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己提起民事訴訟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來起訴這麼多眉角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1.依案件性質,起訴前有無應先踐行的程序?比如調處、調解、協議、催告、解約….等等,若有依法應先踐行的程序但沒有踐行,很可能會敗訴。
2.依案件性質,起訴或被訴之當事人有無特別要求(這要求可能不是法條上找的到的,而是散在浩涵的實務見解裡),若起訴或被訴的當事人資格不符,案件也會被駁回。
3.起訴要繳裁判費,有些案件你算的裁判費會跟律師一樣,但有些案件你算的裁判費可能會比律師多好幾倍,多繳幾十萬上百萬都可能,要看實務見解及訴訟策略怎麼應用。
4.如起訴後,撤回、調解或和解成立,可以聲請退還已繳的2/3裁判費,若你不記得聲請退還,法院也不記得提醒你,很可能就沒有了。
5.有些開庭前應先進行調解的案件,如還沒開過庭就先調解且成立,法院只能收調解聲請費1/3,其餘都要退還。
6.民事案件最重要的就是請求權基礎,也就是你依照法律哪一條、契約哪一條要求對方給付,請求權基礎若講不出來,案件也會被駁回,不管你的委屈有多大。
7.法院收案近年增長加速,109年地方法院新收民事案件已來到270萬件,平均每位法官每月辦結民事審判件數74.36件,法官工作不只寫書類還要開庭、現勘、調解等等等。
所以起訴給法院的書狀及資料,就像上簽呈給老闆,要講重點、邏輯要強、證據資料要對應的上、線要劃好,最好主張及證據都一目瞭然,否則就是為難法官,那就不能怪法官為難你。
8.開庭時不是所有話都一鼓腦的講,要判斷什麼能講什麼不能講,如果你講完,對造律師馬上說:「庭上,請把剛剛這句話記明筆錄」,那你就要瞬間知道問題出在哪然後馬上修正回來。
9.法官對你的書狀指指點點,不見得是他不買單你的主張,而是他在跟你要他需要的資訊,才能判你贏。如果法官對你的書狀毫無任何意見,也不代表他完全接受你的主張,可能是他覺得這件放棄治療了。上法庭,要會查顏觀色。
10.你的主張很重要,但對法官而言,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實務見解支持你的主張。而實務見解就很玄了,比如同一件事可能同一法院有判決認為不侵害配偶權、有判決認為侵害配偶權,可能下級法院認為有合法解約,上級法院認為解約不合法。
原則上最高法院講的比高等法院重要,高等法院講的比地方法院重要。實務見解需要努力收集才行。
11.案件判下來,不是就結束了,若無人上訴要聲請確定判決證明書才能去執行,若有人上訴,那就繼續奮戰吧。若認為一審贏了而不認真打,那上訴審結果可能也會讓你很意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9內容數
打開新聞,每則故事背後都與法律相關。我們的權利義務都遵循著一定的法秩序運作。然而法秩序並非一成不變,可能會因修法、判決累積、大法庭或最高法院的關鍵判決而改變。隨時更新實務新知,在遇到法律問題或經營風險管理時至關緊要。本專題分享重要之民事判決,提供讀者遇到民事紛爭或平時行為趨吉避兇之參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麗文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從來沒有動過電表,台電為什麼說我們違規,還追償高額電費? 今天來談談違規用電的民事與刑事責任
聽說有一批偷渡客偷渡到一半被淹死,屍體被沖上岸,之後就變成了殭屍🧟‍♀️……在大肚山一帶跳跳跳啊…….🙀 姊讀民事判決 參考文獻: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27號民事判決
員工殺人,我要賠? 員工因工作損害到別人權利,公司要不要一起賠償? 這標題乍看離我們生活一段距離,不好理解,不過其實前陣子的肥前屋判決,肥前屋老闆向安泰銀行、該分行襄理和林姓理專連帶求償,就牽涉到這個概念(僱佣人責任)。 先說些具體案例 損害發生了誰要負責 近年來最高法院減輕僱用人責任 要保護誰?
