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通膨】股債雙殺,高通貨膨脹下的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為何會股債雙殺?

今年為止到5/31號:

  • VTI美國股市下跌14.3%
  • VGIT美國中期公債下跌6.9%
  • BNDW全世界總體債券下跌8.6%
  • VXUS非美國際股市下跌10.6%
  • VWO新興市場下跌11.5%
股債雙殺!高評等債券並沒有能有效對沖股票部位的下跌,國際股市也沒有起到太多的多元分散效果 。

「清流君,說好的股債搭配、資產配置呢?怎麼沒效了?」

我們必需了解股票和債券的相關性是隨時間變化的,就像是基本常識那樣。

根據2017年一篇專門研究股債相關性的論文"Stock-Bond Correlations, Macroeconomic Regimes and Monetary Policy",作者們指出股債有大量負相關的情況持續存在,特別是從1990年代末以來。

raw-image

像是美國股債相關性在1970年代大約是正20%,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平均增加到了正40%,但從1998年以來平均下降到負20%。相關性最高是在1994年秋季達到+70%,最低是在2003年第二季和2012年第三季,低至-67%。

股債的負相關性往往發生在金融危機、避險情緒高昂時,在這段期間股市的不確定性大增,資金逃離股市、流入公債尋求避風港。股債的正相關性常發生在「停滯性通貨膨脹」的期間,高通膨而且經濟成長放緩,此時避險情緒會推高股市的風險溢酬、造成股價下跌,而不斷上升的高通膨又會讓債券殖利率上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這正是今年上半年正在發生的事,給傳統股債搭配的投資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raw-image

實證結果表明(如上圖所示):股債的負相關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較低的通貨膨脹率有關;然而無論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立場如何,高通膨的情況下的股債相關性通常都是正的。

講這些不是要各位去預測市場,因為必需連續對兩次、勝率不高,我們要理解的是股票和高評等債券可能同時表現不佳,在目前高通膨股債雙殺的情況下,如果覺得在長期投資的這條路上走得異常痛苦,那就得考慮是否在投資組合當中加入抗通膨的配置。

------------------------------------

如何打敗通膨?

在去年六月高含金量的直播中,我詳細分析了一篇在2021年初發表於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的研究"The Best Strategies for Inflationary Times",直播當時市場普遍並未預測到通膨會急劇上升,認為是暫時性的,木頭姊在今年年初甚至認為美國會通貨緊縮(我黑人問號?),所以目前的情況算是超乎市場的預期!

raw-image
因為股票和債券比較害怕的是出乎意料的高通膨,而非意料之中的預期通膨,因為股票和債券當初在定價時就已經包含預期通膨了
  1. 超乎預期的高通膨對股市不利,因為公司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未必所有的產業和公司,都可以提高產品價格,把成本轉嫁給下游和消費者。更多的企業沒有這樣的議價能力。整體來說,高通膨會降低公司的利潤率。
  2. 出現超乎預期的高通膨時,很可能會導致經濟衰退,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流會跟著下降。
  3. 高通膨環境會推高折現率,在DCF模型下,更高的折現率意味著較低的股票估值。
raw-image

作者們將高通膨定義為:通膨率大於2%並且連續上升至超過5%以上的時期。美國歷史上有八大高通膨時期,不難看出,戰爭和石油價格是過去引發高通膨的最主要原因。

  • 美國進入二戰(1941 年 4 月至 1942 年 5 月):美國物價CPI變化15%。
  • 二戰結束(1946 年 3 月至 1947 年 3 月):21%。
  • 朝鮮戰爭(1950 年 8 月至 1951 年 2 月):7%。
  • 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1966 年 2 月至 1970 年 1 月):19%。
  • 歐佩克石油禁運(1972 年 7 月至 1974 年 12 月):24%。
  • 伊朗革命(1977 年 2 月至 1980 年 3 月):37%。
  • 1988年前後(兩德統一和前蘇聯解體)20%。
  • 中國經濟過熱時期(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7 月):6%。
今天我會幫這篇論文簡單做個樣本外測試(Out-of-Sample Test),看看研究中提到的抗通膨策略,究竟哪些有效?哪些沒效?

