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常常有家長跟我反應,家裏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沈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是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到底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先區分書的媒介,不管是用紙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只要經過編輯處理過正式發行的書,都算是書,與網路internet搜尋的資料是不同的。

不管是用什麼媒介,只要經過處理的書,都有成本,除了作者憚精竭慮的寫作之外,還經過層層的編輯篩選與討論,修正校訂然後才會出版發行,基本上是有構架、有層次、有基本想法與目標,即便百科全書,只要經過編輯處理發行,都會有特別的獨特想法與架構。

當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學門,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找到那門學問的幾本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地從頭讀到尾,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做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這樣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地安放在那個架構裏,形成有意義的了解與記憶。

沒有對那個領域的整體了解,網路上搜尋到無窮無盡的資料不儘沒有幫助,浪費時間之外,甚至有害,會使我們淹沒在訊息的大海中。有許多在大學任教的朋友就感慨,現在學生所交的報告,內容似乎非常豐富,旁徵博引找了許多資料,但是卻抓不到重點,結論也非常模糊,甚至搞不清楚作業的問題到底是要他們回答什麼?換句話說,沒有自己的觀點,也不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花了一大堆時間在網路上漫遊,剪剪貼貼,但是其實沒有真正的收獲與了解。

當然,網路搜尋最大好處是當我們很明確地知道想找什麼資料時,幫助最大,以前可能要耗費數周埋在圖書館與積滿灰塵的古老文獻或期刊奮鬥,現在可以舒舒服服且很省時間的透過各種網路的資料庫找到答案。但是這前提是我們知道要找什麼,知道該提出什麼問題時,我們都知道,對一門知識沒有徹底瞭解,很難提出有意義的好問題。

資深出版人詹宏志就曾比喻:「internet就像是一本非常大又豐富的書,有一萬頁,但是沒有編碼又散落一地,沒有好的訓練,網路的幫助其實很小,只會讓人迷失。」真正要透過網路做學問,需要高階的訓練(與利用網路購物或查那裏有好吃的餐廳這種低階的使用需求完全是不同的),這些訓練必須從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本來建立,沒有捷徑可以走。

網路上的訊息你可以找得到的,別人也可以找得到,真的能讓我們勝出的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如何去介定這些訊息之間的關係,如何用自己的想像與專業知識去利用這些訊息,因此,還是要一步一腳印的從書本閱讀起吧!

紙本與螢幕閱讀形式的差異

近年來在不同國家都有許多比較紙本與螢幕閱讀差異的研究,不管對象是大學生還是小學生,結果很一致,紙本閱讀的記憶與理解力,遠比螢幕閱讀來得好。

這些研究都是遵循嚴格的實驗程序,比如受測對象的學力一致,而且是隨機分組,螢幕組與紙本組用同樣時間看同樣的內容,之後用同樣的考題測驗。

對於如此的結果,研究人員推測,我們在螢幕閱讀時會有略讀、跳讀的傾向,而且螢幕天生缺乏書本的具體性和空間性,而人類大腦在演化過程中,對具有空間感的實體世界辨認與記憶性較好。

而且對於小學生閱讀故事的測驗中發現,讀紙本的學生在重新依照時間順序建構情節的能力遠勝過讀螢幕的同學,換句話說,螢幕閱讀很容易忽略訊息的排序及細節的記憶。

進一步以超高速攝影機拍閱讀中的眼球發現,紙本閱讀時我們眼球會不時停頓並且不自覺地往回看,有的學者解釋,我們在紙本閱讀時會依著自己的理解速度停頓思索並且回顧確認,因此文本的理解力與閱讀深度較佳。有的學者講得比較玄一點,認為書本的物理真實性能幫助我們進入並使用人類這個物種努力演化出的思想與多層次的情感,而且閱讀如同人生,人類需要「路徑」感,也就是知道自己身處哪個時空,而書本的物質性提供了實體可觸知的東西。

因為工作必須大量接觸不是簡短訊息的文字工作者,比如編輯就會發現,螢幕閱讀欠缺專注力與理解力,因此會把作者的稿子列印成紙本來閱讀,有位編輯這麼說:「紙本幫助我真正讀進文字,更專注、充分投入作者訴說的故事,在閱讀時與他同在。我的工作要求我在意書上故事的深度、品質、細微處和真義。也是因為身為作家,我知道創作要花多少心力。作家值得我鉅細靡遺地關注:我以聚精會神,在邂逅時全心投入聊表敬意。」

