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人物|當孤獨的人成為床頭的燈──莫子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 前言

《釀電影》的第二季 podcast 未曾揭露的是錄音檔不幸亡佚的一場對談,翻開當天提筆寫下的片段字句,我仍滿心掛念這場硯拓與子儀對談的珍貴經驗,於是仍嘗試追回那天的精彩,試圖用另一種形式留住那個午後時光。在此,由衷感謝硯拓、子儀與經紀人泊村、姮汎的理解與體諒,是這般的寬厚才使這場對話得以再度開展,也想將這篇下筆比任何一篇專訪都還要漫長、卻無比過癮的文字分享給大家,共同寶貝這個溫暖的時刻。

錄音那天的台北微涼,是穿著針織毛衣的季節,《該死的阿修羅》正熱烈上映,我們有幸邀請到編輯室全員瘋狂迷戀的莫子儀再次來到《釀電影》作客,用不同的形式與我們對談。距離上一次見到莫子儀已經是二〇二一年初,當時《親愛的房客》甫上架串流平台,主編與子儀約在公館的咖啡廳,那天聊得放鬆,卻也深刻地討論了分享與自處、生活與生命。

書臺上貼著《親愛的房客》裡那個獨自站在天臺遠望的健一,並將〈失眠的人〉供在床頭日夜翻讀的我,身為莫子儀的超級影迷,在這次的錄音過程中最大的看見也正是每一個人的看見:莫子儀正如我們所望見的那樣溫柔、真摯。

而在這份溫暖底下,抱著更多對生命的慎重。因此他多話,他不願在話語裡被輕易地解讀、解釋,只願在更為圓滿、完整的詮釋裡頭,輕輕承接每一個生命的樣貌。

raw-image

對談:莫子儀、張硯拓
撰文:黃曦

▍作為演員,暗裡生光

作為一個拋出自我以交付作品的創作者 / 沒有明確上下班時間的工作者,必然迎來許多時間上的自由,但在這背後,或許就連搭乘捷運、抽菸片刻也都正思索著工作,如此的重量或許是更為內心、更為深刻,也是重上千倍、萬倍的。身為演員,在角色切換的過程就像是反覆地在扒下一層皮、穿上另一張臉,子儀說自己是一個容器,為了進入角色、放下角色,他與角色之間有著專屬的儀式,就像是倒光一杯水,將心靈淨空,讓角色的靈魂走進自己的身體,讓另一個生命來陪伴自己,亦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這其中最重要的,必須不斷持續的功課就是面對那個最真實的自我,有時候是殘酷、血淋淋的,並且隨時都在變化。當你轉身回望自身需求,你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寂寞得渴望有人陪伴,什麼時候孤僻得想要遠離人群,又是什麼時候你不願意、不想要跟這個世界、社會有任何瓜葛。子儀說在一般人的生活步調裡,並無太多機會去面對自我,當一個人離開工作崗位,回到家處理完生活的雜事之後,往往只剩下幾個鐘頭的時間便要再度投身工作。面對一個月的業績壓力、待辦事項,我們不被時間許可,沒有時間回頭調整,甚至是處理那些打從生而為人的那刻便不斷承受著的、想要逃離的種種苦難──來自家庭的期望,同儕的壓力,對自身的期許 / 束縛。光是「生存」便會迫使你,讓你沒有時間、力氣去了解自己,更何況是面對。

但身為一個演員,這正是需要不斷面對、觸碰、挖掘的命題。面對著與生俱來帶著的折磨、苦痛,甚至是快樂、喜悅,演員必須處理自身的情感才有可能成為角色,也因此比起一般人更有機會、也必須與孤獨共處。

《台北歌手》劇照

《台北歌手》劇照

《台北歌手》裡的呂赫若在年輕時便寫出了驚艷眾人的文學創作,多數人無法想像年輕的他就擁有如此洗鍊的文筆,於是為他冠上了天才、才子的稱號。但在下戲之後,子儀開始對這樣的標籤敏感、甚至憤怒:當我們遇見一個超乎想像空間、理解範圍以外的人,人們便粗暴地為其冠上白痴、天才的標籤,好讓我們輕易地去解讀一個人的存在,但如此的詮釋或許過於簡單地去解釋了人的模樣。正如我們都無法了解呂赫若用了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他筆下那些受到壓迫的人民。我們無法知曉他投入了多少的氣力與情感於其中,他所體會到的血淚究竟又有多少?而在扮演角色的過程裡,子儀更意識到呂赫若提筆寫下的生命並不是用「天才」、「才子」便能概括的。這份幽微是只有演員能體會的,當你進入一個角色、告別一個角色的時候,你會更加意識到這些人在時代裡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個符號、一個稱謂,是時代裡所代表的意義,是在生命裡所承接住的更為厚重的生命經驗。如此的體驗為一個演員所留下來的,往往更勝於舞台上、銀幕上所望見的。