我們從來沒有動過電表,台電為什麼說我們違規,還追償高額電費? 今天來談談違規用電的民事與刑事責任
聽說有一批偷渡客偷渡到一半被淹死,屍體被沖上岸,之後就變成了殭屍🧟‍♀️……在大肚山一帶跳跳跳啊…….🙀 姊讀民事判決 參考文獻: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27號民事判決
員工殺人,我要賠? 員工因工作損害到別人權利,公司要不要一起賠償? 這標題乍看離我們生活一段距離,不好理解,不過其實前陣子的肥前屋判決,肥前屋老闆向安泰銀行、該分行襄理和林姓理專連帶求償,就牽涉到這個概念(僱佣人責任)。 先說些具體案例 損害發生了誰要負責 近年來最高法院減輕僱用人責任 要保護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面對法律訴訟時,許多人對於案件的審理流程和審級制度感到困惑。本文簡要介紹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審理流程,特別是偵查階段及其後續的審級制度。從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到法院的審理,可以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法律程序的基本運作,並提供有關律師費用等實務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對法律訴訟程序有初步的認識。
民訴隨堂P1: 民事訴訟之流程簡介 (一)流程: 1.當事人因某原因事實起糾紛了 2.進行起訴(起訴>法院審查案件符不符合規定>由一個法官進行準備程序跟整理爭點>合議庭三個法官,當事人進行言詞辯論>大約三週後判決出爐) 3.不服判決,上訴二審(高等法院) ps:一審(地方法院)、二審(高院
Thumbnail
在面臨法律訴訟時,收到法院的訴訟通知可能會讓人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答辯狀便成為被告回應原告指控的正式文件。答辯狀的目的是對原告的主張、事實、以及請求進行回應,這是被告在法律程序中保護自己權益的重要手段。答辯狀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民事訴訟中,法官了解被告立場和觀點的唯一依據,因此如何撰寫一份有效的答辯狀
Thumbnail
介紹完第三審的規定內容後,按刑事訴訟法的編排順序,本話來到了「抗告」的部分,抗告與上訴一樣都是通常救濟程序,只是請求救濟的標的不同,前者為「法院裁定」,後者則為「法院判決」。而對於裁定的請求救濟,還有「準抗告」,與抗告不同的地方是在於裁定作成的主體不同,準抗告是針對個別法官(如審判長、受命法
Thumbnail
當事人在訴訟中若發現缺少證物或不清楚案件詳情,可向法院聲請閱卷以全面了解案件內容。透過填寫訴狀形式提出聲請,經法官批准後,將與當事人約定閱卷時間。在閱卷室當事人可閱覽卷宗並且可以影印,接著把完整的資料向專業律師的諮詢,較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最近遇到二個民眾不知道的民事訴訟法問題,對民眾權益影響很大但許多人不知道,分享如文。
Thumbnail
遇到法律問題,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劈頭就問「會怎樣判」、「有沒有罪」,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彷彿只要「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
Thumbnail
勞資調解可不可以不要找律師?勞資調解怎麼進行?調解不成立會怎樣? 律師幫你解析勞資調解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Thumbnail
「提告」對不熟悉法律之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壓力的。但是打官司可不是像以前的電視劇那樣,只要擊鼓申冤、到縣令面前告狀即可。如果遇到的是刑事案件,得經過一連串的偵查程序,才「有機會」把案件送到法官面前。雖然民事訴訟可以自己寫狀提告,但也因為必須從頭到尾都自己來,不但相當麻煩還非常辛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面對法律訴訟時,許多人對於案件的審理流程和審級制度感到困惑。本文簡要介紹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審理流程,特別是偵查階段及其後續的審級制度。從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到法院的審理,可以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法律程序的基本運作,並提供有關律師費用等實務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對法律訴訟程序有初步的認識。
民訴隨堂P1: 民事訴訟之流程簡介 (一)流程: 1.當事人因某原因事實起糾紛了 2.進行起訴(起訴>法院審查案件符不符合規定>由一個法官進行準備程序跟整理爭點>合議庭三個法官,當事人進行言詞辯論>大約三週後判決出爐) 3.不服判決,上訴二審(高等法院) ps:一審(地方法院)、二審(高院
Thumbnail
在面臨法律訴訟時,收到法院的訴訟通知可能會讓人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答辯狀便成為被告回應原告指控的正式文件。答辯狀的目的是對原告的主張、事實、以及請求進行回應,這是被告在法律程序中保護自己權益的重要手段。答辯狀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民事訴訟中,法官了解被告立場和觀點的唯一依據,因此如何撰寫一份有效的答辯狀
Thumbnail
介紹完第三審的規定內容後,按刑事訴訟法的編排順序,本話來到了「抗告」的部分,抗告與上訴一樣都是通常救濟程序,只是請求救濟的標的不同,前者為「法院裁定」,後者則為「法院判決」。而對於裁定的請求救濟,還有「準抗告」,與抗告不同的地方是在於裁定作成的主體不同,準抗告是針對個別法官(如審判長、受命法
Thumbnail
當事人在訴訟中若發現缺少證物或不清楚案件詳情,可向法院聲請閱卷以全面了解案件內容。透過填寫訴狀形式提出聲請,經法官批准後,將與當事人約定閱卷時間。在閱卷室當事人可閱覽卷宗並且可以影印,接著把完整的資料向專業律師的諮詢,較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最近遇到二個民眾不知道的民事訴訟法問題,對民眾權益影響很大但許多人不知道,分享如文。
Thumbnail
遇到法律問題,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劈頭就問「會怎樣判」、「有沒有罪」,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彷彿只要「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
Thumbnail
勞資調解可不可以不要找律師?勞資調解怎麼進行?調解不成立會怎樣? 律師幫你解析勞資調解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Thumbnail
「提告」對不熟悉法律之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壓力的。但是打官司可不是像以前的電視劇那樣,只要擊鼓申冤、到縣令面前告狀即可。如果遇到的是刑事案件,得經過一連串的偵查程序,才「有機會」把案件送到法官面前。雖然民事訴訟可以自己寫狀提告,但也因為必須從頭到尾都自己來,不但相當麻煩還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