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茲如何被俄軍「冷酷處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簡介】

法國三大報【解放報】,一反其極左長期親俄反美立場,以獨立媒體之姿,中立報導烏克蘭戰爭,於今天(六月22日)由記者 Veronika Dorman 撰寫報導,陳述攝影記者馬茲如何被俄軍「冷酷處決」。


raw-image

【全文解讀】

記者馬茲·李文(Мaks Levin)於三月13日於基輔近郊失蹤。這位40歲的烏克蘭攝影記者,於失蹤三星期前開始報導戰火下的基輔區域,並於此日因在森林尋找空拍機,從此自人間蒸發。兩星期後,馬茲和他的隨從保護軍人Oleksiy Chernyshov的屍體,在基輔二十公里近郊森林被尋獲,他們的座車則被燒毀。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於今天(六月22日)發佈的報告指出:「依據現場調查證據顯示,記者和其隨從遭受冷酷處決,並於其死亡當天,可能被拷問與酷刑。」

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試圖還原犯罪現場,發現子彈打於樹木衝擊痕跡,子彈與彈夾,和俄軍的痕跡(食物包裝、用餐工具、香菸包裝、導彈操作指南… 等)。依據現場證據,可提出兩個假設。

第一個假設為兩人於森林尋找空拍機時,「於俄軍攻佔區域被擊殺」。報告認為「記者身份俄軍被指認後,臉部馬上遭到槍擊,子彈深入胸膛。馬茲倒地後,其伴隨下車察看,隨即遭受子彈掃射。俄軍向前查看當時可能尚未死亡的馬茲,於其頭顱補上兩顆子彈處決。俄軍隨即以車上剩下的汽油,焚燒汽車和隨從的屍體。」

報告提出第二個依現場證據提出的「拷問處決假設」:「兩人車輛被俄軍阻攔,下車後被分開審訊。俄軍知道馬茲的身份,因其身穿民服,和大字寫上「媒體」的防彈背心。俄軍拷問兩人烏克蘭軍隊的位置,拷問期間,可能發射子彈,尤其在其座車上。依照犯罪現場照片判斷,隨從即可能被淋上汽油,活活燒死。兩人最後都被子彈補上最後一槍。其座車被徹底搜索,財物被強奪一空,剩下的汽油用來燃燒犯罪現場。」

無國界記者組織已向法院提出這兩個謀殺案的證據,子彈,身分證件,俄軍在場證據,和俄軍的DNA遺留證據。

自戰爭爆發以來,已有15位記者陣亡。


【延伸閱讀】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三個月多以來,個人有幸於第一時間,主動分析、翻譯 41 篇重要媒體報導,在此摘要如下:

1,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習近平與普丁宣布「無止境友誼」,歷史意義有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成為俄羅斯侵略其他主權國家的一個信心保證。

2,「中俄軸心」(l’axe Pékin-Moscow)成形,共謀「新帝國主義」(néo-impérialisme),其方法為:

  • 逾越國際法:「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不受國際法制裁
  • 顛覆國際組織:挑戰【北約】存在,顛覆【歐盟】、【聯合國】約制
  • 重新定義國際秩序:破壞「沒落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聯盟」

3,中俄聯合大文宣,「不追求真實」,只以「蒙太奇手法」,「製造混亂」,目的只為其死而復活的幽靈意識形態-「侵略性國族主義」。

將繼續為大家服務,敬請支持,歡迎分享。俄對烏戰爭探討四大主題如下:

1.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根本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特別行動」下的俄羅斯【教育場景】

「反普丁化」是俄羅斯人共同職責

664 位俄國學者,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2. 專制國家「中俄軸心」:

俄羅斯與中國「無止境友誼」,共謀「新帝國主義」

「中俄軸心」對抗民主聯盟

中國選擇「專制軸心」,陷入兩難

3. 菁英階層語言操縱:

中國與俄國「相互支援」,運作「造謠計畫」

普丁「黑道語言」,鼓動一個「流氓世界」

傳播俄式謊言,中國作繭自縛

4. 如何以文學對抗侵略:

俄裔烏克蘭作家,安德烈‧克考夫,以筆對抗侵略

烏克蘭戰爭議題,佔據法國書市

對抗普丁侵略語言,一本烏克蘭的愛戀字典

(本系列需大量閱讀法語報導、即時翻譯分析,已生產五萬字,任何引用請註明研究者、譯者,作為對無償獨立研究的基本尊重,感謝!)