「我在創造角色或是變成角色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莫子儀的靈魂觸碰到這個角色的靈魂,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感受到他正在旁邊陪伴著我,我好像就能觸碰到這樣子的靈魂形狀,於是我藉由扮演這個角色,跟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靈魂形狀的人產生共鳴。我說出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陪伴,也在扮演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靈魂本體。」

有些人說演員是集孤獨於一身的,多數時候只有演員能真正地感覺到那個角色是什麼,什麼樣的語氣、眼神、肢體是屬於這個角色的,這是身為觀眾的我們永遠無法得知的內心世界,但在如此孤獨的創作過程當中,其實有很多的靈魂正與演員相伴,而演員也正付出自己的靈魂去陪伴更多、更多的人,正如你我。子儀說演員是一個既孤獨卻又飽滿的工作,對他而言,成為角色的孤獨、離開角色的痛苦,有更多更為複雜的情感意義飽含其中,是意識到的那些屬於表演之外的東西,讓一個演員能在每一次的扮演過程中,成為更加豐滿、溫柔而深沉的存在。

於是在集孤獨於一身之後,暗裡便生出光來。

raw-image

▍ 自由選擇,成為溫柔

上次的專訪尾聲,子儀提及最大的遺憾就是過年前沒有時間大掃除,今年的他多了些許餘裕好好整頓了家裡,他總是希望過年期間不要安排太多工作,畢竟這是成為大人以後,所剩不多的可以真正陪伴家人的時間,也是他少數能好好自處的時日。這樣子的工作安排帶著些許的任性與幸福,但更多的是節制,當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想要的東西不多,子儀說與家人相伴的時間更重於年收入,他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取捨的是什麼。當然,這是他自由選擇的生活方式,不見得是每個人的方式,但這正是莫子儀作為一個演員,或是說作為一個人,想要過生活的模樣。

但是當生活的樣態被迫改變的話呢?兩年來的疫情導致日常多所變化,子儀說自己是很習慣孤獨與自處的人,卻也在這段時間發現,面對孤寂對多數人來說並非易事。雖然在無法與人接觸的同時,我們還擁有網路、媒體得以對話、互動,我們能隔空上課、工作,維持最低限度的如常,但如此巨大的轉變對某些人來說仍是措手不及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踏出這一步,進而習慣在這樣虛擬的狀態底下與視訊鏡頭裡的人對話。在這樣的全面隔絕下,他發現有一部分的人被排擠到了更加邊緣的地帶。

「我很清楚地知道那份孤獨是什麼,而那一份劇烈的、龐大到無法承受的孤寂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麽痛苦,其實我深知那份苦痛是多麽無助,正因為熟知這件事,所以作為一個想帶給觀眾溫暖的人,才在這時意識到自己應該要陪伴大家。」
raw-image

原本不做線上活動的子儀說這樣的陪伴是身為演員的他能做到的,於是他開始和朋友辦了線上讀書會,找了喜愛的經典文學,以每週讀一本書的方式在雲端上陪伴大家,只要這樣的相伴能讓那些處於孤獨的人感覺到溫暖,他願意將自己的喜惡擱置在旁。於是這兩年間我們看見更多面貌的莫子儀,線上的講座、讀書會、劇場演出,或許他看似如遠山上的星星,遙而不可及,但只要你留心聽見他的聲音、望見他的眼睛,那份真摯的溫暖就是床頭一盞微亮的燈,不是特別閃亮但永遠溫柔相伴。

對多數人來說,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退回自處的角落,我們必須回到家中與自己的家相處,享受這份如此孤寂而幽微的自由,這是子儀的日常。但相反的是,他選擇在世界變化劇烈之刻踏出自己的地洞,成為那個在雲端上安定的力量。而當所有人又可以慢慢回歸熟悉的日常之後,子儀說,到時他又會安靜地消失在人群當中,繼續過著獨自一人、孤寂的日子。(笑)

raw-image

▍ 後記

錄音的尾聲,準備了一段話想請子儀唸,那是在一切日常並不如常之時,最需要的療癒。我總是難以想像在這樣的年紀裡仍有人是如此地誠懇而真摯,那是失眠的人最溫暖的陪伴,那是總是飄雨的城市裡隱隱發光的月亮,有些蒼白,卻時刻存在。

在潛沈不安的日子裡
請溫柔輕放 所有躁動不安的靈魂
我們一起走上長長的路
牽手散步 走路回家
等待衣服烘好的時間裡
我們像貓
床上嬉鬧 擁抱親吻
而俯拾即是的如常
會美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當生活如常
永遠就來了
現在
很久以後
我們一起安睡
駐足
我們明天見
晚安
晚安☾