當我們都逐漸放棄紙本閱讀,習慣用愈來愈快的速度在螢幕上瀏覽時,文字的細緻,精煉會不會隨之消失?那種沉浸在思想中忘我的樂趣是否也不復存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引用書籍時,請留意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來談談如何在線上讀書會引用書籍內容。根據你擁有的書籍形式,我給了不同的建議,無論你持有的是紙本書或電子書,都可以在裏頭找到相應的引用方式。
Thumbnail
【引用書籍時,請留意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來談談如何在線上讀書會引用書籍內容。根據你擁有的書籍形式,我給了不同的建議,無論你持有的是紙本書或電子書,都可以在裏頭找到相應的引用方式。
Thumbnail
想要有系統性且較完整化的吸收某方面的知識,我還是比較傾向買書來看,不管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都好。網路資訊的確很方便,但也因為太多了,所以要有「辨別」的能力……
Thumbnail
想要有系統性且較完整化的吸收某方面的知識,我還是比較傾向買書來看,不管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都好。網路資訊的確很方便,但也因為太多了,所以要有「辨別」的能力……
Thumbnail
探討了電子書帶來的便利性,包括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免除攜帶重量、方便查閱等。作者認為紙本書與電子書各有優缺點,但對於只關注內容的讀者而言,載體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因此,電子書科技讓作者閱讀量與吸收量提高了好幾百倍計。
Thumbnail
探討了電子書帶來的便利性,包括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免除攜帶重量、方便查閱等。作者認為紙本書與電子書各有優缺點,但對於只關注內容的讀者而言,載體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因此,電子書科技讓作者閱讀量與吸收量提高了好幾百倍計。
Thumbnail
其實本來想說閱讀器挑選有一堆人做了,應該不需要我特別來寫,但是發現大家依然有這個問題,然後新的閱讀器也多了很多加上彩機也加入混戰,似乎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搞清楚該怎麼挑選,因而認為閱讀器很雞肋或是買錯。所以我來寫一篇我認為挑選閱讀器應該要先做的幾樣功課和先搞清楚的地方!
Thumbnail
其實本來想說閱讀器挑選有一堆人做了,應該不需要我特別來寫,但是發現大家依然有這個問題,然後新的閱讀器也多了很多加上彩機也加入混戰,似乎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搞清楚該怎麼挑選,因而認為閱讀器很雞肋或是買錯。所以我來寫一篇我認為挑選閱讀器應該要先做的幾樣功課和先搞清楚的地方!
Thumbnail
常常有家長跟我反應,家裏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沈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是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到底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先區分書的媒介,不管是用紙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
Thumbnail
常常有家長跟我反應,家裏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沈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是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到底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先區分書的媒介,不管是用紙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
Thumbnail
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 在書店被其書名所吸引。確實網路上什麼都有,但它同樣考驗你的專注力。《最高學習法》裏頭提到一個實驗,說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
Thumbnail
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 在書店被其書名所吸引。確實網路上什麼都有,但它同樣考驗你的專注力。《最高學習法》裏頭提到一個實驗,說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Thumbnail
近年來在不同國家都有許多比較紙本與螢幕閱讀差異的研究,不管對象是大學生還是小學生,結果很一致,紙本閱讀的記憶與理解力,遠比螢幕閱讀來得好。   這些研究都是遵循嚴格的實驗程序,比如受測對象的學力一致,而且是隨機分組,螢幕組與紙本組用同樣時間看同樣的內容,之後用同樣的考題測驗。   對於如此的結果,研
Thumbnail
近年來在不同國家都有許多比較紙本與螢幕閱讀差異的研究,不管對象是大學生還是小學生,結果很一致,紙本閱讀的記憶與理解力,遠比螢幕閱讀來得好。   這些研究都是遵循嚴格的實驗程序,比如受測對象的學力一致,而且是隨機分組,螢幕組與紙本組用同樣時間看同樣的內容,之後用同樣的考題測驗。   對於如此的結果,研
Thumbnail
當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學門,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找到那門學問的幾本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地從頭讀到尾,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做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這樣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地安放在那個架構裏,形成有意義的了解與記憶。    沒有對那個領域的整體了解,網路上
Thumbnail
當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學門,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找到那門學問的幾本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地從頭讀到尾,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做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這樣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地安放在那個架構裏,形成有意義的了解與記憶。    沒有對那個領域的整體了解,網路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