為符合作者的定義,回測會從去年三月開始到現在,高通膨目前還在現在進行式,會持續多久沒人知道,這個樣本外測試可能有點太早,不過就這一年多的時間,還是能讓我們大致了解各種策略到目前為止的有效程度。

------------------------------------

股市和債市

raw-image

研究結果表明股市和債市在非高通膨時期的實質報酬都是正的,但是在這八大高通膨時期股債雙殺總是常態,美國股市和公債的平均實質報酬分別是-7%和-5%,傳統60/40股債配置是-6%(實質報酬=名目報酬-通貨膨脹率)。

raw-image

債券無論是公債、高評等債、高收益債都落後通膨,實質報酬都是負的,唯一只剩抗通膨債券的實質報酬是正的,不過研究中指出去年年初抗通膨債券的殖利率大多都是負的,這代表用抗通膨債券來避險的代價非常昂貴,因為投資人承受了負的實質預期報酬,長期持有的機會成本很重。文章撰寫當下,美國抗通膨公債的殖利率,三年期以上多數已轉正,個人覺得目前是一個可供參考的債券配置部位。

樣本外測試(債市)

raw-image

從去年3月1日到今年5月31日,不管是任何債券都無一倖免,就連抗通膨債券的實質報酬也都是負的、無法保持購買力。

------------------------------------

房地產

raw-image

再來我們看一個更驚人的事實,就是美國實體房地產在高通膨時期的平均實質報酬是負的,這要怎麼解釋呢?因為超乎預期的高通膨,接下來很可能會發生經濟衰退、導致房價下跌。

樣本外測試(房市)

raw-image
raw-image

不過從去年三月到現在為止,美國席勒房價指數節節攀升,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的實質報酬也是正的,但今年為止則表現不佳。

------------------------------------

問題就來了!

前面提到股票和債券都無法對沖高通膨帶來的風險,而房地產又會受經濟週期的影響。那麼問題就來了:哪些資產在高通膨環境下表現比較好,可以幫助投資人有效應對通膨呢?除了我剛剛講過的抗通膨債券以外,研究顯示,的確是有三種選項可供大家選擇。

一、能源股

raw-image

實證結果顯示,幾乎沒有任何股票部門能夠抵禦不斷上升的高通膨,即使是能源股的實質報酬也是剛好持平,其他像是耐久財、零售、科技、金融股都表現不佳。

樣本外測試(股票部門)

raw-image

從去年三月至今能源股一枝獨秀,工業、必需消費品和醫療產業表現也不錯,最慘的看起來是科技股,而且隨著通膨不斷上升,各大部門的跌幅都有逐漸擴大的趨勢。

------------------------------------

二、原物料商品(大宗商品)

原物料商品主要包括能源、金屬和農產品,因為通膨本身就體現在原物料的價格上漲之中。像是1970年代石油危機的關係,原物料商品中抗通膨效果最好的是能源類商品

raw-image

能源類商品在高通膨時期的實質報酬每年高達41%。其他像是金屬和農產品的表現也不錯,原物料商品在高通膨時期的實質報酬都是正的,通通都是綠色、完美紀錄,加總後的年均實質報酬為14%。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原物料商品在非高通膨時期的報酬非常難看,而且黃金的避險效果非常差,我在直播中直接調侃黃金是垃圾,詳細原因建議自行觀賞,從1小時08分開始

樣本外測試(原物料商品)

raw-image

從去年三月到現在為止,能源像是石油、天然氣的表現最佳,再來是農產品,一籃子的原物料商品也不錯,常見金屬像是黃金、白銀、鉑金的實質報酬都是負的、抗通膨能力不佳。

------------------------------------

三、趨勢追蹤(Trend Following)

