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手電子閱讀器,該如何挑選才好?這篇幫你整理好囉~

想入手電子閱讀器,該如何挑選才好?這篇幫你整理好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粉絲頁的「帶媽媽入手閱讀器」一文收到很多關於電子閱讀器的問題,想說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正在對閱讀器觀望的人有幫助。​

raw-image



【封閉式閱讀器/開放式閱讀器】​

選閱讀器一開始的最大分水嶺(?),就是封閉式或是開放式。​

  • 封閉式閱讀器

就是只能讀固定平台的書,讀墨的閱讀器只能買讀墨官網的書,Kobo的閱讀器就是只能買樂天平台的書。總之,買封閉式閱讀器來就是很單純的看書—— 就跟你看紙本書一樣,當你拿紙本書在手上的時候,就是單純只看書,你不會在看紙本書看到一半的時候在書上忽然玩起賓果。​

|優點|​

由於廠商只要維護單一系統,穩定度高,功能升級或除錯都有感。​


|缺點|​

選定後就只能用那家平台了。​

(不過我覺得這不真算是缺點,因為現在各大電子書平台的書都滿齊全的,價差也不大。原則上,不會因為選了單一平台後,卻發現另一家書比較多或便宜很多之類的)​

  • 開放式閱讀器​

你就理解成是解析度和觸控靈敏度比較不好的黑白顯示平板。在手機或平板能裝的app都能裝上去,甚至你想裝Facebook、Youtube或手遊都沒問題,但通常一般人不會這樣做,因為閱讀器是設計用來閱讀的,不是拿來進行更高更精緻的電子娛樂,所以拿來滑網頁或看影片的話,你會覺得很難用。​

|優點|​

就跟手機或平板一樣,什麼都能裝,一機在手,除了閱讀以外還能做很多事。​

|缺點|​

因為下載的是app,不像封閉式閱讀器那樣是使用該平台的原生系統,閱讀體驗上就很吃各家app的品質了。像讀墨的app就做得很好很流暢,但博客來的app用來讀電子書,普遍的評價不是太好了。相較於封閉式閱讀器來說,開放式的閱讀體驗不是太穩定。​

不過,不管是封閉式還是開放式,一般來說都可以放入自己的檔案(常見的word、pdf、txt或是Epub都沒問題)在閱讀器上面瀏覽。就算不閱讀,作為看商務文件或學術論文用途,眼睛都會舒服很多。​

另外,新型的機子普遍都有支援藍芽,可以連接藍芽耳機或喇叭(有些甚至機子本身就有喇叭),如果閱讀平台(或app)本身有支援TTS朗讀功能,這時候就用得上。若使用的是開放式閱讀器,也可以下載聽podcast用的app,閱聽功能二合一。​



【該選擇封閉式還是開放式?】​

基本上,所有選擇的基準,都請回到自身的閱讀與使用需求。​

  • 只看一般市售繁體書,沒有其他特殊需求​

可以買封閉式。由於廠商只要維護單一系統,穩定度高,功能升級、維護或除錯都有感。我個人是屬於選擇這類。​

  • 除了市售書,還會看網路小說​

那就買開放式的閱讀器吧,直接到play商店下載瀏覽器,就能無痛複製原本的閱讀習慣。如果平時有在手機上用一些小說app的人,也適合開放式。我媽是屬於這類。​

當然,若你在買閱讀器前,就已經在不只一個平台買了電子書,又或者,你既會看市售的一般書,也會使用圖書館借閱電子書,那就沒什麼好說的,選開放式吧XD​


【該選擇哪一種尺寸好?】​

還是回到那句話,看個人閱讀和使用習慣。​


  • 以文字書為主,沒在看漫畫或雜誌

如果是有在帶閱讀器出門,那6吋就OK。如果不會帶出門,也可視舒適度或預算升級為大一點的尺寸。​

  • 會看漫畫或雜誌​

那至少7.8吋了,閱讀體驗會比較舒服。雜誌的話可能10~13吋會更適合。​

  • 除了看書,還會寫筆記​

那就往10~13吋挑吧。通常這個尺寸都會附手寫筆,無論作筆記或塗鴉都很方便,又省紙,兼顧環保。​




以上,給正在觀望電子閱讀器的人參考,希望能對大家縮小選擇範圍有幫助。當然,十分建議去實體門市試用機子,畢竟你拿在手上用起來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勝過一切網路上的使用心得和評測。​

至於較細部的規格,諸如是否有閱讀燈、是否支援手寫、是否可擴充記憶體、解析度、蓄電量和後續維修客服等等比較,就請大家在根據上述大方向選擇目標機子後,再自行針對各自需求(和預算)去做比較啦!​

最後最後,誠心推薦有閱讀習慣的人找機會試用看看電子閱讀器,借朋友的來玩玩看或去實體門市用用看,有很大的機率會覺得開啟新世界、相見恨晚的!


粉絲團 粗劣的厭世香菜



avatar-img
粗劣的厭世香菜的沙龍
14會員
43內容數
有關各種觀影心得碎碎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上一本《#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後被張戎圈粉,於是手刀買下《#慈禧_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繼續沉浸在張戎的文字宇宙裡。​ 讀歷史相關的書籍,看到最爽的事情就是「翻案」,打臉過去的認知,用另一個視角重現曾經的印象。​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據說 #哈利波特 中的 #催狂魔 是對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的具象化。當催狂魔現身,就讓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只能感到無盡絕望。唯有當事人努力想著快樂的事,唸出護法咒「疾疾,護法現身」,召喚出屬於自己的 #護法,才能驅趕催狂魔。​ ​ ​ ​ ​ 召喚出護法救了自己的人,就是未來的自己。​ ​ ​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身為熱愛晚睡晚起又長期失眠的人,這本書實在深得我心! 作者從書的一開始就說明,每個人內建的生理時鐘不一樣,所以一個人是晨型人還是夜貓,什麼時間會清醒、什麼時間會想睡,一切都是天生註定好的。
從上一本《#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後被張戎圈粉,於是手刀買下《#慈禧_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繼續沉浸在張戎的文字宇宙裡。​ 讀歷史相關的書籍,看到最爽的事情就是「翻案」,打臉過去的認知,用另一個視角重現曾經的印象。​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據說 #哈利波特 中的 #催狂魔 是對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的具象化。當催狂魔現身,就讓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只能感到無盡絕望。唯有當事人努力想著快樂的事,唸出護法咒「疾疾,護法現身」,召喚出屬於自己的 #護法,才能驅趕催狂魔。​ ​ ​ ​ ​ 召喚出護法救了自己的人,就是未來的自己。​ ​ ​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身為熱愛晚睡晚起又長期失眠的人,這本書實在深得我心! 作者從書的一開始就說明,每個人內建的生理時鐘不一樣,所以一個人是晨型人還是夜貓,什麼時間會清醒、什麼時間會想睡,一切都是天生註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