習的內容

這 2 小時的投資,能幫助你應付未來 20 年快速變化的職場新任務。

👉 去看課程

另外這門課在 5/15 之前購課,還會加贈《打造第二大腦》的電子書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騏的沙龍
216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朱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2/12/20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Thumbnail
2022/12/20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Thumbnail
2022/12/09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Thumbnail
2022/12/09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每月都很期待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國際學習吧 線上講座的課程 今天1212 不是上網搶購物品 而是上線充實腦袋 請到奚永明老師來分享 藉由Joseph風趣的提問 奚老師精彩的解說 在學習移轉的議題上又有新的收穫 第一是變革 第二是相信 第三是意圖
Thumbnail
每月都很期待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國際學習吧 線上講座的課程 今天1212 不是上網搶購物品 而是上線充實腦袋 請到奚永明老師來分享 藉由Joseph風趣的提問 奚老師精彩的解說 在學習移轉的議題上又有新的收穫 第一是變革 第二是相信 第三是意圖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我跟每個人一樣,在人生的某一階段就會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念書,尤其是我非常討厭考試,因為每次要考試的時候我就會很緊張,就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尤其是放榜的時候那種七上八下的心,更是讓我難以忍受,甚至有好幾次我還夢到我考高中跟大學落榜了。 以前我是不看課外讀物的,我念書都只是為了要應付考試而已,所以對念書
Thumbnail
我跟每個人一樣,在人生的某一階段就會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念書,尤其是我非常討厭考試,因為每次要考試的時候我就會很緊張,就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尤其是放榜的時候那種七上八下的心,更是讓我難以忍受,甚至有好幾次我還夢到我考高中跟大學落榜了。 以前我是不看課外讀物的,我念書都只是為了要應付考試而已,所以對念書
Thumbnail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承接標題 , 學習真的不簡單 尤其是有效率的學習,更是我心嚮往 然而碎片化的資訊卻是帶來碎片化的焦慮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感受的一樣 在窺見綠洲拼圖的一角時內心會產出一絲躁動 燃起想要持續探索的火苗 但好景不常 蔓延的過程總是會遇到..
Thumbnail
承接標題 , 學習真的不簡單 尤其是有效率的學習,更是我心嚮往 然而碎片化的資訊卻是帶來碎片化的焦慮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感受的一樣 在窺見綠洲拼圖的一角時內心會產出一絲躁動 燃起想要持續探索的火苗 但好景不常 蔓延的過程總是會遇到..
Thumbnail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昨晚參加《行動複利》的讀書會,宛志蘋老師分享彭于晏透過每次的影視拍攝,學習一項新技能成為專業的過程。 這讓我反思自己累積專業的過程,似乎也是掌握這個原則:工作經驗中累積專業。很多人說,工作上別只增加了年資沒增加專業資歷。好在,這些年都有認真累積自己的專業,趁這個機會來覆盤一下這些專業累積的故事。
Thumbnail
昨晚參加《行動複利》的讀書會,宛志蘋老師分享彭于晏透過每次的影視拍攝,學習一項新技能成為專業的過程。 這讓我反思自己累積專業的過程,似乎也是掌握這個原則:工作經驗中累積專業。很多人說,工作上別只增加了年資沒增加專業資歷。好在,這些年都有認真累積自己的專業,趁這個機會來覆盤一下這些專業累積的故事。
Thumbnail
成就來自下班後3小時的累積 上班時間,公司規劃的都是專業知識或是主管職能課程,精進自己在職場的能力。 下班時間,興趣培養,透過精進自己的思考與其他興趣,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 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職場人士,同樣每晚都有完整的3個小時,你怎麼規畫這些課程呢? 學習規劃從1.0到3.0版
Thumbnail
成就來自下班後3小時的累積 上班時間,公司規劃的都是專業知識或是主管職能課程,精進自己在職場的能力。 下班時間,興趣培養,透過精進自己的思考與其他興趣,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 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職場人士,同樣每晚都有完整的3個小時,你怎麼規畫這些課程呢? 學習規劃從1.0到3.0版
Thumbnail
文/震旦月刊第606期 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在現今充滿變動的世代中,人人都必須保持對外在環境的敏銳度;但熟悉的日常作業卻破綻百出,一旦犯錯就手忙腳亂,接二連三失誤,該怎麼辦?個人、團隊、制度都忙中有錯的時代,現代上班族最需要的「零失誤」思考術,訓練好習慣,才能徹底改變職涯。
Thumbnail
文/震旦月刊第606期 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在現今充滿變動的世代中,人人都必須保持對外在環境的敏銳度;但熟悉的日常作業卻破綻百出,一旦犯錯就手忙腳亂,接二連三失誤,該怎麼辦?個人、團隊、制度都忙中有錯的時代,現代上班族最需要的「零失誤」思考術,訓練好習慣,才能徹底改變職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