趨勢追蹤又稱作時間序列動能(TSMOM)。趨勢追蹤,本身就是一種「追高殺低」的交易策略,買入價格上漲最多的資產,賣出或做空價格下跌最多的資產。因為高通膨的影響往往不是一夕之間的事情,而是會長期維持好幾年,這穩定發揮了時間序列動能的威力。

raw-image

在高通膨期間,基於股票、債券、外匯、原物料商品的趨勢追蹤策略,全部都取得了正的實質報酬,介在4%到25%之間。從回測數據來看,如果投資人有辦法把交易成本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趨勢追蹤屬於高周轉率的策略),趨勢追蹤可以有效對沖高通膨的風險。

樣本外測試(趨勢追蹤)

raw-image

從去年三月至今的高通膨期間,常見的CTA ETF,像是KMLM、DBMF表現都非常優異,缺點就是股息稅太貴,不適合長期持有。

------------------------------------

股票因子

raw-image

既然談到因子就不得不提股票因子在高通膨時期的表現,規模和低波動因子表現較差,其他有正有負,但普遍都優於市場,這提供了有別於市場以外的風險來源,更能發揮分散風險的效益。

樣本外測試(股票因子)

raw-image

像是從去年三月至今,美國多因子ETF像是AVUV和VFMF的表現都優於全市場。

------------------------------------

比特幣

前些年有人主張比特幣可以抗通膨因為他的稀缺性和黃金有些相似之處。從過去的歷史來看,比特幣更像是一種投機工具。研究表明美國股市的報酬和超乎預期的高通膨有負相關,比特幣和美國股市的Beta係數為正,所以比特幣在高通膨期間很可能無法提供正的實質報酬。

樣本外測試(比特幣)

raw-image

從去年三月到現在,比特幣跌到歪頭,無法抗通膨。

------------------------------------

收藏品、葡萄酒

raw-image

最後我們來看一點特別的,藝術品、葡萄酒和郵票在高通膨時期的實質年化報酬分別是7%、5%、9%。

raw-image

而且這些收藏品在過去100多年來的長期報酬都還不錯,不像原物料商品的實質報酬趨近於零,很酷的是葡萄酒的報酬僅次於股票,股票要承擔風險換取報酬,酒難道是忍住不喝換取報酬嗎XD?

------------------------------------

股債雙殺了,然後呢?

傳統的股債搭配,遇到股債雙殺,簡單點扛過去就對了!根據DFA的研究(如下表所示),大多數的資產在低通膨和高通膨時期,平均都有正的實質報酬。儘管多數資產在高通膨時期表現較差,但兩者差異在統計上不顯著。

raw-image
留在市場、承擔風險換取報酬,長期自然會獲得超越通貨膨脹的報酬率,也不必過度擔心被財經媒體販賣的焦慮所吞噬,簡單保持投資,本身就是解決通貨膨脹的長期有效方式。

如果真的還是很擔心,也不知道這次的高通膨會持續多久?會不會導致經濟衰退?建議可以考慮更加多元的配置手段,像是多因子分散投資。前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原物料商品、能源股和趨勢追蹤的交易策略是較為有效的抗通膨方式。

小心能源股和原物料商品

要特別注意的是,能源股和原物料商品的確和超乎預期的通膨有可靠的正相關,但最大缺點就是波動性過大,其他未知的風險很可能會蓋掉對沖通膨風險的作用。

raw-image

像是在1991至2020年,美國通貨膨脹率的標準差是0.9%,但是能源股和原物料商品的標準差分別是19%和17.5%,是通膨的20倍左右,最重要的是,能源股和原物料商品名目報酬的變化,超過一半都和通貨膨脹無關(如下表所示)。

raw-image

如果從短期來看,能源的確可以抗通膨,但從長遠來看則不一定,因為回顧過去百年歷史,通膨很難和石油價格脫離關係,當時石油被稱作工業的血液,幾乎是所有產業的重要原物料。

那在將來呢?各大企業的無形資產比重愈來愈高,生產成本和能源的關係愈來愈薄弱,如今的經濟結構早就轉型成服務業為主、製造業為輔,各大已開發國家都在推「碳中和」,這種種的現象都會削弱能源價格的影響力。

