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裔烏克蘭作家,安德烈‧克考夫,以筆對抗侵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像:Andreï Kourkov. © Paki Mera/Opale / Éditions Liana Levi
「我血統上是俄羅斯人,政治上是烏克蘭人。」-作家克考夫

烏克蘭當代作家,安德烈‧克考夫(Andreï Kourkov),作品暢銷國際,已翻譯成 37 國語言,於 65 個國家發行,其最著名作品-《企鵝的憂鬱》(Le Pingouin),更於 2015 年由愛米粒在台灣出版,並於 2018 年受邀來台演講。
現年六十歲的安德烈‧克考夫,出生於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兩歲時搬家至基輔,於烏克蘭長大,作家自稱:「我血統上是俄羅斯人,政治上是烏克蘭人。」
克考夫從來沒想到普丁可能會發動這樣的戰爭,於二月 24 日,他於推特寫道:「戰爭開始了。希特勒於清晨四點,普丁於清晨五點。兩者沒什麼差別…」作家兩個 19 歲和 23 歲的兒子,已被徵招入伍。
克考夫戰前的最新小說-《灰色蜜蜂》(Les Abeilles grises),即是講述戰爭,背景發生於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內戰,發生在由俄羅斯武裝分裂、被世界遺忘的「灰色地帶」,衝突造成一萬四千人死亡。故事講述兩個因政治信仰「終身為敵」退休老人,因戰爭情境,百般無奈被迫一起生活。其中一個為養蜂人,特地帶著他的女王蜂和蜂巢,千里跋涉至克里米亞半島,找另一個韃靼族養蜂人,然而韃靼人卻於 2014 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被秘密警察殺害…
克考夫於戰爭爆發,克考夫馬上從虛構寫作,轉向以筆作戰,傳遞烏克蘭戰火下的國內聲音,他說:「在國際筆會,我每天工作二十小時,和筆會成員一起,翻譯所有我們找到的訊息。我們知識份子團結一起。我們很多人都在烏克蘭東部,在危險之中。」
克考夫,作為一個身體力行的知識份子,不斷於國際發聲:「這是對付一個國家的總體戰爭。劇場、博物館、醫院,都被摧毀… 烏克蘭人因為不交出手機,讓俄羅斯軍人打電話回家,慘遭殺害!」
克考夫認為普丁代表「俄羅斯老人」,幻想蘇聯 1956 年佔領布達佩斯、1968 年佔領布拉格的過去榮光,就像普丁與法國總統講話,必須隔著數公尺的長桌,「兩年的疫情,讓他在碉堡變得更封閉。」
克考夫本來不甚欣賞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但是戰爭爆發以來,已經完全改觀,他說:「我支持他的作為,我覺得他已達到一個高度。我們早已原諒他,如他在任期開始時,將重要位子讓給電視台的同事。」
克考夫認為普丁作為「俄羅斯老人」,「以侵略一個國家,幻想重建往日帝國。」作家說道:「當普丁說烏克蘭為列寧的創造物,我笑了起來。不是他歷史零分,就是他覺得其他人歷史零分。在土耳其的檔案資料中,烏克蘭語於十六、十七世紀,即以書籍模式出現。」
面對俄羅斯魯莽的暴力,克考夫相信,烏克蘭的國家認同一天比一天強大,就如同他下部小說的題材,於 1919 年布爾什維克革命時,烏克蘭已然是個獨立國家。