raw-image

【原文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6會員
248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陳潔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Thumbnail
2025/04/29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Thumbnail
2025/04/26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Thumbnail
2025/04/26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Thumbnail
2025/04/24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Thumbnail
2025/04/24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今天,十二月十日,為世界人權紀念日。 對比島國學界以五十年前的左派術語,於自由民主環境下,提出光鮮亮麗的「反戰」,法國左派媒體,都早已脫離馬列左派教條,於烏俄戰爭以來,長期關照「俄羅斯國內反戰運動」,探討俄國反戰人士,如何「被判勞改」,面臨「下毒暗殺」、「被報自殺」的現實處境。
Thumbnail
今天,十二月十日,為世界人權紀念日。 對比島國學界以五十年前的左派術語,於自由民主環境下,提出光鮮亮麗的「反戰」,法國左派媒體,都早已脫離馬列左派教條,於烏俄戰爭以來,長期關照「俄羅斯國內反戰運動」,探討俄國反戰人士,如何「被判勞改」,面臨「下毒暗殺」、「被報自殺」的現實處境。
Thumbnail
敵對立場的法國三大報,同時高規格報導俄羅斯反對派記者,烏拉迪米,如何「兩次被下毒」,於烏俄戰爭爆發時「即時被拘捕」,最後被法院以「叛國罪」,被判超過殺人罪的 「25年重刑」,媒體更發現,與其待在符合國際人權規格的政治監牢,這位記者將被送往「重度勞動營」,背負「25年勞動改造」。
Thumbnail
敵對立場的法國三大報,同時高規格報導俄羅斯反對派記者,烏拉迪米,如何「兩次被下毒」,於烏俄戰爭爆發時「即時被拘捕」,最後被法院以「叛國罪」,被判超過殺人罪的 「25年重刑」,媒體更發現,與其待在符合國際人權規格的政治監牢,這位記者將被送往「重度勞動營」,背負「25年勞動改造」。
Thumbnail
【緣起】 島國某些「左派」學界,將歐美少數學者單極話語奉為圭臬,於烏俄戰爭爆發一年多來,以自己的節奏提出「反戰宣言」,不吝以光鮮術語,提出漂亮高蹈的理想主張,可能不僅脫離台海危機的殘酷地緣政治現實,更可能與世界在地民主抗爭脫節,對比法國極左媒體之政治承擔,和俄國民間反戰前仆後繼...
Thumbnail
【緣起】 島國某些「左派」學界,將歐美少數學者單極話語奉為圭臬,於烏俄戰爭爆發一年多來,以自己的節奏提出「反戰宣言」,不吝以光鮮術語,提出漂亮高蹈的理想主張,可能不僅脫離台海危機的殘酷地緣政治現實,更可能與世界在地民主抗爭脫節,對比法國極左媒體之政治承擔,和俄國民間反戰前仆後繼...
Thumbnail
雖身處台灣小國,但眼界必須打開,這也是會持續分享外媒新聞的初衷,期待大家能夠一起了解國際情勢,做出對於國家還有自身有利的判斷,讓所處的土地與人民能夠趨吉避凶,生生不息。
Thumbnail
雖身處台灣小國,但眼界必須打開,這也是會持續分享外媒新聞的初衷,期待大家能夠一起了解國際情勢,做出對於國家還有自身有利的判斷,讓所處的土地與人民能夠趨吉避凶,生生不息。
Thumbnail
【簡介】 法國三大報【解放報】,一反其極左長期親俄反美立場,以獨立媒體之姿,中立報導烏克蘭戰爭,於今天(六月22日)由記者 Veronika Dorman 撰寫報導,陳述攝影記者馬茲如何被俄軍「冷酷處決」。 【全文解讀】 自戰爭爆發以來,已有15位記者陣亡。 【延伸閱讀】 「中俄軸心」對抗民主聯盟
Thumbnail
【簡介】 法國三大報【解放報】,一反其極左長期親俄反美立場,以獨立媒體之姿,中立報導烏克蘭戰爭,於今天(六月22日)由記者 Veronika Dorman 撰寫報導,陳述攝影記者馬茲如何被俄軍「冷酷處決」。 【全文解讀】 自戰爭爆發以來,已有15位記者陣亡。 【延伸閱讀】 「中俄軸心」對抗民主聯盟
Thumbnail
這場戰爭目前己造成數千人死亡和1100 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流離失所,但世人仍不清楚這場戰爭何時才會結束?
Thumbnail
這場戰爭目前己造成數千人死亡和1100 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流離失所,但世人仍不清楚這場戰爭何時才會結束?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起全球譁然,戰爭造成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逃離家園,各國媒體陸續報導當地戰爭景象,於此同時假新聞也在網路上流竄,輿論分歧且似是而非,這篇整理出近期媒體報導關於烏俄戰爭相關的資料新聞,涵蓋面向包括假訊息、經濟、戰爭現況與社群媒體等。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起全球譁然,戰爭造成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逃離家園,各國媒體陸續報導當地戰爭景象,於此同時假新聞也在網路上流竄,輿論分歧且似是而非,這篇整理出近期媒體報導關於烏俄戰爭相關的資料新聞,涵蓋面向包括假訊息、經濟、戰爭現況與社群媒體等。
Thumbnail
繼昨天俄國觀眾最多的國營一台晚間新聞,被反戰人士打斷,高舉「反戰!反政宣!」標語,依據法國〈世界報〉記者 Benoît Vitkine 於莫斯科當地觀察,今晚的晚間新聞恍如什麼都沒發生,傳達的中心訊息仍為:烏克蘭戰爭不存在!
Thumbnail
繼昨天俄國觀眾最多的國營一台晚間新聞,被反戰人士打斷,高舉「反戰!反政宣!」標語,依據法國〈世界報〉記者 Benoît Vitkine 於莫斯科當地觀察,今晚的晚間新聞恍如什麼都沒發生,傳達的中心訊息仍為:烏克蘭戰爭不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