如果將來的高通膨不是因為原物料價格大漲,而是因為其他因素,像是貨幣供給過多、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等...,這些商品很可能會喪失其過去優異的抗通膨能力,勢必得多方考量才行。

------------------------------------

最佳抗通膨秘訣

超乎預期的高通膨,顧名思義就是不太可能被市場所預期,應對這種無法提前預測的不確定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個盡可能低成本,非常多元分散的投資組合,無論是高通膨還是經濟衰退、熊市來臨都能從容應對,極大程度保護自己資產的購買力。

最後提醒:資產配置就像買保險一樣,是在平常身體健康時就該保的,而不是在事情發生時才開始打算,因為這時候的資產價格可能已經反映高通膨了,如果將來的通膨不如市場預期得那樣嚴重,則會造成投資上的虧損。

任何金融資產用來抗通膨都有它的侷限性,沒有一個能夠做到完美,不過唯有一樣東西可以,就是我們自己的人力資本,肯定和通膨正相關是吧!而且波動程度不大,預期實質報酬也是正的。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說過:「抗通膨的最佳策略,就是鍛鍊技能,讓自己在所屬的領域裡成為頂尖。」 你最能做的事,就是特別擅長做某件事,最該做的事就是投資自己,多看我的影片學習新知也算,我們下次見~