攝影:ioauue、黃曦
全文《台北歌手》劇照感謝樓一安導演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在創造角色或是變成角色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莫子儀的靈魂觸碰到這個角色的靈魂,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感受到他正在旁邊陪伴著我,我好像就能觸碰到這樣子的靈魂形狀,於是我藉由扮演這個角色,跟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靈魂形狀的人產生共鳴。我說出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陪伴,也在扮演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靈魂本體。」
Thumbnail
「我在創造角色或是變成角色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莫子儀的靈魂觸碰到這個角色的靈魂,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感受到他正在旁邊陪伴著我,我好像就能觸碰到這樣子的靈魂形狀,於是我藉由扮演這個角色,跟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靈魂形狀的人產生共鳴。我說出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陪伴,也在扮演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靈魂本體。」
Thumbnail
那天下午,莫子儀不斷在掏心分享一大段之後,露出歉然而自覺的笑。這和舞台上那個頂天立地的影帝,判若兩人。我說出我的觀察:他曾說過不喜歡宣傳,不想過度「解釋」戲,想把詮釋留給觀眾,但在各種訪談裡、或像這樣的下午,他又是推心置腹的。這會不會矛盾?「當然不矛盾。」
Thumbnail
那天下午,莫子儀不斷在掏心分享一大段之後,露出歉然而自覺的笑。這和舞台上那個頂天立地的影帝,判若兩人。我說出我的觀察:他曾說過不喜歡宣傳,不想過度「解釋」戲,想把詮釋留給觀眾,但在各種訪談裡、或像這樣的下午,他又是推心置腹的。這會不會矛盾?「當然不矛盾。」
Thumbnail
我想,最完整的我全部都在文字裡,而最像我自己的我,其實是像莫子儀散發出來的那種教人安心的安靜。也許從來沒有人會記得還有我待在這裡,但我相信或有哪一日這種安靜都是相互陪伴的安心。
Thumbnail
我想,最完整的我全部都在文字裡,而最像我自己的我,其實是像莫子儀散發出來的那種教人安心的安靜。也許從來沒有人會記得還有我待在這裡,但我相信或有哪一日這種安靜都是相互陪伴的安心。
Thumbnail
每個演員都對自己有不同的期望,我自己也有個小小的希望。願透過自己的表演,讓人們可得片刻的快樂,對自我的省思,對他人的感同身受,對世界或社會多一份冀望與付出,對生命多一份感觸,對黑暗多一份溫暖與力量。如果可以每年去日本吃一次拉麵,那就更好了。
Thumbnail
每個演員都對自己有不同的期望,我自己也有個小小的希望。願透過自己的表演,讓人們可得片刻的快樂,對自我的省思,對他人的感同身受,對世界或社會多一份冀望與付出,對生命多一份感觸,對黑暗多一份溫暖與力量。如果可以每年去日本吃一次拉麵,那就更好了。
Thumbnail
人會不會為了要成為美麗又優秀的存在,所以選擇承受孤獨,並且以為,這個是成為優秀美麗的條件之一,而把靠近他的人全部掃射光?又或者,是因為他美麗優秀設下結界,導致身旁的人不願也不敢接近他?這究竟是一個主動變成孤獨者,還是被動成為孤獨者的過程呢?
Thumbnail
人會不會為了要成為美麗又優秀的存在,所以選擇承受孤獨,並且以為,這個是成為優秀美麗的條件之一,而把靠近他的人全部掃射光?又或者,是因為他美麗優秀設下結界,導致身旁的人不願也不敢接近他?這究竟是一個主動變成孤獨者,還是被動成為孤獨者的過程呢?
Thumbnail
至於你說的黑暗,不要擔心,就像我的黑暗可能連白晝都能吞噬。我們也都只是一般人,因為有愛,所以相對地一定會有恨吧。演員的敏銳讓我們更能接受所有情緒,只是如何面對它以及如何詮釋它?如果能理解那些黑暗從何而生,為何而來;是自我的,是角色的,是眾生的,還是世界的,就能體會到背後的傷痛與不捨,那暗裡也就是光。
Thumbnail
至於你說的黑暗,不要擔心,就像我的黑暗可能連白晝都能吞噬。我們也都只是一般人,因為有愛,所以相對地一定會有恨吧。演員的敏銳讓我們更能接受所有情緒,只是如何面對它以及如何詮釋它?如果能理解那些黑暗從何而生,為何而來;是自我的,是角色的,是眾生的,還是世界的,就能體會到背後的傷痛與不捨,那暗裡也就是光。
Thumbnail
記得那天在忙碌的行程中,看到了朋奉哥的消息,腦子一度凍結,回去翻了翻和他的訊息紀錄,那麼黑色幽默的靈動對話,每個階段對我的人生指引,開玩笑說我適合演黑道、說我適合去演武打戲、幾年前還說我一定會鍍金,這些玩笑話居然都慢慢地成真,但去年在金鐘獎後台,說好明年一定會一起演戲的這句,他怎麼忘了⋯⋯
Thumbnail
記得那天在忙碌的行程中,看到了朋奉哥的消息,腦子一度凍結,回去翻了翻和他的訊息紀錄,那麼黑色幽默的靈動對話,每個階段對我的人生指引,開玩笑說我適合演黑道、說我適合去演武打戲、幾年前還說我一定會鍍金,這些玩笑話居然都慢慢地成真,但去年在金鐘獎後台,說好明年一定會一起演戲的這句,他怎麼忘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