【延伸閱讀】


【原文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4會員
221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普丁導演荒誕大文宣,將烏克蘭比做德國納粹,顯示他完全不想放棄其好戰造成的瘋狂。」-法《解放報》
【簡介】 【解讀】 俄、中政權自認比民主國家更為「有效」,更為「優越」,然而「無視當代問題的複雜度」,普丁逕行發動烏克蘭戰爭,習近平堅持零清導致上海封城,兩者都構成「當今世界最大災難」。 【延伸閱讀】 「俄中軸心」效應,震醒法國知識界 【原文連結】
法國〈世界報〉駐莫斯科記者,Benoît Vitkine,於四月22日發文表示,普丁宣告馬立波於超過五十天的圍城中,已經「被解放」,並要求「士兵經得到應得的獎賞。」。 然而,隨著黑海旗艦莫斯科號沉沒,受難家屬與軍方「無法對話」,只以攏統的「失蹤」結案,已醞釀民怨。 【資料連結】
【簡介】 超過 80 位主要身於「親普丁勢力」的知識份子,如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非洲、中亞國家的學者、作家,於四月 18 日法國〈世界報〉發表聯合聲明,「無條件支持烏克蘭人,為自由的戰鬥!」特試全文翻譯,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全文】 【延伸閱讀】
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 【簡介】 法國主流大報〈費加洛報〉,於昨日(四月14日),由政治線記者Isabelle Lasserre 撰述專文,分析普丁「恐怖、殘暴不僅被允許,甚至還被克里姆林宮核心理論化。」特在此摘要該文,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分析】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普丁導演荒誕大文宣,將烏克蘭比做德國納粹,顯示他完全不想放棄其好戰造成的瘋狂。」-法《解放報》
【簡介】 【解讀】 俄、中政權自認比民主國家更為「有效」,更為「優越」,然而「無視當代問題的複雜度」,普丁逕行發動烏克蘭戰爭,習近平堅持零清導致上海封城,兩者都構成「當今世界最大災難」。 【延伸閱讀】 「俄中軸心」效應,震醒法國知識界 【原文連結】
法國〈世界報〉駐莫斯科記者,Benoît Vitkine,於四月22日發文表示,普丁宣告馬立波於超過五十天的圍城中,已經「被解放」,並要求「士兵經得到應得的獎賞。」。 然而,隨著黑海旗艦莫斯科號沉沒,受難家屬與軍方「無法對話」,只以攏統的「失蹤」結案,已醞釀民怨。 【資料連結】
【簡介】 超過 80 位主要身於「親普丁勢力」的知識份子,如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非洲、中亞國家的學者、作家,於四月 18 日法國〈世界報〉發表聯合聲明,「無條件支持烏克蘭人,為自由的戰鬥!」特試全文翻譯,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全文】 【延伸閱讀】
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 【簡介】 法國主流大報〈費加洛報〉,於昨日(四月14日),由政治線記者Isabelle Lasserre 撰述專文,分析普丁「恐怖、殘暴不僅被允許,甚至還被克里姆林宮核心理論化。」特在此摘要該文,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分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時你無法保持沈默。我反對戰爭,沒有什麼比野蠻的暴力和流血更糟糕的事。我有祖先是烏克蘭人,我在烏克蘭也有很要好的朋友,身為俄國人,我對國家的行為感到羞愧和心碎,這是一場難以言說的悲劇。停止戰爭。」 這是俄國鋼琴家安德烈‧古寧(Andrey Gugnin)在他個人官網上的聲明,他大聲疾呼地反戰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烏克蘭文學。內容描述一個作家因緣際會養了一隻企鵝,還開始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建立了一個貌似扮家家酒的拼裝家庭;於此同時,他也因為工作的關係陷入某種奇怪的處境之中,頻頻與危機擦肩而過。雖然總是全身而退,但這種處境便與他舒適又快樂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強烈的違和感。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現在的網路媒體充斥著超派、科目三(討論熱潮已經開始退了)、荷包蛋三五七分熟、自己去柬埔寨找死的晚安小雞。但是兩年前的今天,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那天是全球沸騰的一天,也是烏克蘭人民忘不了的苦難的第一天。 我不是個多反戰的人,或許還是有點反社會和好戰的激進派。對於那些鮮活的生命死去,我同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作者— 安德烈.克考夫| 「記者找我談戰爭的事。他們常問我:我們還能為烏克蘭做甚麼? 我回答:你們可以多讀介紹烏克蘭的書,多讀烏克蘭作家的書。從書裡你們就會明白烏克蘭與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甚麼、寫些甚麼。」 初次讀烏克蘭文學,雖然這本書寫於1995年,正值後蘇聯時代, 但現在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時你無法保持沈默。我反對戰爭,沒有什麼比野蠻的暴力和流血更糟糕的事。我有祖先是烏克蘭人,我在烏克蘭也有很要好的朋友,身為俄國人,我對國家的行為感到羞愧和心碎,這是一場難以言說的悲劇。停止戰爭。」 這是俄國鋼琴家安德烈‧古寧(Andrey Gugnin)在他個人官網上的聲明,他大聲疾呼地反戰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烏克蘭文學。內容描述一個作家因緣際會養了一隻企鵝,還開始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建立了一個貌似扮家家酒的拼裝家庭;於此同時,他也因為工作的關係陷入某種奇怪的處境之中,頻頻與危機擦肩而過。雖然總是全身而退,但這種處境便與他舒適又快樂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強烈的違和感。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現在的網路媒體充斥著超派、科目三(討論熱潮已經開始退了)、荷包蛋三五七分熟、自己去柬埔寨找死的晚安小雞。但是兩年前的今天,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那天是全球沸騰的一天,也是烏克蘭人民忘不了的苦難的第一天。 我不是個多反戰的人,或許還是有點反社會和好戰的激進派。對於那些鮮活的生命死去,我同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作者— 安德烈.克考夫| 「記者找我談戰爭的事。他們常問我:我們還能為烏克蘭做甚麼? 我回答:你們可以多讀介紹烏克蘭的書,多讀烏克蘭作家的書。從書裡你們就會明白烏克蘭與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甚麼、寫些甚麼。」 初次讀烏克蘭文學,雖然這本書寫於1995年,正值後蘇聯時代, 但現在仍