本人影片全程講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血流成河
2.0K會員
87內容數
【ETF投資、因子投資、資產配置】享受創作過程,傳遞我認同的投資理念,同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血流成河的其他內容
2024/10/25
保留現金、逢低買進 當市場處在牛市,不斷創新高時,如果直接單筆一次ALL IN、全倉幹入,萬一之後剛好股市大跌怎麼辦?然後又不想分批進場,就只能先保留現金,待在場外觀望,等待股市下跌之後再單筆投入,像是在2020年疫情爆發,還是2022年股債雙殺年、2024年中的修正,如果有留一筆錢在那時候單筆投
Thumbnail
2024/10/25
保留現金、逢低買進 當市場處在牛市,不斷創新高時,如果直接單筆一次ALL IN、全倉幹入,萬一之後剛好股市大跌怎麼辦?然後又不想分批進場,就只能先保留現金,待在場外觀望,等待股市下跌之後再單筆投入,像是在2020年疫情爆發,還是2022年股債雙殺年、2024年中的修正,如果有留一筆錢在那時候單筆投
Thumbnail
2024/08/09
要用新青安買房嗎? 各位觀眾,最近新青安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 而且最近一年全台房價也大幅飆漲,造成現在很多人有非常大的FOMO錯失恐懼症。 很怕現在不趕快上車,以後會不會更買不起。 或是因為貪念,自己也想趁機賺一波,反正有五年寬限期跟政府補助的利率優惠。 現在門檻進場變低,打不過就加入
Thumbnail
2024/08/09
要用新青安買房嗎? 各位觀眾,最近新青安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 而且最近一年全台房價也大幅飆漲,造成現在很多人有非常大的FOMO錯失恐懼症。 很怕現在不趕快上車,以後會不會更買不起。 或是因為貪念,自己也想趁機賺一波,反正有五年寬限期跟政府補助的利率優惠。 現在門檻進場變低,打不過就加入
Thumbnail
2024/02/23
本篇文章介紹了景氣燈號操作法的策略和買賣進出點,並進行了回測結果的比較。作者指出,景氣燈號投資並不能增加報酬和減少風險,而且景氣燈號是落後指標,並非有效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4/02/23
本篇文章介紹了景氣燈號操作法的策略和買賣進出點,並進行了回測結果的比較。作者指出,景氣燈號投資並不能增加報酬和減少風險,而且景氣燈號是落後指標,並非有效投資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近期如果觀察美國20年公債etf以及投資級公司債etf,都已經下跌到接近前波低點,究竟是發生什麼事情,還可以繼續存債嗎? 債券價格與殖利率的反向關係,在2023年是否還會升息一直市場大家關注的重點,那近期債券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近期新聞分析了美國國債下跌的3個主要原因,分別如下 :
Thumbnail
近期如果觀察美國20年公債etf以及投資級公司債etf,都已經下跌到接近前波低點,究竟是發生什麼事情,還可以繼續存債嗎? 債券價格與殖利率的反向關係,在2023年是否還會升息一直市場大家關注的重點,那近期債券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近期新聞分析了美國國債下跌的3個主要原因,分別如下 :
Thumbnail
不論是加權指數還是上櫃OTC指數都回到了2020年7月的收盤價,換句話說今年一整年已經吞沒了兩年以來的漲幅。 技術面觀察,下跌的體感溫度大致上可媲美2008年的走勢,甚至也像是2000年的科技泡沫時代。(月線圖斜率都一樣),但時空背景來說卻有很大的區別。 研讀金融歷史,我們要培養的叫做史觀,也就是進
Thumbnail
不論是加權指數還是上櫃OTC指數都回到了2020年7月的收盤價,換句話說今年一整年已經吞沒了兩年以來的漲幅。 技術面觀察,下跌的體感溫度大致上可媲美2008年的走勢,甚至也像是2000年的科技泡沫時代。(月線圖斜率都一樣),但時空背景來說卻有很大的區別。 研讀金融歷史,我們要培養的叫做史觀,也就是進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股大盤已經跌掉三成以上,確定進入熊市。通膨危機、烏俄戰爭、台灣地緣政治威脅,不只使股票跌入深淵,連原本股債配置的債券,也都跌跌不休,股債的資產配置失靈了嗎?如今股債雙殺之際,該如何應對? 股債並非永遠負相關   要先澄清一項觀念,股票與債券的負相關關係,並非永遠不變,而是處於隨時變動的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股大盤已經跌掉三成以上,確定進入熊市。通膨危機、烏俄戰爭、台灣地緣政治威脅,不只使股票跌入深淵,連原本股債配置的債券,也都跌跌不休,股債的資產配置失靈了嗎?如今股債雙殺之際,該如何應對? 股債並非永遠負相關   要先澄清一項觀念,股票與債券的負相關關係,並非永遠不變,而是處於隨時變動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在美國定義的夏天結束了(6、7、8月),進入新的階段,美股似乎沒什麼起色,繼續躺平在升息和經濟衰退的恐慌之中,股市遭重擊,債市重傷吐血,請小心,這和很多人熱愛的金融股息息相關。 債券避險功能消失 聯準會正推動利率正常化三部曲:升息節奏更快、升息幅度放大、長時間維持高利率水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在美國定義的夏天結束了(6、7、8月),進入新的階段,美股似乎沒什麼起色,繼續躺平在升息和經濟衰退的恐慌之中,股市遭重擊,債市重傷吐血,請小心,這和很多人熱愛的金融股息息相關。 債券避險功能消失 聯準會正推動利率正常化三部曲:升息節奏更快、升息幅度放大、長時間維持高利率水準。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市場上的壞消息越來越多,各國股市也跟著應聲倒地。然而,有些投資者嗅到了通膨見頂的味道,以及債券市場中的投資機會。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市場上的壞消息越來越多,各國股市也跟著應聲倒地。然而,有些投資者嗅到了通膨見頂的味道,以及債券市場中的投資機會。
Thumbnail
為何會股債雙殺? 今年為止到5/31號: VTI美國股市下跌14.3% VGIT美國中期公債下跌6.9% BNDW全世界總體債券下跌8.6% VXUS非美國際股市下跌10.6% VWO新興市場下跌11.5% 「清流君,說好的股債搭配、資產配置呢?怎麼沒效了?」 如何打敗通膨? 股市和債市
Thumbnail
為何會股債雙殺? 今年為止到5/31號: VTI美國股市下跌14.3% VGIT美國中期公債下跌6.9% BNDW全世界總體債券下跌8.6% VXUS非美國際股市下跌10.6% VWO新興市場下跌11.5% 「清流君,說好的股債搭配、資產配置呢?怎麼沒效了?」 如何打敗通膨? 股市和債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